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光圈使用的认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990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光圈使用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浅谈对光圈使用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浅谈对光圈使用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浅谈对光圈使用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浅谈对光圈使用的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对光圈使用的认识.docx

《浅谈对光圈使用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光圈使用的认识.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对光圈使用的认识.docx

浅谈对光圈使用的认识

 光圈的控制在摄影中处于“瓶颈”的位置,虽然其操作动作简单,但这种“简单”背后蕴涵着一定的控制技术和审美素养以及丰富的操作经验,尤其在处理题材复杂,光线多变,的场合中。

结合自己拍摄实践,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对光圈控制的体会。

1、对光圈的认识

   在认识光圈之前,我们来看看平时最常见的水龙头。

水龙头是一个控制水流的阀门,我们可以通过开大阀门让水流增大,也可以缩小阀门让水流减小。

光圈也是一种阀门,它控制的是镜头的进光强度。

在快门速度一定的前提下,光圈越大,进入相机中的光量就会越大。

光圈大小与快门速度可以结合起来控制进入相机中的总光量。

光圈与快门速度组合控制曝光与水龙头控制水流的原理是一致的。

同样是接满一盆水,水龙头开大阀门时需要的时间会短一些,关小阀门时需要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而同样曝光的照片,光圈开大时,快门速度可以提高,用较短的时间完成曝光;光圈缩小时,快门速度就需要减低,用更长的时间进入同样的光量。

  早期的光圈由打好小孔的金属片组成,后来发展出猫眼式光圈和最常见的瞬时光圈。

瞬时光圈可以让拍摄者在取景时开大光圈孔,使更多光线可以通过,明亮的取景方便我们对焦与构图,在拍摄的瞬间将光圈缩小到我们设置的大小,得到预定的拍摄效果。

  我们看一下光圈是什么模样。

光圈被安装在镜头镜片组中间,它利用金属叶片的内沿组成一个让光线通过的孔。

   金属叶片可以移动,使内部的光圈孔变大或者变小。

光圈的打开量使用f表示,比如f1.4,f16这样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f值的大小与光圈孔的大小是成反比的,f1.4数字很小,但它是较大的光圈;f16数字很大,但它却是小光圈。

和快门速度一样,光圈也可以分档。

相邻两档光圈的进光量是倍数关系。

比如f2.8比f4的进光量大一倍,如果要取得相同的曝光效果,f2.8光圈时所用的快门就比f4光圈时所用的快门减一档,速度更快了。

因此大光圈镜头适合在暗光环境中拍摄。

光圈的相邻两档之间也可以有更加细分的光圈值。

比如可以在当前光圈的基础上加上1/2档或者1/3档。

这样我们可以对曝光有更加灵活的控制。

2、光圈结构对虚化形状的影响

   一般单反照相机的光圈是瞬时光圈,只在快门开启的瞬间,光圈缩小到预定大小。

平时光圈在最大位置。

通常由偶数如4,6,8片叶片组成的光圈对成像光线在光学系统内的折反射漫溢要比由奇数光圈如5,7,9片叶片来得更显著些,在光圈缩小时如F16,F22时更为明显。

实践证明,光圈叶片越多其形态越近于浑圆,对于影像在三维空间的均匀分布,对于产生更为迷人的散焦离焦自然弥散像质的影响更为卓著。

   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光圈的叶片比较少,在合适的条件下则会看出来是五边形或者六边形,为了拍摄效果美观,有的镜头使用了九片光圈叶片的圆形光圈。

对于折返头,因为光圈固定,所以有时候会有一种很特别的光晕,称为二线性。

   例如:

佳能50F1.8光圈是5组6片;佳能50F1.4光圈是6组7片;佳能50F1.2光圈6组8枚镜片,其中还包括1枚非球面镜片。

大家可以从中得出比较结论,同样的光圈值,虚化效果是不一样的。

3、光圈对拍摄虚化、景深的作用

  先认识一下景深的概念:

景深是指在镜头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

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

(景深图)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

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

景深的计算公式: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

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

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综上所述,浅景深才能更虚化,光圈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要想取得理想的虚化效果得综合各方拍摄因素,不能盲目一味地使用最大光圈,合理、综合使用才是关键。

