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429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3.docx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3.docx

高二地理月考试题23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60分)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

2.关于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镇地域的范围通常比乡村地域大

B.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生产活动差别很大

C.乡村地域对城镇地域产生广泛和持续的带动作用

D.城镇地域是乡

村地域发展的依托

读我国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2008年)图,回答3~5题。

3.图中A、B分别为我国和美国第一产业的百分比,A、B的数值分别为

A.16.4,16  B.1.64,1.6C.1.6,16.4  D.16.4,1.6

4.我国与美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太大B.第二产业比重太小

C.第三产业比重太小D.第三产业比重太大

5.上述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了

A.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美国差距较大

B.我国发展商业和服务业的地理条件较差

C.我国的人口素质较美国低

D.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发达

近100年来,世界造船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从以英国为主的欧洲转移至日本,然后到韩国,2012年中国将成为造船业第一大国。

读右图,完成6

~7题。

6.导致造船业转移的因素不包括

A.发达的科技B.投入要素的比较优势C.承接国的优惠政策D.国际贸易的发展

7.关于当前造船业转移对我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沿海地区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B.促进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升级

C.有利于东部重工业基地建设D.促进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

读图回答8~9题。

8.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开放性B.差异性

C.整体性D.联系性

9.图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迁移方向是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①→③D.③→①→②

某区域的主导产业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

木材工业→蘑菇养殖业→采石业。

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见证了当地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主导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 

③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 ④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今后该区域的发展方向是

①迁出居民,减少环境人口容量 ②发展多元化产业 

③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增加居民收入 ④保护和培育森林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右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4题。

12.原有

工业区靠近铁路,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区域的对外联系   B.城市化水平

C.区域的开放程度  D.自然地理条件

13.从总体上看,该方案

①没有农业活动 ②以非农业活动为主③是周围乡村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④可以带动周围乡村地域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14.从空间分布形式看,规划工业区表现为____状

A.面  B.线C.岛   D.点

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

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

万人)。

读表回答15~17题。

流入地区

流出地区

东部

地区

中部地区

东北

地区

西部

地区

东部地区

-----

79.7

44.4

106.3

中部地区

1615

-------

26.4

145.7

东北地区

106.8

5.9

------

26.2

西部地区

1026.2

84.6

26.8

------

 

15.下列关于该年人口净流入量为正

数的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B.水能资源丰富

C.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D.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能源地

16.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A.我国棉花的主产区B.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C.能丰富的地区D.西电东送的输出地

17.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

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

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变化图。

回答18~19题。

 

18.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上升极慢

19.此地区可能是我国四大经济区的某省区

 

A.a省区——东部地带B.b省区——中部地带

C.c省区——中部地带D.d省区——西部地带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20~21题。

 

20.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21.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2009年9月24日,G20第三次金融峰会在美国匹兹堡举行。

此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重申了这次峰会选定匹兹堡作为举办地的原因:

从没落的传统钢铁工业基地转变为采用新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的现代城市,匹兹堡给美国乃至世界很多遭遇经济金融危机、亟待产业转型的城市和地区树立了成功典范。

读“匹兹堡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该图所示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是

A.A以前B.A到CC.B以后D.C到B

23.匹兹堡的环境污染水平在C点以后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

①加强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⑤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③④⑤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

意图”(下图),回答24~26题.

 

24.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

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B.汽车工业不宜与相关工业集聚

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25.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

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26.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其主要条件是

A.原料、燃料丰富B.分布集中,工业投人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D.重视科技投入

读下面材料,完成27~28题。

材料一

 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全线建成投产,大量源自中亚的天然气将陆续输入国内各省区市,“

西气东输”的年输气能力将增加百亿立方米,相当于原先的近一半。

27.下列因素中,修建“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C.河流状况  D.人口

28.“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有助于解决

①资源浪费严重②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③自然资源的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 ④加强环境资源的管理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右图为“某城区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该城区由Ⅰ到Ⅱ的发展过程中

①交通运输方式增多 ②经济发展水平提升

③区域开放程度提高 ④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30.该城区工业①产品联系紧密 ②技术协作密切 ③规模效应增强 ④企业竞争激烈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

 

二、综合题:

(共40分)

31.(10分)读下表,完成有关问题。

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A

5408.8

1.6

47.4

51.0

40627

B

11674.4

8.8

50.2

41.0

14908

C

4340.9

19.5

40.0

40.5

6565

D

1180.0

23.8

40.2

36.0

3140

 

(1)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

(2)四个地区中,工业相对发达的是_______和_______,判断理由是。

(3)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

 

32.(10分)读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其发展初期凭借的优势条件?

(2)基于上述事实,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3)请谈谈东北老工业基地该如何寻找出路。

 

33.(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中国对外石油依存度即将突破60%。

这一残酷的数字为中国能源安全敲响了警钟:

如果再不加快摆脱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未来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或将难以维系。

材料二 我国常规能源调运方向示意图。

(1)依据材料,分析我国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渠道及原因。

(2)读图分析A、B、C三条线路输送的主要能源是什么?

(3)简述C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4.(10分)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

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次月考

高二年级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DBDCA6-10ADBBD

11-15DADCC16-20BACAD

21-25DCBCC26-30DBBCB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1)A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第一产业比重最低

(2)AB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

(3)D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

32.

(1)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铁路运输

(2)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产设备老

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竞争力不高;就业矛盾突出;经济体制落后。

(3)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改进技术工艺,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高效益的工业基地;利用沿边和邻近韩国、日本的地理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治理环境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也要给予较大的支持。

33.

(1)渠道:

哈萨克斯坦、俄罗斯。

原因:

两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且出口量大,为我国陆上邻国,输送方便。

(2)A煤炭(答火电亦可),B天然气,C水电。

(3)可缓解广东省缺电的局面,平抑其过高的电价,有利于减轻其日益严重的环境压力;同时还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

势;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34.

(1)地理位置:

地处我国中部地带,临近我国重要工业城市,运输距离近。

市场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交通方面:

位置适中,对外联系便利,交通方便。

(2)运煤:

减轻当地环境污染,但又增加了运输的压力。

输电:

产业链延长,增加经济效益,但增加了当地的环境压力。

(3)环境问题:

采空

区塌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破坏地面植被,破坏耕地;煤矸石等废渣堆放,占用土地。

措施:

回填采空区;保护好地表土,注意土地复垦;开展煤矸石等的再利用;植树种草,保护植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