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7941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校三班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1

教学背景:

最近,我在教《分数的初步熟悉》这一课时,的确感到有点头疼。

由于我向来认为对于分数的含义同学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在课前仔细钻研教材,还费尽心思设计了教案,预备把要学的学问点都有讲得十分透彻、到位。

但结果,在上课时,许多同学都觉得很容易,他们不停地插话,打乱了我细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可让他们做作业时,却是错误百出。

但是不让他们插嘴,用心听我讲,结果他们兴致全无,趴在桌上不想听课。

我真是不知该如何办才好,一下课,甚至还抱怨这些同学真是太放纵了!

后来,我停顿了埋怨,开头反思:

如何才干让同学乐观、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呢?

对!

就是要让同学亲历实践活动,提倡自主学习。

案例描述:

一、嬉戏导入:

(用掌声表示数)

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当第3小题口述后,同学没有击掌,有的同学窃窃私语,有的同学紧锁眉头,此时,每个同学都在乐观地思索(进入了状态)。

2分钟过去了,一个同学站起来问:

“邱教师,这半个苹果该怎样表示呀?

”接着我就顺水推舟对大家说:

“是啊?

你能用手中的圆形纸折出半个来吗?

(同学兴趣盎然,待同学折出之后)

二、自主探究,体验分数

师(用期盼的目光追问):

怎么表示这半个苹果呢?

生1:

可以说“一个苹果的一半”。

生2:

可以画出半个苹果“D”

生3:

可以用1/2表示。

生4:

可以用0.5表示。

……

师:

学生们刚刚都说得很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缺乏一个苹果的状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就象刚刚第3位学生说得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苹果的一半,现在谁能说出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

(在同学熟悉了1/2这个分数之后)

师:

你能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

(同学动手折纸表示后反应)

生1:

可以折成……

生2:

可以折成……

师:

你还能用手中预备好的各种外形的纸折出你想熟悉的其它分数吗?

(同学信念十足地说:

“能”,并且表现出十分感兴趣的样子。

生1:

我用正方形纸折出了1/4。

生2:

我也是用正方形纸折出了1/2。

生3:

我用长方形纸折出了3/8。

生4:

我用长方形纸折出了3/4。

生5:

我用圆形纸折出了5/16。

……

(同学听得十分仔细,并且纷纷投去称许的目光。

当初,我也对学生们出色的答复露出了拜服的神情。

接下来,学生们又乐观地做了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上面这个案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它较好地表达了我思想上的一些创新和改变。

一、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

在前面教学时,因为总是对同学不太放心,结果只会束缚同学的手脚,妨碍了同学思维的进展,由于真正能培养同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必需是同学自主的活动,这一节课中,老师充分地相信同学、信任同学是有主动学好数学的愿望和潜能,课堂氛围民主、活跃、开放,敬重同学对学习办法的挑选,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同学,鼓舞同学用自己的办法去把握数学学问。

充分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实现了让同学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小仆人”的目的。

二、重视同学的情感体验。

纵观囫囵教学过程,同学向来处于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举行探索,从而形成独特的见解。

老师不仅让同学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乐观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重用乐观性的语言评价同学的学习过程,让同学获得一种乐观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综上所述,老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深化钻研新课程规范,深刻领会其精神和理念;深化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

在此根底上细心设计出教学活动,创设出宽裕、和睦的学习气氛,这样才干让同学主动参加囫囵教学过程,从而成为学习的仆人。

学校三班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2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出分数,会写分数,把握分数的各局部名称。

2、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3、培养同学的观看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别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由平均分引出1/2。

1、学生们,今日我们上课前先来个竞赛怎么样?

那就请你们注重仔细听,比一比看谁反馈快!

(1)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2)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3)现在惟独一个苹果了,还是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呢?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半个,那半个该怎么表示呢?

学生们,能用你喜爱 的办法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吗?

(画图、写汉字都可以)

生:

黑板板演,并容易介绍

师:

学生们用自己喜爱 的方式表示了苹果的一半,你们的方法都很好。

你觉得哪种办法更好?

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学生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

它就是我们今日要熟悉的新伴侣,——分数。

(板书:

熟悉分数)

二、体验感悟二分之一的详细含义

1、师:

(出示实物图形)你们看,现在我手中有个苹果,想想你可以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呢?

(切)

可现在教师手中拿的是苹果的图片,那你怎么才干得到他的二分之一(对折)

师:

为什么对折?

师:

是的,对折后,两局部彻低重合,表明是平均分。

(不说对称)

(贴半个苹果图)

师:

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说一说。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找3、4个同学说说)

师:

那另一半苹果呢?

