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213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docx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docx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学生的个别差异,从而使教育活动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

本章主要涉及的内容便是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中学生。

本章重点:

这一章主要涉及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中学生在认知、人格方面的发展特点;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难点:

中学生人格发展

本章内容琐碎,细节比较多。

近几年来的教育心理学考试中,涉及的题目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也会出现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论述题不多见。

重点要识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学习准备、自我同一性、最近发展区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心理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自我意识、认知方式的差异及其教育意义;评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善,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

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些新的特征进行量的积累时,体现出连续性,导致质的飞跃时,也即表现出阶段性的发展。

在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最能体现连续性和阶段性的时期是第二性征出现的时期,第二性征出现的整个过程为连续的变化,但是这前后有着质的差别,又体现为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呈现一定的定向性和顺序性。

尽管个体心理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但每个阶段的发展是不可逆且不可逾越的。

如个体动作发展时,就遵循自上而下(从头到脚)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都是不可逆的;

3.不平衡性。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率直线发展,而是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同一阶段,个体不同的机能系统在发展速度、起止时间、成熟水平上不同;另一方面,个体的同一机能系统在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如在儿童期,个体的性征发展速率等明显要低于个体的身高发展,就身高发展单方面来说,在青春期后的发展速率明显慢于儿童期;

4.差异性。

尽管任何一个正常个体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发展的个体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很强,有的人记忆力很好,;有的人爱动,有的人爱静等等,这些都俸现了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核心要点提示

这部分内容对于考生来说不太容易理解,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少年期

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主要体现为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杂,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并出现了反思思维。

思维的对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有主观性和片面性。

少年期的心理活动随意性增强,能随意调节自己的活动;独立意识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

(二)青年初期

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

这是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青年初期个体的心理发展特点为:

智力水平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意志水平上也会出现和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核心要点提示

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点方面,识记内容时容易遗漏,考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来回忆这两个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1.思维水平;2.情感水平;3.自我意识;4.意志水平。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使教育活动与学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

(一)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纵向方面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

横向方面的学习准备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

学习准备与学习的关系:

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果,与此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二)关键期

关键期最早由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茨在研究小鸭的习性时发现,动物追随行为——印刻现象,只在特定的时期出现,即关键期。

关键期的基本特点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的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印刻现象(imprinting)是在对动物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的,是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

心理学家将动物关键期的概念引入儿童行为学习的研究领域。

这里所讲的关键期是指个体的行为和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见表2—1),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减弱或没有影响。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表2-1一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

心理发展的内容

2岁左右

口语学习的关键期

4岁左右

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4-5岁

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5岁左右

掌握数的概念的关键期

5岁以前

音乐学习的关键期

10岁以前

外语学习的关键期

第二节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是20世纪杰出的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专家。

他的研究把众多心理学家的目光引向了认知过程,促使研究者重新思考人的认知发展是如何发生的这一问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的简单积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构的过程。

他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他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这一概念来划分智慧的发展阶段。

他将人的认知发展依次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大致对应一定的年龄范围,每个阶段都以“运算”质变为特征。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儿童只有动作层面上的智慧,语言和表象尚未产生。

初生时,儿童仅有一些笼统的反射,靠感觉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在这一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出现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这一阶段儿童认知上获得了两大成就:

一是主体与客体的分化。

例如,这时的儿童可以学会看着镜子,用手来摸自己的鼻子,而不是镜子中的自己。

二是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例如儿童在这一时期可以学会用手够到面前的毯子,拿到毯子上放置的玩具,这就意味着因果性认识已经产生。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和上一阶段的儿童相比,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2.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3.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4.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正在小学阶段读书,此时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为:

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2.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

3.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已经摆脱了具体可感知事物对思维的束缚,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这个时期的儿童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主要的思维特征体现为以下几点:

1.命题之间的关系

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他们不仅能考虑命题与经验之间的真实性关系,而且还能看到命题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并能推论两个或多个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2.假设一演绎推理

