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高考必备电视制作专业常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678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编导高考必备电视制作专业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编导高考必备电视制作专业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编导高考必备电视制作专业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编导高考必备电视制作专业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编导高考必备电视制作专业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编导高考必备电视制作专业常识.docx

《编导高考必备电视制作专业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编导高考必备电视制作专业常识.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编导高考必备电视制作专业常识.docx

编导高考必备电视制作专业常识

电视制作专业常识

蒙太奇:

来自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义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

在电影创作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

然后再根据原定的创作构思,运用艺术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于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承和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构成一个联绵不断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一部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条理贯通、生动感人的影片。

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片的独特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全景:

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全景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

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全景和特写相比,视距离差别悬殊。

如果两者直接组接,会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大幅度的跳跃,常能收到特有的艺术效果。

中景:

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

视距比近景稍远,能为演员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不仅能使观众看清人物表情,而且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

由于取景范围较宽,可以在同一画面中拍摄几个人物及其活动,因此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中景在影片中占较大比例,大部分用于需识别背景或交代出动作路线的场合。

中景的运用,不但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因此常用以叙述剧情。

白昼电影:

能在光线明亮条件下放映的电影。

这种电影白天也可在露天放映。

放映时须在银幕前装设暗框,以使画面具有足够的亮度与反差。

白昼电影改变了电影必须在暗室放映的限制,扩大了电影的放映范围。

长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指焦距长于标准尺寸的摄影物体。

35毫米电影摄影的标准镜头,其焦距相当于50毫米,凡长于50毫米者即为长焦距镜头;16毫米电影摄影的标准镜头,其焦距相当于25毫米,凡长于25毫米者即为长焦距镜头。

故事片摄影,使用75毫米或100毫米的长焦距物镜拍摄特写或大特写镜头,因摄影机远离被摄对象,可避免演员产生紧张心理,且便于照明布光。

焦距特别长的摄影物镜(如400、800、1000毫米甚至更长)称为“望远镜头”,能摄取很远景物的某个细部成为特写镜头,造成远处景物被移近的银幕效果。

但其所摄画面,缺乏空间感、纵深感和透视关系。

在科教影片中,运用望远镜头,可在隐蔽的远处摄取野生动物,避免动物受到惊扰,从而使画面显得自然真实。

长镜头:

长镜头是“短镜头”的对称。

指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

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切换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

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

一般分为固定长镜头、变焦长镜头、景深长镜头、运动长镜头四种。

其中运动长镜头包括摄影机的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

由于长镜头能把镜头中的各种内部运动方式统一起来,因此显得自然流畅,又富有变化,为画面造成多种角度和景别,既能表现环境、突出人物,同时也能给演员的表演带来充分的自由,有助于人物情绪的连贯,使重要的戏剧动作能完整而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

长镜头的拍摄,由于不会破坏事件发生、发展中的空间与时间的连贯性,所以具有较强的时空真实感。

出画入画:

出画入画是电影艺术处理镜头结构的一种手法。

镜头画面中的中心人物或运动物体离开画面,称为出画;人物或运动物体进入画面,称为入画。

当一个动作贯串在两个以上的镜头中时,为了使动作流程继续下去而不使观众感到混乱,相连镜头间的人物或运动物体的出画和入画方向应当基本上一致,否则必须插入中性镜头作为过渡。

大特写: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

把拍摄对象的某个细部拍得占满整个画面的镜头。

取景范围比特写更小,因此所表现的对象也被放得更大。

这种明显的强调作用和突出作用,使大特写和特写一样,成为电影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段,具有极其鲜明、强烈的视觉效果。

在一部影片中这类镜头如果太长、太多,也会减弱其独特的感染作用。

淡入淡出:

淡入淡出也称“渐显渐隐”。

电影中表现时间、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

后一个画面逐渐显现,最后完全清晰,这个镜头的开端称“淡入”,表示一个段落的开始;前一个画面渐渐隐去直至完全消失,称“淡出”,表示一个段落的结束。

淡入、淡出节奏舒缓,具有抒情意味,并能给观众以视觉上的间歇,产生一种完整的段落感。

随着电影节奏的加快,今已较少采用。

定格:

是电影镜头运用的技巧手法之一。

其表现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而成为静止画面(呆照)。

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

具体制作方法是,选取所摄镜头中的某一格画面,通过印片机重复印片,使这一停止画面延伸到所需长度。

根据镜头剪辑的需要,定格处理可由动(活动画面)到静(定格画面),也可由静(定格画面)到动(活动画面);也有的在影片结尾时,用定格表明故事结束,或借此点题,以便给观众留有回味。

