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956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全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全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全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全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全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docx

《最全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全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docx

最全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

 《文化产业管理》

一、填空

1.文化具有象征性、(多样性)和共享性。

2.20世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首先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个词。

3.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经济属性)、商业属性和文化属性等四大属性。

4.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内容的(创造活动),即文化的商品与服务。

5.通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政府的行政管理)、社会的监督管理和产业的自身管理的多层次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6.(协同作战)是团队管理的基础,(企业文化)是团队管理的升华。

7.我国广播影视产业政策中最核心的就是(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的分离,还包括集团化改革、失业产业分开和管办分离等。

8.我国网络传媒实行的是以(产业政策)为核心的新闻采编权的垄断制度。

9.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

10.(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的关键因素。

二、名词解释

1产业化:

即工业化,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是如何将一种理念、想法、需求、价值、观念转化为一种产品,然后进入市场,拥有买方市场,进入营销体系,实现利润的过程

2旅游产业:

是一个以旅游者为对象,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旅游经纪、旅游食宿和旅游交通(旅游业三大支柱:

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为外围产业而向外不断辐射的综合性产业

3市场定位:

是指确定目标市场后,企业将通过何种营销方式、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在目标市场与竞争者以示区别,从而树立企业的形象,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

市场定位的过程就是企业差别化的过程,如何寻找差别、识别差别和显示差别

4文化消费行为:

消费者围绕文化产品和服务产生的消费欲望和行到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活动,一般可以分成需要觉醒、动机产生、信息收集、判断选择、消费决策、消费评价六个阶段

三、简答

1.简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好处

第一,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要,协调供求关系的变化。

文化市场的形成,有助于解决社会对文化商品的需求,并能根据市场的灵敏反应,及时调整文化生产,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以此来赢得消费者、吸引消费者。

第二,引入竞争机制,有效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价值规律的作用,促使文化生产为了求得一定利润,而把自己的生存、发展与文化事业结合起来加以考虑,把竞争机制引入文化生产,充分调动文化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推动文化从内容到形式的开拓创新,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三,增强文化生产的自我造血功能,激发了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经营者进入文化市场。

通过市场的交换,突破了国家办文化的单一格局,文化生产者可以得到利润,并通过购买新的文化生产资料,实现扩大再生产,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简述市场定位工作的三个步骤

定位工作包括三个步骤:

一、从产品、服务、人员及形象上寻找差异,确立可能的竞争优势。

二、通过现场展示成果的差异来选择正确的竞争优势。

三、定位交流与传递,企业一旦有了定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去向目标顾客交流并传递这种定位形象,全部的营销组合策略也必须支持这个定位。

3.从行为环节简述文化消费者行为特点

任何消费行为中都有冲动型、理智型、经济型、奢华型等消费群,作为文化消费而言也是如此。

但出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总的来看,新时期的文化消费最终行为的形成仍有很多特色。

1选择的自主权。

新时期的文化消费者不习惯被动接受,而习惯于主动选择。

天生的探奇心理使消费者善于和乐于主动选择信息并且乐于进行双向沟通。

因此,在个性上就表现出选择商品的自主权。

2选择的个性化。

自主独立的个性,要求文化企业能生产出个性化甚至定制化的产品,同时他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会产:

生经常性的变动。

3选择的互动性。

在选择文化产品或服务时,喜欢互动式的选择方式。

消费者更希望能够提供互动的环境,让自己能充分地发表见解,希望自己对产品和服务的意见能够得到回馈,要求得到及时满足。

新时期将会拒绝在信息沟通不充分、信息的不对称性比较强的环境中产生消费行为。

4.简述打通产业链,组建产业集团的优势

(1)可以发挥规模效应、集结群体优势

(2)文化产品的品种多、范围广、催化力大,具备生产、科研、开发、销售、服务等多种功能和新产品开发与综合配套力、网络服务力

(3)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内部摩擦

5.简述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系统

在进行产(企)业竞争力分析时,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菱形模型分析法。

由此,我们用下边的模型来表述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基本结构。

四、论述

1.试述文化市场的矛盾现象

(1)文化市场区域发展结构性矛盾

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蚌。

这种差异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这其中文化市场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成为突出现象。

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文化市场发展落差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国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2)市场狂热与文化荒漠的矛盾

市场需求是市场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

我国拥有全球最为庞大的国内消费群体,以报业为例,根据世界报业协会2003年6月公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报纸消费国,日销量达到8200万份,中国的《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羊城晚报》等的日发行量进入了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前20名。

(3)参与国际市场与发展本土文化间的矛盾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地球上居住着60亿人口,25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度,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自己的文化。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的本土性在削弱,世界性在加强。

由此便出现了文化市场上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冲突。

(4)文化市场发展迅速与市场监管滞后间的矛盾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文化繁荣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规范的文化市场秩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举步维艰。

