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局长在局第一次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句话寄语青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856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局长在局第一次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句话寄语青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鲁局长在局第一次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句话寄语青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鲁局长在局第一次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句话寄语青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鲁局长在局第一次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句话寄语青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鲁局长在局第一次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句话寄语青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局长在局第一次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句话寄语青年.docx

《鲁局长在局第一次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句话寄语青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局长在局第一次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句话寄语青年.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局长在局第一次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句话寄语青年.docx

鲁局长在局第一次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句话寄语青年

热爱五局,与五局同成长

创新五局,在五局建功业

—在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讲话

鲁贵卿

(2006年9月29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下午好!

今天参加百名青年知识座谈会有很多感想,我想以《热爱五局,与五局同成长;创新五局,在五局建功业》为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想法,与大家交流和共勉。

一、几点感受

最近的一个多星期,我们召开了四个比较大型的会议:

一是

总公司党支部书记“一岗两责”的培训班,这是一个以会代训的学习班。

二是五局主流文化推进会,这也是中建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十周年峰会的分论坛。

三是五局的五次团代会。

这三个会议,从主题上是关于党群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

第四个会议,就是今天的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是人才建设的会,侧重于集思广益,交流思想,把五局青年的聪明才智和工作激情凝聚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来。

这几个会议我们把它串一下,也就是要从组织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强和推动我们的工作。

“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之“百名”是众多的意思,不仅仅是一百人,你们一百名代表,代表了近四千名青年。

目前,五局员工的平均年龄是33岁,35岁以下的占60%,占在岗人员的73%,这是我们的主体。

我们选择了百名青年作为代表来座谈,谈实践,谈问题,出谋划策。

这实际上是集中五局全体青年员工聪明才智和工作激情的会议。

我们解读一下这个“百名知识青年座谈会”的话,是不是可以这么说:

“百名”就是众多,“青年”代表五局的未来,“知识”代表五局的现代化,座谈会是一个平台。

也就是说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运用现代科学和管理知识共议五局的未来,就是我们这次百名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的初衷和目的。

对这次座谈会,我有四点感受:

感受之一是“收获很大”。

从上午的发言到下午的讨论,我都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大家的发言很有水平,说明你们不仅是干得好,说得也好。

所以我建议编写一本《五局青年语录》,把一些闪光的思想集中起来,变成大家的思想和智慧,变成五局的思想和智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原来我们召开的先进表彰会上典型经验也不错,也可以摘录进来。

还可以征集一些。

我建议新的团委好好抓抓这件事。

感受之二是“令人感动”。

在基层,很多同志是吃了很多苦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能在基层吃得下这么多苦走到今天,这是需要毅力的。

我们在总结五局这几年变化的时候,其中分析到一个原因就是“将士用命”。

我们今天在座的各位以及发言的同志们为此作了很好的注脚,借此机会我代表局领导班子真诚地感谢大家。

感受之三是“令人激动”。

2003年初,在局总部机关竞争上岗总结大会上,我讲过:

五局有人才,五局有希望,五局能搞好。

今天听了大家的发言,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可以说是非常激动:

五局后继有人,五局大有希望,五局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感受之四是“令人冲动”。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感觉激情满怀,更加涌起投身五局发展实践中的冲动。

希望大家一定要努力,一定要有所作为,今日不为,更待何时啊!

五局是值得我们效力用命的企业,很多同志谈到:

选择了五局就决不后悔。

只要我们充满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五局的发展实践中,五局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三个一流”的目标,应该说是不成问题的。

二、热爱五局,与五局同成长

身为五局人,我们希望同志们热爱五局。

那么五局是个什么样的企业?

有那些可爱之处呢?

下面我向青年朋友简要介绍一下五局。

(一)五局是干什么的

很多同志在基层工作很多年也难得到局总部开一次会议,有的同志虽然在五局工作,不一定完全了解五局。

我经常在项目上与大家交流,很多同志对项目比较熟悉,对区域比较熟悉,但对全局状况不一定很熟悉,所以我借这个机会,用这么几句话来解读一下:

1、五局是国有独资企业

我们的出资人是国资委,中建总公司受托管理五局。

总公司是五局的股东,履行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

五局又是一个负有特殊使命的经济组织,它承担着特殊任务,它有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比如社会稳定的问题。

我们搞“民心工程”,推动再就业工作,也是我们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体现。

2、五局是中建总公司的二级集团企业

中建总公司是世界500强,排名486位。

她还有如下名号:

《NER》国际承包商和环球承包商第17位;连续十年位列全球十大承建商;世界住宅工程建造商第1名;世界医疗等公共工程建造商前10名;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入围联合国贸发组织发布的发展中国家十大跨国公司;中国建筑入围世界著名品牌500强;连续12年中国500家最大服务业企业国际合作类第1名;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3位;连续二十年中国对外承包完成合同额、营业额第一名;连续两年被国资委评为A级企业,我们是唯一一家不占用国家资源,没有地方保护、没有行业保护,完全竞争性领域的A级企业(这个A级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是进行全面考核的,国资委共管理160家企业,我们是28家A级企业之一。

)。

五局共有9个子公司,6个分公司,6个委托经营的区域公司,3个参股公司,1个控股公司,还有1个事业性单位,一共是26家单位。

全局人数是7300人,其中外聘员工1007人,自有职工6304人。

在岗职工4700人,内退502人,下岗职工1028人,其他73人,不在岗人数与在岗人数比例是1:

3,不在岗人数与自有职工的比例是1:

3.56。

2000年-2006年我们共接收的学生是2000多人,其中2000年-2002年共接收300多人,2003年接收183人,2004年396人,2005年466人,2006年605人。

2003年以来仍在五局工作的人数是1471,占89.2%。

3、五局是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

我们属建筑行业,从事工程施工总承包。

我们主业有三大业务板块,房屋建筑、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

4、五局的总体描述

总体上,我们这样描述五局:

中建五局是中建总公司出资的,以房屋建筑、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为主业,以管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为经营特征,追求出资人价值和员工价值最大化为主要目的的盈利性企业。

(二)五局是从哪里来的

五局的成立纪念日是1977年11月8日。

我们把五局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天”:

前天、昨天、今天。

“前天”指的是从1965年开始到1968年再到1970年。

1965年国家搞三线建设,建贵州遵义061基地,1968年,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的队伍组建了101指挥部。

这是我们的“前天”,也就是“101指挥部时期”。

“昨天”:

1971年,101指挥部和103指挥部合并,组建了国家建委第二工程局,建设湖南068基地,我们称之为“昨天”,也就是“二局时期”。

“今天”:

1976年,唐山地震,二局移师唐山,留守人员成立国家建委第二工程局湖南指挥所。

1977年,在二局指挥所的基础上国家建委组建国家建委第五工程局,从此我们与“五”结缘,所以我们五局的成立纪念日为1977年11月8日。

1982年中建总公司成立,我们改称“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每年的11月8日为“局庆”纪念日。

明年就是局成立三十周年。

从1977年到现在已经29年,我们把它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77年到1988年,组建国家建委第五工程局的时候只有三个半公司,也就是四公司、机械化施工公司和土石方七公司、安装二处。

1983年,为了发展土建力量,四川渡口三公司划给五局变成五局三公司。

1988年四公司划给金山石化,他的留守的人员与一部分安装力量组成了一公司。

后来一公司和安装公司分家。

1977年到1988年,以四公司划出去为标志,可以叫做五局的“初创发展阶段”。

第二个阶段:

1988年到2002年是五局的“曲折发展阶段”,有高潮有低谷。

在1994、1995年我们合同额达到了30个亿左右。

从90年代后期开始往下滑到20多个亿。

2002年合同额22亿元,营业额26亿元。

这个阶段可称为五局的“曲折发展阶段”。

第三个阶段:

2003年合同额达到50多个亿元,2004年合同额达到60多个亿元,2005年达到102亿元。

这段时间我们称之为“快速发展阶段”。

总的讲,回顾五局的历史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一部在曲折中前进的发展史。

经营规模由组建之初的营业额1997万,总资产的5359万发展到现在合同额100多亿元,营业额七八十亿元,同期利润接近1亿元,资产总额36亿元。

(三)展望五局的“明天”

我们的“十一五”规划要实现“3345”的目标,即三个板块、三个一流、四个翻番、五大战略。

“三个一流”就是:

成为中建总公司的一流骨干企业,成为湖南一流的承建商,要名列前茅;成为湖南一流的开发商,要做湖南前五名的开发商。

“三大业务板块”就是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

到2010年,房屋建筑占到50%,基础设施占到40%,房地产开发占到10%。

“四个翻番”指的是合同额、营业额、利润、员工收入四个指标到2010年比2005年要翻一番。

“五大基本战略”指的是:

一是高端市场战略。

即“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

我们已形成大“十”字市场布局,即:

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市场,以广东为中心的华南市场,以成渝为中心的西南市场,以长沙为中心的湖南本部市场。

这五个市场,在地图上划一下就是一个大“十”字。

当然我们还有其他几个重要市场:

以郑州、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市场,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市场,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市场。

我们要着力承接体量大,影响大、效益大的项目。

我们还要以融投资带动总承包,以小资金撬动大项目。

我们目前正在运作的武邵高速公路,总投资40多亿元,就是一个融投资带动总承包的有益尝试。

二是优势再造战略。

在组织结构调整上,2003年以来,我们围绕区域化、专业化的“两化”目标,大大小小共进行了九次整合,其中比较大的有三次,这就是2003年组建中建地产,2005年组建中建土木,2006年组建上海建设。

五局的优势再造有一个特点,就是专业化特点比较突出。

五局原来要搞机械化施工局,它最接近于基础设施,我们有这方面的潜在优势,我们就是要打造路桥市政施工的领头雁。

当然,我们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优势,比如我们的房地产,起步比较晚,效益比较好,装饰幕墙也有一定优势,还有房建业务的区域经营等,这都是优势再造的范畴。

三是精品名牌战略。

在讨论这个战略时,对是否放在“十一五”规划中有过争论。

有的同志认为作为一个大型跨国公司的成员集团,把它作为战略是否低了一些。

我们认真看一下五局的现状,真正属于精品名牌的东西还比较少,鲁班奖、国优工程、省部优工程还不够多。

截止到2002年,我们的鲁班奖、国优只占总公司的八十九分之一,现在也只有三十分之一。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鲁班奖才三个。

我们的差距很大。

这次有几个项目投标,别人提一篮子证书,我们只有几个。

因此,我坚持把精品名牌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列入“十一五”规划。

同时,我们的名人也比较少,我们现在又出了一个翟筛红,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十八年一遇。

省级劳模也不多。

我们的技术专家、全国优秀项目经理也很少,还需要继续努力打造。

一个企业,只有有了名品、名人,才会有名气。

当我们还没有特别有名气的时候,多创几个明星区域公司,也是很重要的,这都是我们精品名牌战略的范畴。

四是科技是兴企战略。

今年,我们获得了一个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省部级的,是国家科技部委托总公司评的。

去年,我们获得了一个国家一级工法,但也就是这两个而已。

并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是五局有史以来的第一个。

如果我们拿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到时我们就更有优势了。

我认为,作为一个大型建筑承包商,没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是不行的。

比如我们最近在接一个剧院工程。

之前业主已经私下对东莞大剧院进行了三次考察,认为很好,便要求来五局考察。

当时我们还将信将疑。

业主来考察时,我们把总公司的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摆上桌,业主就很感兴趣。

这个项目的投标,也预示着这样一个信息:

在市场竞争中,特别是在在高端市场上,企业如果没有技术优势,就很难拿到项目。

五是人才发展战略。

到2010年,我们员工队伍规划为8000人,重点要建好五支人才队伍:

400人的经营管理队伍,800人的项目经理队伍,5000人的专业管理队伍,500人的技师队伍,200人的党群工作者队伍。

这就是我们的人才发展战略的数量目标。

当然,我们还要下大力气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

实现战略目标,完成战略任务,我们有五大策略,也可以叫“五化策略”:

一是房建业务区域化。

我们要避免兄弟打架,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效能。

坚持以区域化为主,走区域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路子,发挥集团优势。

我们还是要坚持“四个转变”:

变游击战为阵地战,实现本土化经营;变盲目作战为有准备作战,实现理性化经营;变刮金式为贴金式经营,实现品牌化经营;变单兵作战为团队作战,实现集团化经营。

我们最早是在2002年12月在安徽召开的华东地区经营工作座谈上提出“四个转变”的,关于“刮金式”和“贴金式”的意思是这样的:

“五局”这块金字招牌,先前大家在用时是常刮上面的金子,金子越刮就越少,牌子越来越不亮了,企业也就边缘化了。

这是掠夺式的。

我们现在在使用她时是要往上面贴金子,那就越贴越亮,竞争力也就越来越强。

二是基础设施业务专业化。

坚持以专业化为主,走专业化与区域化相结合的路子。

这是一项很重要的策略。

总公司要求我们要着力打造几个专业公司。

我们土木公司要专业化,中建地产公司要专业化,装饰公司、安装公司、不二幕墙公司等都要走专业化的路子。

不专业化,就难以发展。

我最近与几个台商、民营企业家交流时,有一个很深的感触,就是他们的专业化理念十分强烈。

台湾的徐福记是生产食品的,食品有很多种,但它就专作糖果。

十年前,徐福记到东莞投资时是八百万港币,现在已是三十多个亿的资产。

我与徐总交流时说,你赚了这么多钱为什么不搞房地产,他说对房地产不熟悉,不熟悉就没有赚钱的机会。

我感觉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定力。

我们往住是有了一点发展,就会觉得什么都能干,无所不能。

一个一、二十人的分公司,跑十多个省,结果往往是失败。

荀子《劝学篇》中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为什么蚯蚓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

然后拿蚯蚓与螃蟹作比较,“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为什么没有住的地方,“用心躁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作学问是这样,做企业也是这样。

我们的思想一定要坚定,一定要做专、做精,坚持走专业化之路。

专业公司要走专业化道路,做专做精。

区域公司也要专心致志在本区域内跟踪项目。

心专一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从全局来讲,以前每个单位跑几个或十几个省,把手散开了来做事,力量自然分散。

现在我们收缩,每个单位都把手变成了拳头,效果就不一样。

三是房地产业务集约化。

坚持走集约经营,塑造品牌,提升品牌的路子。

在房地产开发上一定不能搞分散主义。

四是产权结构多元化。

目前,我们辅业单位已改制完成,亏损企业也基本消灭了,企业削枝精干的事已经做得差不多了,下一步我们要进行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改革工作。

产权结构多元化有多种形式,一种是独资,一种是控股,一种是参股。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国有资本退出的。

我们要认真进行筹划。

五是治理机制规范化。

组织结构上要进行扁平化管理,治理结构上要实行公司化管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按总公司要求,组织机构模式是总部—分公司—项目,这是扁平化的管理结构。

管理链条不能太长,不能形成诸侯经济,总部、分公司、项目要各司其责,我们讲的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就是总部管理不能缺位、分公司管理不能越位、项目管理不能错位。

以上这“五化”可以称之为我们的“五化”策略。

这几年五局经过负重拼搏,全局上下共同努力,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了两番,三年做了五件事。

经营规模从20多亿元到100多亿元,效益从1000多万元到1亿元,人员结构的调整,更换了新鲜血液,35岁以下的员工占到员工总数的73%,平均年龄33岁。

这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这是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队伍,这是一支能够打硬仗的队伍。

我们应该热爱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是值得我们热爱的,我赞同会上一位同志的发言:

只要热爱,就会不平凡。

目前,我们的员工队伍结构调整和辅业改制剥离已经完成,经营布局、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都基本明确了,基本的对策措施也已经制定,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就是一个字——干。

要真抓实干,要甩开膀子干,要只争朝夕地干。

我们每位五局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的命运与五局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五局好则个人好,五局强则员工富,五局差了、弱了,五局员工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

五局的前天、昨天和今天都证明了这些,五局的明天一定也会说明这些。

热爱五局,与五局同成长,是每一个五局青年员工的明智选择。

三、创新五局,在五局建功业

在这里我寄语青年朋友:

五局能不能发展,看我们青年朋友的,现在五局已经是以35岁青年为主体的,平均年龄只有33岁,以30岁左右的同志为主体。

五局能不能搞好,要看这部分人有没有希望,五局的明天一定是寄托在大家身上的。

我讲十句话。

1、创新五局靠你们,大家要有使命感

孟子曰: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以后的五局就是在座各位的。

韩愈在《进学解》里是这么说的: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当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俊良。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五局这几年在执行力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干部队伍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可以说“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业绩导向,哪怕是“小善”,组织上都尽量地使用。

只要有本事,大家都有机会。

应该说英雄有用武之地。

我们“中建”是世界500强的企业,我们是中建五局的员工,选择“中国建筑”这样的舞台,选择“中建五局”这样的企业,正当其时,正得其所。

每一个热血青年遇到这样的机会都应该热血澎湃,应该以强烈的使命感,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企业效命。

五局就在我们手上,大家一定要有肩负起又快又好发展的重担来。

2、我们这一生要做什么,大家要有一个目标

目标等于成功。

人要有远大的理想。

比如刘邦和项羽,刘邦为什么成功,项羽为什么失败?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刘邦有远大的理想,而项羽没有。

项羽虽然出生贵族,但他不够大气,他有句话:

“福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项羽是主张衣锦还乡的,不愿意“衣锦夜行”。

刘邦的目标是得天下,他们的目标是不一样。

我们常讲“道义”二字。

道指什么?