这一阶段儿童能够运用假设一演绎的推理方式来解决问题。

他们能在考察问题细节的基础上,提出假设理论或解释的正确性,再从假设中演绎出从逻辑上讲现象的合理性,然后检验其理论,看这些预见是否确实出现。

3.抽象逻辑思维

本阶段儿童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或直喻,能作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经接近成人水平。

4.可逆与补偿

本阶段儿童具备了逆向性和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模式。

5.思维的灵活性

本阶段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而是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不符而违反规则。

核心要点提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考查的重点,掌握时,要对应好阶段、年龄、特点。

由于我们所学习的是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形式运算阶段又是重中之重。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

因此,各门具体的学科应该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过当时的认知同化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而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核心要点提示

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例如,对于处予前运算阶段的4岁儿童来说,学习形状时要采用具体的实物来讲解;而对于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8岁儿童来说,学习形状可以在采用具体的实物讲解的同时采用图示来进行。

4岁的儿童多学习的是“水果”“蔬菜”这样的概念,而8岁的儿童学习的是“哺乳动物”这样的抽象性更高的概念。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教育训练可以加快个体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育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最近发展区

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考虑到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掌握的概念、规则等。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意义在于,它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其对教摹的启发是:

教学不应该只看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正在发展的状态。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强调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不仅指认知的发展,还包括人格等社会性的发展,本节将主要介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

如果个体能够成功而又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方向发展。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

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对周围世界以及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基本的信任感。

这是人格健康的基础。

一个婴儿出生后最迫切的要是父母爱他、照顾他。

如果他能得到合理的照顾、哺育、关切与爱护,就会感到世界是个安全而可信赖的地方,因而发展起对他人信任的人格。

反之,如果父母照顾不周,环境多变,哺喂欠缺,对他态度恶劣,就会使儿童对周围环境产生猜疑,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不安,形成不信任他人的人格。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这一阶段儿童开始独立处理事情。

开始学会许多动作,如独立穿衣、吃饭、走路等。

他们开始试探自己的能力,不愿他人干预。

如果这种试探得到父母或照顾者的允许,并鼓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会逐渐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出现自主的感觉,养成自主发展的人格。

反之,如果父母或照顾者过于溺爱和保护儿童,或者是过分批评指责,对他们独立行动表现出不耐烦,横加干涉,孩子就会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使之产生一种羞耻感,而发展成羞怯与怀疑的人格。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儿童开始把他们的和大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开始对发展其想象力与自由参与活动感兴趣。

儿童喜欢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

此时,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的问题耐心听取并认真回答,对儿童的建议适当地鼓励与妥善处理,则儿童的主动性就会加强,从而发展了解是非的良知,培养出明辨是非的道德感。

反之,父母或者教师对儿童提出的问题不肖一顾或者嘲笑、禁止儿童的建议和活动,则儿童会形成退缩、压抑与被动而内疚的人格。

当儿童的主动性和别人的主动性产生冲突时,也有可能引发内疚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l岁)

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足培养勤奋感。

这是儿童进入学校掌握知识、技能的时期。

儿童在这个时期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的期望去完成社会任务。

他们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学习任务等获得成就与成绩,并因此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和赞许。

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能够得到家长和教师的支持、鼓励,并经常获得成功的经验和赞许,儿童将会以成功、嘉奖为荣,勤奋感就会加强,进而培养起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

反之,如果对儿童教育不当,或儿童屡遭败绩,或其成绩受到冷漠对待,则儿童就会自视不如他人,形成自卑感,发展出自卑的人格。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就是个体尝试把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统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的整体。

这些层面包括自己的身体相貌、自己以往的状况、自己的现状、环境与条件的限制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展望等。

个体综合这砦侧面,判断“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可以使青少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和周围环境之问的关系,能与环境保持协调和谐,这些心理特质对青少年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接受人生挑战都是至关重要的。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求谨慎的选择和抉择,在职业定向、性别角色等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

如果个体不能整合这些方面和各种选择,或根本就不能进行选择,不能建立自我同一性,青少年就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就会导致角色混乱,无法觅得关于自我一致的见解。

