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下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9118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7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开放》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下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对外开放》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下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对外开放》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下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对外开放》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下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对外开放》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下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开放》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下精品.docx

《《对外开放》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下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开放》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下精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外开放》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下精品.docx

《对外开放》教案部编版历史八下精品

第9课 对外开放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了解中国参加WTO的根本情况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比拟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认识到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

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翻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

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经济特区的建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

歌词: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2.提出问题:

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提示: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答复:

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提示: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

材料:

“任何一个国家要开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兴旺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5.根据材料,教师讲述: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开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开展。

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6.提出问题:

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标导学二: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图片展示: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2.教师讲述:

对外扩大开放的根本情况。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教师提问:

在此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还没有停歇,后面还有哪些措施?

提示:

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包括沿江城市和陆地边境城市和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请学生拟出:

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格局。

(按时间顺序)

提示: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5.图片展示:

6.教师总结:

中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目标导学三:

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1.图片展示:

中国代表签署参加WTO议定书

2.教师讲述:

参加WTO的根本情况。

2021年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引导学生思考:

我国参加WTO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提示: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开拓了新空间。

三、课堂总结

通过对外开放,我们吸收了国外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要牢固坚持这一政策不动摇,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对外开放是历来考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内容呢?

在本课的教学中,突出地表达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通过各种媒介全方位地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情况,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本课的重难点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了学习过程中的大局部问题,值得嘉奖。

但要深入地理解改革与开放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参加WTO对我国经济的深刻影响方面还存在简单的记忆背诵问题,需要在深入浅出地讲解这局部内容上下一番功夫。

第9课辛亥革命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与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

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❷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

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

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

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革命志士的奋斗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

结果如何?

学生答复:

时间

领导者

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萍浏醴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

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

广西起义

2.教师强调:

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3.教师展示图片:

《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提问:

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

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答复:

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

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4.教师讲述:

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

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剧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

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目标导学二:

武昌起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答复下列问题:

①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

②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学生答复:

①有革命组织:

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②简要过程:

发动起义——夺取军械所——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2.教师展示图片:

《湖北军政府》《黎元洪》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学生答复:

说明革命潜伏者危机。

3.教师讲述: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4.教师强调: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5.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6.学生答复:

7.教师总结: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翻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课堂总结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因此,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其对于封建体制的冲击、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进步意识的弘扬、风俗习惯的革新都是空前的。

 

❸板书设计➷

 

❹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同盟会成立之后,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在武昌起义中取得成功。

通过教学能过让学生知晓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知道革命烈士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发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诱导式教学、分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理解知识点,同时强化学生分析史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比方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英雄人物是精神,从而进行感情上的教育学习。

第1课鸦片战争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生活化事件以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

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❷教学过程➷

二、导入新课

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

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

展示:

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这场战争能否防止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课鸦片战争。

三、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鸦片走私与林那么徐禁烟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页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

茶叶、生丝

呢绒、布匹

〔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教师引导: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

鸦片〕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页图片、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那么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

〔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答案提示:

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下降〕

3.教师过渡:

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那么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多媒体展示林那么徐:

“假设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和虎门销烟图〔指出林那么徐禁烟的决心〕

提出问题: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那么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那么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

为什么?

〔答案提示:

不对。

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防止的。

目标导学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教师:

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答复:

①清朝政治制度腐朽〔根本原因〕;②清朝统治腐败;③中国国力衰弱;④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等。

2.教师总结: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强国,这样一个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明显处于优势,这也决定了社会制度、生产力落后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命运。

“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留给国人最深刻的历史教训。

目标导学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

1.教师指出: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关税协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税款,双方协议

2.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并分析其危害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割地:

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

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

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

这说明关税税那么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

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

《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7页正文局部内容,并提问: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侵略者有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些条约?

有什么样的危害?

学生答复:

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国和法国通过条约,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4.教师总结: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名义上是独立的国家,但是其自主政治已开始遭到外来干预,中国社会的自热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课堂总结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是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在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❸板书设计➷

❹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是新学期历史教学第一课,也是后面课程学习的重要铺垫。

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本课中,我始终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地方始终,通过视频资料、创设历史情境、分组讨论学习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

同时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史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当然,我在教学上还有许多改良的地方,语言更加简练,增加逻辑性,同时多听课,多请教,多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9课辛亥革命

❶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与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

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难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❷教学过程➷

三、导入新课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

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

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

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四、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

革命志士的奋斗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

结果如何?

学生答复:

时间

领导者

起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萍浏醴起义

1907

徐锡麟、秋瑾

安庆起义

1907

孙中山、黄兴

广西起义

2.教师强调:

1906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3.教师展示图片:

《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提问:

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

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

学生答复:

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

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4.教师讲述:

1911年4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

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剧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

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目标导学二:

武昌起义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答复下列问题:

①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

②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

学生答复:

①有革命组织:

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②简要过程:

发动起义——夺取军械所——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2.教师展示图片:

《湖北军政府》《黎元洪》

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

学生答复:

说明革命潜伏者危机。

3.教师讲述: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8.教师强调: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9.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0.学生答复:

11.教师总结: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翻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三、课堂总结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

因此,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其对于封建体制的冲击、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进步意识的弘扬、风俗习惯的革新都是空前的。

 

❸板书设计➷

1906年,萍浏醴起义;1907年,安庆起义

1907年,广西起义;1910年,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革命起义

辛亥革命

时间:

1911年〔辛亥年〕

经过:

起义爆发——夺取军械库——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

 

结果:

起义成果,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❹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同盟会成立之后,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在武昌起义中取得成功。

通过教学能过让学生知晓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知道革命烈士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发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诱导式教学、分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理解知识点,同时强化学生分析史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比方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英雄人物是精神,从而进行感情上的教育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