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0202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辽宁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辽宁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辽宁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辽宁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

《辽宁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考试试题无答案.docx

辽宁省师大附中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模块考试试题无答案

辽宁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模块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

50分钟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和酵母菌共有的细胞器

B.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都通过细胞膜接触来进行信息交流

C.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也是细胞代谢的中心

2.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如下图甲所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

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性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

3.下面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体、唾液淀粉酶以及呼吸酶都属于分泌蛋白

B.在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以及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膜面积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C.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是决定分泌蛋白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D.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与ATP水解反应相联系

4.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质 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H]+O2→H2O ⑦H2O→[H]+O2 ⑧渗透作用 

⑨核糖核苷酸→mRNA

A.3项    B.4项C.5项D.6项

5.如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2所含水解酶的合成与加工需经过4→3→5

B.图中2与6相互融合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既有分工,又有密切的联系

D.线粒体均遭“损伤”的细胞不能产生ATP

6.某同学利用紫玉兰、诸葛菜、山茶、茶梅和红花檀木的叶片为材料,放大相同倍数后观察,记录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然后进行“质壁分离实验”,记录开始滴加0.3g/mL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时间并计算平均值。

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该实验中的各组材料之间相互对照

B.各组实验中红花檀木质壁分离的速度最快

C.山茶细胞体积最大,从接触蔗糖溶液到发生质壁分离的时间最长

D.细胞液浓度:

山茶<茶梅<紫玉兰<诸葛菜<红花檀木

7.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8.下列有关物质输入或输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生儿的小肠上皮细胞可通过胞吞的方式吸收母乳中的抗体,该方式跨膜层数为0

B.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蔗糖的结果

C.葡萄糖进入人体不同细胞的方式有差异,并不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人成熟红细胞中的Na+浓度只有血浆的六分之一,是主动运输的结果,这一过程与线粒体有关

9.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

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      B.K+C.胰岛素D.CO2

10.真核细胞内囊泡运输与S基因密切相关,科学家筛选了酵母菌S基因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菌对照,发现其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大量积累。

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囊泡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S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了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过程

C.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构成囊泡膜的基本支架

D.囊泡中包裹的物质只能运输到细胞外

11.科学家在四膜虫体内发现一种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的核酶。

下列有关核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彻底水解可产生CO2和H2OB.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C.能降低相关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不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合成

12.某同学为了验证酶的相关特性及其作用底物情况进行了三组实验:

实验一,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1混合,可得到中间产物乙;实验二,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1和酶2混合,可得到小分子物质a;实验三,某大分子物质甲与酶2混合,不能得到中间产物乙及小分子物质a。

下列相关推理错误的是(  )

A.小分子a可能是大分子物质甲的基本组成单位

B.酶2的作用底物很可能是中间产物乙

C.由实验一和实验三可得出酶1具有专一性

D.由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不能得出酶具有高效性和温和性

13.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无氧呼吸过程中有[H]的积累,有氧呼吸过程中无[H]的积累

D.无氧呼吸过程同有氧呼吸一样每一阶段都有ATP生成

14.破伤风杆菌一般在较深伤口内繁殖,可产生外毒素使机体发病,而外毒素的毒性可被胰蛋白酶解除。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破伤风杆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

B.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C.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不能直接作为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D.破伤风杆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5.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个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①②过程中都产生[H]和ATP

C.③过程消耗ATP和[H]D.④过程产生的C3为丙酮酸

16.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中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更高

C.温度在30℃左右时真正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D.若温度保持25℃,长时间每天交替12h光照、12h黑暗,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17.图中图一表示的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棉花叶片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

则图一中时间a、b、c、d依次发生了图二所示的哪项生理活动(  )

A.

