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预压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588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架预压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支架预压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支架预压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支架预压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支架预压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支架预压专项方案.docx

《支架预压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架预压专项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支架预压专项方案.docx

支架预压专项方案

1编制说明2

2.编制依据2

3.施工概况2

4.人力部署3

5.施工机械机具配置计划3

6.支架预压4

6.1.预压的目的和意义4

6.2.试验项目及收集的资料4

6.3.预压范围5

6.4.预压总体施工方案5

6.5.支架、贝雷架的预压布置和实施细则6

7施工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要求8

 

窑河桥支架预压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淮南市窑河桥新桥上部施工,即窑河桥新桥系梁、中横梁、端横梁、拱肋支架预压施工。

2.编制依据:

2.1.施工图纸、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书及附近件;

2.2.“实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上部结构施工方案”;

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F80-1-2004;

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6.《公路工程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2.7.《桥涵》(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总公司)。

3.施工概况:

水下为钢筋混凝土承台承重,支架支撑在C30砼承台上,Ф325钢管支架,钢管柱上布置Ⅰ32及Ⅰ40工字钢,工字钢上布置贝雷架,最上面方木及模板,上部砂袋预压。

拱肋支架采用碗扣钢管架支撑,上下螺旋托,方木及模板。

梁上钢筋模板施工前必须对支架进行预压。

预压检查支架及水下砼承台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消除地基的沉降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

确保整个支架的安全施工。

4.人力部署:

组织专职的领导班子,专职的测量监控人员,专职安全员,

总负责:

王安华

技术负责:

孙涛雷庆谊

测量负责:

叶继盛雷庆谊任新林

安全负责:

梁彦华王本荣

物资采购供应:

周兴周家忠

5.施工机械机具配置计划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汽车吊

25t

1

装载机

ZL-50A

1

翻斗汽车

4.0m3

4

特制编织袋

约1500Kg/袋

2000

水准仪

JT6

1

全站仪

ITS632H

1

固定标杆

4

棱镜及架

2

6.支架预压:

6.1预压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预压的手段检验,检查支架及水下砼承台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消除地基的沉降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使支架整个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结构受力以及机具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系统支架在施工过程中的绝对安全和正常运行。

通过预压掌握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的程度、大小,更加准确地掌握支架的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借以指导模板安装,标高控制,为施工监控提供可靠的参照数据,保证梁底和拱肋施工线型、高程控制,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

6.2.试验项目及收集的资料:

6.2.1.支架系统在各个工况下的各个主要构件的变形值收集。

6.2.2.各构件和连接件及连接接头的安全性能检验。

6.2.3.支架、杆件系统变位观测河安全性检验。

6.2.4.支架的承载能力和安全保障系统的检验。

6.2.5.施工全程控制记录及影像资料收集。

6.2.6.支架及构件和连接的校正,最终定位检查检验。

6.3.预压范围

系梁、横梁、端横梁、拱肋梁底模板安装完毕,进行预压上料工作,预压上料应基本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施工受力状态进行操作。

6.4.预压总体施工方案

6.4.1.预压超载系数为1.2.

6.4.2.预压荷载分级:

0%→50%→80%→100%。

0%、50%时各观测一次,80%时观测二次,对100%荷载沉降在24小时内观测三次(基准观测),预压过程中每2小时观测一次,观测至沉降稳定为止,以观察支架的弹性变形及地基的下沉。

6.4.3.预压过程中的进行精确的测量,可侧出梁段荷载作用下支架、贝雷架将产生的弹性变形值及地基承台下沉值,将此弹性变形值、地基承台下沉值与施工控制中提出的因素需要设置的预拱度叠加,算出施工时应当采用的预拱度,按算出的预拱度调整底模标高。

6.5.支架、贝雷架的预压布置和实施细则

6.5.1.材料准备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条件,本施工预压荷载拟采用工程特制的编织袋装砂,人工配合机械吊装进行预压工作。

预压荷载为梁体自重及上部支架梁、拱梁等重量和值重的120%。

荷载重量表: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重量(kg)

竹胶板

m2

1422

9954

方木

150*150

m

10000

33750

方木

100*100

m

10900

16350

碗扣脚手架

kg

254000

254000

梁自重

桥面梁、拱肋梁

kg

3336000

3336000

合计

3650054

每平方米重约4.75t适配。

6.5.2.观测点布置

观测断面设置在竹胶板上面及方木上面,系梁上与中横梁相交平面内(每个相交面)设置一个观测点,中横梁的1/4跨及1/2跨处分别设置观测点,观测点用红色油漆标志。

预压范围为整个支架梁、拱肋梁各结构及布点。

6.5.3.预压重量的确定

预压荷载:

按照梁体自重荷载分布状况的1.2倍加载。

预压材料重量:

袋装砂;其中一层厚度为沙袋实际厚度,细砂比重取1.6t/m3).