埃里克森非常重视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认为同一性的发展与前几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

前几个阶段发展得不顺利,那么同一性发展就相当困难,甚至不可避免地发生同一性混乱。

同一性不是在青春期才出现.儿童在之前已经形成了各种同一性,但是进入青春期后,之前形成的同一性不能应付眼前的选择和决断了,同一性的发展成为了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这一阶段是人们解决婚姻问题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

个体往往十分关注自己的形象,注重印象管理、关注自身的前途和发展。

这一时期,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如果个体在与人交往中,建立友谊,分享苦乐,而在其中又不失掉自己,则其获得亲密感。

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朋友之间、夫妻之间建立一种友爱关系,他会产生孤独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这一时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

如果个体事业成功,能够关爱下一代,造福社会,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就会有充沛感、责任感和义务感;反之,就会陷入自我专注的状态,颓废迟滞,缺失生活意义。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这是一个人一生主要努力趋近完善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人们回顾自己的一生,解决最终的同一性危机。

不悔恨当年,认为自己为社会尽了力,对来日不多也不恐惧,随心所欲,安享余年。

反之,对过去悔恨不迭,想要重新开始又年迈无力,从而产生一种绝望感。

核心要点提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的内容比较多,考生在掌握时,要把每一阶段对应的时间、主要的矛盾(发展任务)、该阶段的特点,一一对应起来掌握,由于前五阶段属于青少年发展的阶段,要重点掌握。

(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需要的支持帮助,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如,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开始建立自我同一性,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的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和角色,同时提供给学生机会让其了解社会、了解自我。

教师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使他们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

教师要始终给学生有关其自身状况的真实的反馈信息,以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确定合理、适当的自我同一性。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影响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家庭、学校、同伴以及电视、电影等文化传播媒体。

1.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场所,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首先从家庭开始。

通过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抚养与教育,儿童逐渐获得了知识和技能,掌握了各种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

在诸多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最重要的一个。

父母通过对子女的教养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儿童。

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指标,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

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不同。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下父母要求儿童绝对服从自己,常常以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待儿童,对儿童违反规则表示愤怒,甚至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这样的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怀疑、不太知足,不喜欢与同伴交往,易产生敌对反应,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

放纵型的家长对儿童抱以积极肯定的情感,但缺乏控制。

父母放任儿童自己作决定,即便是他们还不具有这种能力,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最不成熟,往往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缺乏责任感,合作性差,很少为别人考虑,自信心不足。

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定。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来实现。

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对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同时,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质量。

3.同辈群体

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

同辈群体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

2同辈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

3儿童从同伴那里获得情感支持和帮助,同伴关系能够满足儿童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以及成就感;

④与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超过父母的影响。

二、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成分

1.自我意识的含义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

自我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观的我,即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者;另一个是客观的自我,即被觉察到的我。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个组成部分整合和统一的核心力量。

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自我意识的中介而发挥作用,因而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自我意识的成分

具体来说,自我意识由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这三种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态度。

自尊、自信、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都是各种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觉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

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和认同感等。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儿童在1周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的动作和自己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行动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核心要点提示

生理自我使一个人把自我和非我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己的生存在寄托在自己的躯体上的。

例如,儿童在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的脸上有脏东西时,不是抓镜子中的自己,而是根据镜像摸了自己的脸,当儿童出现的行为时,表明儿童已经有了生理自我的意识。

2.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在各种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的意识。

是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在其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而逐渐产生的。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进入社会自我发展阶段。

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的概括性。

但自我评价常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调节控制能力较差。

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核心要点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当儿童意识到“我是谁”时,即是社会自我意识的体现。

当儿童意识到“我现在非常生气”时。

即心理自我意识的体现。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智力、性格、气质、动机、需要、价值观和行为等的意识。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这时的青少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核心要点提示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是从意识活动的内容来说的。

生量自我最早开始发展,然后是社会自我出现,最终是心理自我产生,它们只是开始发展的先后不同,并不意味着发展一种自我意识时,其他方面不存在或不发展,录它们都出现后,生量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