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963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docx

《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docx

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

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研讨会会议纪要

时间:

2013-04-24(8:

30-11:

30;12:

30-3:

30)

地点:

浦东新区浦三路385号1501室

主持:

张广录

记录:

洪彩云

参加人员:

市基地成员、区基地成员、“语文质量目标”课题组成员、《高中语文教学设计》选修课学员。

会议主线:

从实用文体教学设计的技术角度,对6节应用文教学设计课(《傅雷家书》、《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胡同文化》、《未有天才之前》、《唐诗过后是宋词》、《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教学做深度研讨。

现将主要评课意见和建议记录如下:

一.张老师开场白——从评价舞者看评价作文再看教学:

《舞林争霸》金星和杨丽萍对舞者的评价,是针对“爵士舞”的死标准来评价还是只看舞蹈的情感表达。

二模卷的“更需要”是一种给观点的题型,高考应该还好,不会限制得很死。

所以整体我还是偏向杨丽萍,主要看舞者的表达能力。

二.兰保民老师谈非文学作品和《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高中文章类(非文学)作品阅读质量目标研究之一:

背景及来源分析》(作者:

兰保民,张广录)

(一)非文学作品

1.文章分类——文学作品;文章阅读。

前者以抽象思维为主,后者以“让学生掌握相应文体的阅读方法,高效吸收信息,理解文意,并能够为我所用”为目标。

2.对文本类型的把握。

用文学作品的教学方式来教文章文本,则差矣!

例,听课人教版《晋灵公不君》,此文一篇史传文,老师不应该问:

“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而应问“此文体现出晋灵公怎样的君道思想?

3.来源分析——梳理课标,得出知识结构启示:

(1)文章类阅读目标的确定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知识目标---如文章类型

阅读方法—精读、略读、浏览、速读

阅读能力—如整体把握,筛选信息,概况文意,分析判断,理解体会,阐发评价,质疑思辨,尝试写作等

阅读素养—如养成兴趣,形成习惯,独立阅读,拓展阅读,研究型阅读,专题阅读等

文化积淀-如理解思想,体会情感。

(2)关于文章本体知识主要有:

文章的类别—普通文章(记叙、议论、抒情,如《说数》);专业文章(以实用目的为特征,如《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变体文章(以写实为主,有融合了一些文学手法而形成。

包括文学传记,科学小品,报告文学)

(3)高中文章类作品阅读学习经验与文化素养目标:

自主阅读经验与基本素养;拓展阅读经验与应用素养;综合学习经验与写作素养。

(二)《高中文章类(非文学)作品阅读质量目标研究之二:

实施策略和评价》(作者:

兰保民,张广录)

策略和方法:

1.以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为依据。

如《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作为一篇书信,以祝贺小妹成人,所以“读书与成人”就应该成为其目标之一;同悲同喜、相濡以沫、真诚告诫的兄妹之情也是一个目标。

2.以语言常识和言语规律为基础

3.以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重点。

方法一,通过语言转换训练形成理解能力;方法二,通过阅读分析训练形成理解能力。

如《拿来主义》;方法三,通过分类训练形成理解能力;方法四,通过概括训练形成理解能力;方法五,通过推断分析形成理解能力。

(如《拿来主义》的第八九节。

应建立一种“数学建模”式的语文结构意识。

4.以鉴赏评价能力的形成为表征

5.以阅读习惯的养成和优化作为保障

评价的策略:

课堂评价:

观察评价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为目的;量表评价法;小测验评价法。

作业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评价。

(三)谈《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基本思路是“复原马克思在写此文时的基本写作思路”。

2.课堂上呈现的是“寻找关键词-删减关键词”的阅读方法。

但是原来的设想是五步走:

关键词筛选-关键词的补充(你认为在选择职业时必须考虑到但是作者没有考虑到的,这一步课堂上没有时间呈现)-信息的删除-信息的把握和应用(用一句话将信息贯穿,表达完整的意思)-质疑环节(答辩问题,如“神的启示”和对父母建议的评价)。

3.课堂的呈现虽然不完整,“失败但不沮丧”,因为我仍旧保留了我的方向,没有南辕北辙。

三.评课《胡同文化》

骆蔚老师(华二)主评:

1.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本文所有的知识点都教到了。

考试一定没有问题,而且从课内到课外,视野能够开阔。

2.重点不突出,政治化倾向。

不需要在一篇文章里面面俱到,每一篇文章都是特例,教的应是其个性。

语文课不应该是政治课。

3.第一集团的孩子对此文的问题大概只在于“胡同”和“胡同文化”。

上课上到什么程度是要看学生能接受到什么程度,所以有一个小策略可以有效了解学情——课前评改课后练习。

4.建议:

推荐给学生一篇文章黄裳《汪曾祺文集代序》抓文章倒数第二段的语言特色,从中看作者的传统文人情感。

对于北平,老舍,郁达夫,汪曾祺作为土著、过客、新北京人三者的情感有何不同?

同样是质朴,他和老舍有何不同?

同样是文人士大夫,他和郁达夫有何不同?

对比阅读。

5.此文文体:

序文。

汪曾祺一生都在致力于打通诗歌小说散文之间的界限,可以引导学生是否在此文中能够发现“诗性写作”。

6.此课,委屈了汪曾祺。

张老师呼应:

“委屈”是常态的,很遗憾,很多中学课堂的解读,若作者地下有知,能气活喽!

呵呵

赵老师补充评价:

此文可以从语言的品味来分析汪曾祺的复杂情感

张老师呼应:

要分析出来的情感,还是真情感吗?

情感是需要体验的。

分析课还是体验课?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只能选择一种。

你究竟要打到哪里去?

(“打”字好形象啊!

张老师补充评价:

其实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儿抬高了汪曾祺,至今都没有对汪曾祺此文的高端赏析,因为确实此文没有代表他的风格。

他真好的文章是《葡萄月令》好到什么程度?

谁上谁都是在糟蹋它。

张老师展示教案并评价:

感觉上作者什么都想讲,但是最好只讲一点。

四.张老师谈:

文本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之间的平衡

《跨越百年的美丽》

原生价值:

距离夫人的美以及对这没的感悟

教学价值:

“言论”这种问题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幽径悲剧》(季羡林)

原生价值:

悲叹美的毁灭

教学价值:

如何从语气语调体验作者的情感内涵

《生命的节日》

原生价值:

底层生活的呈现和励志精神

教学价值:

材料的裁剪与场景呈现的感动力技术

《长亭送别》

原生价值:

情人相别的场景和心情

教学价值:

中国古典剧本阅读的“场面意识”

《小巷》

原生价值:

不去的质疑和探索

教学价值:

诗歌阅读中想象活动的体验

五.《傅雷家书》评课

叶丽娟老师主评(上南):

1.回顾课堂流程。

2.优势点评:

旁征博引。

3.我的疑问:

教师的预设该不该坚守?

学生的“感性”能不能表达老师预设的“慈爱”一词?

课堂延伸改如何操作?

将傅雷的“赤子之孤独”与周国平文中的“孤独”进行比对。

但是这两个概念在他们不同的语境中呈现的意思是不同的,所以只能说他们殊途同归而不能说他们一样。

4.我的建议:

ppt——父爱-感性-激励-坚强。

家书的作用;传递亲情;交流思想;解决问题。

张老师补充评价:

《傅雷家书》非常值得一读。

他对于两个孩子的人生设计感非常强,他是一个严格到严厉的父亲。

《傅雷家书》可以归为艺术鉴赏类的作品,我的很多对于艺术的认识都来自这本书。

六.评课《唐诗过后是宋词》

张老师展示并分析教案:

资料的印发问题。

教什么她是清楚的,即表达,而不是观点。

薛菁菁老师主评(华二):

女性的课堂与中性的话题

1.教师很“体贴”,细致。

2.目标突出:

表达内容与表达手法的关系。

3.能否以一个问题贯穿课堂?

给标题加标点符号,唐诗过后是宋词?

…….

张老师呼应:

我最欣赏“以一个问题贯穿课堂”的设想,程老师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一个境界,难能可贵处就在于找到这“一发”!

