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自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0282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自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学自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学自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育学自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育学自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自制.docx

《教育学自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自制.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自制.docx

教育学自制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

在我国,如《学记》中的“教者也,长其善而就其失者也”。

战国时荀子说: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斯宾塞认为教育就是为美好生活而作准备

杜威则认为“教育即生活”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明确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在动物界中也存在。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教育活动的本质: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教育活动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的定义:

提到“教育”,实际上是指“学校教育”,因而学校教育又被称为“狭义的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较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的特点:

1、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

2、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

3、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教育要求的提高,出现了各种教育思潮,其中影响最大、意义最深远的数“终身教育”。

■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形态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实施机构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可以将教育的形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1、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

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2、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的教育形态。

按照教育的实施机构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3、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的教育形态。

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是起始阶段教育,是处于较低级阶段的教育,显得非常简单和原始,大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

3、教育具有同一性(内容的同一、对象的同一、目的的同一)

学校的产生

学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必然性。

第一,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

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习。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主要进行的就是军事训练,重视军事体育。

雅典则一向被看成“文雅教育”的发源地,不仅使其弟子们进行军事和体操训练,而且也要到文法学校、琴弦学校进行学习,并且更注重后者。

■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要追溯到东汉末年的“鸿都门学”,一所文艺专科学校。

■西欧最早的则要算雅典时期的琴弦学校。

现代教育的特点:

第一、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质

第二、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第三、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第四、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第五、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

■夸美纽斯在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教育目标的同时,也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实施途径,那就是班级教学。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终身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生产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

教育多元化(终、社、生、民、国、现、多)

第三节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静态联系,即作为“状态”的系统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三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2、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即作为“活动”的系统运行要素。

 

第二章:

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的外部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人们对某些教育现象所进行的思索;教育规律是指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以及教育内部个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普通教育学的两大任务:

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孔子《论语》一书汇集了他关于哲学、政治、教育方面的言论。

注重后天的教育,其学说以“仁”为核心,其教学思想重视因材施教,基本方式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由此来。

2、墨翟以“兼爱”“非攻”为教,认为“亲知”“闻知”“说知”是获得知识理解的三种主要途径,强调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3、道家则根据“道法自然”的哲学,主张回归自然。

4、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西方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学思想应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2、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第二部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3、柏拉图的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他以“理念说”为核心。

4、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5、在这个时期,西方也有少数论著开始把教育作为一种独立形态来加以思考,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就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教育学的建立和变革

1、被人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强调教师的作用)

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爱弥尔》中,(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

3、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教育学讲座,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其学生编纂《康德论教育》。

4、英国哲学家洛克在《人类理智论》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变,便是由于教育之故;另外他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绅士教育应当把德行的教育放首位。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教育史上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把教育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成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

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形成传统教育“三中心”特点。

3、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学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代表作《民本主义与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

主张: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自实践探索经验的过程,他强调“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1、对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巨大影响的凯洛夫,主编的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

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他吸取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杨贤江于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3、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以及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三节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1、学科发展的分化和综合

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与融合

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

第四节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一)、类比方法、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二)、比较方法与分类方法

(三)、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四)、系统方法

(五)、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2、文献法3、调查法4、实验法5、比较法6、个案研究法

(观、文、调、实、比、个)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a,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在行政机构和管理权限上几乎完全一样。

b,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

2、宣传思想,形成舆论

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第一,教育不能无视乎生产力发展提供的条件而盲目发展。

生产力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第二,教育也不能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加速或滞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三,如果教育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需要改造的是教育而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具体表现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

a,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

b,生产力发展为教育提供财力与物力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

4、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在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科技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教育内容

2、信息技术改变着教学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2、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

3、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育内容的质量和机构的变化

4、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社会文化得以保存和传递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促进社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社会文化创造和更新的重要手段

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

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校园文化的构成:

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学校各种亚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风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一所学校风气的总称,它是学校成员中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形成因素:

学生个体的身心特点;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学、同、师、家、社)

学生文化的特征: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学生文化具有生成性。

(多样、过渡、非正式、生成、互补)

第五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能动作用。

这里需要明确两点,其一,教育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关系密切、区别显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教育的能动作用不容忽视。

其二,教育的独立性是相对的,绝对不能脱离社会实际。

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四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积极的变化过程。

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及它给我们的启示

1、个体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可以使我们不仅重视学校教育中促进人的社会化这一重要任务,重视学校教育活动的社会意义,加强学校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而且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

2、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人的能动性是否较好地发挥,是一个人的发展能否达到较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对人的身心发展地能动性的清醒认识,是学校教育个体发展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认识前提,也是我们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

1、中国的孟子,古代内发论的代,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

2、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3、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4、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二)、外铄论

1、中国的荀子,性恶论

2、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

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活动的进行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以促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人们的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3.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质(作好因材施教工作,实现教育的丰富化和多样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3、成熟——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5、个体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节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

2、教育对人的潜能发掘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这四个方面反映了教育的基本功能,也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特性。

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五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述

教育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或理想设计;狭义的教学目的是指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具体作用表现在:

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第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

c,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第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第三,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第四,我国的教育目的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理论基础上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同时也是根本途径。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个教育目的体现的基本精神是: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解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能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

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学生

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2、77具有思想感情

3、具有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学生的社会地位

身份: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权利:

人生权:

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与荣誉权

受教育权:

教育的平等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义务:

受教育的义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教师

教师职业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职业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

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教师职业的本质,教师的根本职责

教师职业的特点

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多样化

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

教师劳动的特点

1、特殊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质有多种因素决定的,首先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另外学生在成长中除了受教师的影响外,还受到社会和家庭各方面的影响)

2、独特的创造性

3、鲜明的示范性

4、显效的长期性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a,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b,了解所教学科相关知识

c,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d,了解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a,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育活动观)

b,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

c,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学科研究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素养

a,优秀的个性品质(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毅力)

b,积极的创新品质(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能力)

(四)、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a,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精神

d,良好的道德修养

 

第三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

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师生关系理论模型研究

目前流行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主要有两种:

相互作用模式和社会体系模式

学校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

民主平等、爱生尊师、教学相长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2、建立教师威信

3、善于同学生交往

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第七章:

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

第一节课程概述

■将课程应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课程,简单的说就是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课程的分类:

1、根据课程的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2、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3、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4、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显形课程和隐性课程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

从概括性程度角度分,包括四种不同目标:

教育目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主体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理想设计,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而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制国家对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

培养目标:

它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到的。

课程目标:

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所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