4、最佳光圈的认识

  最佳光圈指的是镜头光学素质呈现最好表现的光圈,主要表现在清晰度和失真度上,一般情况下,最佳成像光圈是某一只镜头的在光圈比最大光圈小两档时,成像基本达到最佳,不过也有特例,如Nikon58/1.2最佳光圈就是f/1.2。

一般变焦镜头出现在F8-F11,专业大光圈偶尔会有在F5.6成像开始就不错的,但是那多数不是最佳光圈,而定焦镜头有些会在F5.6表现不错的,这样的镜头很少。

但不可只注重镜头的成像质量,还要顾及画面各部分所需要的图像质量,因为光圈不同,画面景深也不同。

  不适宜使用最佳光圈的情况

   

(1)、前后景物都要求清晰的时候。

   

(2)、主体以外需要虚化的时候,主要用于拍摄人像,此时为了突出主体,往往将前后景物虚化掉,这就要使用大一点的光圈。

拍摄人像常用口径F1.4的镜头,最佳光圈可能是F5.6。

不过,F5.6光圈还是小了一点,用F3.5以上的大光圈,背景虚化效果才更好。

5、光圈优先模式的使用

  光圈优先是指由机器自动测光系统计算出暴光量的值,然后根据你选定的光圈大小自动决定用多少的快门。

手动设置光圈值,由测光结果自动调整快门速度。

一般用来拍摄静物和控制景深。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并锁定该光圈值,然后相机自动的测光系统计算出并调整执行相应的最佳快门值。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

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值,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6、常见题材光圈的控制

  

(1)风景的拍摄

  在风景题材的拍摄中,我们一般使用F8-F11这样的光圈设置,目的就是在保证画质的基础上控制好景深,确保画面的清晰锐利。

当然在有些需要体现层次的画面中,可以适当使用大光圈,体现主题,虚化背景。

  

(2)人像的拍摄

  一般的人像拍摄为了突出主体,往往需要将前后景虚化掉,这是应适当采用大光圈,控制好浅景深。

事实上,在人像摄影中,气质是在摄影以外的,很多风光摄影中的技法是可以在环境人像中使用的,比如黄金分割的构图,逆光表现气氛。

不要仅仅被模特的身材和脸孔所吸引,还需要退后一步,看看模特整体的服装和气质,然后再退一步,看看整个所处的环境中,哪些可以展示出模特的这些优点。

仅仅单纯的展现美女的美是很难出现大气的照片的。

这时候就更需要合理使用大光圈。

如果是旅游人像,那就一般需要适当的小光圈,体现人物和背景的综合清晰。

  (3)夜景的拍摄

  夜景拍摄中光圈控制是个难点,一方面为体现光影效果,需要长时间曝光,通过小光圈来控制曝光量;另一方面,为防止“衍射”的产生,又得控制极小光圈的使用。

综合使用光圈是个问题,建议尽量少使用F16以上的极小光圈,确保画质的同时控制好曝光量。

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辅助器材控制曝光量,提升画质。

  (4)微距的拍摄

  在微距拍摄中一般都存在只使用最大光圈这样的误区,其实不然,最大光圈在虚化背景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个画面的锐度,特别是主体的表现力。

应该综合考虑,如果背景简洁,在不影响虚化背景的前提下,则可以考虑适度使用小光圈,全面提升主体细节。

特别是在使用微距镜头时,本身景深就极浅,完全可以合理使用小光圈。

充分利用自然景深虚化背景,适度使用小光圈,才是正道。

  (5)溪流的拍摄

  在溪流、瀑布拍摄中为体现流水“丝绸”质感,为配合慢门,一般都使用极小光圈控制曝光量,但是在控制曝光量的同时画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这时使用辅助器材尤为重要,可以使用灰镜减光,在保证慢门的同时,适度使用小光圈,提升整体画质。

   光圈使用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是关键,只有结合拍摄实践和自身体会,才能有效、恰当的控制好光圈这把“利刃”。