动作衔接:

动作衔接是使影片主体动作具有连贯性的剪接方法。

包括人物形体动作、镜头动作和景物动作三个方面。

人物形体动作以动作变换瞬间的转折处为剪接点,运用分解法或增减法,使上一个镜头与下一个镜头的转换连接具有连续性而无跳跃感;镜头动作指推、拉、摇、移、跟、升、降等运动性镜头的剪接,一般以动接动,以静接静的方法,使上下镜头动作有机结合,连贯流畅;景物动作指自然界景物在镜头中的动作,诸如行驶中的轮船、火车,日出月落,风云变幻等等,一般都根据影片内容、情节和人物情绪选择最佳的剪接点,以取得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多机拍摄:

多机拍摄是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摄影机,对同一场面同时作多角度、多方位的拍摄。

例如某些场景规模宏大,出场群众演员众多,而且场面调度复杂,为使拍摄一次成功,并提高拍摄效率,一般都采取多机拍摄的方法。

安排多机拍摄,以其中一、二台摄影机为主,拍摄大远景或表现主角的场面,其余摄影机则作为辅助,拍摄该场面中某些相应部分。

多机拍摄有一次完成的优点,但也给现场拍摄工作,诸如布光、同期录音,以及各个摄影小组的隐蔽等带来一定的难度。

同时,胶片的消耗量也较大。

多银幕电影:

多银幕电影是以特制放映机在多块银幕上同时映出不同画面的电影。

观众在观看主要画面的同时,还能在其他银幕上看到有关细节。

多银幕电影可以丰富影片内容,加深观众对影片的感受和理解。

定位替身:

在安排布景、设定摄影机位置、测光、调整灯光等繁琐过程中,暂时代替明星站在表演位置上的人。

殿堂导演:

指那些技法成熟,并具有特殊现实透视力与宽阔人生视野的杰出导演。

大景片:

电影布景中当背景使用的巨幅照片或图画。

定场镜头:

影片一开始,或一场戏的开头,用来明确交待地点的镜头,通常是一种视野宽阔的远景。

有时候,定场镜头与涵盖镜头相同,目的在确立场景中所有人物与空间的关系。

涵盖镜头:

这确立场景中所有人物与空间的关系,以宽广的视角拍摄的镜头。

后表演区:

剧场用语,指一个场景的后边地带,即距离摄影机较远的地带。

划接:

转场的一种手法。

所谓划,指的是一个镜头自银幕的一端向另一端移动,而划去前一个镜头之意。

环境音:

为增加场景的真实程度,在声带上添加的不清晰人声和其它声音,如:

街道杂声、人群扰叫声和交通噪音等。

黑色电影:

具有共同的电影风格与处理腐化等相关主题的一类影片,一般为都市场景。

常用来指40、50年代好莱坞拍摄的具低调灯光与阴郁气氛的侦探或惊吓片。

黑色喜剧:

从悲观、恐怖、失望和痛苦的世界观显现幽默趣味的电影类型。

如《奇爱博士》(1963),《二十二支队》(1970),《小姐撞到鬼》(1981)。

布局:

电影画面构图中,对环境的布置、人物地位的调度、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和景物的关系等的安排。

冲击蒙太奇:

苏联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在1920年所提倡的,重视镜头连接时,由不同镜头内部元素这相对性,所激发的冲突辩证效果

超级强:

指一种大制作影片,这种影片的特色是:

投资大,明星多,场面壮观,制作水准高。

插入镜头:

指包含视觉细节,为了达到提供讯息的目的,或强调戏剧重点,而被插入的镜头。

譬如一个人在读书的画面,插入书本内容的特写镜头。

抽象电影:

一种通过影片的剪辑、视觉技巧、声音性质、色彩形状以及韵律设计等,来表达意念,给人一种自由自在、不拘形式感觉的电影。

动作连戏:

一种连戏剪接法,将相同动作但不同取镜角度的镜头,在动作的接点上剪接在一起而没中断的剪接法。

反高潮:

在电影最后解决冲突时,没有出现观众所期待的情节,使观众感到失望的情节设计效果。

如侦探经典作品《大沉睡》(1946)中,自始至终无人了解凶手是谁,就是反高潮的一种手法。

分割画面:

以线条将画面分成数个独立视像区域的暗房技巧。

在《天罗地网》(1968)和《辣手人魔》(1968)这两部片子里面,分割画面用的特多

非同步声:

与影像不同步的声音。

非同步声可以在声音和影像之间创造反讽,可以对情况进行嘲讽,更可以把不同的时空用种种有表现力的手法联结起来,使观众情绪更加投入

过肩镜头;拉背镜头:

隔着一个或数个人物的肩膀,朝另一个或数个人物拍取的镜头。

过肩镜头的拍摄距离,大致在中景到中特写之间。

高空镜头:

从飞机或直升机上拍摄的镜头

概念蒙太奇:

透过不同镜头的组合以从中产生新意的一种剪接手法。

跟拍镜头:

随物体移动,保持物体在银幕空间的镜头。

结构电影,知觉电影:

使用或慢或快的摄影机运动、重复配音、极长的伸缩镜头、闪烁的影像或拍摄银幕上放映的影像的电影,目的在探讨电影媒体的结构。

极简电影:

尝试将电影简化至其基本特性的一种实验电影的型态,将电影工作者的干预降至最低。

加速蒙太奇:

一种剪接的技巧,目的在于增强动作在影片中的加速度效果。

在电影剪接中,常常是用加速蒙太奇的手法来处理追逐场面的高潮。

原理是将发生过和的每一个连续动作的画面予以减短,或跳过去不用,造成节奏加快的视觉效果。

镜头内剪接:

拍摄电影时,利用摄影机的操作,直接在影片拍摄过程中进行如同剪接效果般的分镜拍摄方式。

借位:

为了在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个场景而把演员、道具和布景的相对位置加以改变。

节奏蒙太奇:

变化节奏,以之带动主题内涵的一种剪接技巧。

快动作:

一种使影像运动快于正常速度的技术效果。

通常以低于每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拍摄,再以正常速度放映即可得到这种效果。

喜剧片为了夸张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常使用快动作的技巧。

遮片:

摄影或印片时用以挡住部分光线,使底片的某一部分不感光的遮光物。

明暗对比,反差:

电影画面中,最明亮与最阴暗色调区域之间的比例。

反差的取舍往往与电影的气氛或视觉风格有密切关系。

中国电影史上要点梳理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

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记录片。

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

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

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

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

这便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带有买办性质。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

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

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

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

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

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

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次出现“导演”专用名词。

1922年陆洁在《影戏杂志》发表的文章中首先将指挥拍摄影片者称为“导演”。

自此,影剧界有了“导演”这一专用名词。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

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第一部电影教材。

1924年初,留法学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创办昌明电影函授学校。

《电影讲义》是该校之教材。

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

1930年12月3日联华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鲜花》上映,该片以蜡盘配音的方法配制了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寻兄词》(孙瑜词、孙成壁曲)。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

1941年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完成,公映后受到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

1949年王滨导演的《桥》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次在银幕上正面塑造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形象。

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国际上获奖影片。

1956年木偶片《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中国美术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

1957年由谢晋导演的《女蓝五号》,不但是谢晋成名之作,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

该影片荣获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

1960年又获墨西哥国际电影节银帽奖。

中国第一部剪纸片。

1958年万古蟾导演的我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美术影片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影片分析

1、考察要点

首先,影片分析考察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基本要求是文字通顺,无错别字,并具有较高的写作技巧。

其次,是考察考生对于影片某些特殊的处理手法的理解,如张艺谋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的黑白、彩色两种色调的运用;再如《秋菊打官司》中纪实手法的运用等。

第三,考察考生对于一部影片的主题的把握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影片的深层含义和社会性。

如《离开雷锋的日子》所讨论的主题是:

在自由竞争、个人利益备受关注的社会转型时期,雷锋所代表的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却并未过时。

2、影片分析的写作方法与格式

要写一篇影片分析,首先就要确定写作的角度。

一部影片可分析的方面和角度很多,有的考生一会说说影片的主题思想,一会又分析剧作结构,一会又分析视听语言方面的特色,觉得方方面面都想说一说,但又说得不深入,一篇优秀的影片分析永远不是面面俱到的,永远都是抓住其中一两个突出的方面深入地论述。

首先,可以对影片作社会学分析,即作品如何反映时代的某个社会问题,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作品是如何展开这一社会主题的。

如《秋菊打官司》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影片给观众展示了一幅中国普通农村的真实生活画卷,通过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卑微的小人物执著的要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个说法的故事,揭开了一个关于法律观念的主题:

每个人都有用法律保护尊严的权力,中国的法制观念彻底普及还需要很长的路。

其次,也可以影片作叙事分析,也就是影片剧作技巧的分析,分析一部影片如何建立一种叙事关系,也就是如何讲故事,影片的创作者如何通过情节的铺排、细节的设置、人物形象地塑造来一步一步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

