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豪ICFC项目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724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8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俊豪ICFC项目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俊豪ICFC项目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俊豪ICFC项目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俊豪ICFC项目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俊豪ICFC项目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俊豪ICFC项目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

《俊豪ICFC项目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俊豪ICFC项目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俊豪ICFC项目给排水施工方案.docx

俊豪ICFC项目给排水施工方案

俊豪ICFC项目

 

编制:

审核:

审批:

 

给水排水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俊豪ICFC项目

2.坐标位置: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江北嘴A07地块

3.工程性质:

写字楼、住宅、公寓及商铺.

4.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包括地下7层地下室,地上7层裙房和两栋塔楼。

在场地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各有1幢塔楼分别为A塔楼和B塔楼。

A塔楼屋面装饰体最高点约301.5米,共64层;B塔楼屋面装饰体最高点约158米,共34层。

5.建筑分区及功能:

A塔,B塔,裙房及地下室。

6.建设单位:

重庆俊豪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监理单位:

重庆联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8.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9.主要工作量:

名称

规格

数量

离心球墨铸铁管

DN75~DN200

5000米

内涂塑钢管

DN80~DN300

1500米

薄壁铜管

DN20~DN100

1200米

薄壁不锈钢管

DN20~DN100

4500米

UPVC管

DN75~DN150

500米

生活变频式给水泵

12台

污水泵

97台

阀门阀件

850个

第二章专业特点

2.1给排水系统工程概况

包括红线以内的室内给水系统、热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含雨水处理回用)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

2.1.1生活冷水给水系统

1)水源:

本工程给水利用城市管网的给水管,给水管引入管处自来水水压为黄海高程280m,±0.00m绝对标高为252.40m,水压相对±0.00m为27.6m。

根据本项目的要求,分别从地块南、北市政道路分别引入二根DN250给水管(市政干管管径均为DN300)。

2)给水供水系统:

(1)地下室及裙房一层、裙房二层采用市政压力直接供水,地下室部分采用总管减压和支管减压的方式。

(2)裙房三层至裙房六层生活用水采用箱式无负压给水系统。

(3)塔A办公采用贮水箱-提升水泵—高位水箱联合供水系统。

生活贮水箱及提升泵组设在地下四层的生活水泵房内,在22层、37层、50层分别设高位生活水箱重力供给办公低、中、高区生活用水。

(3)塔B办公采用贮水箱-提升水泵—高位水箱联合供水系统。

生活贮水箱及提升泵组设在地下四层的生活水泵房内,在21层、屋顶机房层分别设高位生活水箱重力供给办公低、中、高区生活用水。

(4)塔A酒店用贮水箱-提升水泵—高位水箱联合供水系统。

生活贮水箱及提升泵组设在地下四层的生活水泵房内,在21层、50层设生活传输水箱,在屋顶机房层设高位生活水箱重力供给酒店客房区生活用水。

2.1.2热水系统

1)塔A酒店生活热水系统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热源为动力专业锅炉设备提供的热水。

2)餐饮厨房、办公和裙房卫生间洗手盆采用分散制备的方式,由电热水器供给。

2.1.3排水系统

1)室内污、废水分流,室外雨、污分流。

酒店区设专用通气立管、器具通气管;塔A办公、塔B办公区、裙房、地下室采用专用通气立管、环形通气管。

2)室内高于室外地坪的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井,消防电梯井及地下室污、废水采用潜水排污泵加压提升至室外排水管,底层污、废水单独排出。

3)生活污水经室外埋地式化粪池处理后与生活废水合并后排入市政污水管,本项目排入的市政污水井位于项目东南角,市政污水管道为DN400,污水井编号为PS33。

4)营业性餐厅的厨房含油废水经地下室设置的成品油水分离装置处理后,由排水泵提升排入室外废水窨井。

5)地下室地面积水通过排水明沟、地漏等汇集至集水井,由潜水泵提升排入室外排水窨井,车库排水设隔油沉砂池。

6)部分空调冷凝水排入雨水回用清水池,其他空调冷凝水排入地下车库集水沟。

2.1.3雨水系统

1)塔楼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有组织重力流雨水系统;裙房屋面采用内排水有组织虹吸式雨水系统,虹吸式雨水系统由专业公司配合深化设计。