浅谈对风景摄影的一些认识

   最近浏览论坛里面的交流内容,感觉许多摄友对拍摄风景照片并不重视,甚至有些人认为不屑一顾。

虽然有些风景,特别是同一场景的片子,近乎千篇一律,但是,这类题材还是在被大量地拍摄。

   有人说,拍摄风景不像拍摄人像那样有那么多的麻烦事,相对比较容易掌握控制。

但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试想你在拍摄一张“简单”的风景照片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你不得不受天气,有时好天气也许会比坏天气问题更多,地理生态、生物形态学、地形地貌等问题的制约...有时,拍摄人物使用的所有诀窍或技巧在这会儿似乎都派不上用场。

当然,拍花卉时,你可以借助反光板一类的器材来获得更为理想的光线效果。

但是,要想在风光摄影中,把一座山的背阴面都照亮,可就不是一般人力所能办到的了。

事实上,在人像摄影中,气质是在摄影以外的,很多风光摄影中的技法是可以在环境人像中使用的,比如黄金分割的构图,逆光表现气氛。

不要仅仅被模特的身材和脸孔所吸引,还需要退后一步,看看模特整体的服装和气质,然后再退一步,看看整个所处的环境中,哪些可以展示出模特的这些优点。

仅仅单纯的展现美女的美是很难出现大气的照片的。

   在现实拍摄中,事实上,作为被摄体的风景并不是完全是被动的。

如何表现这一题材,关键要看你能否将自己丰富而强有力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

这也就难怪那么多的摄友只满足于拍摄一些标准的记录性照片,而不是去创作作真正的风光摄影作品。

如果我们要想拍出风光摄影的精品,还得要好好向老师、前辈们学习。

多观摩他们的代表性作品,感受到他们的拍摄思想和特点。

    1、耐心是成功的基石

   摄影是孤独的艺术,可以说没有耐心的人是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风光摄影师的。

理想的光线是绝对不可能轻而易举获得的。

至于说到耐心,它并不意味只是去消极地等待云开雾散,或是风力再减小些。

我们所说的耐心是指,当你发现一处你认为确实值得去拍的风景,而这时个拍摄条件又很不理想,你会在当天晚些时候再去拍摄,或者换一个季节,以至花上几年的时间去等待合适的拍摄时机。

当然作为普通摄影爱好者的我们可能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但大师们的那种精神和毅力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尝试所有的拍摄角度

   当你从取景器里看去,被眼前迷人的景色陶醉时,你会认为拍出来的将会是一张真正有价值的风光照。

接下来就要进一步考虑:

你所彩的拍摄角度只不过是围绕被摄体所做的360度环行中的一个点而已。

你怎么就能够肯定只有你选定的这个位置、而不是其它什么地方是最佳的拍摄角度呢?

有位摄影师就此提出了“环行思维”这一概念。

而为了寻求最佳拍摄角度,环绕被摄影体行走的这个圆圈并不一定非得是水平的。

它可能是一个高高的山坡,也可能是某条河道边上的小石滩。

当我们身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满眼都是景物,撩乱杂阵,那些应该删去,那些应该取舍,至于采景的位置,最佳角度等也不是仓促间能够作出决定的,我们需要耐心地尝试所有的拍摄角度。

画家黄宾虹说:

“纵游山水间,既要有天以腾空的动,也要有老僧补衲的寻静。

”意思是说我们对眼前的景色要有无比的热情,不辞劳苦的四处奔跑、观察、寻景,去思考,去认识眼前的景色,从而了解这些景色。

我想,对摄影同样如此。

    3、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假如你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事先知道在清晨差一刻六点时,远山处将会出现壮丽辉煌景象。

那么,最好提前一小时做好拍摄准备。

带上一切所需的东西,还有备用件等。

有位摄影师去喀什,想拍一张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正面照片,在前一天的观察过程中发现清真寺的正面是朝东向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上午的光线下才会拍到好的效果,但还有个问题是喀什的空气中含灰量比较大,接近正午时间的拍摄只会有雾蒙蒙的效果,所以他就选择了采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来拍摄。

