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514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docx

《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docx

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

“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典型案例

1.济南市莱芜区茶业口镇

自2016年“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活动以来,茶业口镇在上级各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根据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要求,不等不靠,积极作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为目的,切实提升全镇的信息化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功创建山东省“信息化扶贫示范镇”。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保障

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站室所及有关部门、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定期召开“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联席会议,将责任压实到人,积极协调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共同协作。

全镇15个省级扶贫村,每村设立1-2名信息员。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编制《茶业口镇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工作方案》,各信息化扶贫示范点制定工作制度、值班制度、信息员职责等相关制度,为示范镇的创建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二、引入社会化资金,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

积极争取省级信息化专项资金用于“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协调联通、移动、电信、广电、铁塔等企业引入社会化资金,实现境内网络全覆盖,突出重点贫困村,工作重心下移、加大投入,制定专项网络营销和信息惠民的优惠政策,细化工作措施,加强贫困村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大宣传力度,倡导贫困户使用信息化设备和服务。

三、发展“互联网+”模式,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1、互联网+医疗。

依托为汪洋卫生院配置安装的信息化设备,实现“互联网+医疗”模式,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方便患者就医;

2、互联网+农业。

依托山东石屋人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实行“互联网+农业”模式,促进电商平台建设,提高农产品销售的信息化水平;

3、互联网+教学。

依托汪洋中学建设信息机房实现“互联网+教学”模式,推进信息化教育水平开展;

4、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站。

依托便民服务站、农家书屋等资源,建设综合信息服务站发挥信息化设备的作用,加强对信息化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下一步将继续巩固扩大信息扶贫效果,更加注重信息服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结合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推广农民用的了、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积极营造依靠信息化享受便利生活,深入发展“互联网+”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通过多种渠道让茶业口镇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网络走出去,外部的先进技术走进来,切实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使互联网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2.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

打开外界对话渠道

信息化助力池上乡村振兴

农村乡村振兴,最大的瓶颈在与信息渠道的闭塞、沟通媒介的匮乏。

这个瓶颈,对地处鲁山山区的池上镇尤为明显。

开展信息化建设以前,对外沟通渠道多依靠电视、网站获取外部信息,如何将自身优质农产品和旅游资源推介出去还多依靠口口相传。

也是这种信息不对应,造成池上镇农产品、旅游产业虽然作用独树一帜的山水资源,却无法形成规模、广为人知,导致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处于发展末端,自我掌控市场能力不足。

创建为省级“信息化扶贫示范镇”以来,池上镇充分运用项目建设成果,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广泛推介优势资源,鼓励企业和群众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发展、致富奔康,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提升和有力保障,乡村振兴步伐明显加快。

一、硬件为先,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联合联通、广电等单位,改造升级网络硬件设施,池上镇44个行政村网络接入速率在10Mbps以上,多数村达到100Mbps,村庄、景点、交通干道均覆盖4G无线网络。

在5个村建设无线网络覆盖,镇内无线覆盖村总数达到7个,乡村旅游网络设施实现合理布局。

期间,针对聂家峪等重点村4G信号不佳问题,专门对接协调,第一时间增配硬件设施,妥善解决到位。

二、抓实培训,广大群众信息技能不断提升。

项目建设期间,先后举办多期信息化技能培训班,组织分散学习培训,提高群众计算机、互联网实际操作能力,参训受益的扶贫重点村农民家庭超过30%,涌现出了彭来等电商乡土人才,群众运用微信等网络渠道销售农副产品积极性明显提升。

2019年,群众通过微信、电商平台等手段销售蜜桃、猕猴桃等产品已占总产量的20%左右。

三、强化运用,产业振兴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幸福池上”公众号对外推介作用明显,客商游客通过平台链接池上资源逐渐成为重要渠道之一。

建成以来,先后吸引北场花海、食用菌园区等项目落地建设,涌现出八戒开荒、七蜗牛等优质电商平台。

近年来,池上镇及所辖聂家峪村、池埠村被评为市电子商务示范镇、村,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镇接待人数5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100万元。

3.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

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信息化扶贫

作为省级信息化扶贫示范镇,2017年周营镇人民政府成立信息化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为充分发挥信息化扶贫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农村信息化和扶贫工作实际,成立了新型农民创业项目,并以此为依托,建立多个农村基层综合信息站和专业信息服务站,积极推进当地农民靠信息化、互联网和电商实现脱贫致富。

