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六年级语文 开国大典.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80524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六年级语文 开国大典.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六年级语文 开国大典.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六年级语文 开国大典.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六年级语文 开国大典.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六年级语文 开国大典.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六年级语文 开国大典.docx

《第二单六年级语文 开国大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六年级语文 开国大典.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六年级语文 开国大典.docx

第二单六年级语文开国大典

4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革命传统。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课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

课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10个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

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出示幻灯片):

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

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

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给画线的字注音)

城楼檐下  汇集  擎着红旗  毛泽东  电钮  瞻仰。

2、订正读音。

聂荣臻 乐声 直奔

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结合幻灯片和语境理解)

开国大典擎 迎风招展汇集排山倒海肃立瞻仰

4、自由读课文。

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

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

投影出示思考题: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

(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

3、交流自学情况。

(1)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2)课文先讲会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板书:

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4、追问:

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

(三件:

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

四、分部分朗读课文。

五、朗读汇报。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写出课文梗概。

教学过程:

一、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

  (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

“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早:

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

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

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

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出示幻灯片)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为什么不用“走向”)

(4)指导朗读:

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

(5)练习朗读

2、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

  

(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

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并板书(出示幻灯片)

  

  (4)分析阅兵式的情况。

  问:

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出示“阅兵式”的视频图片)

  (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

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

“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

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欢乐和激动的心情。

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的形式。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机动到了极点。

  (5)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示幻灯片)

  A.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

  B.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将“挺立”与“立着”进行比较)

C.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播放课件“宣读政府公告”的片断)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严、严肃、雄壮、伟大的。

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经传遍了中华大地。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

“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的词语相对,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

“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

”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

  (6)再次播放课件(录像资料《开国大典》中阅兵式、宣读政府公告、升国旗的片断),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体会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

  (7)练习朗读

  3、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

  

(1)指名读书,思考:

你读懂了什么?

  (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典礼时间持续得长。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

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

  (“光明充满了这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

(不好。

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

  二、朗读课文。

  三、说说课文梗概

  1、什么是梗概

  2、抓住时间、地点、典礼过程简单说

  四、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出课文梗概。

  附:

板书设计

5狱中联欢

教学目标:

  1.认识“猩、诙、谐、镣、蒋”5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内容中感受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体会作者崇敬革命者、憎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课文中春联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演示《狱中联欢》情景朗读。

  2.说说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二、交流有关背景资料

  1.师生互相交流有关“中美合作所”的材料。

  2.简介背景,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

  开国大典即将在北平举行。

山城重庆仍被国民党反动派盘距。

在那里的中美合作所(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仍关押着很多革命者。

从全国形势看,国民党反动派已彻底失败。

他们不得不玩弄“停战”的把戏,伺机进行反扑。

渣滓洞特务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革命前辈利用这一机会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联欢会,以巧妙的方式同敌人进行斗争。

(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

  1.出示投影片:

自读课文,填写狱中联欢的过程。

  唱歌(   )—→(   )—→(   )

  2.学生自读课文,填写,交流。

  四、回读重点段

  1.“交换礼品”段

  

(1)学生边读边想:

他们都交换了哪些礼品,这些礼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说明了什么?

  

(2)指名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礼品有贺年卡,五角星和锦旗,这些纪念品极其简陋,说明狱中条件的艰苦令人难以想象,但却表现出革命者的心灵手巧、情深志坚)

   2.“贴春联”段

  

(1)自读,体会春联的含义。

  

(2)小组内派一名代表,随意读一副春联,说说含有的意思。

  (3)在小组自由交流的时候,其他同学适当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结合幻灯片)

  ①“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形容革命形势发展迅速,横额“扭转乾坤”含有推翻反动派之意。

  ②“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意思是在敌人的监牢中坚持学习领悟马列主义的革命真理。

横额“极乐世界”道出了革命者掌握了革命真理的乐观心境。

  ③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

“旧景”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新春”指革命即将在全国胜利的前景。

同横额“苦尽甜来”一起,表达了革命者坚信革命即将胜利的信念和对革命前途的憧憬。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借用古人的诗句,既表达了对反动派的蔑视(阻止革命胜利是徒劳的),又表达了对胜利(红杏出墙)的企盼、横额“大地回春”生动概括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⑤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这幅对联概括了革命者非人的铁窗生活。

根额“乐在其中”,表达了革命者视苦为乐的革命情怀,也是对反动派迫害革命者的巧妙揭露。

  (4)质疑:

革命者为什么要贴这些春联:

讨论交流。

(抒发了革命情怀,同敌人进行既巧妙又坚决的斗争)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表演节目”段。

  

(1)思考:

监狱里的革命前辈都表演了哪些节目?

他们为什么在敌人的魔掌里还那么欢乐。

  

(2)学生讨论、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革命者的感慨和赞叹。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总结

  1.总结:

课文通过记叙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前辈庆祝1949年元旦的联欢过程,表现了革命前辈巧妙的斗争艺术,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

好在哪里。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背诵五副春联。

  2.课后读《红岩》。

  附:

板书设计

5 狱中联欢

  

6荔枝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母子深情。

3、对学生进行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方的许多时令水果如今在我们北方也随处可见了。

荔枝就是盛产于我国的南方。

但是在几十年前,这种水果在北方是一种稀罕物。

有这样一个人,他在母亲临终前,特意买了许多母亲非常爱吃的荔枝,然而后来,他才知道母亲在临终前舍不得吃一颗荔枝,这是为什么呢?