结果拍出来的片子画面天空很蓝,而且清晨的阳光带有较暖的色调,进一步强化了艾提尕尔清真寺墙壁的金黄色。

    4、熟悉你的器材

   自然光线的变化常会使你的被摄体的情况也随之发生瞬间的变化。

在拍摄中,由于调整曝光补偿的失误,或把自动聚焦开关当成了曝光锁定开关,因而错过了一次极好的拍摄机会,而这些都是不可修复的错误。

因此,要全面地熟悉掌握你所使用的器材。

    5、尝试多拍几张

   在这些风光摄影大师中,没有一个人认为采用包围曝光是多余的。

他们的想法是:

只要方法没有问题,就有可能拍到理想的照片。

而有的时候,稍微改变一下拍摄角度,或许会使效果就会截然不同,因此,不妨以不同的曝光组合和角度多拍几张。

如果你的曝光组合是合理的,那拍出的照片就不会被称为“废片”。

    6、要学会利用天气

   薄雾、阴云笼罩、风暴在即......,这一切因素都是可以利用的,实际上,同一地点的风光景物,四季就有不同的景色特点,还有跟随着季节气候转移而呈现着各种不同的姿态,变幻莫测。

在我们所见到过的所有佳作中,有许多照片并不是在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的天气条件下拍摄的。

要学会利用天气,加以分析、深入了解,把握恰当的时机,拍摄出有创意的片子来。

    7、充分发挥自已的特殊想象力

   这不单需要耐心、想象力、坚韧的毅力,还有一半的运气。

摄影是无声的语言,倘若想获得精彩的风光摄影佳品,你就应该经常去实践......。

有时你要充分发挥自已的特殊想象力,把三维立体空间感带进风光摄影作品中,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力避那种平淡、缺小纵深感的弊病。

    8、通过实际拍摄去掌握构图

   可以肯定地说,在这些摄影师中,没有一个人在拍摄时是拿着三法规则去套用一切的。

的确,许多照片都符合典型的构图法则。

这些摄影师都十分清楚什么时候应该打破这些法则。

好的构图都是通过不断观察、用心领会、奇思妙想、勇于实践才能完成的,而生硬地套搬构图法则是拍不出风光摄影佳作的。

    9、注重自身内涵的修养

   艺术其中最重要的的一点就是有内涵,没有内涵便不成艺术了。

内涵而见于作品,是作者对作品的精神投入,借作品去表达他的艺术热情和有心,个性。

我们可以从作品气质中,了解作者的学问、性格、人品和艺术修养,也即是作者气质最忠实的反映,所以气质是由积聚而养成,潜藏于内在,而形成外在个别因有的独特风格,神采的面貌及艺术作品的表现个性和手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对摄影而言,同样如此。

注重自身内涵的修养,才能拍摄出有气魄的作品。

当我们进入名山大川的时候,是要凭自己的眼力和经验,但这经验的前提是自身的艺术修养,缺乏这些修养,很可能就不能把景物最美的一面发现,得到一些也只能是曾到此一游这类的纪录......

雪舞的季节---浅谈雪景拍摄中的几个问题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许多摄友来说又到了一段拍摄黄金时节。

雪景好看但不好拍,这许多摄友在雪景摄影常常出现雪色偏灰蓝、曝光难控制、雪质感细节不够等等问题,结合拍摄实践,参考多方资料,简述如下,供朋友们参考讨论。

   1、对比是拍摄雪景取得视觉效果的基础

  雪景的特点是反光强、亮度高,如果单纯拍摄一片白茫茫的大地往往会感觉到刺眼,什么也看不清楚,所以最好在拍摄时选择色调比较深或者光线比较暗的背景,这样会使雪景与暗处或者深色的景物形成明暗对比、色调反差,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使整个画面的层次感显得比较丰富,如果选择的背景的亮度也比较高,色调也比较近,那么会感觉整个画面缺乏层次,视觉感比较模糊。

   2、和平时拍摄风景一样,适当注意前景的选择

  大家对拍摄“雾”这一类题材可能比较熟悉,雪景同样如此,拍摄前景的选择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雪景的特殊性,利用挂满冰凌或铺着厚厚的积雪的树枝、花朵,建筑物等作为拍摄的前景,可以增加空间深度,提高雪景的表现力,使得整个画面的内涵更加丰富,不至于画面形成白茫茫的一片,缺乏表现力,而且能使画面产生变化,增加空间深度,还能增强人们对雪景的感受。

