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范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639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六章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六章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六章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六章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范文.docx

《第六章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范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范文.docx

第六章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范文

第一节微生物发酵制药

一、微生物发酵的概念及分类

(一)微生物发酵的概念

所谓发酵(fermentation)原来是指在厌氧条件下酵母菌分解碳水化合物释放能量以及得到产物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赋予了发酵新的更广泛的内涵,即发酵是借助于生物细胞(含动、植物细胞和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来制备产物的所有过程。

微生物发酵就是利用微生物生命活动产生的酶对各种原料进行酶加工以获得所需

产品的过程。

它已成为一门工程学科,其利用的细胞一般都经过人工改造,然后再通过

控制培养条件使其最大限度地生产目的产物。

(二)微生物发酵的类型

由于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化,不同的微生物对同一物质进行发酵或用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可以获得不同的产物。

因此,发酵的类型也多种多样。

常见的微生物发酵类型有几种工业生产中常将发酵类型结合使用,如液体深层发酵、需氧浅层发酵。

二、微生物发酵制药的基本流程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一般分为上游技术、中游技术和下游技术二个阶段。

上游技术是指发酵生产用菌种的选育;中游技术是指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的培养过程,即发酵阶段;下游技术是指从发酵培养液中分离、提取、精制加工有关产品的过程,即提取阶段。

2.微生物发酵培养的方法现代发酵工业上常用的培养方法有分批发酵法、连续发酵法、补料分批发酵法和固定化细胞发酵法。

3,发酵工艺控制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水平最基本的是取决于生产菌种的性能,而

优良菌种还需要有最佳的环境条件即发酵工艺加以配合,使其处于最佳的产物合成状

态,才能取得优质高产的效果。

(l)无菌操作:

发酵过程中发生杂菌污染影响产品生成量,因此,在移种、取样等过

程中应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2)营养物质:

发酵中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必须充足。

因此,应定时抽取发酵液对

其营养物质进行监测,及时添加或调整各种营养物质,确保微生物细胞的快速生长及代

谢活动。

(3)溶解氧:

氧气的供给往往是需氧深层发酵能否成功的重要限制因素。

氧在培养基中的溶解度极低,即使培养基是被空气饱和的,其中溶解氧依然很少。

生产中大多是往发酵罐内通人无菌空气并加以搅拌,来维持溶解氧水平。

(4)通气和搅拌:

通气的目的是为微生物细胞提供所需要的氧。

搅拌除有利于增加“培养基中溶解氧的浓度,提高通气效果外,还有利于热交换,使培养液的温度,致;有利于营养物质和代谢物的分散均匀。

(5)温度:

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可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产物的形成、发酵液的物理性质、生物合成的方向等,而最适发酵温度又因菌种、培养基成分和浓度、菌体生长阶段、培养条件的不同有所差异。

在抗生素发酵中,选择最适发酵温度主要从两方面考虑,即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和代谢产物合成的最适温度,因为这两个阶段所需温度往往不同,如青霉素产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而产生青霉索的最适温度是24.7℃:

因此,实践中应结合考虑具体情况进行最适温度的选择控制。

(6)酸碱度:

各种微生物都有自己生长与生物合成的最适酸碱度,有些生长繁殖阶段与产物形成阶段所需的最适ph是不一致的。

如链霉菌生长最适pH为6.3~6.9,而链霉索形成的最适pH为6.7~7.3。

发酵过程中培养基的酸碱度会随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发酵过程中应定时测定,并以生理酸性物质(如硫酸钱等)或生理碱性物质(如氨水等)调节pH,以适应微生物生长和产物合成的需要。

(7)泡沫:

通气、搅拌、微生物代谢等多方面因素均可造成泡沫的形成,这是发酵中的正常现象,但过多的泡沫会影响生产,如会占据空间而使发酵液减少、会增加杂菌污染机会、影响微生物的呼吸而使其代谢异常等。

生产中常通过机械的强烈振动或加人消沫剂来除去泡沫。

(8)杂菌污染:

非发酵用微生物进人发酵系统会影响发酵的正常进行。

因此在发酵的进程中,要及时发现和消除杂菌污染。

监测方法是在发酵的各个阶段定期从取液孔取出一定量的发酵液进行检杳,发现污染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9)发酵终点的判断;发酵过程中通过定期取样,测定产物的含量、发酵液的酸碱度、含糖量和含氮量、菌体量及菌体形态的观察等,判断合适的放罐时机。

一般放罐应在产物产量的高峰期,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产物的产量。

〔二)下游加工过程—提取阶段

发酵液组成非常复杂,其中微生物细胞碎片、杂蛋白质、无机离子、代谢产物等杂质含量很高,发酵目的产物所占比例极少,大多低于10%,各种抗生素的浓度不足1%。

提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适宜的方法技术,从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符合要求的发酵产品。

由于发酵生产的目的产物不同(如有的需要菌体、有的需要初级代谢产物、有的需要次级代谢产物),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因此获取产品的方法技术不尽相同,但通常按生产过程的顺序将提取阶段分为四个环节,即发酵液的预处理、提取、精制、成品加工等。

1.发酵液的预处理无论发酵产物是在发酵液中还是在微生物细胞内,因发酵液体积大,且杂质含量高,首先都必须进行发酵液的预处理,其目的有三:

①将发酵液的固相与液相分开;②尽可能地使发酵目的产物转人以后要处理的液相中;③去除发酵液中的大部分杂质。

发酵液预处理过程包含以下基本内容:

(1)菌体分离:

离心和过滤的目的是将发酵液中的菌体从液相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分离方法是采用离心分离和过滤。

对于发酵液中的细菌和酵母菌一般采用高速离心法进行分离。

对于细胞体积较大的丝状菌包括霉菌和放线菌的分离则采用过滤方法进行分离。

(2)破碎细胞与细胞碎片的分离:

其目的是得到目标产物。

细胞破碎常用高压匀浆法和研磨法等。

细胞碎片的分离方法常采用离心分离法。

(3)去除蛋白质:

目的是去除发酵产品以外的可溶性蛋白质。

常用方法有等电点法或加热法。

(4)调整发酵液的酸碱度和温度:

其目的一方面通过调整发酵液的酸碱度和温度,尽可能地使发酵产物转人便于以后处理的相中(多数是液相)。

另一方面尽量避免因温度及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引起发酵产物的破坏或损失,保证发酵产物的质量。

(5)除去金属离子、热原质等有机杂质:

发酵液中存在重金属离子、色素、热原质和毒性物质,直接影响发酵产物的质量和收获率,也影响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精制,一定要予以去除。

2.发酵产物的提取(初步纯化)

发酵产物的提取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3.发酵产物的精制(高度纯化)生产实践中,通常采用层析法来分离和精制浓度比较低的产物。

常用的层析技术有吸附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凝胶过滤层析法、亲和层析法等。

以上各提纯、精制方法,还有蒸馏分离(对液体混合物分离或从溶液中回收某些溶剂的方法)、膜分离法(物质透过或被截留于膜的“筛分离”方法),均可在提纯、精制过程中使用,实际工作中,常需根据目标产物的特性来选用不同的合适方法,并需多次分离、提纯,最终达到精制目的。

4.成品加工根据产品应用要求,利用浓缩、结晶、干燥等技术对已纯化的产物作最后加工处理,以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

浓缩的目的是将低浓度的溶液除去一定量的溶剂变成高浓度的溶液;结晶可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呈晶体状态;干燥的目的是除去发酵产品中的水分。

常用浓缩、结晶、于燥方法。

加工完成后的产品,应进行有关产品的纯度、稳定性和活性等方面的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通常需从下列两个方面进行检验。

发酵产物经过上述分离、提取和精制的各个过程,经检验达到规定的纯度、含量等标准。

然后进行分装。

根据不同的发酵产物的性质、特点,采用不同的容器将产品分装成便于储藏和运输的形式。

三、微生物发酵制药举例

(一)撇生物发酵产业的发展状况

葡萄、梨等水果在自然条件下会发酵产生酒,这一自然现象早在公元前40~39世纪已为人类所了解并且用于酿酒。

1857年,著名的法国生物学家Fasterur通过实验证明酒的发酵是由活酵母引起的;1897年,德国的EdwardBunchner又进一步证明了酵母对发酵的作用:

J从此人类对发酵的木质才开始有了认识。

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30年代末,微生物培养技术不断改进,促进了新的发酵产品的不断出现,如乳酸、乙酸、柠檬酸、淀粉酶和蛋自酶等也相继问世,但此时的发酵生产工艺简单、规模小、操作粗放,常常限制了口的产物的产量,也难以满足高品质的要求。

1929年Fleeting发现了青霉素,940年才开始少量生产,且生产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需要,迫使人们对发酵技术进行深人的研究。

人们开始改变固体表面培养手段,逐步发展液体深层培养技术。

为了解决深层培养的技术要求,开发了机械搅拌式的、可通人无菌空气的密封式发酵罐。

利用发酵罐技术,再配以离心,溶媒萃取和冷冻十燥等技术,使青银素的发酵效价得到了显著提高。

随后链霉素、金霉素等抗生素的相继问世,抗生素工业迅速发展,带动微生物发酵工业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发酵产品的发展‘:

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发酵机制及代谢调节做了深人研究,才有了20世纪50年代谷氨酸的产业化生产,以及随后采用营养缺陷及类似物杭性变异菌株进行赖氨酸、苏氨酸等生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现代微生物r业极其迅猛发展的年代,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产品类型多,不但有初级代谢产物,如氨基酸、酶制剂、有机酸等,也有次级代谢产物,如抗生素、多糖等,还有微生物转化的苗体化合物的微生物加I_p在这一时期,发酵技术和工艺、优良生产菌种的选育技术有r较大的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出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发酵工业有了巨大变化。

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为基因重组莫定了基础。

到20世纪70年代在实验室中实现了基因转移,可以按照人们的意志把外来目的的基因克隆到容易大规模培养的微生物细胞中,并且通过微生物的大规模培养,以往只有动物或植物才能生产的物质,如胰岛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和多种细胞生长因子等均可利用基因工程菌进行大量生产。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融合等技术为人们开创了构建新的具有各种生产能力、性能优良的物种的新天地,也为发酵工程产品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使现代发酵产品的发酵水平大大提高。

近年来,由下代谢调控技术、连续发酵技术、高密度培养技术、固定化增殖细胞技术、反应器设计、发酵与分离偶联技术、在线检测技术、自控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产物的分离纯化等所需技术的发展,使发酵工程的操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发酵工业的自动化、连续化成为可能。

(二)常见的医药发酵产品

随着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医药生产中已广泛应用微生物发酵来制备各种药物,并且该领域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微生物药物学科。

医学上常见的微生物发酵制品有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酶和酶抑制剂以及其他微生物制剂(如酵母片、乳酶生、肌昔,ATP、辅酶A等核酸类药、生物碱、右旋糖昔)等。

这里将对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发酵产品作简单介绍。

1.抗生素

(1)抗生素的概念:

抗生素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或由其他方法获得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影响他种生物机能的有机物质。

临床治疗中所用的抗生素主要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对其他微生物及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2)常见抗生素的种类:

迄今为止已从自然界中发现和分离的抗生素已达10000多种,实际用于生产和医疗上的抗生素约一百多种,连同各种半合成衍生物及盐类共约三百余种。

抗生素种类繁多,性质复杂,用途又是多方面的,目前尚无较完善的系统分类方法。

习惯上以产生来源、作用对象、作用机制、化学结构等进行分类。

2.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亦是人体及动物生长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在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等工.业和农.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

早期(1820年)氨基酸的制造是用蛋白质酸水解开始,1850年化学合成氨基酸研究成功1956年开始发酵生产谷氨酸,现在发酵法或酶法生产的氨基酸已有20多种,已经成为氨基酸生产的主要方法。

