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三十六 11 世界地理概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1020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4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三十六 11 世界地理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三十六 11 世界地理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三十六 11 世界地理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三十六 11 世界地理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三十六 11 世界地理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三十六 11 世界地理概况.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三十六 11 世界地理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三十六 11 世界地理概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三十六 11 世界地理概况.docx

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三十六11世界地理概况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六)

世界地理概况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5·海南联考)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下图),回答1、2题。

1.从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可以看出(  )

A.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C.甲面积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D.乙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2.关于图中纬线穿过的大陆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B.3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C.6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

D.90°S附近陆地跨经度最广

【解析】1选B,2选D。

第1题,在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阔,占比例较大,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

读图,根据图中的纬度和甲乙所占的比重判断,甲表示陆地,乙表示海洋,A错。

读图可以看出,北半球虽然陆地面积较大,但仍然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B对。

根据纬线的特征,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其他纬线,纬度越高,长度越小。

所以甲在中纬度地区面积最大,C错。

乙在低纬地区面积最大,D错。

第2题,赤道穿过的地区以海洋和群岛为主,陆地面积小,A错。

从图中看,30°N穿过的陆地面积较广,不是最广,B错。

60°N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但由图中可以看到,穿过的陆地面积不是最小,C错。

90°S附近陆地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共360°,D对。

3.(2015·厦门模拟)读图,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图中影响等温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洋流

B.甲河下游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广布

C.乙河流经地区地形平坦,航运条件好

D.E处春季出现凌汛的时间比F处早

【解析】选D。

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俄罗斯地区。

图中影响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甲河下游沿岸为广阔的亚寒带针叶林带;乙河流经地区,由于纬度高,结冰时间长,航运条件差;E、F两处虽然纬度差不多,但是由于E处受西风带影响更大,所以较F处温暖一些,春季河水融冰时间早一些。

  (2015·太原模拟)读等高(深)线地形图,回答4、5题。

4.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正确的是(  )

A.a——大陆坡B.b——大陆架

C.c——海沟D.d——海岭

5.图中0°经线穿过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

【解析】4选D,5选C。

第4题,结合图中的经纬度及等深线数值判断,a处海拔在0~-200米,属于大陆架;b处是向c处的大洋底部延伸的地区,属于大陆坡;c处等深线分布稀疏,表示大洋中心地势较平坦的洋盆;d处海拔比c处要高得多,属于海岭,即大西洋中脊。

第5题,由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图中

0°经线穿过的板块是非洲板块。

  东非高原上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角马、瞪羚等食草野生动物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与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迁徙。

读东非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图,完成6、7题。

6.旅游者要观看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的壮观景象,选择的时间应在(  )

A.1~2月B.3~4月

C.8~9月D.11~12月

7.引起东非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的根本原因是该地区(  )

A.降水量的季节差异B.地形的空间差异

C.热量的季节差异D.地势的空间差异

【解析】6选C,7选A。

第6题,因野生动物随水源迁徙,8~9月,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越过马拉河地区,所以野生动物横渡马拉河迁徙。

第7题,该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的季节差异大,所以野生动物迁徙到降水多的地区;而不是受地形和地势的影响;因全年高温,所以也不受热量的影响。

  下图为某一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

回答8、9题。

8.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

A.20℃或16℃B.23℃或14℃

C.17℃或18℃D.19℃或15℃

9.该图所示可能是(  )

A北半球的3月B.北半球的7月

C.南半球的2月D南半球的8月

【解析】8选B,9选C。

第8题,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内的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因此,P处气温为20

第9题,根据等温线可判断该区域属于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凸出,说明海洋温度低于陆地,那么应该是南半球的夏季。

  (2015·台州模拟)下图是沿20°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地形均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部高、南部低

C.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D.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11.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

B.现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C.河流均源自中国,注入阿拉伯海

D.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

【解析】10选D,11选D。

第10题,甲位于印度洋板块,乙位于亚欧板块;甲地以高原为主,乙地以山地为主;甲地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乙地铁矿、锰矿很少;而夏季两地都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形成西南季风。

第11题,乙地形区位于中南半岛,人口密度较大,但不是人口最多和密度最大的地区;因该地纬度较低,没有冰川分布;该区域大部分河流属于太平洋水系,但西部有些河流属于印度洋水系。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读南亚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图中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根据年平均温度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说明该地冬季气温的特征,并说明原因。

【解析】第

(1)题,读图,根据河流流向判断,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所以半岛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题,根据图中等温线形状分析,图中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主要是因为该地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寒冷的冬季风,受冬季风影响小。

答案:

(1)西北高,东南低。

 该地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2)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

原因是该地北部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寒冷的冬季风。

13.(能力挑战题)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3)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地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予以说明。

【解析】第

(1)题,两地降水多少受风向和洋流影响,该季节盛行东南风,甲地处在由海洋吹向陆地的迎风坡,且沿岸有暖流经过,所以降水多,而乙地受从陆地吹向海洋风的影响,且沿岸有寒流经过,所以降水少。

两地位于同纬度地区,影响两地气温的因素主要是洋流和地势,甲地受暖流影响,且地势低,所以气温高,而乙地受寒流影响,且地势高,所以气温低。

(2)题,从图中等高线数值和分布分析,南回归线以南区域海拔高,四周地势陡,可判断该地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面地势起伏和缓;海岸线较平直,岸边等高线分布密集,表明沿岸平原狭窄。

第(3)题,从图中等高线分析,两片沼泽地之间地势较高,且该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湿季时,降水多,地表积水多,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季时,降水少,地表积水少,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答案:

(1)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甲沿岸有暖流经过;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海拔比乙地低。

(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为离岸风;海拔比甲地高。

(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和缓;海岸线较平直或沿海分布狭窄平原。

(3)两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沼泽的补给水源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水源补给量大,使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季时,水源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导致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材料一 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

图中A处的豪雨林(温带雨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温带雨林之一,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 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匍匐于凯巴布高原之上。

它的宽度在6千米至25千米之间,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宽度762米。

大峡谷岩石是一幅地质画卷,由于人们从谷壁上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含有生物化石的地层,因而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1)判断图中A处沿岸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2)比较B、C两地冬雨量的大小,并利用气压带、风带的知识说明原因。

(3)说出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的成因。

【解析】第

(1)题,图中A处位于40°N~60°N的大陆西岸,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可知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影响,加之受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的影响,年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受地形影响,西部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了年降水量从西向东迅速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

(2)题,B地比C地纬度更高,受西风控制时间更长,冬季降水时间更长,冬季降雨量更多;而C地纬度比B地更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受西风控制时间比B地短,冬季降水时间短,冬季降雨量更少。

第(3)题,从材料中知道大峡谷两侧岩石中含有大量化石,岩石类型应为沉积岩;大峡谷的形成主要是早期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上升,地势升高,后期由于流水下切侵蚀形成谷地。

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原因:

终年受西风和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影响。

 年降水量从西向东(迅速)减少。

原因:

受地形影响,西部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B地冬雨量更高。

因为B地纬度更高,受西风控制时间更长,冬季降水时间更长,冬雨更多。

或C地冬雨量更少。

因为C地纬度更低,受西风控制时间更短,冬季降水时间短,冬雨更少。

(3)沉积岩。

 成因: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