二、默读课文,明确问题:

(出示幻灯片)

1、课文题目是荔枝,是否真的在写荔枝?

2、本课主要写的是什么?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母亲为什么“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4、“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出示幻灯片(有关荔枝的资料及图片)

四、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查字典或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幻灯片)

3、细读课文

(1)播放情景朗读,边看边听边感受。

(2)琢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找出文章的线索性问题。

a、本课主要写的是什么?

分哪几个部分写的?

b、母亲临终前为什么舍不得吃一颗荔枝?

C、文中描写细致的地方,讨论一下,体会到了什么?

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小组交流汇报。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

1、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断句准确,有感情。

2、回顾重要问题及重点句子。

二、析读指导

1、学生根据问题,找出段落,读后评议:

(出示幻灯片)

(1)荔枝核母亲之间有什么联系?

(2)“我”花好几块钱买来荔枝,母亲见到它,脸上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她的表情为什么变得如此之快?

反映了她怎样的内心?

(3)“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了水灵灵的荔枝,我一直以为是天命,是母亲善良忠厚一生的报偿。

”“我”为什么这样想?

(4)“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整理问题答案

3、从重点句中体会思想:

文章最后说: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体会作者饱满的感情。

三、归纳中心

赞扬母子深情,表达强烈的思母之情。

四、随文小练笔

  1、根据课文结尾“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体会作者饱满的情感,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几句作者没有说出的话。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而我慈爱的母亲却再也看不到、尝不到荔枝了。

我真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也有鲜嫩的荔枝,让母亲好好地享受一番。

 2、学生交流小练笔。

五、语言积累,布置作业

 1、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摘抄喜欢的词句。

板书:

6、荔枝

       借物思人

     母亲------------------“我”

          托物寄情

  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

 

7*梅花魂

教学目标:

1、学习新词:

“训斥、玷污、郑重、眷恋、颇负盛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二、十三自然段。

3、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扣题质疑

  1、同学们,说起梅花,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那么,通过以前的学习,梅花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呢?

(相机引导学生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教师小结:

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歌颂梅花。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

揭题,齐读。

  3、读了课题以后,你有没有产生疑问呢?

(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

读完课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谁能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3、检查:

  a、出示词语(出示幻灯片):

秉性训斥撩乱蒙胧眷恋玷污凉飕飕颇负盛名 低头 折节(指名读,齐读)

  b、交流感受。

  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再读课文,思考:

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

把有关语句划出来,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

(同桌可探讨交流)

  2、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作答,教师出示课件,在尊重每个学生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言语表达结合起来。

  A出示:

“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黯然泪下)

  (b)外公为什么会黯然泪下呢?

  (c)指名读,评议(缓慢,低沉),齐读。

  (d)而此时的我,能理解外祖父吗?

男女生对比朗读下文两句人物对话。

  B出示: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轻读,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

分外爱惜)

  (b)学生圈划有关重点字词交流。

(“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用红色显示)

  (c)指导朗读:

读出“训斥”的语气。

“是玷污得的吗?

”是什么句?

读出强烈的反诘语气。

“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

为什么?

(学生赛读,穿插评价,齐读)

  C出示: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a)自由轻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可以用文中的有关字词回答,也可以自己想。

  (b)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呢?

举例说说。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图片:

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

  师重点略述江姐的事迹,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赞美她,播放《红梅赞》,学生欣赏。

  (c)小结过渡:

是啊!

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和平年代,当"非典"袭来时,我们的白衣战士挺身而出,舍生忘死。

他们,不也是这朵朵梅花吗?

作为跨世纪的年轻一代,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

  (d)让我们深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e)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

(引导学生理解"梅花魂"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板书:

民族魂)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

  (f)出示幻灯片: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

”反复读这句感叹句,从中,你领悟到什么?

(相机板书:

临别送图)

  (g)针对这一自然段,学生质疑。

可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畅所欲言,升华学生对梅花魂这种民族魂,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D其余几处学生自由交流。

结合理解,感情朗读。

(相机板书:

失声痛哭含泪递绢)

  E过渡小结:

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

“母亲,我要回来!

我要回来!

我要回来……”(录音播放,声音低沉,苍凉,动情)我想,此刻,不仅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四十三颗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

(板书:

爱国心)

  即时拓展 加深体验

  同学们,当莺儿,女儿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

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

附板书:

          梅花魂

          (民族魂)

      黯然    分外   失声

      泪下    爱惜   痛哭

          爱国心

          临别含泪

          送图递绢

读写例话:

从阅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学习文章时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体会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是有感情朗读课文。

  3、体会《七子之歌――台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章的特点: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而发。

  二、学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学生默读,适当圈画。

  2、讨论汇报:

(1)例话主要讲的是什?

(2)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有哪些?

设身处地;感情朗读。

  3、复习学过的课文,用以上方法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七子之歌――台湾》。

  1、介绍时代背景,将自己融入当时的社会之中,谈谈自己的感受。

  2、自由读短文,讨论生字词,提出疑难。

  3、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将头脑中的画面描述给同学听。

  4、讨论:

体会到什么?

(台湾人民的悲惨生活,渴望解放的强烈愿望,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5、齐读。

表演读。

  四、歌唱《七子之歌――澳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