(1)

(2)(3)(4)  B.(3)

(2)(4)

(1)C.(3)(4)

(1)

(2)D.(4)(3)

(2)

(1)

18.如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CO2浓度下CO2的净吸收速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物B在CO2浓度大于100×10-6后,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两种植物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相关酶的不同

C.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将植物A和植物B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植物B正常生活时间长

D.两条曲线交叉点代表植物A和植物B积累的有机物一样多

19.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并用层析液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

据此叙述正确的是(  )

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

B.色素提取和分离原理是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大小不同

C.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D.操作中如果滤液线触及层析液,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

20.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21.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22.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①或③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

C.图乙所示的结构是产生[H]并消耗ATP的场所

D.叶绿体以图甲中③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

23.甲、乙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利用图Ⅰ、图Ⅱ装置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Ⅰ所示的实验可以验证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变成了热能

B.图Ⅱ所示的实验可以探究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

C.应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与Ⅱ形成对照,以排除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

D.如果将Ⅱ中的NaOH溶液换成清水,则可探究酵母菌吸收O2和释放CO2的体积差

24.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

以下哪项科学实验能证明这一假说(  )

A.英格豪斯证明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改变空气成分的实验

B.恩格尔曼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的实验

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的实验

D.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的实验

25.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表。

实验组别

光照时间(s)

放射性物质分布

1

2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2

20

12种磷酸化糖类

3

60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

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B.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

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

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26.光合作用通过密切关联的两大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实现。

对于改变反应条件而引起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突然中断CO2供应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C5/C3比值减少

B.突然中断CO2供应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比值增加

C.突然将红光改变为绿光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C3/C5比值减少

D.突然将绿光改变为红光会暂时引起叶绿体基质中ATP/ADP比值减少

27.叶绿体中的色素有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

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  )

A.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

C.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8.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

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

C.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

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消失

29.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的CO2吸收速率(mg/100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100cm2叶·小时)

A植物

1

3

11

5.5

B植物

3

9

30

15

A.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当光照强度超过9klx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

C.当光照强度为9kl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mgCO2/100cm2叶·小时

D.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CO2速率的差值为4mgCO2/100cm2叶·小时

30.科学家发现某些蚜虫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其体内的类胡萝卜素不仅能吸收光能,传递给负责能量生产的组织细胞,而且还决定蚜虫的体色。

阳光下蚜虫的ATP生成量会增加,黑暗时蚜虫的ATP含量会下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蚜虫在黑暗中合成ATP时会伴随着O2的消耗

B.蚜虫合成ATP时所需能量仅仅来自呼吸作用

C.蚜虫做同一强度的运动时,阳光下和黑暗中的ATP消耗量不一样

D.蚜虫ATP含量在阳光下比黑暗时多,说明其体内的ATP含量不稳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31.谢克曼发现了能控制细胞传输系统不同方面的三类基因,从基因层面上为了解细胞中囊泡运输的严格管理机制提供了新线索;罗思曼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复合物,可令囊泡基座与其目标细胞膜融合;祖德霍夫发现并解释了囊泡如何在指令下精确的释放出内部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生命活动有序进行的根本原因是受__________调控的;罗思曼的研究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之间能够进行_______________。

(2)控制细胞传输系统不同方面的“三类基因”并非在所有细胞中都能得到表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思曼所发现的“蛋白质复合物”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

(3)细胞内的囊泡运输系统,繁忙的运输着细胞内各种“货物”,在该过程中_______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4)囊泡运输系统的分泌活动分为组成型分泌(不需要任何信号的刺激)和调节型分泌(需外界信号刺激)。

突触小体内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__________型分泌,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释放属于_________型分泌,调节型分泌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2.如图1为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图解,图2为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后吸入酵母菌和经煮沸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并置于适宜温度的环境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呼吸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_____________

(2)图1中能产生ATP的阶段是________(用图中的数字表示)。

图2实验装置中的气体对应于图1中的物质______(填图1中字母),产生于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具体部位)。

(3)若取图2装置注射器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则可证明其呼吸产物中还存在________。

图2实验装置烧杯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应如何设置对照组?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请你利用这些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如下: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________,装置乙作为对照。

②将甲、乙装置的玻璃钟罩进行_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③30min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中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如下: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放入______________,装置乙作为对照。

②把甲、乙装置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30min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中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3)实验进行30min后,记录的甲、乙装置中红墨水滴移动情况如表:

实验30min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

甲装置

____(填“左”或“右”)移1.5cm

乙装置

右移0.5cm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

甲装置

____(填“左”或“右”)移4.5cm

乙装置

右移0.5cm

(4)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速率是________g/h;白天光照15h,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___g(不考虑昼夜温差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