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0355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

秦沈客运专线双线整孔箱梁

 

 

铁二局南平桥梁厂盘山制梁场

二00一年三月

 

审批程序

经理

 

总工程师

 

技术科长

 

主编

 

编修审订

 

批准

 

编制日期

二00一年三月

修改日期

 

执行日期

二00一年四月一日

备注

 

目录

一、编制说明………………………………………..4

二、钢绞线的使用……………………………….4

三、橡胶管的使用……………………………….6

四、穿钢绞线束………………………………….7

五、张拉工艺…………………………………….7

附一:

张拉通知表

附二:

张拉记录表

 

预应力工程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说明

在秦沈客运专线双线整孔箱梁的预制过程中,预应力工程是其中的一道关键工序,为控制好预应力工程的施工质量,规范作业程序,现根据目前规范、技术标准、设计图纸,并结合我场实际工艺水平,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二、钢绞线的使用

1、装卸和运输

装卸钢绞线的吊具为千斤绳,每次只能吊一件,避免碰撞、挤压或快速落地,否则会损坏包装、绷断钢带甚至散包。

在利用汽车进行运输时,要注意加固和防雨,且不得与腐蚀性物质混装。

如条件许可尽量由工厂直运工地,避免过多的转运。

2、存放

在工地上存放钢绞线时,下部垫方木,上部用尼龙布遮盖,防止雨水和地下水淋湿钢绞线,存储场周围严禁存放腐蚀性物质,以免锈蚀钢绞线。

堆放时采用立放方式,以便节省场地。

存放时避免过度挤压,尽量缩短工地堆放时间。

3、下料

⑴放线

无轴包装的钢绞线应在立放状态从内圈抽头放线,抽出后的钢绞线呈弹簧形,并自动伸直,注意抽头后弹簧形的螺旋方向应与与钢绞线的捻向一致,否则会呈麻花状或乱线。

放线时必须使用放线架,放线架起约束作用。

⑵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下料长度为:

理论长度=孔道长度+锚板厚度+千斤顶工作长度

⑶切割

采用直径30cm的砂轮切割机作为下料工具,砂轮片厚3mm,且必须是加筋的。

严禁使用电切割和气切割,以免损伤钢绞线。

4散头处理

低松驰钢绞线是经过稳定化处理,残余应力消除充分,只要不受到过度外力作用是不会散头,若拆散后用手容易复位。

⑸注意事项:

A、钢绞线下料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损伤、刻痕、扭结,钢绞线在工具锚以内无散头。

B、钢绞线下料必须在自由放置的平直台座上丈量长度。

C、钢绞线束编扎成束后,以直线状态按梁跨分类存放于垫木上。

搬运时,各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悬长度不得大于1.5m。

D、编扎好的钢绞线束,不应污染泥土、油污并防止锈蚀和损伤,运输钢绞线束严禁在地面上拖拉。

E、钢绞线按设计根数编束,每束必须用分丝套分梳顺直不扭转,再用φ1.0~1.2mm的镀锌铁丝每隔1~1.5m绑扎一道,两端距端头5~10cm处用双股铁丝扎紧成束,成束后的钢丝束端头应相齐。

F、到货后必须进行质保书的检查,确保其质量。

三、橡胶管的使用

1、拔管时间

桥梁混凝土灌注完闭后,需拔出预埋橡胶管以形成预应力管道。

拔管时间与混凝土标号、水泥品种及气温有关。

拔管过早则混凝土容易塌陷或造成孔道变形,拔管过晚则可能拔断胶管,因此抽拔管应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