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新农民创业园以培训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创业、电商专业人才免费培训、乡村青年电商免费孵化为主。

一是强化电商平台应用方面的培训和电商孵化。

立足当地,辐射周边。

2018年新农民创业园成立至今,开展培训800余人次,成功孵化电商100余个,50余人长期就业于新农民创业园,开设淘宝、阿里巴巴等店铺50余个,拥有兰微诗、微湖湾、优兰之秀、以凡以恋等多个自主品牌,年营业额2000万左右。

二是强化电商技术人员的培训。

针对电商所需的开发、设计、摄影、网红等专业需要,培训了产品开发人员多名、设计师多名,摄影师3人、网红直播人员多名。

这些技术人员,兼顾淘宝和技术,协同创业园的其他人员运作整体流程。

形成了独立设计开发产品,独立模特摄影,独立淘宝店铺装修设计和网红直播,以及快递物流等相对完善的电商创业产业链。

为创业园长期运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为周营镇电商发展做了良好的技术储备。

三是创业带动,抱团发展。

创业园坚持园内乡村青年“人手一店,独立创业”的思路,力争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淘宝店铺或者阿里巴巴店铺,所有的店铺按照园区内的整体规划,统一思路运作,每个店铺的盈利都是属于个人的。

创业园给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等提供电商所需要的产品资源、运营所需的技术、管理等,让大家能够抱团发展、相互协助,达到电商信息化扶贫带动就业、创业的目的。

四是信息化扶贫,带动乡村振兴。

为了切合信息化扶贫工作实际,现新农民创业园参与电商扶贫贫困户15户19人,参与电商免费培训,残疾人电商创业,敬老院慰问等公益。

目前新农民创业园成立了专门的农村淘宝部门、农产品宣传部门,致力于电商销售当地特产、农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新农民创业园先后获得枣庄市总工会授予的“工友创业园”称号、山东省优秀互联网品牌(山东省电子商务促进会)等荣誉。

4.东营市广饶县陈官镇

2016年,广饶县陈官镇成功入选山东省“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试点。

入选试点以来,陈官镇按照省、市、县信息化扶贫工作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信息化建设示范镇”建设任务合同,根据创建标准,全力打造“信息化扶贫示范镇”。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建立起陈官镇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由镇长任组长,镇工委、扶贫办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村村确定了信息化建设负责人。

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陈官镇“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实施方案》、《陈官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推动措施,确立了建设目标,明确了建设方向。

二、立足实际,推进“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

(一)完善基础设施,打牢农村信息化发展基石

作为“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试点,陈官镇不断加强信息化网络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农村信息化发展基石。

积极协调通信运营商,加快推进宽带升级改造和光纤到户,提升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缩小城乡差距,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开展信息技能培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积极开展信息技能培训,深化农村远程教育体系建设,整合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集成远程教育技术,协调各部门远程教育力量,广泛开展农村远程教育,普及农业科技、致富信息及相关的技能培训,举办电脑网络操作知识培训班,通过培训大大提升了村民电脑操作的技能。

(三)实施信息化惠民政策,拓展居民信息终端普及

协调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着眼于农村市场深度拓展,制定符合村民的优惠上网资费标准,降低农民使用通讯工具的门槛,推进农村居民信息终端普及应用,实现了在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就有营销服务网点,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快捷地开通、办理各种通讯业务。

(四)完善配套设施,推进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

利用陈官镇便民服务中心大厅,配备宽带上网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为全镇居民提供信息服务。

同时在贫困村各成立信息服务站,配备信息员,为村民提供服务。

(五)推广“互联网+医疗”应用,广泛服务农村居民

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管理云平台,通过智能云健康监测设备和综合云健康服务平台,让村民享受到便捷的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实现了重大疾病预防的及时诊断,减轻了贫困家庭看病负担,基本达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早预防”的目标。

三、推进措施,助力信息化扶贫工作的开展

(一)基础网络建设助推农村信息化。

网络宽带基础设施及“4G网络”的全覆盖,为智能手机、计算机等信息终端的普及创造了有力条件。

通过不断的宣传推广互联网应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信息服务站便利群众生产生活。

充分利用综合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文化教育、农业科技、气象信息、信息技能培训等网络信息查询服务。

 

