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说课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359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历史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历史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历史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历史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说课稿.docx

《历史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说课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说课稿.docx

历史说课稿

历史说课稿

关于历史说课稿八篇

历史说课稿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经济大危机》。

就本课内容,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方法、说学情、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经济大危机》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里第4课内容,本课在一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世界由重建和繁荣到再次走向世界大战的分水岭,并深刻影响到二战后世界的发展。

本课共有两个子目。

“繁荣及其崩溃”介绍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时期和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特点和影响。

第二:

罗斯福新政,介绍了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影响。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

识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史实,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知道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理解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②、过程与方法:

.以图片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运用多媒体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教学难点:

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二.说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

运用多媒体让情境走进课堂,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给学生一种感官和心理的强烈刺激,引发学生兴趣

2.问题式教学法:

将知识引入课堂,提出问题,以疑导读,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中.

3.讲解法:

通过分析、综合、比较使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揭示历史规律,突破难点问题.

三、说学情:

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学生不甚了解,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逐层导入,提高认识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和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屏幕上展示美国现任总统的图像及其2021年金融危机时期的一系列图片。

通过当今现实问题,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情绪。

2、引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就曾遭遇的经济大危机。

导入新授内容。

出示课文标题。

(二)教学设计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通过阅读使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认识。

教师再进行教学,本课共有两个子目;

1.繁荣及其崩溃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1:

正确理解192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繁荣”,抓住两点进行教学:

(1)出现“繁荣”的背景;结合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2):

引导学生认识“繁荣”带来的危害和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为下文揭示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打下基础。

2:

讲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主要特点及影响。

主要利用多媒体,图表,数据让学生归纳识记经济危机的特点。

3;危机给人们造成的伤害;

(1):

利用多媒体展示系列图片利用文中内容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一面是经济危机下人们悲惨的生活,一面是垄断资本家为追求最大利润不惜销毁食品,进而让学生归纳: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老师加以综合,出示思考题。

(2);由经济危机最终导致政治危机;出示图片,简单说明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为下一子目设下伏笔,然后进行小结。

2、罗斯福新政

出示罗斯福名言及一系列新政的相关图片,抓住两部分进行教学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目的,新政的特点;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效果:

利用图片表格设置问题即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和文字进行分析,说明各自特点。

出示表格逐层加以分析。

重点讲解新政中心措施:

对工业的调整。

通过图表归纳新政有哪些成效,教师再加以综合。

列表帮助学生通过难点问题,让学生归纳识记,新政的主要内容和效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历史说课稿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课。

本课所讲述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从此以后,我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本单元的其他课节所讲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科教文体事业、民主法制建设、对外交往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起了开章总领的作用。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

第一子目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二子目和第三子目分别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情况。

第一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是通过后两个子目“在希望的田野上”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来体现的,而后两个子目又是第一个子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的具体体现。

因此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和意义,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认识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示图片、视频资料,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

2、结合《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学习读图、识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设立经济特区等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四、学情分析

本课所涉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区等都是比较抽象的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整理以及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改革

开放后家乡巨变、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等图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五、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互动、情境设置、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启发式教学法等。

学法指导:

让学生学会阅读归纳、看图、讨论分析,结合事实谈内心的感受。

六、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七、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感受家乡的变化,导入课题。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1、让学生看书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2、通过活动“情景剧场”,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3、学生讨论: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师从“转折”二字重点指导,突破教学难点。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1、播放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让学生感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的喜悦之情,憧憬美好未来,教师提出问题。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内容,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内容及作用。

学生思考讨论:

家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的责、权、利分别是什么?

通过讨论,懂得这种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3、教师指出中国农村改革最早开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村,让学生看表格,思考讨论“表格中的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

”从而认识到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完全正确的。

三、对外开放的窗口

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教师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出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接下来欣赏图片“深圳改革开放前后的面貌”,感受对外开放的巨大成就。

2、学生讨论: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小结全文。

板书设计: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城市:

对外开放

历史说课稿篇3

一、教材

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世界格局》第三课时

主要内容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以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以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应如何应对。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既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又将成为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础,她是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阻挡。

因此,本课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主题起到了总结的作用。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

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又可以使他们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主要原因及具体表现影响,经济全球化中国应对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前自主预习题、课中探究题、最后的课堂总结等问题的设置,使学生体念参与整课学习的快乐,使课堂达到最佳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使学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意识,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学重点难点重点: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海马汽车、奔驰轿车、家乐福、耐克、海尔集团、波音飞机教师提问:

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

学生回答:

经济全球化趋势教师设问,导入新课: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它是如何到来的?

它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新课学习:

通过设置6多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学习课本。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学生既体验合作学习,有解决本课难点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感受经济全球化趋势,从而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教师总结: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就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通过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让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教师提问:

我们当前的生活中时时处处体现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第一个子目“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正文和小字部分,提取有效信息,找出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1)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客观环境;

(2)各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通过PPT补充资料的得出。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通过收集和整理出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增强论从史出的能力,突出重点。

)教师出示三则材料,理解内容。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出示材料: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越富,穷国越穷。

――卡斯特罗

3、课堂小结:

当今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在国际利益的博弈中是自强还是退却,国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答案:

那就是在风浪中与全球共同搏击,建立和谐世界,谋求共同发展!

