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劳模事迹作文700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656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作文7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作文7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作文7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作文7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作文7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作文700字.docx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作文7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袁隆平的劳模事迹作文700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作文700字.docx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作文700字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作文700字

作为科学家,袁隆平爷爷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

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

接下来来看看袁隆平的劳模事迹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1

记得2019年暮春,来自北京的记者好不容易在三亚见到他。

“我不接受采访。

”袁隆平淡淡地说了一句就转身离去。

今年跑“两会”的记者“大倒苦水”:

无论是软磨硬泡还是“死缠烂打”,袁隆平“这个倔强的小老头就是不接受采访,真是把人愁死”。

然而袁隆平也有欣然接受采访的时候。

笔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某地一份致富快报的记者,惴惴不安地找到大名鼎鼎的袁隆平,提出采访要求。

本以为肯定会惨遭拒绝的,谁知被满口答应下来。

为什么?

因为这是一张面向农村,为农民兄弟服务的报纸。

一年,一家面向小学生的刊物策划“走近科学家”专栏,有人提出为袁隆平写一部传记。

曾经拒绝过许多作家和记者写传记请求的他,这次却慨然应允。

因为要写的这本传记,是给少年儿童阅读的,是要让孩子们通过了解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科研过程,获得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了解高科技农业。

原来,袁隆平不接受甚至躲避的,是那些宣传个人、为自己扬名的采访;接受的、配合的,是对农民兄弟种稻子、致富有用处的采访,是对下一代的成长有帮助的采访。

接受与不接受采访之间,可以看出袁隆平人格的高尚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袁隆平是淡泊名利的典型,有着自己的名利观:

“一个人完全没有名利思想很难,但事业要摆在第一位。

”上世纪90年代初,他3次落选中科院院士却很淡然:

没当选,说明水平还太低,还要努力学习,提高水平,但提高的目的不是为了当院士。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却平静地说:

我还是从前的我,并没有因评上院士而和从前有什么不同。

虽然名字的品牌价值被评估出上千亿元的天价,可袁隆平仍穿着三四十元钱一件的衬衣,系着10来元一条的领带。

他始终认为: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是许多农业科技人员努力协作攻关取得的,自己只是“起了部分带头作用而已”。

袁隆平充满爱心,被称为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

只要是对百姓、对农业、对农民有利的事,他就全心全意地干。

他经常告诫同事,研制的良种不要卖贵了,尽量少赚农民的钱,要让农民得到实惠。

如今,77岁高龄的他,依然在为农民多产粮而活跃于田间地头。

袁隆平说他有两个心愿:

争取在2019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可以说是“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袁隆平把争名逐利的人称作“不老实的人”。

不可否认的是,在眼下的学术界、科学界,有那么一些“不老实的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学精神淡漠、行为失范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

比如,发表论文,没写两个字,却为署名先后争个头破血流,沽名钓誉;搞一项研究,想到的不是能否造福于人,而是能否获什么奖,为得奖而到处“攻关”;有人喜欢动辄找记者海吹神侃,在媒体上做秀,哗众取宠,玩噱头。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2

不少接触过袁隆平的记者都有一个感受:

要采访“杂交水稻之父”,难!

他总是说:

“我是研究人员,不是演员。

”只要不是“政治任务”,记者们一般都要吃“闭门羹”。

记得2019年暮春,来自北京的记者好不容易在三亚见到他。

“我不接受采访。

”袁隆平淡淡地说了一句就转身离去。

今年跑“两会”的记者“大倒苦水”:

无论是软磨硬泡还是“死缠烂打”,袁隆平“这个倔强的小老头就是不接受采访,真是把人愁死”。

然而袁隆平也有欣然接受采访的时候。

笔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某地一份致富快报的记者,惴惴不安地找到大名鼎鼎的袁隆平,提出采访要求。

本以为肯定会惨遭拒绝的,谁知被满口答应下来。

为什么?

