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考模拟试题甘肃省威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80136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高考模拟试题甘肃省威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高考模拟试题甘肃省威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高考模拟试题甘肃省威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高考模拟试题甘肃省威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高考模拟试题甘肃省威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高考模拟试题甘肃省威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物理试题.docx

《甘肃省高考模拟试题甘肃省威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高考模拟试题甘肃省威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物理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高考模拟试题甘肃省威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物理试题.docx

甘肃省高考模拟试题甘肃省威武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物理试题

2013-2014学年武威一中高三级第一阶段考试试卷

物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合力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只有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发生变化

C.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不为零

D.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且不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变化

2.两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第4s末甲、乙将会相遇

B.在第2s末甲、乙将会相遇

C.在2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

D.在第2s末甲、乙相距最近

3.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

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B.物体从B点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C.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D.物体从A下降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4.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壁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设球对墙壁的压力大小为F1,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F2,现将木板BC缓慢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

A.F1、F2都增大B.F1增加、F2减小

C.F1减小、F2增加D.F1、F2都减小

5.某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的()

A.

B.4倍C.16倍D.64倍

6、下列几种运动中,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

7、在甲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使质量为m1的物体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1随不同的拉力而变化的图线如图中甲所示.在乙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使质量为m2的物体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2随不同的拉力而变化的图线如图中乙所示。

甲、乙两地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1、g2,由图象知()

A.m1g2

C.m1m2,g1>g2

8、如图3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日光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G和GB.

C.

D.

9.“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

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如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所达到的最低点,b点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在失重状态

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在失重状态

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为零

10、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3-2-15所示,则

(  ).

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11、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动能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12、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

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

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

二、实验题(共16分。

其中15题6分,17题10分)

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

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下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

cm)。

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

计数点4对应时刻小车的速度大小v4=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

14、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

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ABC)(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x

E.弹簧原长L0

(2)用所选取的测量值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______________

(3)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m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k的表达式可知,Ep与△x的_______2次方成正比.

三、计算题(共47分。

其中15题8分,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0分。

15、小球质量为m,沿光滑的轨道由静止滑下,轨道形状如图所示,与光滑轨道相接的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要使小球沿光滑轨道恰能通过最高点,物体应从离轨道最低点多高的地方开始滑下?

 

16、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的速度与甲车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m/平方秒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最大的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17、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运动摩擦因数μ;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C

18.如图,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衔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静止物块在A处压缩弹簧,释放物块后,物块在弹力的作用下获得一向右的速度,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圆周运动到达C点,求:

(1)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做的功;

(2)物块从B至C克服阻力做的功;

(3)物块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

 

试物理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56分)合计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实验题(共16分)

13、

(1)_______

(2)__________

14、

(1)_______

(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5(8分)、

 

16题(8分)、

 

17题(10分)、

 

18题(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8分)合计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D

D

D

C

C

B

AB

CD

ABC

AC

二、实验题(共16分)

13、

(1)___0.405

(2)_0.75~0.76___________

14、

(1)__ABC_____

(2)__

(3)_减小__、__增大_、_2___

三、计算题(共36分)

15题(8分)、

设从离最低点高度为h的地方下滑,在轨道最高点的

速度为v,则

mg(h-2R)=mv2/2

4分

在最高点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mg=mv2/R

4分

得:

h=5R/22分

 

16题(8分)、

17题(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