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中生物步步高二轮考前三个月完整版专题二专题突破练A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642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高中生物步步高二轮考前三个月完整版专题二专题突破练A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高中生物步步高二轮考前三个月完整版专题二专题突破练A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高中生物步步高二轮考前三个月完整版专题二专题突破练A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高中生物步步高二轮考前三个月完整版专题二专题突破练A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高中生物步步高二轮考前三个月完整版专题二专题突破练A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高中生物步步高二轮考前三个月完整版专题二专题突破练A卷.docx

《高考高中生物步步高二轮考前三个月完整版专题二专题突破练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高中生物步步高二轮考前三个月完整版专题二专题突破练A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高中生物步步高二轮考前三个月完整版专题二专题突破练A卷.docx

高考高中生物步步高二轮考前三个月完整版专题二专题突破练A卷

专题突破练(A卷)

一、选择题

1.细胞内的磷酸果糖激酶(酶P)催化下列反应:

果糖6磷酸+ATP

果糖1,6二磷酸+ADP,这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重要反应。

如图为高、低两种ATP浓度下酶P与果糖6磷酸浓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内酶P催化的反应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B.一定范围内,果糖6磷酸浓度与酶P活性呈正相关

C.低ATP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酶P的活性

D.酶P活性受到有氧呼吸产物ATP的反馈调节

答案 C

解析 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正确;底物充足的情况下,果糖6磷酸浓度与酶P活性呈正相关,B正确;根据题图,低ATP浓度可以促进酶P的活性,C错误;根据题图,低ATP浓度可以促进酶P的活性,高ATP浓度可以抑制酶P的活性,ATP浓度可以调节酶P的活性,D正确。

2.某同学为了验证酶的相关特性及其作用底物情况进行了三组实验:

实验一,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1混合,可得到中间产物乙;实验二,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1和酶2混合,可得到小分子物质丙;实验三,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2混合,不能得到中间产物乙及小分子物质丙。

下列相关推理,错误的是(  )

A.酶2的作用底物很可能是中间产物乙

B.小分子丙可能是大分子物质甲的基本组成单位

C.由实验一和实验三可得出酶1具有专一性

D.由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和温和性

答案 C

解析 由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可知,加了酶2,中间产物乙被分解了,得到产物丙,说明酶2的作用底物很可能是中间产物乙,A正确;如果大分子物质甲是蛋白质,中间产物乙为多肽,则小分子物质丙为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B正确;由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可得出酶2具有专一性,但是不能得出酶1是否具有专一性,C错误;由于缺乏和无机催化剂的对比,并且题干没有设计温度和pH的控制,因此由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和温和性,D正确。

3.下列有关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吸能反应是产物分子中的势能比反应物分子中的势能高

B.放能反应是产物分子中的势能比反应物分子中的势能低

C.植物最重要的吸能反应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细胞呼吸(糖的氧化)

D.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是ADP

答案 D

解析 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是ATP,D错误。

4.(2018·滨海新区质检)如图表示某自养型生物细胞光合作用、细胞呼吸过程中[H]的转移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H2O

[H]

(CH2O)

[H]

H2O

A.图中过程①③④都能产生ATP

B.过程③需要H2O参与,能产生CO2

C.过程①和过程④离不开叶绿体和线粒体

D.过程①和过程③产生的[H]不是同种物质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以真核生物为例)①是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②是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同时需要多种酶;③是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④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图中过程①③④都能产生ATP,A正确;③过程需要H2O参与,能产生CO2,B正确;原核生物如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但没有叶绿体和线粒体,C错误;过程①和过程③产生的[H]不是同种物质,过程①产生的[H]为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过程③产生的[H]为还原型辅酶Ⅰ(NADH)D正确。

5.(2018·陕西二模)各取10%的无菌葡萄糖溶液100mL加入两瓶中,分别加入少许等量的酵母菌液,混匀、密封,按下图装置实验。

如果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均为10g,撤去装置,将两瓶溶液用滤菌膜过滤掉酵母菌,滤液分别倒入下列U型管中,开始时液面相平,下列对一段时间后A、B液面变化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A、B液面不变,因为生成的CaCO3相等,分解的葡萄糖也相等

B.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因为甲消耗的葡萄糖少,溶液浓度大

C.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因为甲进行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多,溶液浓度小