2)除回收雨水外,其他雨水直接排入室外雨水管网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

3)裙房虹吸式屋面雨水部分回收,进行处理后回用,用于绿化浇灌、车库及道路冲洗。

 

第三章施工依据

1工程设计图纸

2工程设计技术交底,施工工程概算,现场场地情况

3国家及重庆市有关规定

4《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8《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91SB1-10

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0《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

11《建筑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规程》CECS168:

2004

12《饮用水水质标准》GJ94-1999

1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通用规范》GB50231-2009

14《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铜管》03S407-1

15《建筑给水钢塑复合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25:

2001

16《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2010

17《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4-2011

18《离心球墨铸铁管》GB13295

19《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TJ08-308-2002

20《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析法》GB8624

21《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GB03S401

 

第四章准备工作

4.1技术准备

4.1.1认真熟悉、审核施工图纸,注意图纸提出的各部位套管要求。

并参看各有关专业设备图纸,做好安装施工单位的图纸会审工作,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用空间是否合理,对于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明显标记与记录,及时与设计及有关人员研究解决。

确定预留洞口、预埋套管的位置、标高、尺寸及其它特殊要求,并形成文字记录。

4.1.2综合图绘制:

综合图的绘制是为更好地协调施工现场,各专业交叉有序,在相对有限的空间里更科学、合理、美观、高效地布置各专业管线,实际地反映设备、管道、电缆桥架、母线等在空间的排列走向。

整体综合图的绘制,可直观地反映建筑内部所有设备管道的走向布置,便于各专业统一安排组织各部位的施工作业,对潜在的问题,提前反映协调解决,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预见性。

4.1.3确定工程所使用的质量标准,验收规范及施工工艺标准,并及时校核所使用标准、规范的有效性。

4.1.4根据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编写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确定关键工序。

特殊工序应编制专门作业指导书。

明确施工重点与难点,设置质量管理点,制定相应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预防措施。

4.1.5编制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及季节施工措施。

编制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在分项工程施工前向有关人员进行交底,让每一位施工人员弄清技术要求、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法。

4.1.6收集质量通病信息,明确施工重点及难点,制订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预防措施。

4.2现场准备

4.2.1现场准备两处加工场地,配备灭火器,并与易燃易爆物品隔离.

4.2.2在安装及制作现场做好消防准备工作,配备好消防灭火器材。

4.2.3复核预留套管、土建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作好记录,对有偏差的提出整改措施,或对管道的布置提出相应的改动。

4.2.4清理作业现场影响专业施工的垃圾,为现场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面。

4.3材料准备

4.3.1根据施工图纸编制材料计划、施工任务书,在施工前,对材料的使用时间、使用地点有充分的了解,以便保证材料能在使用前及时进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对特殊材料编制及加工订货计划。

4.3.2工程所用的材料必须具备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

4.3.3材料检验:

材料进场前,材料部门应提前报验,并提供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等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

经过监理对其外观进行对比检查,材料符合要求方可进场;否则,按不合格品处理。

4.3.4材料存放:

管材及板材露天堆放时其底部要垫高,其堆放场地做好排水措施,给水管材应做好管口封堵,防止雨污水污染。

其他小型材料如焊条等入库存放。

4.3.5施工现场的焊接材料贮存场所,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条质量管理标准规程》JB3223的规定,并建立保管、发放制度。

4.4施工工具准备

4.4.1施工设备﹑机具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1

电焊机

10台

2

切割机

8台

3

电动试压泵

3台

4

电錘

12台

5

台钻

6台

6

手枪钻

10台

7

刨光机

4台

8

电动套丝机

4台

9

电动压槽机

4台

4.4.2手动工具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

备注

1

气焊工具

各2套

焊、割枪各1把

氧气瓶、乙炔瓶1套

2

手摇泵

2台

3

套丝板

2把

4

管钳子

10把

36#、24#、18#、14#

5

接管案台

4台

6

台虎钳

1台

7

手锤

16把

8

活扳手

6把

9

切割刀

5把

10

手锯

3把

11

压力表

10块

0~2.5MPa

12

水平尺

4把

4.5人员配备

4.5.1管理人员配备

 

