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自然灾害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0382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自然灾害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自然灾害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自然灾害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自然灾害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自然灾害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自然灾害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自然灾害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自然灾害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自然灾害检测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人教版选修五中国的自然灾害检测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检测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域。

读图,完成第1题。

1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和秦岭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解析:

横断山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处在川滇西部,地壳活跃,降水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秦岭位于陕西南部,是湿润、半湿润区的分界线,自然地理特征的过渡性明显,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

答案:

A

2在右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解析:

地质灾害具有并发性特点。

在图示地质灾害中,地震是其他灾害的诱因,而其他灾害不会诱发地震,因此①为地震;地震能诱发滑坡和崩塌;暴雨易诱发泥石流。

答案:

C

读“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第3~5题。

3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B.台风

C.洪涝D.寒潮

4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5图中丙区域此种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该自然灾害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南地区,可判断为干旱。

第4题,甲地为华北平原,其干旱多为春旱,出现在3、4、5月。

第5题,丙地区为西南地区,该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由于喀斯特地貌保水性能差,所以干旱出现的频次比周围地区大。

答案:

3.A 4.B 5.C

新华网台北2013年7月13日电 台湾气象部门13日表示,强台风“苏力”中心3时左右在宜兰县及新北市交界处登陆,同时,暴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接踵而至。

截至目前,台风已造成1人死亡,21人受伤。

读图,完成第6~7题。

台风“苏力”路径图

62013年7月我国台湾遭受强台风“苏力”袭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此次台湾重灾区的人员伤亡主要是由   导致的(  ) 

A.暴雨洪涝

B.强风

C.风暴潮

D.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7“苏力”2013年7月13日3时左右在台湾登陆,此时受其影响浙江省不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

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偏东风

解析:

第6题,结合材料可以看出,导致此次台湾重灾区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为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第7题,“苏力”在台湾登陆时,浙江位于台风中心的北部,根据气旋的水平运动规律可知,此时受其影响浙江省不可能吹西南风。

答案:

6.D 7.C

2014年10月28日11时左右,由于持续降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因民镇因民社区小新村发生滑坡灾害,9人被埋死亡。

经专家研究得到气候潮湿、城区内松散的岩土层、地形坡度、冲沟侵蚀作用、软弱结构面(带)、地表水、地下水活动、新构造运动与地震及人为活动因素等为本次城区滑坡的诱发因素。

据此完成第8~9题。

8关于该滑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滑坡是由山洪水流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B.该滑坡的发生过程具有突发性,不可能有任何征兆信息

C.该滑坡的形成是因为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

D.该滑坡的形成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9“近年来,开山修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地质灾害。

修路需切坡削方,炸山开路,岩体松动,从而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或激活老滑坡。

”不考虑岩体影响,在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修建公路,不容易出现滑坡现象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第8题,A项表述的是泥石流概念,B项中说滑坡没有征兆信息不正确,因为典型滑坡的形成要经过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三个阶段;D项中滑坡的形成自然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第9题,图中①③不存在软弱面(岩层之间交界面);②④有软弱面且软弱面与山坡体倾向一致,故容易发生滑坡。

答案:

8.C 9.B

10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在发生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台风—夏、秋季 ②泥石流(西南地区)—冬季 ③干旱(华北地区)—冬季 ④寒潮—冬末春初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季节是在多雨的夏季,华北地区的干旱多发生在春季。

答案:

D

下图所示地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旅客列车行驶到此处时经常会受到大风影响,造成伤亡事故。

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事故发生地点被称为“三十里风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主要原因是(  )

①邻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 ②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增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 ③盆地地形,受热升温快,对流显著 ④平原地形,植被稀少,摩擦力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2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减轻此类灾害的是(  )

A.对大风危害最严重地段的路堤修建挡风墙

B.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C.准确预报、加强防范

D.采取固沙措施,尽量恢复和保护自然植被

解析:

第11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所以冬春季节风力强大;出事地点位于山口地形,加强了风力,故A项正确。

出事地点不是盆地和平原,而是天山山区。

第12题,高速运行的列车更容易被大风吹倒,故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无助于减轻风灾。

答案:

11.A 12.B

据中国水利部权威人士披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45.27万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  )

①地处东亚季风区 ②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 ③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 ④干旱区面积广大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4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分布区为(  )

A.西北内陆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D.长江流域

解析:

第13题,山洪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二是降水较多。

第14题,我国长江流域大多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山区面积广大,因此暴雨型山洪灾害频发。

答案:

13.C 14.D

读“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与中国奶牛业发展关系示意图”,完成第15~16题。

15关于草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

B.草原旱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

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D.草原病害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