5.烟台市牟平区玉林店镇

玉林店镇扎实落实省、市、区信息化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本着“政府扶持、社会参与;整合资源、共建共享;自愿参与、自主选择”的原则,着力发展信息化扶贫,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农村扶贫开发,打造信息化扶贫示范镇。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领导工作小组,各村设立信息员,负责本村信息化扶贫工作,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制定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对扶贫信息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定期对信息化扶贫建设情况进行调度、督导、检查,确保信息化扶贫工作高质量完成。

二、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全覆盖。

镇党委政府积极与联通、移动和电信等网络运营商对接,全镇10个省级贫困村已全部接通宽带,基本实现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中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智能手机不少于60部、计算机不少于20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少于15台的建设目标。

让农民随时随地接收外界最新信息,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农户信息终端的普及和应用,可以让农民的孩子通过网络进行听课、学习,可以让农村百姓在网上干事创业,也可以充分挖掘农村的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

三、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站。

玉林店镇在省级重点贫困村中的小宅村、东桑杭埠村、对阵圈村建设了3处规范的综合信息服务站。

农村信息服务站既是农民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信息化扶贫工作关键环节,通过信息服务站农民提高了信息利用意识、学习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技巧。

农民在信息服务站推广、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收益。

四、进行信息技能培训。

镇政府邀请农技专家、互联网专家和农村电商专业人员对村两委成员、信息员及部分对信息化有兴趣的村民提供技能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了信息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农户对信息化的认识,为以后更好的通过网络平台干事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项目。

镇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在东桑杭埠村、小宅村、对阵圈村3个村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项目,每村分别购置了“智能健康检测仪”套装、吸氧机、理疗灯、电脑、空调、智能系统管理平台等设备。

村民可实现刷身份证对心电、血压、血脂、血糖、尿常规、尿酸等多项目进行免费快速检测,自动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检测结果实时上传系统管理平台,实现慢病、常见病的常规管理,实现了乡村居民“小病不出村”、“未病早预防”的健康呵护与信息化查体功能。

村民充分享有了在家门口健康守护的获得感,同时感受到政府为百姓精准扶贫带来的幸福感。

 

6.济宁市泗水县杨柳镇

泗水县杨柳镇作为山东省2016年度“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建设试点乡镇之一,结合当前的三大攻坚活动之一——“扶贫攻坚活动”,现将项目创建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形成合力。

杨柳镇党委、政府,县工信局把信息化扶贫示范镇项目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杨柳镇成立以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科室为成员的创建“信息化扶贫示范镇”领导小组,明确专(兼)职信息化建设责任人,所辖每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有1名信息员,并制定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任务落实的牵头组织工作,主要参加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积极响应,主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

二、加强指导,调研学习,快速落实。

市工信局分管领导、业务科室多次到杨柳镇指导项目的建设,对项目的规划、建设内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县财政局、工信局相关业务人员在项目的建设前、建设中、建成后多次到镇进行实地督导;市工信局组织承担建设任务的镇工作人员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进行考察学习,杨柳镇组织人员到临沂市莒南县涝坡镇考察学习。

通过指导、学习,杨柳镇认真研究、结合实际,制定建设方案和推进相关工作的具体落实措施。

夯实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的信息化建设基础,通过试点示范应用,逐步培养农民使用互联网的良好习惯。

三、合理规划,整合资源,优民惠民。

杨柳镇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发挥“互联网+医疗”模式,初步建成5个医疗综合信息服务站,共涉及省级扶贫村14个村,服务人口10500人。

分别是:

1、东苑社区为新建社区,共辐射小厂、老官、张刘、郭家铺、潘家庄等5个搬迁村,人口合计4000余人,综合信息服务站投资约65万元,建有信息化扶贫医疗健康小屋一处;2、老泉社区共辐射老泉村(原老泉一村、老泉二村、老泉三村、老泉四村)、郭家庄、谷家庄3个村,人口合计3300余人,结合村卫生室建设医疗综合信息服务站投资约7万元,配有医用多功能检查仪一台。

3、西柳村医疗综合信息服务站,辐射西柳村、于家泉村(搬迁村)、吴家庄村3个村,人口合计1800余人,综合信息服务站投资1万元;4、田家庄村医疗综合信息服务站,辐射田家庄村、许家庄村2个村,人口合计600余人,综合信息服务站投资约5万元,配备流动医用多功能检查仪一台;5、滕家庄村医疗综合信息服务站,辐射滕家庄村1个村,人口合计800余人,综合信息服务站投资约5万元,配备流动医用多功能检查仪一台。