语文课的弱势,应该在于老师没有传达出语文的美。

你讲的他都知道,他不知道的,你不告诉他。

所以,提升语文的势,在于语文老师告诉他他所不知道的语文美。

(这样!

张老师论文:

《你读懂了什么?

——文本细读和读书笔记》

1.批判沪教版教材课后练习题的课文解读意识。

这三个题目无法交叉,并且超越一堂课的容量。

2.《教参》对文本意义理解的误读:

“梳理辩证认识事物的意识”?

no,作者的辨析是以缺点为重的,前面的优点分析只是一种“让步表达”。

局部表达和全文的大结构都在用“让步表达”在进行表述,表面上好像对流行歌曲不偏不移,但实际上是对流行歌曲的一种批判。

误读有可能是编者对原文的粗略删减而造成的。

3.建议:

抓第三段里的那些转折关联词构成的语言基本结构,“有时候”“不过”“但是”等等。

——这大概是学生看不出来的东西!

得出的结论是流行歌曲还远达不到宋词当年的水平。

作者内心视角,他的对话者本就不是学生,所以他的“让步表达”会成为学生阅读的语言障碍。

那该怎么办?

——明确目标,直奔主题。

用“问题链”控制学生。

可以训练让步表达。

七.评课《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熊锦自己谈备课思路:

课文认识:

议论性悼词(评价性的而非论证性的),用议论来表达情感

实施策略:

归纳法——悼词的知识到课堂最后才总结出来。

从题目入手,明确文体。

播放视频朗读,整体感知全文。

徐燕主评:

教学效果——学生表现,积极活跃;学情反思,有无深入?

教学目标——

1.了解悼词的文体特点

2.理解本文逻辑严密的结构特点及感受悼念之情

3、理解本文冷静克制的情感表达特点。

前两点完成得不错,第三点学生呼应不多。

教学过程——关联词就能看出议论?

克制的情感应该是比较难发现的,但是学生却很轻易地找到了它。

“最能冷静克制表达情感的表达方式应该是记叙和说明,如‘定居德国,因为抨击反动政府,1843年被迫迁居巴黎。

’”

八.评课《<药>的评点》

张老师展示并分析教案:

教学目标——“评点”的写作训练。

作为高中教材中唯一一篇批注文章,应该让学生学会书评的写法。

所以教学目标设定为“评点”的写作训练。

目标比较集中,而且对文本的解读符合应用文。

朱静红老师主评:

1.教学风格,简约;教学氛围,和谐;

注重生动评价,有效引领;注重原始创新,强化多维发展。

2.研讨商榷的问题:

老师的范例过多,抛砖引玉?

卖弄文采?

束缚学生?

对文章的评点与作者的评点是否有可比性?

3.何谓“值得评点之处”?

旁批,就应是随性而为。

4.学生的演练是否过于形式化?

学生的生成好像和我们初中的学生差不多,没有想象中的精彩和睿智。

5.建议:

分组,从人物、结构、语言、情节等等各个方面进行训练点评。

评点应把握三度:

角度(从哪些方面来评点);尺度(积极评价?

);力度(点评的表述要有个性?

6.观后思考——回到教学原点:

教师上课的目的——

不是展示老师教学的艺术,而是让学生学到东西。

张老师呼应:

让学生学到东西,如何能学到呢?

须得老师展示教学艺术啊!

九.张老师趣谈黄玉峰上《兰亭集序》

首先拿出一个扇子(300元的红木扇子),答得好的同学可以得到。

不同的人对《兰亭集序》的不同看法的罗列(钱钟书,史铁生,施蛰存)

情感线索是乐-悲,对吗?

是乐吗?

永和九年是一个什么年份?

(背景,知识分子被控制压抑)

为什么王羲之突然由乐转悲?

王羲之的生活里发生了什么?

“七拼八凑,语无伦次”

张老师观点:

不要研究逻辑,要感受文思之美。

王羲之的写作,并不按照逻辑来写。

黄玉峰《语文学习》上文章《世间最美的坟墓》中,谈文本细读方法——假定文章的真实,坐实细节,搜集资料,还原生活。

——————————————————————会议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