当前我国文化市场明显地表现出自身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几乎所有特征。

概括地说就是市场迅猛发展的良性态势与市场管理的混乱现象,文化发展的远景目标不明确,监管滞后于发展。

有鉴于此,国务院2001年4月召开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把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作为2001年的8项重点任务之一,并提出了总体要求。

全国各地文化主管部门,认真时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重大决策。

经过努力,文化市场秩序混乱状况有很大转变,但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特别是对音像、书刊、游戏、网吧等文化市场的管理滞后。

 

 文化产业概论复习题

  

  1.论述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文化产业:

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简而言之,文化产业意指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所进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再生产、供应和传播。

  创意产业:

英国政府对其的定义是“那些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创造潜在的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该产业的关键在于对创新(原创)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数字技术表达。

  内容产业:

流行于韩国和日本,相对于信息产业的一种提法,是称知识性内容为主的行业,包括各种媒介上的印刷品(报纸、书籍、杂志等),电子出版物(联机数据库、音像制品服务、网络出版物、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及软件业。

其内容产业的概念强调了基于数字化信息化传播渠道上的内容产品。

  三者虽称呼相近,但外延与内涵有所区别:

对内容产业的依赖是文化产业的本质;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是包含了某些非文化娱乐类的设计和创意要素。

  由于文化产业本质是基于人的创造性的、通过技术表达、面向国际市场的一种经济活动,所以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和内容产业联系紧密。

  

  2.你认为文化产业的属性有哪些?

  文化产业是我国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就产业属性而言,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系列中的一种产业,具有产业发展的共性;同时文化产业又属于精神生产范畴,遵循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殊的生产规律;文化产业还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三种属性使得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特殊产业。

只有既考虑其一般性,又尊重其特殊性,才能制定出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

  

  3.简述创意产品的类型和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包括:

(1)广告

(2)建筑艺术(3)艺术和古董市场(4)博物馆和美术馆(5)表演艺术(6)手工艺品(7)流行设计与时尚(8)设计(9)电影与录像带(10)休闲软件游戏(11)音乐(12)出版业(13)软件及计算机服务(14)电视和广播(15)历史遗产与文化旅游

  文化创意产品的特征有:

  

(1)创意产品的显著特征就是“无中生有”,根据现有的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发文化产品。

  

(2)特定的消费群体;

  (3)强调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4.讲述文化产品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参考要点:

(1)艺术具有“顺着看”的特点,即从艺术家的眼光看待艺术作品;商业性具有“倒着看”的特点,即从市场的角度看待文化产品;

(2)商业化可以有效促进文化艺术的推广:

商业运作使文化产品成本降低;商业运作可以使艺术更适于消费;商业可以使艺术家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商业促使艺术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商业可以达到传播文化的效果。

(3)艺术化可以有效提高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5.试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

  大众文化是文化产业中为了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而产生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而精英文化是为了表达高雅、理想化追求传统的。

在我国,既要大力发展高雅艺术、学术文化和专业化的文化,也要重视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和娱乐。

特别是在国际文化竞争中,要善于发挥好的大众文化和健康的娱乐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精英文化要认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也要保持一个底线,不与主流价值、文化保护发生冲突。

  

  6.简要分析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开发的关系。

  参考要点:

(1)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开发的一种重要资源;

(2)但文化资源丰富并与意味着文化产业丰富,只有经过商业开发的文化资源才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7.你认为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保护有无冲突?

怎么解决?

  我认为,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资源保护是没有冲突的。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影视、音像、广告、网络、出版、文化旅游和文化娱乐业,其核心是以内容为主的文化。

而文化资源一般指前人创造并积累的文化遗产和今人所创造的文化信息的总和,包括历史遗物、文物古迹、民俗、建筑、工艺、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戏曲等。

文化产业要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所形成的文化进行生产和服务,以物质和非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基础、前提和来源。

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实现市场化的一种手段和价值的体现,二者可以不冲突,互为因果,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应该在文化资源保护的基础上适度产业化经营,文化特色强、市场潜力大的文化资源可作为产业化运做的重心。

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为合理高效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基础保障,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发展历史文化产业,是继承发扬优秀文化,实现其文化价值、产业价值、综合的社会价值等多重价值的实现途径。

作为文化资源特别是历史文化资源,如果经营不善,就有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甚至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可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要杜绝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忽视可持续发展的粗纺经营,注重开发管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文化价值上,要对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挖掘、整理。

形成开发、利用、保护的完成体系。

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重视与保护,非物质文化资源与我们民族智慧和灵魂血脉相承,要保留最淳朴最古老的文化基因,必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只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建设和合理的保护规划,就可使之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8.怎样理解“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参考要点:

文化是积累的结果,文化积累的时间越长,这种文化的生命力就越强盛,作为交流的平台的价值就越高。

但是,其积累的时间按越长,其惰性也越大,需要改变的内容就越多,也越难以改变。

所以,发展文化的主要方式就是逐渐改良文化之中的惰性内容,“有立有破”,使其不断发展。

  

  9.结合实例论述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形式和任务。

  参考要点:

(1)必须改变过去行政性文化事业的管理方法,分离行政管理、非商业事业管理和商业性文化产业管理的职能。

(2)以事业单位的改革促进产业化进程。

  

  10.谈谈你对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改革方向的认识。

  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是基于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几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积累了一些有有益的改革经验,但由于没有明确的改革目标,缺乏整体性改革思路和配套的改革条件,尤其是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许多过于片面和僵化的认识,致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阻力和困难重重。

  a)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文化事业发展目标和服务对象的市场化,事业资源及其价格的市场化,以及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要求等等,致使事业单位不能继续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机制运行。

正是这种情况下,各类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被逐渐提上议事日程。

从总体上看,文化事业体制改革与企业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比较,相对滞后。

  b)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仍然是表层改革,缺乏应有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前期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拓宽事业经费来源上。

但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触及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

并没有解决事业单位的职能划分、界定和转换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适当收缩、有效转化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而只是停留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方面的表层改革。

  c)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尚处在单项推进、局部试点、各行其是的探索阶段,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和发展方向。

各自为政进行的改革,既不能触动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根基,也不能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甚至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给改革增添新的困难。

  d)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仍存在许多误区。

由于事业单位的地位、性质、功能、目标、隶属关系、投资渠道、运行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造成人们思想观念上的诸多片面和僵化的认识,而思想上的误区必然导致改革行动上的迟缓。

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的认识和落后的观念是改革的最大障碍。

  e)政府对媒体的管理,有两种倾向:

一是过分强调媒体的“喉舌”性质,重视宣传功能却忽视了其提供娱乐和信息沟通的功能。

二是目前大多数媒体实行的“双轨制”的管理,管理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间游移,文化单位一方面承担着宣传责任,一方面又肩负经营的压力,而管理原则也没有就这样的双重身份做出明确而具体的区分,双轨制的矛盾造成其目标冲突。

  我们可以根据文化产业的属性,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各项事业的管理经验,针对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我认为,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应该是:

重新界定、调整、收缩和转化国家的事业职能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包办一切事业的局面,实现政事分开,改革事业单位的运转机制,增强其发展活力,提高事业管理效率,建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管理制度。

  

  11.谈谈你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认识。

  仅供参考。

哪位同学有齐勇峰老师的讲义课件?

  

(1)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已经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17大报告)。

  

(2)文化产业与软实力和国家文化安全的关系。

  (3)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4)国家政策、决策、市场、国情对文化产业的制约性,国家政策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

  

  12.论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同一体系中的两个互有区别,由互相关联的部分。

  文化产业是经济部门中的一个产业群。

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概念与一般的“文化”概念或“文化艺术”概念不同,同时也与“文化事业”中的“文化”概念不同。

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概念,是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的。

因此,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包括了能够作为市场产品和商业运作的文化娱乐产品。

  与文化产业不同,文化事业就是要体现“弘扬社会主旋律”的要求,追求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

对文化事业而言,经济效益只是附属的,只是为了保护文化事业的筹集资金的渠道。

  现阶段,“文化事业”仍然是我国现有文化领域的主体,文化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虽然在一段时间里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但“事业”和“企业”在理念和体制上是对立的。

事业不追求盈利,而企业需要盈利。

所以,要做好文化产业,事业和企业一定要分离。

  在中国的事业体制改革以后,正确的做法是使文化事业得到大的发展。

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当然,这个基础是建立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合乎逻辑的联系与区别致上的。

其联系在于,文化事业提供了基础的文化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并以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作为支撑;其区别在于,文化产业是经济问题,它主要是通过产品、市场和国际竞争来促进发展的。

两者在经营主体、运作方式、资金来源、组织形式上存在本质的差别。

  

  13.结合自身经验与知识,谈谈中国文化产业的商机与发展趋势。

  参考要点:

(1)新媒体称为媒体产业的核心;

(2)传统的文化产业形态遭到挑战;(3)以产业链经营为基础;(4)内容为王;(5)青少年作为消费者主体;(6)基础资源持续垄断;(7)企业并购成长;(8)活动经济成为主流;(9)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扩散性影响。

  

  14.论述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的关系。

  可以参照“软实力”的内容回答。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价值观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文化产业化的强大冲击下,文化安全显得越来越突出。