一般以混凝土抗压强度达4~8Mpa时抽拔为宜。

拔管时应用手触压检查桥面混凝土强度,若不留凹坑即可开始抽拔胶管。

抽拔胶管应先试拔,即胶管拔出后孔道壁光滑,孔道内无落沙或残渣,孔道不发生变形及塌孔现象。

胶管上不附着水泥浆则可,否则应延长拔管时间。

2、拔管顺序

先拔芯棒,后拔胶管;先拔下层胶管,后拔上层胶管;先拔灌梁的起始端,后拔灌梁结束端。

3、拔管方法

用卷扬机抽拔。

胶管端部系钢丝绳的部位应包裹麻袋片或橡胶皮,防止钢丝绳损伤胶管。

同时应避免在管道端部系钢丝,每次拔管数量以一根为宜。

4、孔道检查及问题处理

胶管拔出后,应立即用直径比钢绞线束外径大2~4mm的橄榄形检孔器进行孔道通过检查,并趁混凝土强度尚不太高时进行扩孔处理。

若胶管被拔断,可用烧红的钩插入残留胶管内并立即灌水冷却,然后拉拔。

若胶管被拔断,也可找准部位,凿开混凝土进行处理。

5、制孔橡胶管的检查与清理

由于制孔橡胶管拔断后处理非常困难,因而胶管安装前和拔出后均应进行检查,若有直径小于75mm、脱胶或表面横轴向深于1mm的裂纹现象不得使用。

确定不能使用的橡胶管应清理出场,避免混用;可以使用的胶管应堆码整齐,系钢丝绳的一端用红油漆打上明显标记以免出错。

四、穿钢绞线束

穿束前应检查每束钢丝的根数,确认无误后方可用卷扬机或人工牵引穿束。

穿束时应避免扭曲、在地面刮伤或污染,每束穿出梁端的长度应基本相等。

五、张拉工艺

(一)、预施应力机具

1、ZB4-500油泵及输油管

⑴油泵用油采用优质矿物油,夏季和冬季分别采用30#和20#机械油。

油内不应含水、酸及其他杂质混合物。

⑵加油前应把油箱、泵体、管路等清洗干净,灌油时应严格过滤。

油箱滤油网和泵下滤油网用铜丝布制成,滤油网应经常清洗,发现滤油铜丝网破损应立即更换。

⑶使用时油箱油液温度应不超过600C。

⑷油箱应灌满,在向外排油(包括油顶漏油)的情况下,液面距油箱顶面保持30mm以内,以保证泵内各轴承的润滑和冷却。

因此油面过低,泵内推力轴承露出液面时,应注意不得长时间带压工作。

5油温在00C以下时,油泵应连续开停几次,再令其正常运转。

6开车前,必须先打开控制阀,令油泵空运转至液流中无气泡存在时为止。

7油泵正常使用前应调整安全阀,并经常保证其灵敏可靠。

调整压力一般可高出正常工作压力10-15%,调整好的安全阀不得随意变动。

此工作应在校正千斤顶时同步进行。

8严禁任意拆卸油泵。

首次使用,应于油箱充满油半小时后再打开马达罩,用手转机数转后开泵,并慢慢排除泵体内的空气,待回油管中的液流无气泡出现时该泵即能正常工作。

9油泵的操作和故障排除,按其使用说明书办理。

10油泵司机应在统一指挥下进行输油或回油,工作完后停机、切断电源并加锁,油泵用蓬布覆盖。

11油泵上体108轴承应定期更换优质黄油。

12油泵带压工作时,不得拆卸接头、管路及压力表。

13当发现油液变质浑浊时应更换新油。

14电源线要接地,并随时检查各处绝缘情况,以免触电。

15油管及油管接头应经常检查,有损伤和丝扣不完整的应及时更换。

16油管、油泵使用完毕后,应将开口端油嘴封闭,防止杂物进入。

17在1.2倍常用最高压力下耐压5分钟试验应不渗油、不抽脱。

18新油管应事先用汽油清洗或用油泵输出油液冲洗,方可与千斤顶连接。

2、YCW250型千斤顶

⑴在试机过程采用排气螺钉排气。

⑵千斤顶在开始用或在使用过程中,如混入气体,应将千斤顶空运转二分钟,使用千斤顶应按说明书操作顺序进行,不得颠倒。

⑶千斤顶加荷、降压平稳、徐缓。

⑷施加预应力时注意张拉行程不超过千斤顶最大行程。

⑸千斤顶在工作中发生故障、漏油、活塞表面刮伤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进行检修。

⑹工作完毕后,千斤顶各油缸应回程到底,放置室内加罩防尘。

3、高压油表

⑴油压表精度不低于1.0级。

⑵选用油压表最大读数为(1.43-1.67)×预应力钢丝张拉力(N)÷张拉千斤顶工作油压面积(mm2),以保证油压表能较长时间使用和工作的准确度。

一般为50-60Mpa,

⑶油压表表盘读数分格应不大于1Mpa,表盘直径应大于150mm。

⑷油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震动、玻璃破损、指针松动、无压时指针不回零现象都应更换,油表选用时应选防震型。

⑸油压表在压力表校验器上校正,校正后的油压表用铅封封口,未经校正过的油表不许使用,经校正过的油压表超过检验周期(一星期)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必须重新校正。

⑹油压表应建立校正及领用登记卡,记录校正日期及领用日期等。

4、千斤顶的校正

⑴千斤顶在张拉作业前必须经过校正,确定其校正系数。

检验后的有效期为一个月,也不得超过200次张拉作业。

拆修后还必须重新校正。

⑵千斤顶的校正程序

A、千斤顶与已校正过的油压表配套编号。

千斤顶、油压表、油泵安装好后,试压三次,每次加压至最大使用压力的110%,加压后维持5分钟,其压力下降不超过3%,即可进行正式校正工作。

B、顶压机校正法:

将千斤顶放在压力机上,开动油泵,使千斤顶顶压试验机,测读千斤顶或油泵上油表读数(精度0.40级标准表)及相应压力机的标示读数,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

标准表读数(Mpa)×千斤顶活塞面积(mm2)

校正系数K=

压力机压力读数(N)

C、当千斤顶校正系数小于1.05时,则按实际数采用;如校正系数大于1.05,则该千斤顶不能使用。

5、锚具

(1)锚具制造厂必须提供产品检验合格证。

(2)锚具复检及验收

A、每批产品的数量是指同一类产品,同一批原材料,同一种工艺,一次投料生产的数量,每批不得超过1000套。

B、外观检查:

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具,但不少于10套。

外观检验如表面无裂缝,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应视为合格;反之应另取双倍数量重作试验,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应逐套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

锚板采用70专用锥孔塞规检验几何尺寸,允许误差±2`;夹片采用7010`专用环规检验几何尺寸,允许误差±2`。

C、硬度检查:

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板和5%的夹片做硬度检验。

硬度检验每个锚板测试3点,每个夹片测试3点,当硬度值符合设计要求的范围(工作锚板:

17~32HRC,夹片:

79~84HRA)应判为合格,如有1个锚板或夹片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重做检验,如仍有1个零件不合格,则应逐个检验,合格者方可使用。

锚具的检验按GB/T230-9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标准进行。

D、从每批中抽取3套试件作静载锚固性能检验。

预应力筋实测极限拉力按3根预应力筋实测拉力平均值取值,预应力筋的效率系数ηP取0.97,锚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应达到Ⅰ类锚具的要求:

效率系数ηa≥0.95,极限总应变εapu≥2.0%。

E、锚板应逐个磁力探伤,探伤不合格则不能使用。

(二)预施应力准备

1、锚具已检验。

2、钢绞线有技术合格证并经复验合格。

3、千斤顶和油表均已校正并在使用期内。

5、箱梁在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80%方可一期张拉;自灌注完10天后,在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时方可进行二期张拉,二期张拉时须对一期张拉的预应力束补拉。

6、梁体混凝土有较大缺陷时,应在预施应力前修补并达到规定强度后才可预施应力。

7、检查管道是否偏心,若偏心则必须扩孔,并检查孔道轴线与锚垫板平面是否垂直。

8、核对孔内钢绞线根数。

9、锚垫板上的灰浆必须清除干净。

10、应布置梁的上拱度及弹性压缩测点。

11、在进行前3孔梁二期张拉时,需对管道摩阻损失及锚

口摩阻损失实际测定,根据实测结果报设计院对张拉控制应力作适当调整,直到数值趋于稳定。

12、张拉同束钢绞线应两端同步进行,且按设计图规定的编号及张拉顺序张拉;同一片梁应左右对称张拉。

(三)预施应力程序

 1、安放锚板,把夹片装入锚板,再将短钢管套在钢绞线上,沿着钢绞线把夹片敲击整齐。

2、用手拉链条葫芦吊装千斤顶,使之与孔道中心对位。

安装工具锚,夹紧钢绞线,务必使钢绞线顺直无扭结。

3、千斤顶缓慢进油至初始油压,在此过程中要拨正千斤顶,使千斤顶与锚具对中,管道、锚具、千斤顶三者同心。

4、张拉程序:

0—0.1σK(作伸长值标记,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σK(测伸长值,测工具锚夹片外露量,静停5分钟)—补油至σK—回油到0(测总回缩量,测工作锚夹片外露量)

5、终张拉完成后,应测量梁体上拱值和弹性压缩量。

(四)预施应力质量要求

预施应力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值作为校核。

设计图中钢绞线的伸长值指锚具内侧钢绞线从0张拉到控制应力值时的伸长量,技术室应根据现场千斤顶及垫环情况进行相应换算。

预施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锚固后,两端伸长值之和不超过计算值的±6%。

2、全梁断丝、滑丝总数不超过钢丝总数的5‰,且一束内断丝不超过一丝。

3、钢绞线回缩量不大于6mm。

4、锚固后夹片表面应平整,同束夹片外露量差不超过2mm。

5、因处理滑丝断丝而引起钢绞线束重复张拉时,同一束次数不超过3次,若钢丝与锚具因滑丝而留有明显刻痕时,应予更换。

(五)预施应力注意事项

1、伸长值按千斤顶在张拉中的行程变化测量。

2、在整个张拉过程中,要检查有无滑丝现象。

3、必须认真作好张拉记录,不得涂改原始数据,并及时将记录交技术部审核。

4、在处理滑丝断丝时,张拉力不得使钢丝应力超过钢丝的屈服强度。

5、滑丝断丝现象如果发生在锚固前,应立即停止张拉,处理后再重拉。

如果发生在割丝后,可用气割设备缓慢加热切割一端锚环,然后换束重拉。

(六)安全要求

1、张拉时千斤顶后面不准站人,也不得踩踢高压油管。

2、张拉时发现张拉设备运转声音异常,应立即停机检查维修。

3、锚具、夹具应设专人妥善保管,避免锈蚀、玷污、遭受机械损伤或散失。

在终张拉完后应用881—Ⅰ型防水涂料对锚具进行防锈处理。

(七)割丝要求

张拉完成后,将在锚圈口处的钢绞线束作上记号,24小时后检查确认无滑丝断丝现象方可用角磨机割丝,切断处距夹片尾3-4cm。

张拉完毕宜在三天内进行管道压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