要有意识地选择好衬景,使雪景与周围灰白色调的景物区分出来。

   3、适当注意些白平衡的调整

  数码照相机的自动白平衡一般设置为5600K左右,以能适应绝大多数光线环境下的拍摄,但对于过暗或过亮以及复杂光线,数码照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就往往会失灵。

雪景就是属于“过亮”的范畴。

所以建议您在拍摄雪景时可以尝试采用手动控制白平衡,试试将照相机的白平衡调整到8000K-10000K的位置上的效果。

  另一方面,虽然雪景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是随着时间、光线、周围景物等环境的变化,白雪也会表现为不同的白色,所以,在拍摄不同场景的雪景时,还要注意随时调整数码相机的白平衡。

在雪地里,周围特殊环境的影响往往使得数码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功能并不能十分准确,而手动调整的精确程度要胜过自动调整,所以这个时候最好采用手动功能来调整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根据不同的环境色温选择适当的K值,这样拍摄的照片色彩才能更容易被正确还原,也才容易得到真实的色彩。

   4、光线的运用是拍摄雪景的关键 

  光在摄影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无法去改变自然光线,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有等待光线的变化,或者采用不同的角度去合理的利用光线。

  由于雪是一种洁白的晶体,其反光度较高,当然太阳照射到上面时会显得更加明亮。

因此在雪景的拍摄中,如果以正面光或顶光进行拍摄,由于光线平正或垂直照射的关系,不但不能使雪白微细的晶体物产生明暗层次和质感,而且会使景物失去立体感。

因此,为了表现出雪景的明暗层次以及雪的透明质感,运用逆光或后侧光拍摄雪景最为适宜。

但是,逆光或侧面光照射在白色面积较大的雪景上,没有被雪所覆盖的其它色调的景物必然会因此而容易变成黑色,所以为了使雪景中的白雪和其它色调的景物都能够有层次感,拍雪景最好选择柔和太阳光线,拍摄出景物的明暗层次感和透明质感,使得整个画面的色调显得富于变化。

   5、曝光控制是拍摄雪景的难点

  由于雪景会反射大量的阳光,所以正确调整曝光是拍摄雪景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下,根据数码相机的自动曝光来拍摄雪景,一般都会有些曝光不足,这是因为在雪景中,强烈的反射光往往使测光结果相差1~2级曝光量,所以我们一般要使用数码相机的手动曝光功能来进行必要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拍摄到的雪景画面的曝光比较准确、真实。

  拍拍摄雪景曝光过点好还是欠点好,主张不很一致,也争论的很多。

主张减少曝光量的人认为:

白雪的反光很强,相机测光表所测得曝光值受雪面反光的影响而增高,所以减去虚高假象,曝光才会准确。

主张增加曝光量的人认为:

白雪反光是很强烈,但与阴影面的反差很强,减少了曝光量,阴影面会失去影纹,所以应该照顾到阴影面,增加一点曝光量。

哪一种主张对呢?

其实这需要和具体的场景和光线结合,顺光和逆光、弱光和强光都需要区别对待,在常见的拍摄中一般都会选择增加一点曝光量,效果会好一些。

增加了曝光量不仅阴影面曝光准确,会使得画面厚一些,白色的雪景会显得更为洁白,但这需要控制好“度”。

既要反映出雪的特点,又要照顾到雪与其它景物的反差问题。

 

   6、注重寻找“点缀”画面的色彩

  白色号称是“有色无彩”,这样在色彩配置上就显得十分重要,色彩配置得当,会给冰雪照片增彩;配置不当,亦会影响照片的艺术效果。

  “点缀红色”是常见的一种手法,在冰雪照片中点缀红色,不仅可以使红色的景物从白色中跳出来,成为视觉趣味点,形成万白丛中一点红的突出效果,而且可以起到一些纠正“蓝雪”的作用,观赏者的视觉会把染上蓝色的雪在与红色对比中消除掉一些蓝色。