D.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因为乙进行无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少,溶液浓度大

答案 B

解析 有氧呼吸时,每消耗一分子葡萄糖,产生6分子二氧化碳,而无氧呼吸时,每消耗一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二氧化碳,所以甲、乙两装置产生等量的CaCO3沉淀时,甲装置中的酵母菌消耗的葡萄糖少于乙装置,A错误;由A项分析可知,甲消耗的葡萄糖少,剩余的葡萄糖多,溶液浓度大,水分子由B向A扩散,A液面升高,B液面下降,B正确;由A、B项分析可知,甲进行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少,溶液浓度大,A液面升高,B液面下降,C错误;由A项分析可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甲进行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少,溶液浓度大,乙进行无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多,剩余的葡萄糖少,溶液浓度小,水分子由B向A扩散,A液面升高,B液面下降,D错误。

6.(2018·郴州模拟)为研究高温对不同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者将甲、乙、丙三种植物从25℃环境移入40℃环境中培养,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40℃环境下三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均下降

B.与处理前相比,甲植物光反应速率加快,CO2吸收速率几乎不变

C.处理后,丙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CO2的速率最慢

D.与乙植物相比,丙植物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光反应受到了限制

答案 D

解析 据图可知,甲植物40℃环境下的光合速率上升,A错误;与处理前相比,甲植物光合速率上升,甲植物CO2吸收速率应增大,B错误;处理后,乙植物气孔导度最小,光合作用时吸收CO2的速率最慢,C错误;丙植物40℃环境下光能捕获效率明显低于乙植物,说明其光反应受到了限制,D正确。

7.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

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

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表(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

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透光玻璃瓶甲

透光玻璃瓶乙

不透光玻璃瓶丙

4.9mg

5.6mg

3.8mg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1.8mg

答案 C

解析 玻璃瓶丙不透光,浮游植物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H],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A正确;由于丙为不透光的玻璃瓶,消耗的氧气可代表浮游植物的呼吸消耗,因此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4.9-3.8=1.1(mg),B正确;乙瓶中由于进行光合作用使氧气增多,则二氧化碳减少,而丙瓶是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高,C错误;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净光合作用释放+细胞呼吸消耗=5.6-4.9+1.1=1.8(mg),D正确。

8.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CO2含量的关系。

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重要指标

B.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

C.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点时大于b点

D.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

答案 D

解析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是植物干重的增加量,故A错误;据题意“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可知,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故B错误;从b点后到c点,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点时等于b点,故C错误;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减慢,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故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故D正确。

9.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

取去除淀粉的某植物叶片打成大小相等的圆片,并将相同数量的叶圆片分别放入A~D四组烧杯中,在25℃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与结果见表。

组别

烧杯中液体成分

处理条件

检测结果

A

富含CO2的纯水

光照

B

富含CO2的纯水

黑暗

C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光照

++

D

富含CO2的葡萄糖溶液

黑暗

注:

“+”表示检出淀粉,“++”表示检出淀粉含量较高,“-”表示未检出淀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去除植物叶片中的淀粉方法可以是不照光饥饿处理

B.离体叶肉细胞可直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

C.淀粉合成所需直接能源物质只能来自光反应阶段

D.若仅将D组CO2替换成N2,可推测叶片中仍有淀粉

答案 C

解析 去除植物叶片中的淀粉方法可以是不照光,进行饥饿处理,让其通过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A正确;由表格C、D组可知,离体叶肉细胞可直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B正确;淀粉合成所需直接能源物质既可来自光反应阶段,又可来自葡萄糖溶液,C错误;若仅将D组CO2替换成N2,可推测叶片中仍有淀粉,因为离体叶肉细胞可直接利用葡萄糖合成淀粉,D正确。

10.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的光照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的C3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

①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 ②光反应仍进行,形成ATP和[H] ③暗反应仍进行,CO2与C5结合,继续形成C3 ④C3的还原逐渐停止,由于缺少[H]和ATP,不能继续将C3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因此积累了许多C3

A.④③②B.③②①

C.①③④D.①③

答案 C

解析 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的光照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阶段停止,无法产生[H]和ATP。

无光条件光反应无法进行,不能形成[H]和ATP,①正确;由①的分析可知,②错误;暗反应在无光条件下也可以进行,CO2与C5结合,继续形成C3,③正确;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阶段停止,光反应供给暗反应的[H]和ATP减少,C3的还原逐渐停止,由于缺少[H]和ATP,不能继续将C3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因此积累了许多C3,④正确。