4.5.2劳动力配备计划

根据该工程工程量大,工程复杂的特点,要完成各项安装调试任务,必须配备充足的施工力量,以做到计划工期的顺利实施。

关于力工的使用说明:

土建在二次结构开始施工后才能给专业创造出全面进场施工的条件,则专业必须在短期将地下部分工程完成,方能为下一步的地面以上的工程做好施工准备,鉴于施工现场场地狭小,施工人员宿舍紧张,故力工的使用情况和技术工种的调入工作必须协调好。

劳动力计划表

20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杂工

8

8

8

8

8

8

8

8

8

8

8

8

电焊工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保温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管道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合计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20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杂工

8

8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电焊工

2

2

6

6

6

6

6

6

6

6

6

6

保温工

0

0

0

2

4

6

10

10

10

10

10

10

管道工

0

0

4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合计

10

10

66

78

80

82

86

86

86

86

86

86

2017

1

2

3

4

5

6

7

杂工

20

20

20

20

20

20

20

电焊工

6

2

6

6

6

6

6

保温工

10

10

10

10

10

10

10

管道工

50

50

50

50

50

50

50

合计

86

86

86

86

86

86

86

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5.1安装准备

5.1.1配合土建施工进度做好各项预留孔洞、管槽。

5.1.2预留孔洞施工的工艺流程:

5.1.3预留孔洞施工的注意事项:

1)混凝土楼板、梁、墙上预留孔、洞和预埋件时,应由专人按设计图纸将管道及设备位置、标高尺寸测定,标好孔洞的部位,将预制好的模盒、预埋件在绑扎钢筋前按标记固定好,盒内塞入纸团等物,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有专人配合校对,看管模盒、埋件、以免移位。

2)孔洞尺寸未规定时,可比管材外径大50~100mm。

3)大管径套管安装,如果需气割钢筋安装的,事先要通知土建承包人及监理,待同意后再施工,安装后通知土建用加强筋加固。

4)管道穿越楼板时,应设置钢套管,套管高出地面20mm,卫生间套管高出地面50mm,并有防水措施。

5.2支吊架的制作﹑安装

5.2.1支吊架的制作

1)支吊架的形式需符合设计要求。

工程技术人员参照相关图集确定的管道支架。

2)管道支吊架的制作按照技术人员给定的图样要求进行加工。

预制管道支架,不允许气割下料、割孔,不允许电焊穿孔,应采用无齿锯下料。

其焊缝高度不应小于焊件最小厚度,并不得有漏焊、夹渣或焊缝裂纹等缺陷。

应进行防腐处理和妥善保管。

5.2.2支吊架安装

1)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位置应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固;并不得影响结构安全。

2)

管道支架定位放线。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固定支架和补偿器的位置,根据管道设计标高,把同一水平面直管段的两端支架位置画在墙上或柱上。

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和坡度大小,算出两点间的高度差,标在末端支架位置上;在两高差点间拉一根直线,按照支架的间距在墙上或柱上标出每个支架位置。

3)对于楼板为预应力楼板的采用预埋件法进行支架的安装。

其余管道支架采用膨胀螺栓法进行安装。

对于预埋件法也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拉线校正。

4)立管支架(管卡):

当楼层高度不大于5m时,每层必须安装1个;当立管上无支管接出时,支架(管卡)安装高度宜距地面1.2~1.6m。

横管吊架(托架):

每一直线管段必须设置1个。

5)横管吊架(托架)应设置在接头(刚性接头、挠性接头,支管接头)两侧和三通、四通、弯头、异径管等管件的上下游连接接头的两侧。

吊架(托架)与接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150mm和大于300mm。

6)在管道系统中,应在下列位置设固定支架(吊架):

Ø进水立管的底部。

Ø立管接出支管的三通、四通、弯头等部位。

Ø立管因自由长度较长而需要支承立管重量的部位。

Ø横管接出支管与支管接头、三通、四通、弯头等管件连接的部位。

7)规范﹑图集中未包括的机房内﹑管井﹑管廊﹑楼板处的综合管道的支吊架和固定支架应另行出图进行结构校核后方可施工。

8)管道支吊架做法要求执行规范GB50242-2002的规定。

5.2.3管道的支、吊架安装应平整牢固,间距应设置合理,并应符合下表要求:

公称直径(mm)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保温

给排

水(m)

2.0

2.5

2.5

2.5

3.0

3.0

4.0

4.0

4.5

6.0

7.0

7.0

8.0

8.5

空调

采暖(m)

1.5

2.0

2.5

2.5

3.0

3.5

4.0

5.0

5.0

5.5

6.5

7.5

8.5

9.5

保温

给排

水(m)

2.5

3.0

3.5

4.0

4.5

5.0

6.0

6.5

6.5

7.5

7.5

9.0

9.5

10.5

空调

采暖(m)

2.5

3.0

3.5

4.0

4.5

5.0

6.0

6.0

6.5

7.0

8.0

9.5

11

12

5.3给排水管道系统连接方式

5.3.1沟槽连接

5.3.1.1安装机械、器具

开孔机、滚槽机、钢管切割机、滚槽机尾架、扳手游标卡尺、水平仪、润滑剂、木榔头。

5.3.1.2沟槽式管件

沟槽式管道直管段宜采用刚性接头。

在管段上每4~5个连续的刚性接头间,应设置1个挠性接头。

沟槽式管道直管与管件连接采用刚性接头。

对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弯管、折线型管道,应在其产生角变位的管段上采用挠性接头

5.3.1.3管道沟槽式连接安装原则

必须遵循先装大口径、主管、立管,后装小口径、支管的原则。

安装过程中不可跳装、分级装、必须按顺序连续安装、以免出现段与段之间连接困难,影响管路整体性能。

5.3.1.4管道沟槽式连接的安装工艺流程

检查橡

胶圈

检查管端

滚槽

安装前

准备

紧螺母

插螺栓

连接管端和外壳

安装橡胶密封圈

5.3.1.5安装前准备

材料准备:

待装管子(符合国家标准)、施工机具、安装脚手架等。

按管路设计要求装好待装管子的支架、托架。

5.3.1.6滚槽

用切管机将钢管按所需长度切割、切口平整。

切口处若有毛刺,用砂轮机打磨。

打磨好后将需加工沟槽的钢管架设在滚槽机和滚槽机尾架上。

用水平仪调整滚槽机尾架、滚槽机、钢管处于水平位置。

再将钢管端面与滚槽机下滚轮挡板端面贴紧,即钢管与滚槽机下滚轮挡板端面成90°,启动滚槽机电机,徐徐压下千斤顶,使上压轮均匀滚压钢管至预定的沟槽深度为止停机。

用游标卡尺、深度尺检查沟槽的深度和宽度尺寸,确定符合标准要求。

然后千斤顶卸荷,取出钢管。

槽深应符合下表要求:

公称直径(mm)

沟槽至管端尺寸(mm)

沟槽深度(mm)

沟槽宽度(mm)

DN100

15.9

2.11

8.74

DN125

15.9

2.11

8.74

DN150

15.9

2.16

11.91

DN200

19.1

2.34

11.91

DN250

19.1

2.39

11.91

DN300

19.1

2.77

11.91

5.3.1.7连接

序号

安装步骤

安装图片

安装说明

1

上橡胶垫圈

将橡胶圈套入钢管端头,注意不得损坏橡胶圈;

2

管道连接

将另一根钢管与该管对齐,两根钢管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移动胶圈,调整胶圈位置,使胶圈与两侧钢管的沟槽距离相等;

3

涂润滑剂

在管道端部和橡胶圈上涂上润滑剂;

4

安装卡箍

将卡箍上、下紧扣在密封橡胶圈上,并确保卡箍凸边卡进沟槽内;

5

拧紧螺母

用手压紧上下卡箍的耳部,使上下卡箍靠紧并穿入螺栓,螺栓的根部椭圆颈进入卡箍的椭圆孔,用扳手均匀轮换同步进行拧紧螺母,确认卡箍凸边全部在沟槽内;

 