在各种氨基酸的生产中,以谷氨酸的发酵规模量最大,产量最大,赖氨酸次之。

日前在医药方面使用量最大的是氨基酸输液,给手术后或烧伤病人补充大量蛋白质营养,在医疗保健事业上起着重要作用。

3.维生素维生素是人和动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也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维生素缺乏症的治疗和预防,还可与许多药物联合使用,增强药物的作用以及防止、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目前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维生素有VC、VB12、VB2等,其中以VC的生产规模最大。

(1)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具有抗坏血病功能,可参与人体内多种代谢过程人体内必需的营养成分,已在医药、食品工业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2)维生素B2:

又称核黄素,在自然界中多数以与蛋白质相结合的形式存在,因此又被称为核黄素蛋白。

维生素B:

是动物发育和许多微生物生长的必需因子,是临床上治疗眼角膜炎、白内障、结膜炎等的主要药物之一。

(3)维生素B12:

是含钴的有机化合物,故又称为钻维生素或钻胺素,简称钻维素。

维生素B12及其类似物参与机体内许多代谢反应,是维持机体正常生长的重要因子,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贫血的首选药物。

第二节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测

一、药物体外杭菌试验

药物体外抗菌试验是在体外测定微生物对药物敏感程度的试验,是筛选抗菌药物或测试新药抗菌性能的重要环节,现已广泛地应用于科研、生产和临床,如抗菌药物的筛选、抗菌谱的测定、药物含量的测定、药物血浓度测定、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敏试验等。

抗菌试验包括抑菌试验和杀菌试验。

抑菌即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但不能杀死微生物,在药物除去后微生物又能生长;杀菌即能杀死微生物,当药物除去后,微生物也不能再生长繁殖。

两者并非绝对,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相对而言。

常用的方法有琼脂扩散法和连续稀释法。

(一)琼脂扩散法

(1)纸片法

(2)挖沟法

(3)管碟法

(二)连续稀释法

试管稀释法在一系列试管中,用液体培养基对抗菌药物进行倍比稀释,获得药物浓度递减的系列试管,然后在练一管中加人定量的试验菌,经培养一定时间后,肉眼观察试管混浊情况,记录能抑制试验菌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此种方法由于细菌与药液接触,比其他方法更为敏感,可作为筛选抗生素、无深色中草药制剂抗菌作用的研究。

2.平板稀释法平板法可同时测定大批试验菌株对同一药物的MIC民不受药物颜色及浑浊度的影响,适于中药制剂或评定新药的药效学(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试验。

其方法是先按连续稀释法配制药物,将不同系列浓度、定量的药物分别混人琼脂培养基,制成,批药物浓度呈系列递减的平板。

然后将含有一定细胞数的试验菌液〔通常为i}"左右)以点种法接种于平板上,可以逐个点种,也可采用多点接种器接种;同时设无药空白平板对照。

培养后可测定各菌对该药的MIC。

二、药物卫生微生物检验

根据给药途径及使用要求不同,可将药物制剂分为两种类型,即规定灭菌制剑和非规定灭菌制剂。

灭菌制剂(如各种注射剂、输液剂、供角膜创伤及手术用的眼药制剂等)需要直接进人血液、肌肉、皮下组织或接触创伤、溃疡等部位发挥作用,必须保证不含活的微生物,否则将导致严重后果。

为此.规定灭菌制剂制成后须进行严格的无菌检查,证明绝对无菌才为合格。

非规定灭菌制剂包括门服药、外用药及其辅料等,虽不必要求达到无菌状态,但为保证质量和使用安全,对其染菌数量和种类也有限制。

药物卫生微生物检验项目主要包括灭菌制剂的无菌检验和非规定灭菌制剂的微生

物限度检查。

(一)灭菌制剂的无菌检验

无菌检验的基术原理是以无菌操作方法将被检药品分别接种于适合需氧菌、厌氧菌、真菌生长的液体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有无微生物生长,以判断药品是否合格。

因此,灭菌制剂的无菌检验内容就是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的培养检查。

1.无菌检验的基木原则

(1}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尤菌检验的全部过程都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因微生物污染而影响检验结果。

(2)正确进行样品采集:

无菌检验是根据对整体中部分样品的检查结果,来推断整体的无菌或染菌情况。

在对一批药品做无菌检验时,取样数量越少,检出染菌的几率越小;取样越多,检出染菌的几率越大,检查结果越能反应该批药物的真实情况。

因此,无菌检验时采样数量和比例必须按药典的规定进行。

2.灭菌制剂的无菌检验方法

(1)一般灭菌制剂的无菌检验:

通常采用直接接种法。

若被检品是液体,可直接接种于培养基内;若被检品是固体粉剂或冻干制剂,则需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溶解,或制成均匀悬液,再接种于培养基内。

各种培养基种类、数量及培养温度和时间。

被检品无菌检验的同时,还须做相应的阴、阳性培养对照试验。

我国药典规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生抱梭状芽胞杆菌CMCC(B)64941、白色假丝酵母菌CMCC(F)98001分别作为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培养的对照菌。

(2)油剂的无菌检验:

油剂药物与液体培养基不能混溶,常因漂浮于培养基表面而影响试验结果。

检验这类药物时,应先在培养基中加人表面活性剂(如吐温80),使药物能够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若药物的粘稠度过大,可先用灭菌植物油或灭菌液体石蜡稀释,再接种于含表面活性剂的培养基中。

(3)抗菌药物及含防腐机剂药物的无菌检验:

抗菌药物是指本身为抗菌剂(如抗生素、磺胺药等)或其中含有部分抗菌剂的药物。

由于抗菌剂、防腐剂有杀菌、抑菌作用,可影响无菌检验结果的正确判断,故接种前必须采取必要方法使抗菌剂、防腐剂消除或失效。

常用方法有:

1)灭活法:

在培养基中加入合适的灭活剂,此灭活剂本身以及与抗菌药物作用后的产物对细菌和霉菌没有毒性。

2)微孔滤膜过滤法:

将供试药物通过孔径为0.22~0.45μm的灭菌微孔滤膜,用生理盐水洗涤抽滤滤膜几次,以除去抗菌剂或防腐剂;然后将滤膜剪成若干片,在严格的无菌操作条件下,放人培养基中进行检验。

3.无菌检查结果判定阴性对照应无菌生长,说明培养基本身是无菌的;阳性对照管试验必须长菌,说明应用的对照菌在该试验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其试验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当阳性对照管显浑浊并确有菌生长,阴性对照管呈阴性时,可根据待检品的结果进

行判定。

如需氧菌、仄氧菌及真菌培养基为澄清均应判为供试品合格。

如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培养基管中任何1管显浑浊并确证有菌生长,应重新取2倍量供试品,分别依法复试,除阳性对照管外,其他各管均不得有菌生长,否则应判为待检试品不合格。

如为抗生素类药物,无论细菌或霉菌,培养时间均为7天。

放射性药物则为8~14

天,无菌生长才为合格。

(二)非规定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非规定灭菌制剂一般不要求绝对无菌,允许一定限量的微生物存在,但同时规定不得有病原菌存在。

非规定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数量和种类的限度检查,其检查项目是:

①染菌量检查:

包括细菌数、霉菌数及酵母菌数测定,以检查这几类微生物对药品的污染程度;②控制菌检查:

我国药典规定控制菌检查包括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破伤风梭菌检查和活蜡的检验。

不同的药物,其检查的控制菌种类有所不同。

1.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基本原则

(1)为便检验结果具有代表性.被检药物的采样应有一定数量。

一般每个批号的药物至少随机抽样2瓶(盒)以上。

从各瓶〔盒)被检药物中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0g或10ml,蜜丸应采4丸以上共10g贵重或微量包装的药物采样量可酌减。

(2)药物在检验前,应保持原包装状态燥处,不得开启,以免污染。

药物应放置阴凉干防止微生物繁殖而影响检验结果。

(3)检验的全部过程应严格无菌操作。

被检药物一旦稀释后,必须在l~2小时内操作完毕,以防微生物继续繁殖或死亡。

(4)为排除药物中所含防腐剂或抑菌成分对试验结果的干扰,应同时利用已知阳性对照菌设立阳性对照。

2.染菌数量的检查即分别测定单位重量或体积(克或毫升)的被检药物中所含活的细菌总数(实际是活的需氧菌数量)、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一般而言,染菌量越多,药物受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

