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992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docx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docx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授课人:

***

一、基本概念

(一)活动的分类

按照活动的规模来划分,群众文化活动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三类;按照活动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竞赛型、联谊型、休闲型和辅导型;按照活动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艺术型、知识型和娱乐型;按照活动的地点来划分,可分为室外型和室内型;按照活动的时间来划分,可分为单一时间、段落时间、周期时间;按照活动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政府型、单位型和社会型。

1、按照活动的规模划分:

小型文化活动——一般是指规模较小,容易操作,机动性较强的活动,是基层日常活动的基础。

以满足群众日常的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通常由一个部门或几个人就可运作。

例如,文化馆站定期组织的群众自乐活动和票友演唱活动等。

中型文化活动——是指由一个或几个文化单位举办的,在本地区产生一定影响的文化活动。

中型文化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代表了本地区文化活动的实际水平。

例如,某地区金秋老年登山比赛等。

大型文化活动——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种,其性质、特征及其职能,应与群众文化活动保持一致。

大型活动只是就其规模给予界定,而不是改变其属性。

其次,所谓大型活动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单位对于“大型”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再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复杂的文化行为,必须经过严密的策划设计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方可实现。

因此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由于大型文化活动必须由多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因此要建立专门的相对独立的活动组织机构。

例如,艺术节组委会、节日系列活动领导小组等;

因活动内容具有综合性,且操作较为复杂,因此要履行一定的审批和立项程序,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正式批准;

要有与活动相适应的专项经费,并制订详尽的经费预算计划;

要制订完整规范的各类活动方案;

能够在当地产生重大社会影响。

综上所述,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概念是:

主办方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有目的,有步骤的开展对本地区能够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群众文化活动。

2、按照活动的形式划分

竞赛型——为了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而开展的各类比赛型活动。

例如,北京每年举办的五月鲜花群众性歌咏比赛,两年一届的天津“和平杯”京剧票友邀请赛等。

联谊型——为了增进友谊,加强人际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而开展的各种联谊型活动。

例如,军民联欢会、各单位组织的新春联欢会等。

休闲型——为了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调节人们精神生活节奏而开展的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

例如,节日游园活动、文化艺术节、艺术作品展览等。

辅导型——为了增进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和文化技能而开展的各类活动。

例如,各类艺术辅导班、培训班、健身班,知识讲座及座谈会、演讲会等。

3、按活动的内容划分

艺术型——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文化活动。

例如,群星奖比赛、美术培训班、戏曲票友演唱活动、各类文艺演出等。

知识型——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和技能为内容的各类活动。

例如,科普知识讲座、文化理论研讨会等。

娱乐型——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各类活动。

例如,各类民间花会、游艺、游园活动等。

4、按活动的地点划分

室外型——可分为广场活动(例如,露天电影、广场文艺表演、花会比赛等)、街头活动(例如,节日花会走街、各类街头文艺宣传等)、园林活动(例如,公园游园、野外郊游、园林花展等)

室内型——可分为剧场活动(例如,剧场文艺表演、比赛音乐会等)、厅堂活动(例如,文艺联欢会、室内游艺活动等)、厅室活动(例如,文艺讲座、艺术品展览等)

5、按活动的时间划分

单一时间——又称一次性时间活动。

是指在某一时间内一次性完成的活动。

例如,专场文艺演唱会、艺术节开幕式等。

段落时间——是指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的活动。

例如,艺术摄影展览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月等。

周期时间——是指具有周期时间规律的文化活动。

例如,北京每年一度的春节庙会活动、海南荔枝文化节、洛阳牡丹节等。

6、按活动的性质划分

政府型——群众文化活动是公益性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各级政府所属的文化机构问了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经常组织带有引导性、示范性的文化活动。

例如,文化部主办的群星奖大赛,各省市的艺术节,各地区组织的节日文化活动等等。

单位型——为了增强企事业单位的凝聚力,活跃所属成员的文化生活,调节内部的工作节奏和气氛,协调干群关系,各单位经常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例如,公司庆典、文艺比赛、讲演比赛、组织郊游等。

社会型——为了满足群众自身的文化需求,社会成员自发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

例如,群众自发组织的自乐班、戏曲票友社、舞蹈队、合唱团、秧歌队等。

(二)组织管理理念的形成

1、市场意识

(1)需求的观点

(2)竞争的观点

(3)效率的观点

(4)成本核算的观点

2、风险意识

(1)变化是普遍的规律

(2)策划方案与实际操作存在差距

(3)成功和失败是共存的

3、法律意识

(1)开放性的操作方法需要法律保护

(2)在法制社会里,依靠法律解决纠纷是最好的办法

(3)在实际工作中应注重法律程序

4、安全意识

(1)安全是生命

(2)安全是独立的工作系统

(3)安全是大型活动策划和决策的依据

5、环境意识

(1)保护环境

(2)利用环境

(3)值得重视的几个环境

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

群众心理环境

6、宣传环境

(1)创造文化氛围

(2)从宣传中听取群众反馈意见

(3)包装自己,树立形象

二、工作机构的设置

(一)工作机构的分类和职责

1、指挥系统

(1)总指挥部

(2)分指挥部

(二)各工作部门的设置

1、工作部门设置的原则

2、各主要工作部门的职能

(三)策划期和组织实施期组织机构设计的区别

(四)各工作机构相互之间的联系

1、各自应形成相对封闭的独立循环系统

2、各机构应相互联系,相互支持,互不可分

3、各自系统均应服从总系统,并为总系统服务

三、组织实施人员的基本素质

组织实施人员素质与策划人员所承担任务和工作特点均不相同,因此在素质要求方面也各不相同。

组织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有以下几点:

1、工作设计和组织设计能力

所谓工作设计是指将策划方案中的设计转变为实际操作计划,并将这一计划进一步细划落实的过程。

而组织设计是指为实施程序而设定的工作机构,落实人员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分工的过程。

2、指挥控制能力

大型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各种环节很多,组织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将自己分管权限范围里的人、才、物及操作进程,时刻控制在正常的秩序之内。

绝不允许出现丝毫失控现象。

3、组织协调能力

大型活动很难靠某个单一部门独立完成任务,必须要靠多个职能部门协同合作。

这就需要组织指挥人员拿出较多的精力去协调各部门的关系,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将各环节磨合成一个整体。

使各相对独立的内在循环系统在整体大系统中发挥作用。

4、调整应变能力

在组织大型活动的过程中完全一丝不变的将策划意图落到实处,是十分罕见的。

工作中总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组织人员必须机动灵活,及时调整和修改计划,甚至修定程序,使之能够确保活动目标的最终实现。

5、总结评估能力

如果说在策划工作中,判断和预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那么在组织实施阶段中的评估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组织指挥员必须对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及时做出评估,根据评估来判断工作效果是否符合要求,这是每个组织人员的基本功,也是确保活动成功举办的重要保障。

四、组织实施的一般工作原则

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六路:

市场、进度、预兆、系统、队伍、经费。

八方:

上级指示、社会信息、专家反映、媒体反映、群众反映、内部反映、现场反映、事后反馈。

2、万事具备,经费当先

(1)经费不到位,千万别动手;

(2)降低成本,提高收入;

(3)集思广义,筹资有道。

3、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1)不能仅凭情况的汇报和汇总来调整部署;

(2)没有经过实地调查,不要轻易做出判断或决定;

(3)过去的调查不能代替现在的调查。

4、千头万绪,照章办事

(1)逐步完成由经验型向程序型的转变;

(2)有章有法硬仗敢打,仅凭经验临场必乱;

(3)将繁乱如麻的任务点,理成若干条行动线,再根据这些行动线制定相应的程序;

(4)规范是金,经验是银。

5、准备从细,小处着手

(1)小的漏洞,大的隐患;

(2)细节想到,画龙点睛;

(3)做到熟悉现场,熟悉环境,熟悉设备,熟悉人员,熟悉部署,熟悉活动内容。

6、处乱不惊,临阵冷静

(1)遇到突发事件心中不能慌乱,焦急无主意;

(2)心中烦乱,神情不变;

(3)旁观者清,当事者迷,先行措施,后去评理。

7、群众意见千万条,指挥果断树权威

(1)集思广义,拍板一人;

(2)令下即行,切忌犹豫;

(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五、组织实施程序(步骤)

当活动的策划方案和工作实施计划确定之后,便进入了组织实施程序。

总体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后期收尾阶段。

1、准备阶段

共分前期准备、中期准备和后期准备三部分

(1)前期准备:

包括组建工作机构、制定工作细则和规章制度,落实活动经费,完善法律程序和手续,组建队伍,明确岗位分工和职责等等。

(2)中期准备:

按照活动内容的要求,各部门进入实际筹备程序,如节目的排练,场地的装饰,各类设备的落实,服装道具的制作等等。

(3)后期准备:

也称为倒计时阶段,包括各项工作的检查验收、艺术项目的最后合成、各类票证的发放、安检工作的落实、工作人员就位等等。

2、实施阶段

(1)对策划案及各阶段准备工作的最后检查验收。

(2)进入实施程序。

总指挥系统按计划向指挥部系统下达启动指令;

各部门按计划协同工作;

对不适合操作的内容进行协调或调整;

总指挥系统下达结束指令,并对其结果进行检查,各工作部门结束操作,进行收尾程序。

3、后期收尾阶段

(1)文件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2)活动各阶段的意见反馈;

(3)资产设备的清理归位;

(4)经费资金的清算和结算;

(5)活动总结、评估、表彰和处罚;

(6)遗留问题的处理和移交;

(7)组委会宣布解散。

六、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

(一)指挥系统的建立与分布

1、通讯联络系统的建立与分布

2、安全系统的建立与分布

3、后勤保障系统的建立与分布

4、各类大型活动的票证管理

5、各主要活动类型工作人员的安排

6、大型活动的财务管理

(二)协调会议

1、协调会议的召开

(1)召开方式

(2)召开内容

2、协调会议的作用

(1)保证指令的畅通

(2)保证各链条的衔接

(3)解决和调解工作矛盾

(4)调整工作计划

七、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解决经费不足的几点办法

1、争取领导支持的活动特点

(1)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

(2)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值得推广和鼓励的

2、多个单位的合作,取长补短

3、小活动大主题

4、借鸡下蛋

5、群众活动群众办

(二)发展家园文化理念

1、立足小型活动,

2、重视大型活动

3、走出去带进来

4、内部深挖(调研),外部勤搭(合作)

5、掌握活动中的教育和娱乐的转换技巧

6、培养骨干大胆放权

(三)建立品牌意识

品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它存在于群众的喜闻乐见之中。

品牌需要多年的磨合和认同。

品牌需要传媒平台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手段。

(四)特色是活动的生命

特色的唯一性

特色的地域性

特色的认知性

特色的主题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