11.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中a~c表示相关物质。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a为O2,可部分释放到空气中

B.图中b为NADPH,外界CO2浓度升高时,b的含量暂时升高

C.该过程消耗的NADP+和c可来自于叶绿体基质

D.该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b和ATP中

答案 B

解析 据图分析,a是由水的光解产生的,是O2,若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O2会部分释放到空气中,A正确;图中b是在NADP+、H+和电子参与下形成的,为NADPH,当外界CO2浓度升高时,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增加,则消耗的NADPH增多,导致NADPH的含量暂时降低,B错误;叶绿体基质中,暗反应消耗NADPH、ATP产生NADP+、Pi、ADP(c),C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下表为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的三组实验,用以验证酶的专一性。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组

B组

所用酶制剂

所用试剂

5mL淀粉溶液

5mL蔗糖溶液

淀粉酶

斐林试剂

5mL麦芽糖溶液

5mL葡萄糖溶液

麦芽糖酶

斐林试剂

5mL淀粉溶液

5mL蔗糖溶液

淀粉酶

碘液

(1)斐林试剂A液和B液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甲同学得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的实验设计能否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的实验设计可能得不到实验结论,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A液和B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加入待测溶液,再50~65℃水浴加热 

(2)A组出现砖红色沉淀,B组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3)不能 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 (4)蔗糖及其水解产物与碘液没有显色反应,因此不能用碘液检测蔗糖是否分解

解析 

(1)斐林试剂的成分:

A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氢氧化钠溶液、B液是质量浓度为0.05g/mL的硫酸铜溶液。

鉴定还原糖时,要将A液和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待测溶液中,最后水浴加热。

(2)由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还原糖),不能将蔗糖(非还原糖)水解,所以用斐林试剂鉴定时,甲同学中的A组出现砖红色沉淀,B组没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3)乙同学所采用的实验材料是麦芽糖和葡萄糖,这两者都是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所得的实验结果相同,所以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4)丙同学最后采用碘液进行鉴定,由于蔗糖及其水解产物与碘液没有显色反应,因此不能用碘液检测蔗糖是否分解,所以该实验设计也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13.取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菠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叶圆片并用一定的方法使叶圆片内的气体逸出;将叶圆片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放入3个大小相同且盛有20mL富含CO2的清水的烧杯中,叶圆片全部沉入水底;对3组装置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

图1中的①~⑤表示发生在叶肉细胞内的部分生理过程,图2表示光照相同时间,各装置内叶圆片的净光合速率。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有(答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在有关酶的作用下,过程②的进行还需要________的参与;在黑暗条件下,过程⑤一般不能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物质和Y物质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④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中的①~⑤过程,能在图2中的a条件下发生的有____________。

(5)实验中,最直接的净光合速率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打孔时应避开大叶脉、应用同一规格的打孔器、应将叶圆片随机平均分为3组、将三个烧杯先放在黑暗处 

(2)ATP 过程⑤是CO2的固定,在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反应,缺少[H]和ATP,导致C3不能还原产生C5,所以无法固定CO2 (3)C3 丙酮酸 线粒体基质或细胞质基质 (4)①②③④⑤ (5)单位时间内叶圆片上浮数量

解析 

(1)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如用同一规格的打孔器使叶片大小相同,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将叶圆片随机平均分为3组测平均值,将三个烧杯先放在黑暗处消耗细胞内已有的氧气等。

(2)图1中的过程②表示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需要酶、[H]和ATP参与;过程⑤代表CO2的固定,需要C5,而在黑暗条件下,由于不能进行光反应,缺少[H]和ATP,导致C3不能还原产生C5,所以无法固定CO2。

(3)据题图分析,X物质是C3,Y物质是丙酮酸。

(4)图1中的③④代表细胞呼吸过程,有无光都能进行;图1的①②⑤代表光合作用过程;图2中的a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此条件下,图1中的①②③④⑤都能发生。

(5)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可通过观测单位时间内叶圆片上浮数量来反映。

14.图1为25℃环境中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在一定光照强度下温度对图1中一种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影响情况[单位:

mg/(m2·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的B点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照强度大于C点时,甲的光合速率大于乙,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强度大于D点时,两种植物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温度从25℃上升到30℃的整个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____________(填“增加”“不变”“减少”或“无法判断”)。