16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过度放牧,使奶牛数量增多,促进奶牛业的发展 ②乱采、乱挖,导致鼠害猖獗,制约奶牛业的发展 ③奶牛业的过度发展,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对草原的破坏 ④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因素有草原灾害、社会化程度、奶牛品质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解析:

第15题,由图中内容可知,草原雪灾、火灾、旱灾、鼠害、虫害、病害都可直接损毁草场资源,从而对奶牛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16题,图中显示,过度放牧,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对草原的破坏,最终导致奶牛数量的减少;乱采、乱挖导致草场资源的破坏,不会造成鼠害猖獗。

答案:

15.C 16.C

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完成第17~18题。

17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1954年、1983年两次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这两次水灾都是(  )

A.集中性暴雨所致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18长江流域的东部沿海一带除了洪涝灾害外,还可能受到较大影响的自然灾害有(  )

①台风 ②风暴潮 ③寒潮 ④地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第17题,长江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因此1954年、1983年两次水灾都是集中性暴雨所致。

第18题,长江流域的东部沿海一带能受到台风的影响,并由此而爆发风暴潮,同时也能受到寒潮的袭击,但这里不是我国地震的多发区。

答案:

17.A 18.A

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19~20题。

注:

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3—沙漠化为主;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5—岩溶、塌陷为主

19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20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解析:

冻融、冰川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内蒙古草原及西北部草场上;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云贵地区,该地区降水量大,且广布可溶性的石灰岩,是形成岩溶、塌陷的主要原因。

答案:

19.A 20.C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1(10分)图甲为“2001~2005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次数(单位:

次)分布图”,图乙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甲

图乙

(1)指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形成机制。

(6分)

(2)简述云南滑坡、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

(4分)

解析:

(1)题,由图可以看出,云南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以6~8月为多;云南是季风气候,夏季多雨,6~8月受夏季风影响,多暴雨,降水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

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及诱发因素;加之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坡度大,多发泥石流。

(2)题,由图可以看出,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西部山地多,地质构造不稳定,故总趋势是西多东少。

答案:

(1)6~8月。

(2分)暴雨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一个动力条件及诱发因素;6~8月,受夏季风影响,云南省多暴雨,降水多,降水强度大,致使滑坡、泥石流多发。

(4分)

(2)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广泛;(2分)总趋势是西多东少(或西北多,东南少)。

(2分)

22(13分)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

下图为“我国北部某区域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图中自然灾害损失率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8分)

(2)造成图示区域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并分析自然原因。

(5分) 

答案:

(1)东部地区从京津地区向南向西向北,自然灾害损失率逐渐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抗灾能力;(4分)西部地区从东向西,自然灾害损失率逐渐下降,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4分)

(2)旱灾(1分) 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4分)

23(12分)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8分)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4分)

解析:

(1)题,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读图即可得知,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地形等方面。

(2)题,可从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的速度慢进行分析,这跟放烟雾增强大气逆辐射的原理是不同的。

答案: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

纬度位置;地形。

(8分)

(2)水的比热容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4分)

24(15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自然灾害区划

新中国成立以来气象、滑坡和泥石流、

地震和海洋等各种自然灾害人口死亡的比例

(1)Ⅲ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与其他地区相比,Ⅳ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    的特点。

(3分) 

(2)右图中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是    。

(2分) 

(3)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

(5分)

(4)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大的人为原因。

(5分)

解析:

(1)题,Ⅲ地区为我国东部灾害带,旱涝灾害频繁。

Ⅳ地区为我国中部灾害带,多地质灾害,相互之间具有并发性。

(2)题,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危害最为严重。

第(3)题,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海岸线漫长并处于两大地震带交会处,使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第(4)题,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及大型工程建设不当是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率和强度增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

(1)旱涝 并发性(3分)

(2)地质灾害(2分)

(3)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繁;国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繁;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地震多发;海岸线漫长,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

(5分)

(4)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加重,水旱灾害频发,风沙危害加大;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涝加重;大型工程建设造成地质灾害加剧;沿海红树林、珊瑚礁的破坏加剧了台风、风暴潮的威胁。

(5分)

附加题(10分)

25下图为“西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该地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

(4分)

(2)推断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并简述其危害。

(6分)

解析:

本题通过气候资料考查气象灾害的形成与危害。

(1)题,可直接读图得出结论。

(2)题,统计信息表明高温、干旱是该地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

其危害主要从对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引发的次生灾害多来分析。

答案:

(1)气温呈上升趋势,(2分)降水总体上减少。

(2分)

(2)高温、干旱。

(2分)供电紧张,造成部分工业企业停产、减产;危害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减产;蒸发量增加,可用水源减少;森林火险等级偏高。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