四、巩固练习

历史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民主实践产生并成熟于以英国、法国、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

英法美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奠定走向民主政治的基石,以后各国根据国情,不断探索前行,扩展和完善民主制度,又彼此借鉴,最终形成的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这是本书的重点,其中,第9课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本书的核心课之一。

这节课主要讲大革命后的法国在追求民主共和道路上,徘徊于帝制与共和制之间,经过艰难的探索与斗争,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法国政局的演变历程,波旁王朝,七月王朝;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及推动政局演变的革命斗争;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梳理史实的能力,用阶级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共和制确立的过程,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

殊死斗争的结果,并非专制制度恩赐的产物。

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有三:

第一是以课程标准“说出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政体等基本史实,认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并非专制制度恩赐的产物”为主要依据。

新课程的历史教材采用一标多本,在这种情况下,高考不可能以任何一个版本作为准绳,惟一可以依据的只有全国通用的课程标准,所以教学目标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它,用课程标准来衡量教材内容,设计目标①、③;

第二是依据我校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的虽是高二历史专业班的学生,但历史基础一般,对历史基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有限,我觉得除了要求他们勤学之外,教他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很重要,归纳梳理史实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层次要求也比较高的学习方法,它能把复杂繁多的历史简单化体系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用阶级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也类似,故设计目标②;

第三是依据教材内容,本课内容繁多,时间跨度较大,分五部分按时间顺序讲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一是光荣的三日,介绍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后的波旁王朝实行专制统治,激起巴黎人民“七月革命”;二是三色旗的君主政体,讲的是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七月王朝拒绝政治改革,引起群众不满,统治潜藏危机;三是从狂欢到血泊,介绍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

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共和国由博爱到排斥工人;四是拿破仑神话的延续,说的是法兰西第三帝国的建立及灭亡;五是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讲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后确立法国共和政体。

更需培养学生归纳梳理史实的能力,用阶级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

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政体

难点:

①教材处理上的难点是梳理革命斗争与政体演变的对应关系,构建知识体系;

②认知上的难点是从共和制确立过程得出对民主进程的正确认识。

重点的确立主要依据材内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过程同时是帝制与专制激烈斗争的过程。

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它的建立是法国人民对帝制仍抱期望的表现,与第一帝国一样,一度给法国带来繁荣与稳定,满足法国人民的需要,但第二帝国也改变不了专制政体的本质,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一场普法战争就暴露帝国的弊端,结束了帝国命运,也让法国人民从帝国的虚荣中清醒过来,最终还是选择了共和政体,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二帝国至关重要,是重点。

最终确立共和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为重点自然不在话下。

从共和制确立过程得出对民主进程的正确认识。

教材处理上的难点的确立主要依据新课程的编排形式。

新课程全都采用专题编排,这种编排有时间跨度大的特点;我们选用的岳麓版历史教材往往又只把专题的精华之处展现出来,忽视对整体知识的介绍;如果教师不对其进行梳理,学生容易造成知识的断层,而零散的不成体系的知识不利于对历史的理解掌握。

历史是一门古老又处于更新中的学科,它的古老和常新都决定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我虽然通过大学四年比较系统的学习,也只是大体掌握中外重大史实,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形成一定史观,对教材的理解,尚未达到每节课都能很容易看清它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知识体系。

认知上的难点的确立主要依据学生水平,他们历史基本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有限,理解法国共和制确立是一个层次,形成一定历史观是另一个层次。

从上面的分析大家或许已猜出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做法是依据课标要求,把选修教材当作一个参照史料,适当联系必修课内容,增删知识点,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我认为,重点是整体中的重点,放在知识体系中才容易突出;难点的突破,只要一节课的知识体系建出来了,难点也容易突破,这节课正是如此。

换句话说,关键是构建出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知识体系,需要说明的是构建体系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二、说教法

教与学对立统一,相互依存。

从根本上说教是为了不教,即是为了学生的学。

新课程提出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仅有一学期工作经验的我所面对的普通中学的学生,虽然无法立即实现这一目标,但也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探索,寻找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与完成教学目标的契合点。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第9课我主要采用以下五种教法。

1.启发式:

在因必有果,有你才有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事件的前后因果联系紧密,可以用启发式教学,引发学生思维,举一反三,达到推进教学进度的效果,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主要方法。

这节课讲共和制确立的过程,一环扣一环,比较合适采用启发式,如七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从共和制确立过程得出对民主斗争的认识可采启发式。

2.猜测法:

历史与现实有距离,猜接下来的历史怎样发展能够引起学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习欲望;人类历史主要是由人创造的,古人的所思所为,今人也可以从人类共性的角度猜测,有一定可行性。

如让学生猜猜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国初对待工人的博爱态度能持续多久?

3.换位思维法(角色体验法):

用课本提供的背景知识创设环境,缩短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把自己当成里面的一个人物,一个阶级,说说自己想怎么做。

如你是刚刚经历过国破家忘之痛的复辟的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八,你大权在握,统治法国,会怎么做呢?

