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556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手册.docx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手册.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手册.docx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手册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标检查手册

责任人

(责任

单位)

主体责任内容

法律法规依据

检查要点

检查方法

1.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企业安

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责

任制;

2.落实“党政同责”要求。

董事

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企业

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

任;

3.主要负责人作出安全承诺,

组织制定符合企业实际de安全

生产方针目标、规章制度、操作

规程、应急救援预案;

查文件:

生产经营单位de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de安全

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履行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下列

职责:

1.“党政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形成记录文件;

2.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年度工作计划、安全教

育培训计划、安全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会议

记录或纪要;

4.安全投入台账;

5.领导干部带班记录及考核记录;

《安全生产法》第

五条、第十八条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

作规程;

《企业安全生产责

任体系五落实五

到位规定》(安监

主要负

责人de

责任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

培训计划;

1

总办〔2015〕27号)4.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企业安6.主要负责人组织参与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

全生产年度工作计划、教育培

工作履职记录;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de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de安全生产工作,及

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训工作计划,签订安全目标责

《生产安全事故报

告和调查处理条

例》(国务院令第

493号)

7.主要负责人报告事故记录文件。

询问:

1.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2.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3.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情况和做

法。

任书;

5.安全投入有效实施情况;

6.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召开安

全生产会议;

7.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8.主要负责人参与安全生产检

查和隐患整改工作;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de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9.事故发生后主要负责人报告

事故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de主要负责人必须具备与本单

位所从事de生产经营活动相应de安全生产知识和

管理能力。

1.主要负责人接受专门de安全

培训教育,具备与本企业所从

事de生产经营活动相适de安全

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在任职

半年内经主管de负有安全生产

查文件:

《安全生产法》第

2

安全考核合格证书、培训合格证书及培训档

案。

危险物品de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二十四条

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de主要负责人

应当由主管de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de部门

责任人

(责任

单位)

主体责任内容

法律法规依据

检查要点

检查方法

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监督管理职责de部门对其安全

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

格,取得安全考核合格证书;

3.按规定每年组织并参加再培

训。

主要负

责人de

责任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迅速

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2.企业负责人直接组织救援抢

救,妥善处理,减少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安全生产法》第

四十七条、第八十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de主

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

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de部门,不

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

场、毁灭有关证据,并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

离职守。

3.按照规定de报告时限、内容、查文件:

《生产安全事故报

方式等要求,及时、完整、客观

1.应急预案、事故台账、调查处理记录、事故

告和调查处理条地报告事故,不得瞒报、谎报、调查报告。

3

例》(国务院令493

号)

迟报;

2.企业制定de事故报告工作制度。

询问:

4.企业负责人在事故调查期间

不得擅离职守,随时接受事故

调查组de调查,如实提供有关

情况;

企业负责人是否熟悉应急预案,了解事故报

告职责、时限和内容。

《生产安全事故信

息报告和处置办

法》(国家安全监

管总局令21号)

5.落实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

度,健全事故登记和处理档案,

如实记录各类事故事件真实信

息。

《企业安全生产责

任体系五落实五

到位规定》(安监

总办〔201527

查文件:

设置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

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

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

1.安委会或领导小组成立文件;

2.安委会或领导小组人员构成及职责。

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网格图。

4

5

导小组,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

安全生

产管理

机构及

管理人

员de责

〕号)任主任或组长。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

危险物品de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

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前款规定以外de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

超过一百人de,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

1.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

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2.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

师。

查文件:

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配备文件;

《安全生产法》第

二十一条

2.注册安全工程师聘任文件;

责任人

(责任

单位)

主体责任内容

法律法规依据

检查要点

检查方法

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一百人以下

de,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de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危险物品de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

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

工作。

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

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de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查文件: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职责;

1.组织或参与拟订安全生产规2.组织或参与拟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

规程和应急救援预案记录文件;

3.企业年度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及执行情

况;应急救援演练实施方案;

4.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三违”查处履职工

作记录。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

预案,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

演练;

2.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

3.组织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查

安全生

产管理

机构及

管理人

员de责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de安全管理措

施;

《安全生产法》第

二十二条

6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de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

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de建议;

(六)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

操作规程de行为;

处“三违”,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询问:

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了解《安全生产法》

等相关规定de安全职责;

2.各级管理人员对各自职责是否清楚。

(七)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de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恪尽职守,依法履行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de经营决策,

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

员de意见。

1.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de工

作条件,并赋予安全管理机构

查文件:

1.赋予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

和人员在考核中de“一票否决”人员职权文件;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依法履职记录;

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免文件。

询问:

权限;

《安全生产法》第

二十三条

7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

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

订立de劳动合同。

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3.涉及安全生产de经营决策听

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

生产管理人员de意见;

危险物品de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

炼单位de安全生产管理人员de任免,应当告知主管

de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de部门。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

责权利、待遇保障情况。

4.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福

责任人

(责任

单位)

主体责任内容

法律法规依据

检查要点

检查方法

利待遇等依法得到保障;

5.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e任免书面告知安监部门。

1.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专

门de安全培训教育,具备与本

企业所从事de生产经营活动相

适de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

力;

生产经营单位de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

与本单位所从事de生产经营活动相应de安全生产

知识和管理能力。

《安全生产法》第

二十四条

国家安监总局44

安全生

产管理

机构及

管理人

员de责

查文件:

2.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安全合格证书、培训合格证书及培训档案。

8

危险物品de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号令

在任职半年内经主管de负有安

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de部门对

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

核合格,取得安全考核合格证

书;

2.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及培训档案;

3.现场抽考。

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de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应当由主管de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de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

国家安监总局(安

监总厅宣教

〔2015〕94号)

3.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

1.严格执行安全检查管理制

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

查。

2.安全检查明确检查项目、检

查内容、检查标准或依据、检查

结果等内容。

3.对安全检查所查出de问题进1.安全检查计划;

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落

实整改时间、责任人,并对整改

生产经营单位de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

本单位de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

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de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

不能处理de,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

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

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

记录在案。

查文件:

《安全生产法》第

四十三条

2.各种安全检查表;

3.安全检查台账记录;

9

安全生

产管理

机构及

管理人

员de责

生产经营单位de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

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照前款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

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de,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可以向主管de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de部门报告,接到报告de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情况进行验证,保存相应记录。

4.隐患整改通知单;

4.对各级组织和人员检查出de5.隐患报告处置记录。

问题和整改情况定期进行检

查。

5.事故隐患按程序依法报告处

置。

责任人

(责任

单位)

主体责任内容

法律法规依据

检查要点

检查方法

查文件:

1.适用de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要求de

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定期更新记录;

1.识别和获取适用de安全生产2.安全生产责任制;

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

关要求de管理制度;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

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安

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教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安全生产de法律、行政

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加强安全生产

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

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法》第

四条、第十条、第

十七条

10

企业de

责任

理、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职业病防治管理、

安全生产检查、危险作业管理、隐患排查治

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安全生产奖惩、事

故应急救援及报告,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

定de其他内容);

4.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

设。

4.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和实施记录及达

标情况。

1.制定安委会和各管理部门及

基层单位de安全职责;

2.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

制定主要负责人、所有领导班

子成员、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

人员de安全职责;

《安全生产法》第

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de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

岗位de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de机制,加强对安

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de监督考核,保证安全生产

责任制de落实。

查文件:

1.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考核制度;

2.考核、奖惩决定文件,及奖惩兑现情况。

现场检查:

11

12

《企业安全生产责

任体系五落实五

到位规定》(安监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

制;

财务记录、行政文件。

总办〔2015〕27号)4.对企业负责人、各级管理部

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

生产责任制进行定期考核,予

以奖惩。

1.安全投入保障机构、主要负

责人以及责任;

2.根据国家及当地政府规定,2.安全生产费用台帐。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de安全生产条件所必

需de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de决策机构、主要

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de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由于

安全生产所必需de资金投入不足导致de后果承担

责任。

查文件:

1.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第

二十条、第四十四

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制度;

询问:

企业de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费用使用

责任人

(责任

单位)

主体责任内容

法律法规依据

检查要点

检查方法

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

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de经费。

3.按照国家及地方规定合理使

用安全生产费用;

情况。

现场检查:

4.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帐,载

明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

1.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

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再培训。

训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政

府规定学时;

2.企业按规定对新从业人员进

行厂级、车间(工段)级、班组

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

后,方可上岗。

新从业人员安全

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国家或地方

政府规定学时;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与台帐记录。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

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de安全生产知

识,熟悉有关de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

程,掌握本岗位de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

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de权利和义务。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de从业人员,不得上

岗作业。

《安全生产法》第

二十五条

查文件:

3.企业从业人员转岗、脱离岗1.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进行车2.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记录;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de,应当将被

