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260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整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整理

七年级生物上册各单元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P2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3、研究生物的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

4、调查步骤:

①选择调查范围②分组③设计调查路线④归类⑤将归类好的资料进行整理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P11

第一节生物圈

5、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是所有生物的立足点);厚度约为20千米;

6、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

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7、探究的步骤:

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8、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包括:

环境因素(也叫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捕食关系(最常见)、竞争关系(个体)、合作关系(群体)];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10、环境能影响生物,同样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它们可以相互影响;(具体题目具体对待,搞清谁影响谁,还是相互影响)

第四节生态系统

11、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

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或环境部分,包括:

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12、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写法为:

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其中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要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

13、物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毒物等)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是主要的成分,因为生产者数量最多;食物链中越往后数量越少,积累的有毒物越多;(终级消费者数量最少,毒素最多)

1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表现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16、在生态系统示意图中,环境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为:

环境与生产者打双向前头,分解者前头只指向环境,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指向分解者;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7、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8、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P36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19、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0、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镜柱、镜壁、反光镜、遮光器、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物镜、转换器、镜筒、目镜、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

21、实验室光线较暗,应使用大光圈、凹面镜;实验室光线较亮时,应使用小光圈、平面镜;

2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从目镜内看到的像是倒像(左右倒、上下倒);[实在不理解就把书反过来看就行了]

23、顺时针(向外)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

24、显微镜下的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得到;

25、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

切片、涂片、装片;

26、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

①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液体(清水、生理盐水)③取材料、放置材料(叶内侧、内侧壁)④盖盖玻片(避免出现气泡)⑤染色(一侧滴,另一侧吸引)

27、动植物都有的细胞结构为: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有叶绿体;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P51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8、细胞中的物质有:

有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碳)主要有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无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碳)主要有水、无机盐、氧等;

29、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的物质进入,废物(尿素、二氧化碳)排出;

30、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是能量“发动机”,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31、受精卵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父母遗传下来的,因而叫做遗传信息;受精卵是生命的起点;

32、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供核母羊提供细胞核,供卵细胞母羊提供细胞质,克隆羊像供核母羊;

33、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是一个大分子,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34、基因是DNA上的小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特征;

35、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且是成对的;多或少会引起遗传疾病;

36、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37、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的;(细胞体积的增大和数量的增多)

38、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染色体数量加倍,分别进入两个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中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P62

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39、动物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种组织:

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组织按一定次序构成器官,并以其中一种组织为主;

40、动物的八大系统:

运动、消化、呼吸、循环、神经、泌尿、内分泌、生殖系统;

4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4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3、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四种组织: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能不断产生新细胞,再重新分化形成四种组织,分生组织一般存在于芽和根尖中)

44、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45、单细胞的生物有:

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线虫;

46、草履虫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表膜)、细胞质、细胞核;还有其他结构如:

纤毛、口沟、食物泡、胞肛、收集管和伸缩泡;

47、草履虫靠吸收外界的有机物生活;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P72

48、病毒根据寄生细胞不同分为: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49、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50、病毒对人的利处:

①疫苗②以病毒治虫③用于基因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P78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5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淡水中单细胞藻类是衣藻,多细胞是水绵;主要作用是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另外还有食用、药用价值;

52、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还有假根(不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生活在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或树干上,一般比较矮小;主要作用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批示植物(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另外还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53、蕨类植物具有根、茎(根状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主要用于食用、药用,作为绿肥和饲料,观赏和产生煤(经济意义);

54、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靠孢子(一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其中蕨类植物已经形成孢子囊(褐色隆起);

第二节种子植物

55、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有的还有胚乳;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构成;

56、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57、种子植物比苔藓和蕨类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

58、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子叶和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所以我们吃的一般是植物种子里的子叶或胚乳;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P90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59、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60、种子不能萌发的三种情况:

①干瘪或被虫咬的②储存时间过长,胚已经死亡的③正在休眠期的;

61、食用豆芽的部分是由胚轴发育而来的;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62、从下向上,根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组成;

6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数量的增加,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故根伸长区生长最快;

64、枝条是由茎、叶和芽组成,枝条由芽民育而成,因为芽中有分生组织;并不是所有的芽都发育成枝条,有的芽发育成花,发育成花的芽叫花芽;

65、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包括水和无机盐(根吸收),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

66、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主要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缺氮-叶片黄化,缺磷-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缺钾-搞病能力弱、易倒伏;

67、过度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污染环境,建议多用农家肥;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68、花的基本结构为:

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

69、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的过程叫做传粉;

70、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受精卵-胚;

71、传粉很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传粉不足会影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故当传粉不足时,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P107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72、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①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可以保持植株硬挺、直立姿态③有利于光合作用④帮助无机盐的运输;

73、水影响植物的颁布;不同植物,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74、根吸收水的部位是根尖成熟区的根毛;根吸收水在茎内靠木质部的导管向上运输;

75、木质部的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的筛管运输有机物;

76、植物的茎能不断长粗,主要是因为茎中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

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77、叶片的结构:

上表皮、叶肉、叶脉、下表皮、气孔;

78、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79、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带动水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②使二氧化碳进入叶片③降低叶片的温度④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P119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80、把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可使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消耗完;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做对照实验;

81、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叶绿素使叶片呈现绿色;叶绿素还有吸收光能的作用,故没有叶绿素叶片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8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说明光全作用产生了淀粉;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83、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主要表现在:

①用来构建植物体②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用式子表示为: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供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

84、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氧气有助燃的作用;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8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叶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用式子表示为: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86、在农业上要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过稀会造成光照的浪费,过密又会使叶片相互遮挡)

87、每年的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