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787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1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西省运城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西省运城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西省运城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西省运城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运城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x

《山西省运城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运城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运城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x

山西省运城市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

2018-2019学年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类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B.两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两类细胞中遗传物质都是DNA,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孟德尔定律

D.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大量的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答案】C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名师点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

C.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可作为其构成的结构成分

D.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答案】C

【解析】在不同生物的体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不同,A错误;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RNA也可以携带遗传信息,B错误;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结合水是细胞的结构物质,C正确;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体内的元素与化合物

【名师点睛】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统一性:

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3、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ATP、DN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脱氧核糖

B.淀粉和脂肪的水解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

C.在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

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

【答案】D

【考点定位】糖类的种类、分布和功能

【名师点睛】糖类的分类:

 

4、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只来自氨基酸的羧基

B.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C.蛋白质加热变性后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经过高尔基体的合成和加工

【答案】C

【解析】由于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水是由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反应产生的,因此水中的氢来自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A正确;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B错误;蛋白质变性后不破坏肽键结构,仍能使双缩脲试剂变紫色,C正确;分泌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合成与鉴定

【名师点睛】在某些物理因素(如加热、加压、搅拌、紫外线照射和超声波等)或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甲醛、乙醇和丙酮等)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注意蛋白质的变性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变性后的蛋白质在水中不能重新溶解,同时也会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5、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蛋白质参与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垂体分泌激素调控甲状腺的活动

C.细胞核中DNA转录形成mRNAD.细胞内产生的CO2进入内环境

【答案】D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功能

【名师点睛】蛋白质功能多样性是因为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蛋白质结构多种多样、氨基酸的数量不尽相同,根本原因是DNA的多样性。

蛋白质的功能很多,比如催化功能(酶)、运输功能(血红蛋白)、免疫功能(抗体)、调节功能(胰岛素)、结构蛋白(肌肉主要成分)等等。

6、如图所示,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②若a为核糖,则b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③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这种化合物

④在烟草花叶病毒体内,b有8种

⑤由b构成的单链RNA中,一定不含氢键

⑥a属于不能水解的糖,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⑦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⑧硝化细菌体内含的化合物m共四种

A.—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答案】B

【考点定位】核酸的基本单位

【名师点睛】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和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是:

①五碳糖不同,DNA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DNA中的碱基是A、T、G、C,RNA中的碱基是A、U、G、C。

7、如图为C、H、O、N、P等元素构成大分子物质甲~丙及结构丁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图中物质甲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则单体3为葡萄糖

B.若图中丁是一种细胞器,则单体1为氨基酸,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

C.若图中丁能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则物质丙可控制物质乙的合成

D.物质甲、乙、丙为生物大分子,都有物种特异性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

单体3由C、H、O组成,应该是单糖(葡萄糖),物质甲是多糖,若图中物质甲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甲为淀粉,则单体3为葡萄糖,A正确;若图中丁是一种细胞器,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应该是核糖体,则单体1为氨基酸,单体2为核糖核苷酸,B正确;若图中丁能被碱性物质染成深色,则丁为染色体,则物质丙-DNA,可控制物质乙--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物质甲是多糖,没有物种特异性,D错误。

【考点定位】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

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B.囊泡可以由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转运

C.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D.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在低等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A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9、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

B.⑤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由自由扩散实现的

C.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会受到影响

D.细菌不具有该图所示结构,但细菌无丝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答案】C

【解析】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代谢的中心,A错误;⑤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由主动运输实现的,B错误;④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会受到影响,C正确;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图示的细胞核,也不能进行无丝分裂,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0、下图是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处应为“演绎推理”,比如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就属于此过程

B.图中B处应为“无关变量”,比如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中,温度就是此变量

C.图中C处应为“因变量”,比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无氧气就是此变量

D.图中D处应为“干扰因素”,比如叶肉细胞不适用于观察线粒体

【答案】D

【考点定位】实验设计的程序

【名师点睛】本题应注意区分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否则容易产生错误。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作因变量。

实验过程中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素称作无关变量。

11.如图表示动物某组织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使图示细胞对葡萄糖的运输速率大大降低

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C.图示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Na+和k+的运输速率

【答案】A

【考点定位】物质的跨膜运输

【名师点睛】解题时抓住:

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和能量。

12.构成生物膜的成分之一是磷脂,如图是用磷脂分子制备的一种人工膜,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胆固醇、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

B.磷脂分子的“头”部是疏水基团

C.该人工膜中间可包裹脂类物质

D.生物膜均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

【答案】C

【解析】固醇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而磷脂不属于固醇,A错误;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基团,B错误;疏水的尾部亲脂性强,因此该球体中间可包裹脂类物质,C正确;生物膜都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单层膜结构的生物膜由1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D错误。

【考点定位】磷脂的分子结构

【名师点睛】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因此在细胞膜中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疏水的尾部相接,亲水的头部排列在两侧。

13.如图所示,甲是渗透作用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中的横坐标代表时间。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半透膜内外浓度差的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

B.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

C.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

D.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想等

【答案】D

【考点定位】渗透装置

【名师点睛】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14.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C、酶1与产物B相结合后失活,说明代谢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

D、某些激素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与有活性时相比结构发生了变化,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A正确;酶1只催化两种底物合成产物A的反应,具有专一性,B错误;酶1与产物B相结合后失活,说明代谢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C正确;某些激素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D正确。

【考点定位】酶的功能

15、下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生理过程,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在光下和黑暗中都可产生ATP

B.有氧呼吸时,碳的转移途径是:

C6H12O6→丙酮酸→CO2

C.突然降低光照强度,x的含量将降低

D.若叶肉细胞内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④和⑤的速率,则该植物的干重必然增加

【答案】B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16、以下对生物体内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

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

【答案】A

【解析】ATP在体内含量很少,可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迅速形成,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A正确;ATP与ADP不是同一种物质,ATP是三磷酸腺苷,ADP为二磷酸腺苷,B错误;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可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迅速形成,C错误;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磷酸基团,D错误。

【考点定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名师点睛】

(1)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不是一种可逆反应,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但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很快,因此可以保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2)ATP中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极容易水解,以保证能量相对稳定和能量持续供应。

17、细胞分裂、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未离体的体细胞也会表现出全能性

B.皮肤细胞中含有ATP水解酶,体现了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作用

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C

【考点定位】细胞分裂、分化

18、如图是科研人员所研究的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诱导因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有新的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图中②过程为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的过程,是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C错误;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活动,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凋亡

【名师点睛】细胞凋亡过程受基因控制,通过凋亡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它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首先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出凋亡信息,激活细胞中的凋亡基因,执行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最后变成小泡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细胞内完成分解。

19、如图所示为具有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或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或b)的家庭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Ⅲ3的乙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他的祖母

C.如果Ⅳ6是女孩,且为乙病患者,说明Ⅲ1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D.若从第Ⅲ代个体中取样获得乙病致病基因,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Ⅲ2、Ⅲ3和Ⅲ4

【答案】C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

20、下列有关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四分体包含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

B.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C.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D.人的精原细胞中有23个四分体

【答案】A

【解析】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因此每个四分体包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A正确;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只有联会后才能形成四分体,B错误;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C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所以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3个四分体,D错误。

【考点定位】四分体

【名师点睛】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21、下列有关自交和测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交可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不行

B.自交和测交都不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C.测交可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自交不能

D.自交可用于显性优良性状的品种培育过程

【答案】D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名师点睛】鉴定生物是否是纯种,对于植物来说可以用测交、自交的方法,其中测交是最简单的方法;对于动物来讲则只能用测交的方法。

采用自交法,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杂合子;若后代中没有性状分离,则此个体为纯合子.采用测交法,若后代中只有显性性状,则被鉴定的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出现,则被鉴定的个体为杂合子。

22、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答案】D

【解析】S型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失去了转化作用,对后面加入的R型菌没有转化作用,R型菌无毒,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存活;②R型菌的DNA+DNA酶,DNA被水解,不起作用;加入S型菌,有毒性,注射入小鼠体内导致小鼠死亡; ③R型菌+DNA酶,DNA酶对细菌不起作用,高温加热后冷却,DNA酶变性失活,R型菌被杀死(R型菌的DNA有活性,冷却后复性),加入S型菌的DNA,没有了R型活菌,不能转化,也就相当于把两种DNA注射入小鼠体内,两种DNA没有毒性,也不会转化小鼠的细胞,小鼠存活;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和③类似,也是两种DNA,无毒,小鼠存活。

故选D。

【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名师点睛】S型细菌有多糖类的荚膜,有毒性,能使小鼠死亡;R型细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无毒性,不能使小鼠死亡。

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的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即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细菌。

2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2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许多个基因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答案】C

【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基因与DNA的关系

【名师点睛】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4、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含有m个腺嘌呤的DNA分子,第n次复制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②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占碱基总数的M%,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的A+T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

③细胞内全部DNA的两条链都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

④一个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1/2n

⑤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

⑥双链DNA分子中,磷酸和核糖通过磷酸二酯键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排列在内侧

A.②③④B.②⑥⑤C.③④⑥D.①②⑤

【答案】D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

2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雄牛,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物质分别标记基因A,a,B,观察分裂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3种颜色4个荧光点

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3种颜色4个荧光点

C.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有3种颜色4个荧光点

D.部分精细胞中有2种颜色2个荧光点

【答案】B

【解析】如果在有丝分裂中期观察,由于DNA复制而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会看到3种颜色4个荧光点,A正确;如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2种颜色2个荧光点,B错误;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有3种颜色4个荧光点,C正确;部分精细胞中有2种颜色2个荧光点,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①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个小题,共50分)

26、(12分)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科学家用_________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该模型认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其原因是组成膜的_________都是可以运动的。

(2)成熟的红细胞能携带并运输O2,成熟红细胞中是否可以进行图1所示过程?

______(是或否);该细胞中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涨破的原理是___________,还需用__________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3)图3所示反应发生在_____上(写结构名称);叶肉细胞与蓝藻细胞都具有的膜结构是______(填图中序号)

(4)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___________;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某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答案】(毎空1分,共12分)

(1)蛋白质、脂质(磷脂)流动镶嵌磷脂分子和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

(2)否C6H12O6→C3H6O3+少量能量渗透作用差速离心法

(3)类囊体薄膜2

(4)含有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信息交流破坏(抑制)了Ca2+的载体

(3)图3为水的光解过程,属于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叶肉细胞与蓝藻细胞都具有的膜结构是2细胞膜。

(4)不同的生物膜上含有的蛋白质的种类不同,所以生物膜的功能不同;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信息交流;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某细胞,发现其对Ca2+的吸收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是破坏(抑制)了Ca2+的载体。

【考点定位】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7.(11分)图1是蓝藻细胞内物质转化和转移路径图,能量均省略,其中I、II表示场所,①—③表示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

图2表示将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在保持一定的pH值和温度时,给予不同条件时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的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E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常用________方法可以研究E的转移途径。

B代表的物质是,Ⅱ表示的场所是指_______。

(2)据图2分析,该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___________微摩尔/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