因为这是一张面向农村,为农民兄弟服务的报纸。

一年,一家面向小学生的刊物策划“走近科学家”专栏,有人提出为袁隆平写一部传记。

曾经拒绝过许多作家和记者写传记请求的他,这次却慨然应允。

因为要写的这本传记,是给少年儿童阅读的,是要让孩子们通过了解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科研过程,获得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了解高科技农业。

原来,袁隆平不接受甚至躲避的,是那些宣传个人、为自己扬名的采访;接受的、配合的,是对农民兄弟种稻子、致富有用处的采访,是对下一代的成长有帮助的采访。

接受与不接受采访之间,可以看出袁隆平人格的高尚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袁隆平是淡泊名利的典型,有着自己的名利观:

“一个人完全没有名利思想很难,但事业要摆在第一位。

”上世纪90年代初,他3次落选中科院院士却很淡然:

没当选,说明水平还太低,还要努力学习,提高水平,但提高的目的不是为了当院士。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他却平静地说:

我还是从前的我,并没有因评上院士而和从前有什么不同。

虽然名字的品牌价值被评估出上千亿元的天价,可袁隆平仍穿着三四十元钱一件的衬衣,系着10来元一条的领带。

他始终认为: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是许多农业科技人员努力协作攻关取得的,自己只是“起了部分带头作用而已”。

袁隆平充满爱心,被称为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

只要是对百姓、对农业、对农民有利的事,他就全心全意地干。

他经常告诫同事,研制的良种不要卖贵了,尽量少赚农民的钱,要让农民得到实惠。

如今,77岁高龄的他,依然在为农民多产粮而活跃于田间地头。

袁隆平说他有两个心愿:

争取在2019年实现第三期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在国外进一步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他可以说是“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袁隆平把争名逐利的人称作“不老实的人”。

不可否认的是,在眼下的学术界、科学界,有那么一些“不老实的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学精神淡漠、行为失范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

比如,发表论文,没写两个字,却为署名先后争个头破血流,沽名钓誉;搞一项研究,想到的不是能否造福于人,而是能否获什么奖,为得奖而到处“攻关”;有人喜欢动辄找记者海吹神侃,在媒体上做秀,哗众取宠,玩噱头。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袁隆平始终脚踏实地,勤恳做事。

有记者前年写道:

“在三亚30℃高温下的稻田里……人人头顶烈日、脚踩泥浆,腰弯成直角……几顶黄色的帽尖,分不清帽子底下谁是谁。

一个小时过去了,帽尖这才纷纷扬起,其中一人,正是75岁高龄的袁隆平!

”——对照袁隆平这面闪光的镜子,不知那些“不老实的人”该作何感想?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3

他只是一介农夫,只为了儿时美好的梦想,挑起了中国杂交水稻的重担,成为一代“神农”,他不畏艰险,四季如常,义无反顾地扎进了杂交水稻的世界性的难题之中,把“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追求,他就是人类的英雄。

在书中提到,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广稻谷3500亿公斤,相当于每年解决3500万人的吃饭为题,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然而这都归功于袁隆平。

袁隆平为了研究杂交水稻放弃了自己的学习,顶着烈日差不多踏遍了当地所有的稻田,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

这种执着追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让人敬佩不已。

他曾经这样提到:

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令我印象深刻。

这显然只是他开的一个玩笑,然而从中却看出他对杂交水稻研究的专注,及迫切希望水稻长得更好,让更多的人不再挨饿,他这种无私,爱国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

这就是袁隆平,执着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淡泊名利的袁隆平,他不仅是人类的英雄,他更是世界的英雄,每个人心目中的榜样!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被袁隆平这种精神所打动。

我们每个人都应向他学习,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4

袁隆平的成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用电脑算出来的。

那是长年累月,蹲在田间地头一点一点摸索总结出来的。

现在搞学术的人难出成果,常自抱怨,可是有多少人有袁隆平那样的勤劳辛苦精神呢?

就以这次电影发布会为例,那么多的媒体记者,发布会一结束,全都离开,赶回去发稿子。

可是他们连电影都没看,又如何能写出感动人心的稿件呢?

曾经踏实的中国人,在如飞的社会节奏里,早已经变得浮躁,又怎么能获得真正的成果呢?

