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316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docx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docx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天一大联考

2020-2021学年(上)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Fe56Cu64As75

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文化是世界史上璀璨的明珠。

下列图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2.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小于5.6的雨水属于酸雨B.温室气体只有CO2

C.NO、SO2均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PM2.5浓度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3.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铁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B.氧化铝可用于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制品

C.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低碳钢可用于制作钢板、钢管等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馏时,馏出液一滴出就开始收集馏分

B.分液时,下层液体流出后,继续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

C.实验剩余的钠块不能放回原瓶,应另行处理

D.配制溶液中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的玻璃棒一端需接触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

5.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氨水鉴别Al3+、Mg2+B.用Ba(NO3)2溶液鉴别SO42-、CO32-

C.用盐酸鉴别Na2CO3、NaCl溶液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CO2气体

6.下列操作使所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A.趁热将稀释的硫酸溶液转入容量瓶中并定容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洗好的容量瓶未经干燥直接进行实验

D.用蒸馏水清洗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将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7.常温下,将某金属片浸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中,经5小时腐蚀后的质量损失情况如图所示,则该金属可能为

A.CuB.MgC.ZnD.Fe

8.现有由两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有气体放出;②加水溶解时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满足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

A.Ba(OH)2和NH4ClB.AlCl3和KOHC.AgNO3和NH4ClD.KCl和Na2CO3

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将溴水滴入FeCl2溶液中:

2Fe2++Br2=2Fe3++2Br-

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

Fe3O4+8H+=3Fe3++4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浓硝酸混合:

Fe2++4H++NO3-=Fe3++2H2O+NO↑

D.将等浓度等体积的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NH4++OH-=NH3·H2O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aCO3

CaO

CaSiO3B.Fe

FeCl2溶液

FeCl3溶液

C.NH3

NO

NO2D.S

H2S

SO3

1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Al3+、Cu2+、SO42-、NO3-

B.加入Al粉产生气体的溶液中:

Na+、NH4+、SO42-、HCO3-

C.c(Fe2+)=1mol·L-1的溶液中:

Na+、Mg2+、Br-、Cl-

D.强酸性溶液中:

K+、NH4+、MnO4-、Cl-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13.V2O5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

V2O5溶解在浓盐酸中的产物为VO2+和气体单质X,该气体可用FeCl2溶液吸收。

下列关于V2O5溶解在浓盐酸中的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V2O5

B.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C.根据上述信息可判断氧化性:

V2O5>X>FeCl2

D.每生成1molVO2+,可产生11.2L气体X

14.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15.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NaHSO4固体熔融时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NA

B.0.1molCl2溶于水,溶液中有0.1NA个Cl-

C.1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最终水溶液中含有的O原子数为2NA

D.100mL12mol·L-1的浓HNO3与过量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16.向27.2gFe和FeO的混合物中加入3mol·L-1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Fe(NO3)3。

在所得溶液中滴入amol·L-1的NaOH溶液,当消耗1.5LNaOH溶液时,沉淀恰好达到最大量,质量为42.8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和Fe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B.沉淀达到最大量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NO3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D.Fe和Fe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的HNO3为0.2mol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下图是自然界不同价态的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利用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石膏的化学式为;芒硝在浓硫酸中失水的过程是(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由图示及有关知识可以推知,FeS2中Fe的化合价为;雄黄和雌黄中S的含量较高的是:

(填名称)。

(3)框中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利用凝聚法,将SO2气体通入稀H2S溶液中能够得到S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验证得到胶体的常用方法为。

18.(11分)

I.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

(1)用上述原理制取HCl除了利用了浓硫酸的难挥发性和盐酸的沸点低外,还利用了浓硫酸的①;②。

(2)如果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反应制取HCl气体,并控制反应速度,下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仪器X的名称为。

II.收集一烧瓶的HCl气体,并利用如下装置进行相关探究(夹持装置略)。

(3)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4)注入浓氨水后,具支试管Y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关闭K2、K3,打开K1,慢慢注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打开K2,请描述烧瓶中的现象:

19.(11分)现有A~G七种物质,A为碱,其焰色反应为紫色;B为黄绿色气体单质;D为银白色金属单质,其在化合物中可呈现多种化合价;G是很好的水消毒剂,含有三种元素。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D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实验现象为。

(3)一定条件下,F具有与氢氧化铝相似的性质,可以溶解在热的A浓溶液中,这体现了F的性。

(4)已知G中的阴离子为DO42-,C的溶液呈强碱性,试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G是很好的水消毒剂的原因是。

20.(11分)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氧化铝和少量氧化铁杂质。

由明矾石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明矾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钾氮混合肥料的成分为K2SO4、(NH4)2SO4晶体,则图中“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干燥。

(3)加入氨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滤渣1、滤渣2的成分分别为、(填化学式)。

(5)通入过量气体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9分)现有由3种元素组成的某固体化合物,某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其组成:

I.取3.57g该固体化合物于硬质玻璃管中,缓缓通入干燥的H2排除空气后加热,将产生的混合气体通入混有少量硫酸铜的CaCl2干燥剂中,干燥剂部分变蓝。

II.将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混合物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紫红色金属1.92g和滤液。

III.经检验,I中的生成物之一为强碱,且其焰色反应呈黄色;向II中的滤液中加入足量CuCl2溶液,得到1.47g蓝色沉淀。

(1)由I、III中的现象可知该固体化合物中含有元素(填符号)。

(2)II中得到紫红色金属的物质的量为。

III中得到蓝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该固体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加热时,该固体化合物与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