以上5个医疗综合信息服务站投用后,除涉及14个省级扶贫村外,还辐射周围村庄20余个村,服务人口接近20000余人,即方便群众随时了解身体状况,又方便家庭医生随时掌握群众身体健康。

四、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抽调1名信息化建设负责人专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并设计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

二是信息技能培训:

通过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等方式,使得每村信息员、八成以上村“两委”成员、20%的农村居民家庭参加过信息技能培训。

连续三年通过培训农村淘宝、电子商务、信息化扶贫及信息员技能培训等六次培训已经达到以上比例。

三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每村接固定宽带,且固定宽带平均接入速率高于10兆每秒,新建固定宽带接入网络全部采用光纤到户方式。

四是信息终端普及应用:

该项目在建设前、建设中、建成后通过走访调研,使得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智能手机多于60部、计算机多于20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多于15台。

五是依托互联网+医疗建设信息化扶贫健康小屋一处,并成功与镇卫生院连成局域网,使信息共享。

7.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

泰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严格落实省市两级扶贫指示,督促督导各扶贫示范镇提升建设水平、总结建设经验、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东平县老湖镇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工作已逐一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实施完成,于2019年底通过了省工信厅检查考核,创建程序规范、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现将工作情况和成效汇报如下。

一、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

根据工作部署,先后对冯庄、郭楼、陈辛庄、西四、贾村、后茶棚村、王台等省市重点扶贫村的信息员开展了业务培训,通过对农村信息员工作规范和服务要求、计算机基础及操作技能、智能手机操作技能、电子商务基本应用等内容的学习,信息员对信息化扶贫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对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开展了计算机操作技能、手机操作技能和农村电商培训,邀请电商培训企业对全镇71个村的年轻村民代表进行了农村淘宝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探寻信息化脱贫路子。

电商带头人解庆丽,通过参加东平县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开设多家淘宝店铺,把东平湖特产卖到全国各地。

其中,淘宝店铺—暖娘娘手缝坊,主做手工缝制棉衣,给留守妇女,贫困户提供了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加快信息服务站建设,促进信息扶贫规范化

为进一步规范信息化脱贫建设,该镇在贾村、朱桥、后仓和西二4个省市级贫困村设立了综合服务站,对服务站进行简易装修,并购置电脑、桌椅等基础设施设备,确保服务站正常投入使用,及时为村民提供多功能信息化服务。

同时在贾村和朱桥所在的凤凰社区综合服务站设立了高标准培训会议室,满足村民的多种培训需求,并进行了编织培训、农技培训等多次培训活动。

三、促进互联网+建设,助力全面信息化脱贫

(一)实施互联网+医疗项目,完善医疗保健服务。

依托老湖镇卫生院,建立互联网+健康扶贫信息服务系统,卫生院每个签约医生及乡村医生通过在手机上下载健康扶贫APP这一应用程序,能选择其管辖内的服务家庭,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进行信息摸底核实,对其进行签约管理和随访服务,记录服务内容,实现健康扶贫无线移动办公。

在互联网+模式下,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健康扶贫档案可以在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中实时更新、实时查询和动态管理,家庭医生或责任村医通过手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健康服务进行随时随地的动态管理,在手机上直接将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随访信息实时录入,与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完成重点人群随访服务,从而保证了健康扶贫工作及时、规范地开展。

(二)创新互联网+党建模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

在凤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带有二维码和操作说明的标志牌,依托灯塔—党建在线app,使广大党员通过手机扫码,就可以加入灯塔党建系统,在app上实现在线学习,党建知识问答,和党建信息获取等服务。

灯塔e支部管理员,还可以通过电脑上传本支部的党员大会、党员生活会开展情况等信息。

下一步,党建灯塔在线app将陆续实现网上交党费等功能,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创建互联网+教育平台,为贫困儿童搭建平等教育阶梯。

在滨湖社区服务站附近设立电子阅览室,为覆盖范围内的贫困儿童提供纸质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区域,贯彻扶贫先扶智理念,使我镇贫困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8.威海市荣成市柳埠镇

一、取得的成效

荣成市将埠柳镇作为示范镇,目前创建工作已全部完成,各示范项目运行正常。

主要成效:

一是加强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的服务作用。

制定了信息员工作职责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管理制度,并全部公示上墙,不定期的举办了多期面向农村居民家庭的信息技能培训,自示范镇创建以来,信息服务站点不定期的举办面向农村居民家庭的信息技能培训,20%多的农村居民家庭已参加过信息技能培训,服务站自创建以来,培训总人数达到1000多人次,使农民初步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化技能。