袁隆平够坚韧,一次次的失败,也没能阻止他最后获得成功。

他的坚韧体现在以苦为乐,逆境中也常开玩笑;他的坚韧体现在痴心不改,数十年如一日只想着杂交水稻;他的坚韧体现在我行我素,就算是没有国家和别人的支持,他也要将杂交进行到底。

支持他如此坚韧的,是他心中“为民谋食”的仁爱精神。

袁隆平说: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正是中华文化里,“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精神。

这是人类社会最广大最深厚的仁爱精神,远比什么虚伪的上帝来得真实。

正是这种“爱人如爱我”的仁爱精神,帮助袁隆平战胜数不清的困难,最后获得成功,为人类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因为他的成果,世界上可以多活一亿人。

这种精神,是推崇天下为公的中国人所独有的。

这种精神,放在自私社会里是行不通的——现在为什么不出袁隆平?

电影《袁隆平》里,袁隆平因为在课堂上推崇孟德尔和苏格拉底,否定了米秋林和李本森,遭到了领导的批判。

原因当然是“否定社会主义科学,提倡资产阶级学术”之类的。

这就太令人鄙视了,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也没有阶级之分,不管谁的成果,只要是为人类造福,为何不可拿来我用?

如果按照电影中这帮弱智革命派的逻辑,苏联的人造卫星技术,源于纳粹德国的火箭飞行技术,技术到底算谁的?

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是代表了社会主义的先进,还是纳粹制度的成功?

可见,革命中搞的一些事,是丑陋的,甚至是反人类的。

类似的情节还有,红卫兵把袁隆平培育的稻苗都砸了。

就算袁隆平反动,稻苗也反动?

革命是个争议极大的话题,到今天也是如此。

我反对任何方向的极端化做法——既不要凡革命必反,也不要凡革命必挺。

唯物辩证法原则适用于万事万物,我想革命也不可例外。

以刘老师为代表的几个水稻专家,就是这一类人。

他们自己无能,却占据着位置。

这还不算,他们还要极力破坏别人的事业,限制别人的能力,让别人也一事无成。

大家都一样无能,他们的无能看起来才正常,才不会被关注,他们的地位才不会动摇。

刘老师因为怕袁隆平培育出杂交稻,趁着大雨把袁隆平的稻田毁掉,宁可损失国家利益,也要阻止能人成功,自私到了极点。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这个风,不是来自敌对方向,而往往是来自自己阵营。

这种丑陋的中国精神,贯彻在无数的中国人中间,即使到今天,也仍然大行其道。

因为这个精神,中国屡受列强欺压,被英法联军打,被八国联军打,被日本鬼子打。

因为这个精神,中国屡遭外商打压,一些丑陋的中国人,争相在外国人面前献媚争宠,却对于自强的中国人,明枪暗箭,除之而后快。

如果说,中国人不能够根除这种劣根性,那中华崛起梦就永远只能是一个梦。

卑劣的小人们,把无数的袁隆平扼杀在萌芽里。

以至于今天我们对于袁隆平感到格外的珍惜。

然而,按照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她应该产生千千万万的袁隆平才对。

那些被扼杀了的天才,都毁在这些中华民族的小人之手!

袁隆平代表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他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

如何参与重建中华民族精神,使我们的国人,人人都可以成为袁隆平,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果静林们已经开始努力了,我们难道就只想旁观?

为了祖先的光荣,为了国人的幸福,我们需要为重振中华精神做点什么!

袁隆平的劳模事迹5

袁隆平,一个用他的一生,奉献事业的人,那张黯黄、瘦骨嶙峋的笑脸,那句激情澎湃的话语,让他的生命如歌般在全世界奏响。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后感慨颇多,被袁隆平心系祖国、无私奉献等精神深深打动。

电影以生动幽默的方式讲述了举世闻名的生物遗传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数十年如一日痴心不改,倾其毕生的精力埋头研究杂交水稻的故事。

影片通过再现袁隆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以袁隆平对家人、对人民、对国家深沉的爱为依托,给我们展现了一位勤劳、坚强、仁爱平民科学家和他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崇高情怀。

一、热爱人民,坚持不懈,寻求真理袁隆平是新中国第一批大学生,他目睹过生活在落后中国人民忍饥挨饿的悲惨,所以,农学院毕业后积极投身到农学教育的第一线,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中国人民吃饱饭、不挨饿。