  对于大多数场合的雪景拍摄来说,日出或日落时是神奇的时刻,光线在雪地上投下金色的光辉,深蓝和紫色的阴影四处可见,增加一点曝光常常会使画面中的摄影色彩饱和,也将使暗部的轮廓更加清晰,并仍然以保持雪的光泽,这里提醒一点,当你试图表现阴影的色彩时,不妨用包围法曝光,因为光线的细微变化就能使色彩发生变化,不进行曝光补偿,拍出的雪景会变得有些灰暗、沉闷,阴影部分也会失去原本可以增加趣味的细节。

  “蓝天”更是最常见最普通的色彩借用手法,很能突出环境气氛,但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点,要控制好蓝天背景对“灰蓝雪”的影响,确保色彩还原正确。

 

   7、尝试辅助器材在拍摄中的实际运用

  在实际的拍摄实践中,例如偏振镜在雪景的拍摄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白雪反射的偏振光,降低亮度,可以使蓝天白云更突出,提高色彩的饱和度。

在使用侧光或逆光拍摄雪景人像时,阴暗部分可以尝试加用补助光,可用闪光灯、反光板,或利用周围环境中的白色反射物。

尝试利用好辅助器材,为摄影更好的服务。

附:

论坛里面几位老师的片片,供大家讨论交流

1P作者:

北京夕阳

器材:

佳能5DMarkII [佳能数码相机]

时间:

2010-12-0114:

33:

34.65  快门:

1/320  光圈:

F/10.0  焦距:

50毫米  感光度:

100  

2P作者:

蓝七星

器材:

佳能5DMarkII [佳能数码相机]

时间:

2009-12-3009:

48:

19  快门:

1/320  光圈:

F/11.0  焦距:

24毫米  感光度:

200  

线条的魅力---浅谈构图基础

(一)

  线条是摄影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摄影作品一般都具有两个基本要素:

线条和影调。

线条会从两方面影响构图,第一、线条有助于产生情绪,给照片增加感情上的内容;第二、线条可以引导读者的视线,使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上,例如人的眼睛首先注意的是照片中的长线,然后沿着这根长线移动,垂直线引人向上看,因而使人产生高度感;水平线则引人向两边看,因而使人产生广度感等等。

线条在摄影中能使画面具有节奏感、韵律感,使照片更生动、更富表现力、感染力,巧妙运用线条是拍出好照片的基本要素之一。

  画面利用突出的线条,引导读者的视线指向趣味中心,这些线条被称为主导线。

有效地利用主导线,可以得到具有视觉张力的画面效果。

运用不同的线条能代表不同的意义,例如:

水平线条能表现平稳和宁静,是最基本的形式;垂直线条能表现高大伟岸,上升发展,以及主体的威严感和崇高感;对角线很有活力,会产生有力的动感,可以用来表现运动;曲线能表现高雅和优美;会聚的线条则能表现深度和空间。

下面就对构图中常见的线条使用作些简单的说明。

    1、水平线条

   水平线条具有平和、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它使作品构图平稳,人们的视觉随线条向两边移动,产生开阔、延伸、舒展的效果,适用于表现平静的湖面、草地、大海。

其中高水平线有利于表现画面的广大空间,具有纵深感。

低水平线利于表现距离和空间,使画面显得开阔。

把画面从中间平均分开会可能会显得呆板,但有些场合也可以合理当使用,特别是表现均衡、倒影的刻画等等的场景。

    2、垂直线条

   垂直线条是上下延伸的线,产生上下流动的感觉,表示高度、动能和力量,能增强威严感和崇高感。

它既可产生耸立、高大、伟岸、上升、发展的视觉效果,也能形成悲壮、孤独、忧郁等心理效应。

用垂直线表现雄壮的山峰或古塔、高大的建筑、工地的塔吊等最为合适。

    3、对角线条

   属倾斜线条的范畴,会产生令人感觉不稳定的形态,给人以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的动感。

倾斜度愈大,动态感愈强、愈醒目、愈有一定力度。

这种线条既有扩展又有收缩的效果,极富表现活力和动态,适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