再次,可以从技术的层面对影片的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技巧进行分析,分析作品如何建立时空关系、影片叙事的镜头体系、导演如何进行场面调度等。

如侯孝贤的影片中视听语言突出的特色就是长镜头的运用,那么考生就可以深入地去分析在侯孝贤的影片中,长镜头是如何具体运用的,长镜头给观众的视觉和心理感觉是怎样的,长镜头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民族审美心理。

再如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来烘托影片的主题,考生也可就视听中的“听”来进行分析。

当然,对于参加本可入学考试的考生而言,大多数都未进行过专业的视听语言方面的训练,因此导演手法、视听语言的分析不宜涉及的过多,考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找出影片中一两个突出的视听语言的特征,则可以进行视听分析,如果不能找出影片突出的视听语言的特征,也不要不懂装懂,可以避开视听的分析,转而进行社会学的主题分析或叙事技巧的分析。

影片分析的写作格式:

首先,要对影片的整体风格及要重点分析哪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概括和综述,如可以对电影中描述的社会环境、描述了怎样的人、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影片的整体风格进行概括。

其次,简单陈述影片故事的内容,但要注意,对故事梗概的叙述不要过多,应大概控制在三百字左右。

再次,找一到两个合适的点展开分析,如影片的主题如何展开、影片的叙事方法,在对这个点展开细致分析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视听语言的分析。

在展开分析的时候要注意,一点不要泛泛而谈,要深入地分析发生在人物身上的情节、人物的言行特点、人物的心理转变,为了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创作者设置了哪些细节,这些细节都对刻画人物起了怎样的作用;影片的故事怎样展开,怎样转折,怎样冲突,怎样达到高潮,最后怎样结尾,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

影片是如何在一些关键的情节点上运用音乐来渲染情绪、营造氛围的等等,而不要蜻蜓点水般的一带而过。

最后,要对影片及考生自己对该片的分析进行总结。

2如何进行影片分析

——主题结构人物场景景别空间机位光线影调对话

一主题

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

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

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电影作品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电影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

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宣泄。

现代电影的故事和主题,往往是一句话可以讲清楚,一万句也讲不清楚。

现代电影的主题是深化的,是观众一种内心的情感体验。

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

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

需要我们整体的把握。

通常人们理解的影片主题应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层次:

1.影片的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

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视觉造型特点的银幕效果上。

2.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对于电影作品所表现出的主题,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切记不能片面化和简单化。

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扬一种极有意义的思想,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涵,照耀和抚慰人们的心灵,从而提高和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

二结构

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学经常会忽略分析影片结构,甚至,根本不去关注。

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

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将各诸要素合理、有机、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

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我们认定的电影的结构分析应该包括:

二.剧作结构分析:

剧作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设置,情节的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电影的创作规律研究表明:

戏剧性结构的电影无非是无数件有因果关系、有内在联系的事件,有机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种结局。

纵观世界各国故事片电影的样式,电影的叙事结构、电影的剧作结构及故事的结局基本是四种存在模式:

A、情理之中,预料之中;

B、情理之外,预料之中;

C、情理之中,预料之外;

D、情理之外,预料之外。

但无论哪样的一种结局,都会充满了“因果关系”“偶然关系”“必然关系”和“戏剧关系”的味道,都会有一种人为主观的因素。

非戏剧性结构的电影,在表面构成上,会更为随意,更为自然和偶然的,许许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机地,有意地排列在上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后形成上,无非是形成两种模式“n个体无意识形成集体的有意识。

2)整体有意识形成风格的有意识”。

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表现在剧作的合情与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的影片的构成上分析,合情比合理更为重要。

2.情节结构分析:

情节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体分析。

传统的电影情节,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现代电影的情节则更为复杂,更为混淆。

但电影的情节和细节是影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情节的编排,往往是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和发展。

以往的“戏剧式”电影叙事,对于精巧的外部情节的设计和设置是十分依赖的。

现代电影中,对于叙事中的细节越来越重视,用细节的动作和细节的场面积累来推动情节。

这种电影的特点是:

重视细节的强调,重视细节的重复,形成影片内在的结构,注重细节的日常化和形象化对人物的塑造和对情节的帮助。

总体来讲,影片的结构是导演风格和主题思想表达的最重要的手段。

经分析发现,电影的叙事结构、剧作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影片最终结构的选择与确定一定是有利于影片的主题,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有利于风格的体现,有利于叙事的多样化。

三、人物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可以这样认为: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

1.分析N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

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

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

A:

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

影片中的人物一$员十人物。

C:

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

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

1)人物外形表现: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

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装的处理。

例如:

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