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743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docx

《教师招聘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docx

教师招聘考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考试试题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教育法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

”这种说法违反了——。

(B)

A、《学校管理条例》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师德教育的——。

(A)

A、“双赢”协作原则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

(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B)

A、三年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日B、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

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

A.宪法B.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AB)。

A.学费B.杂费C.书费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CD)

A、耐心B、个性C、平等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

(CD)

A、靠教师B、靠社会C、靠法制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

(BC)

A、学历教育B、思想政治教育C、职业道德教育D、信息技术教育

多选题(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

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ABCD)

A、教育方针B、政策C、法律法规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BCD)

A、“八荣八耻”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BCD)A、共产主义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

————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

(ABC)A、身份证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ACD)A、宪法B、教育法C、劳动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

五、简答题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试分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开除学生的原因。

答:

《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开除学生,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目的是为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是强制性教育,是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不能因为学生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就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在这一点上,义务教育同非义务教育有所不同。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如果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学校可给予其开除学籍的处分。

[b]新义务教育法考试试卷

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4.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

5.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6.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7.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

8.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

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特殊教育学校(班)应当具备适应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10.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11.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12.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13.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14.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6.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17.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8.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

19.学校的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制定、调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应当满足教育教学基本需要。

2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1.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鼓励按照国家有关基金会管理的规定设立义务教育基金。

2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CD

(A)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调整学校的设置规划的;

(B)学校建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的;

(C)未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并及时维修、改造的;

(D)未依照本法规定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

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B

(A)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B)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性质的。

(C)不必要收费的(D)私自增加教师工资的

24.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CD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2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

(A)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B)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

(C)根据教育法规收费的.(D)组织教师会餐收费的.

26.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BCD

(A)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

(C)违反本法规定开除学生的;(D)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的。

2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ABC

(A)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B)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C)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

(D)推荐学生买课外辅导书的.

27.对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不收杂费的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28.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实施义务教育的,依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适用义务教育法。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B.师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二.境空题:

本大题共9个小题,18个空,每空1分,共18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_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_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_________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_________。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_________教育制度。

15.学生是教育的________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________。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_________直观,二是_________直观,三是_________语言直观。

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基本途径是_________。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_________活动和_________活动。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四、论述题:

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3分。

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

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教育理论试题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D2.A3.B4.A5.B6.C7.B8.D9.C10.D

二、填空题

11.社会认识12.心理劳动13.壬寅癸卯14.国民学校

15.对象(客体)主体16.实物模象17.说理教育(说服教育)教学

18.观察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9.小组个人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20.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3.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24.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

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

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

A.涂尔干      B.卢梭       C.赞科夫       D.福禄倍尔

2.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B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3.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B  )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4.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D )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5.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6.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7.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C )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8.引起并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 A  )

A.社会生产力    B.文化传统     C.社会制度      D.科技水平

9.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B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10.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C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1.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

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

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

1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C  )

A.系统性      B.制度性     C.无阶级性      D.等级性

13.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        D.20世纪末

14.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 )

A.生物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5.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C.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D.形成学生的品行

16.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D  )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17.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D  )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18.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C )

A.强制作用      B.辅助作用      C.主导作用        D.中介作用

19.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C )

A.《教育漫话》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

20.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A )

A.双轨制        B.单轨制           C.分支制       D.中间型学制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21.教育方针

  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表达,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要求,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2.教育方法

  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达成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采用的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组合。

23.教育影响

  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4.德育

  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三、简答题

25.为什么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

 

(2)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活动;

 (3)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是最好受教育的时期。

26.现代教育的特征。

  现代教育的特征包括:

   

(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2)现代教育的生产性(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4)现代教育的未来性;(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6)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7)现代教育的革命性。

2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8.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制度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具有制约和决定作用;

(2)政治制度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