自由贸易是产品与服务的交流,也是文化价值观的交流。

我们要通过版权贸易,特别是出版品贸易来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让世界分享到中国的先进文化之余,也增进我们国家的文化安全.同其他弱势文化一样,中华文化亦面临被冲击和侵占的可能,因此,发展中国文化产业肩负着继承、保护与传播民族优秀文化,拓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责大任,今日已倍感紧迫。

  o强势大众媒体成文化扩张的工具

  o西方国家力图用文化影响力改造政治理念制度

  o西方生活方式的渗透

  o强势文化过渡扩展的结果,妖魔化中国,形象是共产主义+民族主义+专制主义+异族文明+经济威胁的中国

  

  15.论述文化产业在国家“软实力”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要点:

  1)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状况。

中国目前产品出口“顺差”,但文化产品出现巨大“逆差”,与经济大国不相配;

  2)目前的世界竞争,越来越体现在“软实力”竞争上;中国的强大不仅要有综合实力发展这个硬指标,而且还要有软实力建设这个“软”指标。

关于硬实力:

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能力。

硬实力建设早就被中国的决策者们认可和重视,而软实力的建设则较少被涉及,甚至被忽视。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是就国家“强权”而言的,约瑟夫•奈认为:

软实力是一种影响别人选择的能力,如有吸引力的文化、意识形态和制度。

这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指标。

而“强权”则是“迫使他国做其本来不会去做的事情的能力”。

  3)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

  4)文化产业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发展文化产业,把中华民族具有8000年文明史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文化内容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中国富强的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软实力的作用还在于对全国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的感召力、凝聚力和认同感;而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则有助于改善和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比如“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设立和儒家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使中国的国际形象更具魅力和亲和力,使中国的崛起更具有和平色彩。

  

  16.谈谈你对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看法。

  参考要点:

(1)中国目前产品出口“顺差”,但文化产品出现巨大“逆差”,与经济大国不相配;

(2)文化产品的出口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形象;(3)文化产品可以和其他产业的物质产品向结合,提升物质产品的价值。

  出现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包括:

  外部原因:

  文化差异是影响贸易的一大因素。

西方国家的一般读者对东方文化了解太少,远不如我们对西方的了解;

  加上长期以来中国文化的过度意识形态化,使得不少国外读者对中国的图书、期刊、报纸等怀着一种漠然置之或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感兴趣。

  语言文字是中国版权输出的一大障碍。

虽然世界上有近四分之一的人使用华语,但在地域上较为局限,除了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华语普及率比较高以外,西方国家的对华语还是比较陌生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版权输出必须要过翻译这道关口。

  这不但会延长整个贸易流程时间、增加贸易的交易成本,更会造成一种文化隔膜,直接影响版权的输出的需求。

  内部原因:

  中国出版的市场化起步甚晚,先天不足,刚对外开放,正在转轨改制;

  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图书从选题到制作与国际不接轨;

  国内出版社打着社会效益的旗帜,出书以获奖为目的,生命周期短,读者面窄,许多获奖书几乎很少有再版重印的可能,更缺少能走出国门而被国外读者接受的图书,

  还有的图书选题急功近利,侧重眼前经济效益,着眼内在质量和具有市场潜力的少,其图书走出国门的机率更低。

  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为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破坏文物古建,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只顾眼前利益,拜金主义、金钱至上,过度挖掘“旅游资源”,名曰“开发”,实则破坏毁灭

  崇洋媚外,妄自菲薄,对自己优秀的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民间艺术、民俗不重视不保护(原生态)

  墨守成规,缺乏创新,致使被外国利用和改造,包装成“美国版”和“日本版”杀回中国市场。

  文化产品的原创性不强:

  科学技术学术实力有差距。

反映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学术最新进展的图书开发还不够。

  编多著少。

书商雇人搜集抄袭数据编书的行为被称为“攒书”,业内专家认为这是当代出版界一大公害,破坏了中国的出版形象,影响了原创热情,应该大家共同抵制。

  重复影印四库全书

  编不是著“形象大典”,大工程“炒冷饭”。

  目前面临很好的机遇,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就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改善文化贸易的情况。

  

  17.结合实例说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

  参考要点:

(1)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国际市场已经融为一体,发展文化需要从战略和行动上具有国际思维。

(2)要在国内市场竞争,就需要和国际文化产业的大公司进行竞争。

(3)同样,在国内市场上取得成功,也说明中国公司具有了和世界竞争能力。

  在当下世界局势中,中华文化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尤其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有关“善”、“仁政”等理念将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对于全球治理可以起到一种“善治”(goodgovernance)作用。

  

  18.你认为文化产业园区有哪些特点?

应如何发展?

  参考要点:

(1)文化产业园区首先要有文化,不能只是一片建筑物的堆砌;

(2)要有产业化,不能只是一些小规模的手工作坊;(3)要成为园区,就需要不同文化企业能够有效写作,发挥规模效应。

发展模式包括战略先导型、品牌号召型、资源整合型、活动经济型、附加值提升型、产业链的产业集聚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