图2中植物为图1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线粒体、叶绿体 

(2)光合色素的含量 酶的活性和含量 植物光合作用较强,消耗胞间二氧化碳的速率较快 (3)增加 甲 图2中25℃下该植物的细胞呼吸的CO2释放量为2mg/(m2·h),而图1中甲植物在光照强度为0klx时,曲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细胞呼吸的CO2释放量,也为2mg/(m2·h)

解析 

(1)在图1的B点时,植物细胞可以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因此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2)光照强度大于C点时,乙植物达到了光饱和点,导致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合色素的含量和酶的活性(温度)和含量。

光照强度大于D点时,两种植物光合作用都较强,消耗胞间二氧化碳的速率较快,导致两种植物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3)图2中当环境温度为25~35℃时,净光合速率大于零,故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会增加;图2中25℃下该植物细胞呼吸的CO2释放量为2mg/(m2·h),而图1中甲植物在光照强度为0klx时,曲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细胞呼吸的CO2释放量,也为2mg/(m2·h),因此图2植物对应图1中的甲。

15.(2018·武汉调研)某实验小组将菠菜幼叶和成熟叶的叶圆片(面积和质量相同)装入含蒸馏水的注射器中,排出叶片内的气体,使叶圆片下沉。

然后将叶圆片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进行实验(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且浓度变化对溶液pH的影响忽略不计,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观察第1片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min),结果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NaHCO3溶液浓度为1~4%时,相同浓度下,幼叶上浮时间均比成熟叶长,可能是幼叶的光合作用能力比成熟叶________(填“强”或“弱”)。

有人推测幼叶与成熟叶光合作用能力差异可能是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不同,为寻求证据,可以用____________分别提取菠菜幼叶、成熟叶中的色素,再用________法分离色素,观察并比较二者色素带的宽度及颜色深浅。

(2)在NaHCO3溶液浓度为0%的溶液中,叶圆片直至实验结束仍未上浮,其原因是缺乏NaHCO3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

当NaHCO3溶液浓度超过5%时,叶圆片也不上浮,最可能的原因是浓度过大,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NaHCO3溶液浓度为3%时,适当提高溶液温度,第一片叶圆片上浮时间延长,该现象不能表明提高后的温度已超过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弱 无水乙醇 纸层析 

(2)暗反应 细胞渗透失水过多而死亡(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叶圆片上浮时间延长,只能表明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或只能表明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差值降低)

解析 

(1)叶圆片上浮是由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氧气释放越多,浮力越大,上升越快,幼叶上浮时间比成熟叶长,可能是幼叶光合作用能力比成熟叶弱,释放的O2量比成熟叶少。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可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用纸层析法。

(2)NaHCO3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参与暗反应。

NaHCO3浓度过大会导致细胞渗透失水过多而死亡。

(3)适当提高溶液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会产生影响,叶圆片上浮时间延长,说明叶圆片释放氧气的速率减小,即净光合作用速率减小。

16.烟草花叶病毒(TMV)对烟草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所有数据都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株类型

叶绿素a含量(mg/g)

叶绿素b含量(mg/g)

健康株

2.108

0.818

感病株

1.543

0.604

(1)用纸层析法分离烟草叶绿体中的色素后,距离滤液细线最近的色素是__________。

(2)烟草叶片在A点合成[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表数据可知,TMV侵染烟草后,随着病毒的大量繁殖,细胞中的__________(细胞器)受到破坏,叶片将出现畸形、退绿等现象。

(4)由上图的实验数据可知:

当光照强度小于1500klx时,感病株的__________大于健康株,说明此时____________不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5)用TMV的RNA与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外壳重组在一起,用重组的病毒侵染烟叶,烟叶表现的是__________病毒侵染的症状,这说明TMV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答案 

(1)叶绿素b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3)叶绿体 (4)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含量 (5)TMV RNA

解析 

(1)用纸层析法分离烟草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的色素扩散距离越远,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距离滤液细线最近。

(2)A点时没有光照,只进行细胞呼吸,烟草叶片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中合成[H]。

(3)由上表数据可知,TMV侵染烟草后,随着病毒的大量繁殖,细胞中的叶绿体受到破坏,叶片将出现畸形、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