4.探究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有拓展意义的一个或一串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讲到路易波拿巴成为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时,可问他与第一帝国的拿破仑有何异同?

课后的练习题可用探究法。

5.解读材料法:

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解读未知或未见史料,根据设问,获取有效信息,提取观点,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是历史学科重要的学科能力,也是一标多本的新课程下高考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本的边角史料如让学生理解“1848年一位法国议员说,我们正睡在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上面,你们没有看见大地正在抖动吗?

”说明七月王朝统治出现什么问题?

课后的材料解析题也得用这种种方法。

6.讲解法:

虽说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讲很必要的,尤其是对一些难点的突破,重点的把握,对一些断层知识又是对课本理解有影响的知识面的补充,更需用讲解法,如普法战争。

三、说学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采用各种教法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法的探索也是重要,这节课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学法。

1.学生课前三分钟说课法:

每节课安排学生说课,这是今年我对报历史科的学生尝试的一种新方法。

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在充分预习课本的基础上,①自己整理所预习课的主体知识,用简洁的语言把课本内容串联起来,②设计问题,主要是学生在梳理知识过程中碰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限提三个。

表面上是统一要求,实际是分类要求,因为并非每节课都那么容易说,而学生的层次也不一样,程度好的学生,通过仔细研读教材,可以看出个大概,个别除了说得不错外甚至能提出有建设意义的的问题,说课也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个人思想成果的空间,一般学生只能粗略地说,有的甚至说不懂。

不管怎样,我让学生说课的目的并非一定要他们说出个所以然,而是要学生最大限度地充分地预习课本,有充分预习即使不懂至少也知道哪里不懂,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参与课堂,推进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2.阶级分析法:

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群体所属的阶级分析他们利益要求,把错综复杂的历史问

题简单化,如从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就很容易理解法国政局频繁更迭的原因.

3.归纳法:

培养学生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如小结阶段要求学生归纳1792年至1875年法国政体的演变.

四、说教学程序

1.学生课前三分钟说课:

说主体知识与提问题(4分钟)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36分钟)

由于板书设计的知识体系紧密相连,以下三方面主要体现的是所用的教学方法。

(1)法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七月革命(启发式,换位思维法)

二月革命(阶级分析法)

六月起义(启发式,讲解法)

(2)法国政体的演变和共和制的确立:

波旁王朝(换位思维法)

七月王朝(阶级分析法,解读材料法)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换位思维法,猜测法,探究法,)

法兰西第二帝国(探究法,讲解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启发式,讲解法)

共和制的确立(分析归纳法)

(3)对民主斗争的认识(讲解法,分析归纳法)

3.小结与练习(分析归纳法,解读材料法,探究法)(4分钟)

4.课堂延伸:

(1分钟)“第三共和国之后,法国还经历哪几个共和国?

”,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激发求知欲。

五.板书设计

一).

法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二).法国政体的演变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

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革命建立政体:

君主立宪政体

七月王朝性质:

大资产阶级政权

工业革命统治:

拒绝政治革命

农业歉收1848年二月革命镇压工人运动

建立给人民诸多权利

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开办国家工厂

后来:

排斥工人代表

波拿巴当选总统

1848年六月起义政治:

军事独裁统治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经济:

发展社会经济,繁荣

军事:

普法战争法败

1875年颁布法兰西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宪法

共和派执政

定《马赛曲》为国歌

共和制最终确立

三).对法国民主斗争的认识:

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殊死斗争的结果,

并非专制制度恩赐的产物。

历史说课稿篇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8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初中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以下是我对本课的理解,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教材分析:

《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是一节欣赏评述课。

教材共向学生展示了十幅外国绘画作品,大部分作品都以战争、历史和宗教故事为题材。

课在教学设计上分为两个课时来进行,课时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希腊时期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画,课时二主要是学生了解17-19世纪的历史画作品并对当时的各个画派有个初步的认识。

整个教学都是围绕着学生自主学习来进行,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欣赏作品、分析作品,最后能感受到历史画的独特艺术美,并通过交流讨论从经典名作中获得审美享受。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之前已经进行了风景画、静物画、肖像画的欣赏教学,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方法与要点已有所领会,但历史画却有所不同,它的题材往往是主题性的,内容独特,意义重大。

欣赏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一点,要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分析与讨论交流,接受艺术陶冶,提高文化修养。

因为版面限制,所以教材对作品的介绍少之又少,有几幅重要的作品甚至只字未提,学生通过浏览教材不足以获得知识上的满足,所以在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他们回家上网查阅资料,以补充教材知识量的不足。

教学目标分析:

在认知领域,通过欣赏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历史、宗教画的相关知识,着重掌握欣赏的方法和步骤;在技能领域,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能力;在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从经典名作中获得审美享受;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历史画欣赏的特殊视角以及相关绘画的表现形式、语言和风格,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首先,我带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

先复习“历史画”的概念,

再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上节课学过的六件绘画作品,并简要回顾几件重要作品的内容,

二、然后,进入新授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