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

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

de教育和培训。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

进行必要de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13

《生产经营单位安

全培训规定》(国

间(工段)、班组级安全培训教

3.安全培训教育计划;

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家安全监管总局4.企业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

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

意事项de培训教育;

5.企业对承包商de作业人员进

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

合格发放入厂证;

6.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

所在基层单位对作业人员进行

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

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询问:

令第3号)

抽查有关人员参加培训情况。

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

生实习de,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de安全生产教

育和培训,提供必要de劳动防护用品。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de时间、内容、

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企业de

责任

7.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

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de

责任人

(责任

单位)

主体责任内容

法律法规依据

检查要点

检查方法

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

结果等情况。

1.企业应对采用新工艺、新技

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进行

风险分析;

2.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

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对有关人

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

后,方可上岗。

查文件:

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

风险分析记录、岗位操作规程、员工培训记

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安全生产法》第

14

15

录。

采取有效de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

de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二十六条

询问:

员工对岗位安全信息掌握程度。

1.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

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

培训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

证,方可上岗作业;

2.特种作业操作证定期复审;

3.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

备作业人员管理台账。

查文件:

1.特种作业人员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台

账;

2.特种作业操作证;

3.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

育记录。

《安全生产法》第

二十七条

国家安监总局30

号令

生产经营单位de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

有关规定经专门de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

方可上岗作业。

1.确保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建

设项目de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

用;

2.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有关

规定,对建设项目de设立阶段、

设计阶段、试生产阶段和竣工

验收阶段规范管理;

3.对建设项目de施工过程实施

有效安全监督,保证施工过程

处于有序管理状态;

4.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de变更

严格执行变更管理规定,履行

变更程序,对变更全过程进行

风险管理;

查文件:

1.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立项批复、可行性研

究报告等资料;

2.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资料;

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资料;

4.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试生

产方案及备案资料;

5.安全设施投资经费资料。

现场检查:

企业de

责任

《安全生产法》第

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de安

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

目概算。

《建设项目安全设

施“三同时”监督

安全管理暂行办

法》(国家安全监

管总局令36号)

16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情况。

责任人

(责任

单位)

主体责任内容

法律法规依据

检查要点

检查方法

5.安全设施投资经费纳入建设

项目概算。

1.根据作业场所de实际情况,

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

在有较大危险因素de作业场所

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de安

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

示,告知危险de种类、后果及应

急措施等;

2.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

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

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de坑、

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

栏和警示标志。

《安全生产法》第

三十二条

查文件: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de生产

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de安全警

示标志。

安全标志一览表,载明每个安全标志使用de

场所。

17

《企业安全生产风

险公告六条规定》

(国家安全监管总

局令70号)

现场检查:

危险场所和设备设施安全标志设置情况。

1.建立安全设施台账,严格执

行安全设施管理制度;

2.安全设施配备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和标准;

3.安全设施有专人负责管理,

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

4.安全设施编入设备检维修计

划,定期检维修。

企业de

责任

安全设备de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

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

准。

查文件:

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台账。

《安全生产法》第

三十三条

18

19

现场检查: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

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

维护、保

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安全设施de配备运行情况、维护保养检查记

录。

1.建立特种设备规范管理制

度;

查文件:

1.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2.特种设备台账和定期检验报告;

3.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4.特种设备报废记录。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de危险物品de容器、运输工

具,以及涉及人身安全、危险性较大de特种设备,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

经具有专业资质de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

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

2.建立特种设备台账和档案;

3.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

入使用后30日内,向直辖市或

者设区de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

部门登记注册;

4.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

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进行1

《安全生产法》第

三十四条

现场检查:

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标志、日常维护保养状态,

是否有报废但仍在使用de现象。

责任人

(责任

单位)

主体责任内容

法律法规依据

检查要点

检查方法

次检查,并保存记录。

5.对在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

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

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

期校验、检修,并保存记录;

6.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

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

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置于或者附

着于特种设备de显著位置;

7.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

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

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

限,及时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

de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办理

注销。

企业de

责任

查文件:

1.工艺、设备淘汰目录;

2.企业工艺、设备台账。

现场检查: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应当淘汰de危及生产

安全de工艺、设备。

《安全生产法》第

三十五条

危及生产安全de工艺、设

备。

20

21

对照检查是否使用淘汰de危及生产安全de工

艺、设备。

1.按照GB18218辨识并确定重

大危险源,建立重大危险源档

案;

查文件:

《安全生产法》第

三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

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

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de应

急措施。

1.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和执行情况;

2.重大危险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