6.5.4.加载0%:

加载前,设置好断面观测点并报检监理部,经现场监理检测点位、标高及荷载等情况,并经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加载。

6.5.5.加载到50%:

在底板上对称加载至50%荷载。

加载完成后持荷30分钟,观测各测点并作好记录,同时对数据作出分析比较,掌握支架变形、变位情况。

第一次加载50%,重2198t,每平方米约2.86t适配。

6.5.6.加载到80%:

在底板上对称加载至80%荷载。

加载完成后持荷120分钟,观测各测点(至少2次)并作好记录,同时对数据作出分析比较,掌握支架变形、变位情况。

第二次加载80%,重3504.05t,每平方米约5.7t适配。

6.5.7持荷120%:

加载完成后持荷24小时内观测不小于3次,观测各测点并作好记录,同时对数据做出分析比较,掌握支架变形、变位情况。

最后一次加载120%,重4380t,每平方米约4.56t适配

6.5.8.待支架充分稳定达到连续24小时内沉降不超过2mm为准,同时报检监理部,对数据进行分析同意后方可卸载;卸载顺序与加载时相反,应注意必须对称均匀的卸载,并做好观测和检查工作。

预压观测

6.5.9.在预压前对底板的标高观测一次,在预压过程中进行平均每2小时观测一次,最终加载至120%荷载后,观测至沉降稳定为止,将预压荷载卸载后再对底模标高(各观测点)观测一次,从以上的观测资料中计算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及地基(承台砼)的下沉。

测量按国家四级标准测量控制,24小时内沉降不超过2mm为准。

7.预压结果分析

预压结束对观测成果进行数据分析,在预压没有问题的条件下立即进行卸载,同时算出支架弹性和非弹性变行,算出模板预拱度,同时做好模板预拱的调整,整理出测量原始数据。

8.施工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要求

8.1.施工前对支架各部位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各部位连接牢固可靠;对加载用25t汽车吊进行检修,以保证正常使用。

8.2.准备好预压材料并运至预压区附近,统计好数量,并作好记录。

8.3.加载前布置好各种监控和测量基准点,并作出明显的标志、标识并有效的进行保护,同时测定其初始数据。

7.4.建立完善的加载人员组织协调工作和必要的安全保障工作。

7.5.施工过程准确及时的控制加载吨位,加载应对称均衡进行。

7.6.每次加载及卸载前,项目部都必须报检监理部,经现场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7.7.预压全过程,必须有专人指挥;预压区域危险范围内,除操作工人外(2~3名),其它人员不得逗留在危险范围内。

7.8.加载前水中钢管桩剪刀撑必须使用不小于12#槽钢纵、横向连接牢固;支架、模板及剪刀撑必须严格按技术交底认真做好。

7.9.吊装作业必须由起吊负责人专人指挥,起吊作业必须遵守“十吊十不吊”,夜间光线不好、雨天或风力较大时不得进行吊装作业。

7.10.底层袋装砂必须平放、均匀堆码且密实,堆放位置与模板对称。

8.11.检查堆码的砂袋大面平整且水平。

8.12.起吊前必须检查吊环、吊钩、钢丝绳,大臂底下不得站人。

8.13.加载过程必须安排专人观察支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分析情况后制定加固方案,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预压试验。

8.14.预压区域操作平台必须合格设置钢管护栏及安全网,安全员必须全程旁站值班。

8.15.水中船只必须远离预压危险区范围,作业船只不得触碰水中钢管桩,泊船缆绳不得系在水中钢管桩上,夜间有专人值班看守支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8.16.所有高空及临水面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喝酒、生病及疲劳者不得进行高空及临水面作业。

8.17.临时用电必须规范操作,一机一闸、三线五相制规范用电,非电工人员不得进行电工作业。

7.18.加载到50%、80%的时候,停留时间必须足够,经测量分析正常后,方可继续进行加载;在加载过程中,发现支架有异常响声或晃动、变形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进行加载试验。

8.19.在预压区,安置2个棱镜头,吊装过程用全站仪全程监控位移情况。

9.观测点布置图

见附:

 

陕西省机械施工公司

二0一一年七月十三日

方案基本可行,需补充:

1、观测点布置图;

2、重量应包含施工荷载

3、预压稳定后一般不低于3天;

4、预压配重应根据结构受力部位布设,与实际受力相吻合;

5、预压后做好预压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