5.3.2螺纹连接

5.3.2.1本工程压力污水管﹙DN<100﹚,给水管﹙DN<100﹚﹑采用螺纹连接方式。

5.3.2.2施工工艺流程

5.3.2.3主要施工方法

管道套丝

1)加工管螺纹的套丝机必须带有自动度量设备,加工螺纹时,使用螺纹量规检查螺纹是否符合管道螺纹锥度的标准(JIS-B-0203)。

2)管道螺纹连接采用电动套丝机进行加工,加工次数为1~4次不等。

管径15~32mm套2次;管径40~50mm套3次;管径70mm以上套3~4次。

3)螺纹的加工做到端正、清晰、完整光滑,不得有毛刺、断丝,缺丝总长度不得超过螺纹长度的10%。

管道螺纹连接

序号

安装步骤

安装图片

安装说明

1

清理

清理管口端面,并形成一定坡面

2

螺纹连接

螺纹连接时,填料采用白厚漆麻丝或四氟乙烯生料带,一次拧紧,不得回拧,紧后留有螺纹2-3圈。

3

防腐

管道连接后,把挤到螺纹外面的填料清理干净,填料不得挤入管腔,以免阻塞管路,同时对裸露的螺纹进行防腐处理。

5.4给排水管道系统的管道安装

5.4.1.1管路敷设

1)管道明敷时,应在土建工程粉饰完毕后进行安装。

2)根据设计图纸画出综合布线图管路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及其它附件位置,在实际安装位置作好标记,按分段量出管道实际尺寸,按此进行预制加工。

3)将预制好的管道按编号搬运到安装位置依次排开,然后按顺序安装管道,管道安装按先干管、后支管的顺序进行。

管道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净距不小于100mm。

4)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

曲线部分:

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管道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5)管道穿越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

6)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序多,交叉作业频繁,隐蔽工程质量监督、管道试压及发现管壁破损补救困难,所以管道不得浇注在结构层内。

屋面及管道井内的管道应有可靠的接地。

5.4.2离心球墨铸铁管道安装

5.4.2.1本工程污废水管和透气管采用离心球墨铸铁管

5.4.2.2管道的连接

序号

安装步骤

安装图片

安装说明

1

放抱箍和密封圈

放好不锈钢圈,密封圈套入管口,密封圈翻边;

2

连接

插入另一管端后,橡胶圈复位;

3

上螺栓

管箍移至橡胶处,锁紧紧固螺栓。

5.4.2.3管道的安装

1)管道采用平口铸铁排水管,不锈钢套箍连接。

2)管道切断:

宜采用砂轮切割机,管道断口应平直(偏差值不得超过管径的1%),并清除毛刺与管口异物。

3)管道支架:

管道的支(吊)架安装位置要设置正确,切实起到吊、支撑与固定作用。

在管道改变水流方向的转角处、管道的底部都应加设支架,防止管道脱滑出接套而塌管。

5.4.2.4W型接口铸铁排水管吊架间距及用料

管径

吊架间距

吊架直径

膨胀螺栓

槽钢

长度(mm)

扁钢管卡

六角头螺栓

DN50

3m

φ10

M10×85

[10

100

-30×4

M10×45

DN75

3m

φ10

M10×85

[10

100

-40×4

M12×50

DN100

3m

φ10

M10×85

[10

100

-40×4

M12×50

DN150

3m

φ10

M12×125

[10

100

-50×6

M16×60

5.4.3.主要施工方法

1)预留预埋

屋面板留洞尺寸符合下表要求:

雨水斗公称直径(mm)

150

150

屋面板留洞尺寸(mm)

300

300

2)雨水斗安装的技术要求

Ø雨水斗安装离墙至少10米

Ø雨水斗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20米

3)固定系统安装的技术要求

在安装管道系统前,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把安装片固定在柱子或墙体上,以便进行立管管卡的安装。

立管的锚固管卡间距不应大于5m,导向管卡间距不应大于15倍管径。

4)固定系统的安装

Ø在安装管道系统以前,按照设计位置把固定系统安装好。

首先,对于悬吊水平管道的悬吊系统,按照设计的数量和位置先使用安装片把方钢固定起来.对于立管的固定系统,同样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把安装片固定在柱子或墙壁上,以便进行立管管卡的安装。

5)操作步骤

Ø保持焊板清洁,检查焊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