为了祖国的建设,他放弃了参加空军的机会,敢想敢干,在湘西安江农校扎下深根,立志要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自己农学报国的志愿。

在设备落后、资金缺乏的情况下,他意志坚定,追求真理,不断探索。

影片中我们看到他用墨汁刷被单,实际上是要对嫁接到红薯苗上的月光花进行短日照处理,可见当时的安江农校条件何等简陋,也反映出袁隆平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

对于那些空喊口号、弄虚作假的人,他敢于站出来予以批评。

他崇敬科学,反对教条主义,敢于挑战权威,不过分迷信苏联生物学家米丘林、李森科的学说,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货真价实的农学知识。

影片中的刘老师是那个时代教条主义的代表,口号喊得好,喊得响,套路线,上纲领,在稻田里造假,在课堂上吹嘘,完全违背了灵魂工程师的良心,也违背了自然科学的规律。

袁隆平是当时掌握真理的少数人,虽然多数人认为他是错误的,但是他仍然顶着压力,说实话,干实事,这让他失去了很多,受到了排斥、打击,观后感《袁隆平观后感》。

二、经历挫折,毫不气馁,钻研科学在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科研道路上,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但他依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实验室和试验田中,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至于一切之上。

看到影片中因为要把宝贵的种子拿出给袁隆平吃而跌落受伤的小凤,听到小凤父亲说出那是全家人视为命根的种子,甚至就连小凤妈去世的时候都舍不得吃的镜头,袁隆平痛心了,我的心揪紧了!

那是新中国最为艰难的时刻,有多少人在挨饿啊!

袁隆平说:

我永远忘不了三年自然灾害,刻骨铭心!

就算是废寝忘食、遭人批斗、条件再苦,也要搞出高产水稻!

正是这样的信念,让他为之奋斗了一生。

他在搞杂交水稻的过程中,又研究孟德尔和摩尔根的学说,崇拜苏格拉底,在革命中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分子的帽子,受到批判。

影片中我伤心地看到,革命小将对他呵斥,毁了他辛辛苦苦培育的试验田,这些无知的举动严重阻碍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实验,但是他没有退缩不前、唉声叹气,依然勇敢地重头再来。

三、舍弃小孝,大孝为国,奉献不停民以食为天,民乏食,天将乱,生命必多艰。

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是生命之稻。

他告别妻子和孩子,毅然奔向远方。

他舍弃小家,为的是千万家。

他的实验不被看好,受到冷嘲热讽,甚至百般阻挠,但是袁隆平没有放弃,他坚定地说:

你们可以不给我经费,可以撤销这个项目,我袁隆平决不放弃!

在海南的农场,经受了艰苦环境的磨练,袁隆平更加坚强了,甚至对险些失去生命仅仅付之一笑。

这个坚强的汉子,在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黯然泪下,向着北方跪地痛哭。

他的父亲没有得到他的孝敬,但是他是为了全天下的父母与百姓呀!

自1978年杂交水稻推广至今,每亩平均增产20%以上,增产的6亿多吨粮食足以养活7000万人,我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一次大飞跃,这是一个人间的奇迹!

生活中的袁隆平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不修边幅,看上去就像一个刚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老实巴交的农民。

中国随处可见这般模样的农民。

然而,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在这位相貌平平的农民面前脱帽致敬,因为他让我们这个民族摆脱了千百年来纠缠着我们的一个噩梦--饥荒。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要吃饭,找隆平这句话。

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以令世界震惊的杂交水稻技术改变了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农民最多的国家的面貌,并且正在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也许有人会说,是那粒无意中发现的稻种成就了袁隆平的神话,那是上帝对他的厚爱。

但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熟悉这样一句歌词: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若没有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坚定信念,

若没有在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坚定信念的支持下长期从事苦中作乐的艰苦的研究工作,他又怎能无意中发现那粒神奇的稻种?

袁隆平,一个神话的创造者,一个信仰一种精神的象征!

作为天然气公司一员,我深深被袁隆平那种为理想、为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所感动;深深为袁隆平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所折服。

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发扬袁隆平敬业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勤恳工作,为太原燃气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