二是“互联网+医疗”应用项目为群众带来便利。

充分利用荣成市智慧卫生诊疗平台,在村级卫生室安装接入设备,架设传输专线,通过互联网与镇级医院、市级医院对接。

目前3个工作站已覆盖13个贫困村,为2370名贫困人口建立体检档案,对1248名因病致贫人口进行定期入户随访。

三是积极开展互联网+农业”示范应用。

建设农产品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并以此为平台,整合各类资源,成立电商协会党支部。

党支部建立创业培训工作机制,与威海电商协会、荣成市妇联等结成合作伙伴,定期邀请电商专家进行系统培训,进行业务咨询、营销策划、代发货等服务,普及电商专业管理知识,增强从业者的市场竞争力。

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培训班5次,培植孵化了3家规模化、标准化网店。

盘活不夜村2500多平闲置厂房,建设完成一处集农产品存储、物流、交易等于一体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与顺丰速运合作,制定青皮无花果服务升级方案+,年内销售无花果、地瓜等农产品800多万斤,销售额达1500多万元;充分发挥华林农产品电商交易中心作用,项目建有电商交易及农产品展示区、产品储存物流库、办公楼及附属设施、种植示范区和采摘体验区,集电商交易、创业培训、农产品展示、储存加工中转、物流配送等多功能于一体,既可以为当地企业、商户提供办公平台,又能为外地客商和全国性网络平台提供对接平台,同时吸引物流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集聚,对提高全镇农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膨胀镇域经济有着积极推动作用,进一步包装“生态埠柳阳光果乡”品牌,带动全镇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四是开展“互联网+休闲旅游”示范应用。

结合信息化扶贫建设,着力抓好体验中心建设、采摘线路制定、标准化管理、电商推介平台等工作。

聘请途歌集团对全镇旅游采摘进行整体规划,把无花果采摘作为突破口,由政府牵头,设计宣传折页及采摘优惠券,旅游旺季期间到市内各大景区、宾馆进行营销;设计统一产品包装箱,印制“埠柳农家无花果”统一标识符号,由政府进行统一备案,提高产品知名度,逐步形成品牌效应。

同时借助埠柳镇首届无花果采摘节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宣传面,全面叫响埠柳镇“绿色生态镇、休闲采摘游”知名度,提高产品销量,增加贫困村群众收入。

二、经验做法

1.发挥村级信息员带动作用,加强信息化培训。

一是充分发挥建成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及甘薯产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作用,定期组织开展信息化培训会议,对涉及到电商运营、农产品信息发布等内容进行重点培训。

二是及时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采用点单+派单模式,组织开展电商培训会议及线上销售等课程,切实提高对村级信息员培训效果。

三是建议建立健全信息化培训体制,对信息化培训次数、内容、流程等进行规范,采用手把手教学、一对一辅导模式,确保培训实效。

2.发挥电商扶贫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发挥农产品电商交易中心作为镇域范围内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规划建成物料堆放、电商交易、冷冻存储等功能区域,进一步规范厂区建设、扩大厂区规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与多家电商公司对接,引进电商及物流公司入驻,在收购群众农副产品基础上,依托线上淘宝平台、抖音、快手直播等对农副产品进行宣传推介,提高区域农产品知名度。

三是在农产品交易中心配备电子显示屏基础上,对镇域范围内农产品种类、收购价格、品质要求等方面进行公示公开,增强信息发布力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是对镇域范围内普通群众农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提高单位农产品价值,与多个村签订农户农产品优先销售框架协议,真正让经济效益惠及群众。

 

9.日照市五莲县户部乡

近些年来户部乡在信息化扶贫领域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原则,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服务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让农民享受更多的信息化发展成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1、打牢基础、服务村民

紧扣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更新信息化扶贫手段。

在前期创建之初积极开展有线电视入户、“宽带入户”、WIFI覆盖等通信基础建设活动、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以农村宽带网络建设和普及为重点,加快贫困地区通信网络建设力度,全乡农村信息网络得到快速发展。

全乡行政村已实现光纤到村和4G网络全覆盖。

开发了“樱乡户部”信息化扶贫平台,覆盖全乡38个村庄,平台包括魅力户部、樱乡户部、智慧党建、健康生活、脱贫攻坚等板块,实现了旅游、农业、党建、医疗、扶贫等与互联网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