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为什么?

小结:

(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这是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是其中的另一份,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这两份合起来就是这个苹果。

)小声说说。

2、再找人说说二分之一的涵义

3、师:

我们刚刚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得到它的二分之一吗?

要求:

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

师:

(将作品贴到黑板上)生说:

怎么折的?

怎么得到了长方形的二分之一?

指板书说:

你们看这些长方形的大小不同,折法也不同,这里还有苹果,为什么其中的一局部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呢?

师:

小结:

看来不管是一个苹果还是一个长方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4、验证比萨饼:

为什么不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5、理解外形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出示圆课件)

6、理解外形不相同大小相同的图形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出示正方形课件)

7、推断,进一步体味“平均分”

三、在探究体验中理解熟悉其它分数并写出分数

1、我们一起讨论了二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熟悉三分之一。

出示课件:

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边说边写先写分数线,在写分的分数分母,最后写取的份数分子。

2、现在悄悄地想想:

里面的“3”和“1”各表示什么意思?

分数中间的横线,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

(同桌研究)3表示的平均分成3份,它叫分母,1表示的是这3份中的一份,它叫分子,中间的横线表示的是平均分,它叫做分数线。

(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3、书空:

用手在桌子上写写三分之一

4、你能不能用正方形的纸折一折,用阴影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看看谁的办法多?

师:

(收集不同的作品黑板展示)有反应,谁是这样折的?

统计

师:

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吗?

(个别要验证,较难、没有折出来的教师出示一个)

师:

你们真棒,一张正方形的纸,有这么多不同的折法都得到了它的四分之一。

5、其实,除了图形中有分数,在我们身边也处处都有。

示例:

咱们班有36人,你是咱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1/36)

假如有个大蛋糕,刘宇佳这一组来平均分这块蛋糕,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

(板书:

1/6)

假如女生来平均分这块蛋糕,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

(板书:

1/15)

假如全班来平均分这块,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

(板书:

1/36)

想:

这些分数,你有什么发觉?

(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越少)

6、大家还想熟悉那些分数?

你能自己举个分数的例子吗?

师:

这样说下去,说得完吗?

生:

对了,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感触数学文化

1、分数进展史的介绍

学生们制造出了这么多的分数,真了不起。

其实我们国家是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呢!

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分数,那现在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呢?

五、稳固练习

1、学生们真了不起,对分数有了这么多了解,那你们来看看这些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局部吗。

(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2、看图估一估,阴影局部大约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课件验证)

比拟:

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你发觉了什么?

3、玲玲和丁丁在争辩不休,看看为什么?

把一根火腿肠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一定是这根火腿肠的二分之一?

4、出示课件:

外形不一样、大小看不出来的三角形,还是平均分吗?

思量题:

我们班第一组有6个学生,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分之几?

每份是几人?

六、总结收获

这节课即将完毕,能谈谈你有哪些收获或体味吗?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熟悉

学校三班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3

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熟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估一估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熟悉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2、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同学的观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体现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动手操作,观看比拟中,培养同学勇于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胜利的体验。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熟悉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难点:

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小伴侣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

(中秋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

(赏月、吃月饼)(课件)学生们爱吃月饼吗?

(爱)

师:

这里有4块月饼,怎样分给两个小伴侣才公正呢?

(课件)

生:

一人分2块,这样才公正。

师:

数学上把“公正、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

平均分)

师:

假如有两块月饼,又该怎么分呢?

(课件)

生:

每人分一块。

师:

现在月饼惟独一块(课件),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小伴侣吗?

生:

能。

(师板书: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师:

每人分得多少呢?

(半块);半块用哪个数表示呢?

用我们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出来呢?

(不能,同学猜想1/2)师:

对!

就是1/2,(课件出示1/2),谁知道1/2是个什么数?

生:

分数

师:

对!

今日我们就来初步熟悉这个新伴侣——分数。

(板书:

分数的初步熟悉)

【设计意图:

让同学在认识的生活情景中经受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抓住新旧学问间的衔接点,知道学习“分数”的须要性。

(二)动手操作,探究沟通。

1、熟悉1/2

师:

谁能结合刚刚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同学说出:

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板书:

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

指名同学再次说说1/2的意思

师:

(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

(让同学明了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1/2)  师:

现在同桌互相说说1/2的意思。

师:

1/2怎么写呢?

(伸出手指和教师一起写:

先写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

1/2怎么读呢?

(生读一遍,再书空写一遍。

【设计意图:

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初步感知分数“1/2”的含义,学会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