〔1)细菌、霉菌与酵母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均采用倾注平皿培养计数法,即取一定量的被检药物、将其稀释成不同浓度的稀释液(如1:

10、1:

100,1:

1000......),吸取不同稀释度的药液各1ml,分别注人无菌平皿中(每一浓度的稀释液做2~3个平皿),然后倾注适量培养基,混匀凝固后,放适宜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至规定时间(细菌总数测定放35℃培养48小时.、霉菌与酵母菌总数测定放25℃一28℃培养72小时)。

检验所用培养基应适合待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

营养琼脂培养基用于细菌计数,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用于霉菌计数,酵母浸出粉陈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酵母菌计数。

合剂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与酵母浸出粉脉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分别测定霉菌、酵母菌菌落,合并计数。

液体制剂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同时计霉菌菌落数及酵母菌菌落数。

(2)菌落总数测定结果及计数方法:

经过适宜条件培养后统计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

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霉菌菌落计数一般选取菌落数在5~50个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然后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或每毫升待检药物中的菌落总数,如超过规定的限量则认为不合格。

为了确保药品在整个生产、保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制定一个合理的药品微生物

限度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药典》(现行版)按不同剂型制定了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

3.控制菌检查在药品中不能检出的控制菌根据不同类型的药物制剂,要求不得检出的控制菌的种类也不同。

控制菌检验的原则:

控制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的观察是鉴别的基本要求,对生化反应、血清学反应、动物毒力试验等项目的要求因菌而异,各有其侧重点。

控制菌检验的基本程序:

根据各种控制菌的生物学特性来进行鉴定,其检查的基本程序为,药物的准备或预处理*增菌培养*分离培养、染色镜检一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动物试验等。

控制菌鉴定一卫生评价。

(1)大肠埃希菌的检验:

大肠埃希菌是口服药品的常规必检项目之一。

药品中的大肠埃希菌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

凡由检品中检出大肠埃希菌时,表明该药品可能被粪便污染,患者服用后,有被粪便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等病原体感染的危险。

因此,口服药品中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1)增菌培养:

目的是使被检药物中的大肠埃希菌增殖,从而避免漏检。

方法是取适量被检药液,接种于胆盐乳糖增菌液中进行培养。

2)分离培养:

目的是从混有杂菌的增菌培养物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

方法是将增菌培养物接种于肠道选择性平板上,经培养后,大肠埃希菌呈乳糖发酵型有色菌落。

3)染色镜检:

挑叮疑菌落作革兰染色镜检,大肠埃希菌应呈革兰阴性短小无芽胞杆菌。

4)生化反应;主要目的是与产气肠杆菌区别,因为两者的形态、染色性、培养特征等非常相似,但产气肠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无P生学意义。

利用IMViG试验可将两者这别。

大肠埃希菌的主要鉴定依据是:

①革兰阴性短小无芽胞杆菌;②在麦康凯琼脂培养菌落为紫黑色,并有金属光泽;③分解乳糖产酸产气,IMViC试验结果为++——

(2)沙门菌的检验:

沙门菌可引起伤寒、副伤寒、急性肠胃炎及败血症等多种疾病。

该群细菌主要寄生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因此以动物脏器为原料制成的药物,被污染的几率较高。

药典规定口服脏器药物除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外,亦不得检出沙门菌。

1)增菌培养:

沙门菌的增菌培养通常采用四硫磺酸钠增菌液。

2)分离培养:

将增菌培养物接种于SS琼脂平板上,经培养后,沙门菌均成无色(或半透明)细小菌落,产H2S的沙门菌菌落中心呈黑褐色。

3)染色镜检:

应为革兰阴性短小无芽胞杆菌。

4)生化特性

5)血清学鉴定:

取被检细菌与沙门菌A~F多价O诊断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