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安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786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安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和谐安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和谐安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和谐安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和谐安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和谐安徽.docx

《和谐安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安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和谐安徽.docx

和谐安徽

努力构建和谐安徽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和谐安徽,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及省第八次党代会的要求,结合安徽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明确构建和谐安徽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

  1、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人民愿望和时代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会通过的《决定》,阐明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2、构建和谐安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六大以来,安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省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

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我们构建和谐安徽指明了方向,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等,为安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省第八次党代会对推进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崛起作出了全面部署。

全省人民对安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构建和谐安徽满怀希望。

目前,我省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既为安徽的发展增添了巨大活力,也必然会带来各种矛盾和问题。

就我省来说,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地方和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我国及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3、构建和谐安徽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奋力崛起中构建和谐安徽,以构建和谐安徽促进奋力崛起。

  4、构建和谐安徽的目标任务。

到2020年,依法治省全面推进,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良性互动、差距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显著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安徽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成为全国最稳定的省份之一;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安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奋力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形成全省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5、构建和谐安徽的基本要求。

构建和谐安徽,既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又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坚持民主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把中央精神与安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构建和谐安徽的各项工作。

  二、坚持统筹方针,推进安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夯实构建和谐安徽的物质基础。

安徽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发展不足是安徽最大的矛盾,加快发展是解决安徽一切问题的根本。

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工业强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强力推进“861”行动计划,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着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我省从资源大省向新型工业强省的跨越。

  7、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建设农业强省。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全面完成全国农村商品流通和市场建设试点,构筑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土地征用制度、农村金融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和水利管理体制等改革。

坚持和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为农服务全程代理制。

强化支农惠农政策,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各级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加大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

深入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扎实推进村庄规划、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

鼓励和支持条件较好的地方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整合扶贫开发资源,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因地制宜,探索有效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着力解决好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力争“十一五”期间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0万人。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8、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加快形成以省会经济圈为中心、以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带动全省加快发展。

加快建设以黄山、九华山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胜地,促进皖南大开放。

毗邻苏浙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速发展上的无缝对接,努力成为全省东向发展的排头兵。

着力振兴县域经济,大力提升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打造一批经济强县,鼓励和支持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市、区)跻身中部百强乃至全国百强。

加大对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江淮分水岭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的扶持。

  9、坚持东向发展战略,促进省内建设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适应对外开放的新形势,着力增强我省经济内生增长机制和对外吸引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力争到2020年全省经济外向度超过30%%。

以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为重点,加快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面对接,形成互动发展,加速融入步伐。

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大力培育出口重点企业、出口基地和出口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加快安徽经济国际化进程。

  10、加强生态安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深入实施《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巩固绿化成果,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江河源头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

健全生态环境保障支持体系,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预防监督执法工作,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清洁生产。

切实加强矿山环境整治和保护,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控力度,把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到2010年,实现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下降6.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

认真实施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重视农村环保工作,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

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等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1、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坚持就业为民生之本,把实现比较充分就业作为最重要的社会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服务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200万人以上。

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加快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推行组织起来就业,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加强大学毕业生、退役士兵等就业指导和服务。

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逐步消除零就业家庭,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

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程。

深化户籍、劳动就业等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和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

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认真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加强劳动保护、劳动力市场监管和劳动执法监察,切实维护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

  1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各类企业职工都要参保的制度,着力解决好长期遗留的部分企业职工未参保等问题,强化扩面征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提高统筹调节能力,力争到2008年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健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8年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市级统筹。

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面。

加强城市低保工作的动态管理,逐步提高补助水平。

大力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力争“十一五”期间基本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2007年在全省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

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

培育和发展慈善组织,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城乡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农村五保供养、灾民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社会医疗救助等为主要内容,以专项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13、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济发展和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长。

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

按照国家要求,建立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规范地方津贴补贴。

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

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和职务消费,合理确定管理者与职工的收入比例。

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保障所有者权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对垄断行业收入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

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和监管。

  14、坚持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我省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跨越。

强化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同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7年起,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程。

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快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尽快解决市县城区内择校问题。

“十一五”期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健全城乡培训网络,实现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到2010年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

实施高等教育“双百(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工程”,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高水平院校和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拓宽教育资助渠道。

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

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兴办教育,加强民办学校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鼓励实施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15、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群众健康水平。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全面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

加快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从2007年起,用5年时间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基本健全全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培养和稳定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全面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素质。

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到2010年,实现居民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就诊率达到50%%以上,省辖市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100%%,各县(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80%%以上。

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双向转诊,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定期到基层服务制度。

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规范收支管理,纠正片面创收倾向。

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执业资格审核,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创办医疗卫生机构。

加强医风医德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16、加强住房建设和管理,认真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制定实施住房建设规划,建立健全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快建立和实施廉租住房制度,到2010年,全省各城市对符合享受廉租房政策条件的城镇居民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拓宽住房公积金实施面,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公开土地出让、房地产交易和开发建设信息,引导居民理性消费,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规范物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对农村居民建房的规划和管理,提高农村建房的质量和效益。

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农村困难家庭住房问题。

  17、加强城乡交通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结合新农村建设,扩大农村公路网规模,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步伐,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提高通达质量和通达深度,到2010年基本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有条件的市、县要率先启动自然村通水泥(油)路工程。

完善城市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适应城镇化加速推进,及时开通小区公交支线,积极推进市区公交服务向城郊和周边村镇延伸,提高城乡交通互联互通水平。

规范和引导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创新交通管理,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加快智能交通建设,搞好交通信息服务,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整体运行效率。

  18、坚持安全发展,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基础和能力建设,加强对食品药品和餐饮卫生等的监管,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的食物。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防御,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1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省的有机统一,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积极推进基层党务、政务公开,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增强社会自治功能,保证基层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20、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省。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

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制定和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保障、规范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高广大公务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依法办事的能力。

重视做好行政复议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营造全社会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21、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完善刑罚执行、教育矫治、司法鉴定、刑事赔偿、司法考试等制度。

加强司法民主建设,健全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发挥律师、公证、和解、调解、仲裁的积极作用。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执法公开、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完善司法领域人权保障机制。

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完善法律援助网络和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法律援助实施能力。

规范诉讼、律师、仲裁收费,对贫困群众减免诉讼费。

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方便群众诉讼。

维护司法廉洁,严肃追究徇私枉法、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22、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和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社会事业、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加快建立支出责任与财力相匹配、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巩固和扩大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财政体制改革成果。

健全转移支付制度体系,优化转移支付结构,不断加大省对下转移支付规模,加大一般转移支付比重,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逐步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积极化解县乡政府债务。

  23、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安徽。

广泛开展以“共铸诚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建设信用文化,营造讲信用、重承诺的社会氛围。

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全面推进三大信用主体建设。

加强信用政府建设,建立政府决策、执行、监督、服务等方面的信用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约束机制,促进企业诚信立业。

加强个人信息的征集和使用,引导公民以信为本。

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中介机构,健全信用法制和相关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受益机制。

到2010年,基本建成政务信息公开披露体系、社会中介信用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良好的区域信用环境。

  五、发展和谐文化,建设文化强省

  2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全省人民团结奋进。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省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全省人民把热爱祖国与热爱安徽、热爱家乡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安徽崛起的信念和信心。

  2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切实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百千万示范工程”(在3年内建成100个示范社区和乡镇、1000个示范学校、10000个示范家庭)。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我省地方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6、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坚持唱响主旋律,巩固发展主流舆论,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传递党的声音,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积极改进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及时发布准确信息。

加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加强海内外宣传阵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安徽的对外影响。

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整合文艺创作资源,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创作生产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丰富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