义指什么?

“道”就是一种价值观,每个人的追求,是以什么为衡量标准的。

价值观要正确,不要“图钱”,要“前途”。

如果把钱放在第一位了,就干不成大事。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孔子有句话: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是说君子以道义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以相互勾结而不以道义团结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价值观很重要。

“义”是什么?

“义”实际上是一种理想,是一种旗帜,是一种目标。

有个词叫“义不容辞”,为了这个目标要不辞辛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所以才有牺牲享受,享受牺牲。

把目标定得远大一点,就不会那么小里小气。

“君子欲于义,小人欲于利”,人生要有远大的理想,我们要搞好我们的职业生涯设计。

3、我们能做什么,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人的一生,工作时间也就四十年左右。

人生是一个过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要做什么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一生中能做点什么?

要想清楚,想明白。

孔子说过: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不担心没有职位,只担心没有任职的本领。

不担心没有人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值得人们所理解。

有的同志出去老是打败仗,有的是节节胜利。

我们能做什么是很重要的。

每位青年同志一定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最简单的事做起。

4、奉献愈多,进步愈快,经历就是财富

实践出真知;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无论哪个团体、企业、单位都是需要干事的人。

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自然有更多的机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需要,当你有机会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如果你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你是很难称职的,更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5、要学会快乐工作

牢骚满腹的人,决不会有什么出息。

要学会快乐工作,一定

不能发牢骚。

据我观察,凡是工作中经常发牢骚的,一定是没有什么出息的,就是给他岗位,给他机会,他也干不好。

我给他的评价是“只会发牢骚,不会做事情”。

法国的卢梭有句名言:

“每一种工作都蕴藏着无限的乐趣,只是有些人不懂得怎么去发掘它们罢了。

”怎么样把枯燥的事情做得有乐趣,需要自己调整心态。

快乐是一种心态。

如果心态调整不好,再有意义的事也是痛苦的。

一定要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

任何事情都要从积极的角度去了解。

6、勇敢面对挫折,坚持就是胜利

毅力决定成败。

我总相信世界上再难的事都是有办法解决的,有时只是我们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罢了。

有这么一句话:

车到山前必有路。

面对困难,面对挫折,包括领导的不理解,同事的冷嘲热讽,竞争对手给你设的障碍,事业的失败,工作的挫折,面对这些怎么办?

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我们五局最近办的很多事就是“再坚持”一下拿到的,包括特级资质、鲁班奖等。

我想每位同志成绩的取得都会有这种感受。

有很多同志为什么最后失败了,就是因为最后没坚持一下。

7、专心致志,建立自己的专业优势

每个人都要有专业特长。

最近翟筛红同志获得了全国技能竞赛的第一名,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技能竞赛除了现场操作还有理论知识,他是付出了辛劳和汗水的。

有句话叫作:

行行出状元,而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是很难成功的。

有句话说:

“心中的念头象潮水一样的人,是永远也不射中目标的。

因为一个个目标、一个个念头之间相互抵消了,所以达不到目的。

”所以要有专业优势,不能眼高手低。

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有专业优势。

没有神仙皇帝,只能靠你自己。

8、学会与人相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互沟通非常重要,要经常换位思考。

孔子说: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

所谓仁者,就是自己要成功,也让别人成功。

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

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处理好各方面关系,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专,团队是靠大家的。

要服从组织的统一纪律,要服从集体利益。

这两点,对学会与人相处是很重要的。

9、不断学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决定他的一生

我这里说的学习不仅仅是指学什么MBA之类的系统的理论学习,我说的学习更多地是指我们的自学能力。

有的人读了很多书,但不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要从实践中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人长处,还要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10、要懂得“归零”,不为名利所累

每天都是新起点,要认认真真的过好每一天,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不断地把以前取得的成绩、名利、所得、所失放在一边,归于“零”。

归零后你就没有包袱了,每天都是新起点,机会就会很多。

早上起来上班了,你就做好这一天的工作。

若是晚上想好第二天不来了,那你就选择别的工作,从别的起点开始好好干。

不能干着这边,想着那边。

这是起码的职业道德,基本的道义,否则你很难成功。

每位同志,特别是青年同志要懂得“归零”。

选择了就别后悔,好好工作,做好每一天。

热爱五局,与五局同成长;创新五局,在五局建功业。

我选择了十句寄语送给大家,希望每位同志成功、幸福、快乐!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