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238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大纲.docx

《《自然辩证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大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大纲.docx

《自然辩证法》大纲

第一讲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学科性质和历史发展,尤其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各门具体学科。

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哲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结哲学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在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体系结构,揭示科学的发展模式和技术的发展动力,进而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总结出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等辩证思维形式,并且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等基本方法,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探讨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等的普遍规律。

包括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观、科学技术异化观、科学技术伦理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观、科学技术文化观等方面。

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自然辩证法创立于19世纪70年代,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适应当时无产阶级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的需要,在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

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始了建制化过程,突出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传统和价值取向,强化了自然辩证法的意识形态特征和理论教育功能,形成了系统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

四、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促进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具体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

第二讲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人类自然观是如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演化,重点理解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其每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

一、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自然界可分为广义的自然界和狭义的自然界,广义的自然界指整个宇宙,即整个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社会也是广义自然界的一部分。

狭义的自然界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

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界,是就狭义自然界而言的。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包括两个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

一是存在着的“是什么”,二是“如何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肯定自然界的物质性回答第一个问题,以关于自然界的系统方式和运动形式的理论回答第二个问题。

(一)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千姿百态。

自然界的系统性:

是指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的物质客体。

系统既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也是物质间普遍联系的基本方式。

自然界的层次性:

不同的层次是相互区别的,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物质的承担者和自身的规律。

不同的层次是相互联系的,低层次是高层次的基础,高层次的运动规律不同于低层次的动动规律,又依赖于低层次的运动规律。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稳定性与可变性是物质系统中普遍存在着的一对重要性质。

稳定性的存在,使人们能够对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从各个角度进行考察;可变性的存在,则使自然界的演化(进化或退化)成为可能。

(二)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自然界是一个历史过程,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

自然界中除了运动着、变化的物质之外,没有任何永恒的东西。

无论总星系、天体、地球的演化或生命的进化,都是以要素方面或结构、功能方面的新旧交替为标志的。

这种新旧交替有不可完全逆转的性质。

刻画这种性质的概念就是不可逆性。

不可逆过程的双重作用,导致了自然物在演化中会有两个方向:

进化方向和退化方向。

这两个方向的辩证统一,构成了自然界丰富多彩的演化图景。

二、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进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

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它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等。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7世纪的自然哲学家们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

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第一,机械性。

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第二,形而上学性。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

第三,不彻底性。

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仍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神的“第一推动力”和“合目的”的上帝创造论,使自然科学又回到神学的怀抱中。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

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成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它以实践论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具有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等特点。

(四)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

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

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生态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观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考察

远古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

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

此时的人类主要依靠自己的肌肉力量来与环境抗争,应用简单的石器工具进行狩猎和采集活动,获得自然界现成的产品;此时的生产基本上只有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几乎没有物质生产。

如此,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极小,远未超出自然的恢复能力,几乎像其他动物一样把自己消融于大自然之中,使得整个生态基本上呈现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三极生态相。

对自然来说,此时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人和自然是自然的统一、原始的协调、低层次的和谐。

但是,对人来说,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只是表层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只能盲目地、动物式地适应自然,屈服于自然,受自然主宰;只能通过求助于超自然的存在物,求助于魔力,祈求大自然使他们的生活富足起来,由此形成以自然神话宗教和图腾崇拜为表现形式的自然中心主义的拜物观念。

农业文明时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总体来说是和谐的。

总的来说,自然的制约是主要的,但是,人的作用开始有了彰显。

农业文明阶段,农业、畜牧业的生产是利用动植物的特性,创造适当的条件,强化动植物的生长机制,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使用的物质资源主要是水、阳光、土地,使用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如风力、水力、畜力等,所使用的工具是金属犁。

由此决定了这种生产方式主要是“生物型”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况且那时的环境包容能力强,所以在那一时期,人与自然的矛盾没有激化,人和自然的关系总的来说是和谐的。

工业文明时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时期,人在破坏着自然,同时也在寻找自己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改造、修复自然。

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理性获得高度弘扬。

在机械论哲学和科学的作用下,自然的历史性和复杂性被简单取消,自然成了一个没有经验、没有情感、单调的存在,不具有自我维护、完善自身的功能。

人类成了一个神性的、无畏的存在。

自然在人类面前不再神秘,而是充满秩序的图景,人类在自然面前也不再毕恭毕敬。

既然自然界缺乏任何经验、情感、内在关系,缺乏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志、目的;既然动植物只有肉体没有灵魂,不能感受痛苦;既然自然客体没有内在价值,只有使用价值和工具价值,所以它就没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而只是一个完全按照我们的目的被加以利用、改造、操纵、处理、统治的对象,成为人类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

(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和途径

自然界在演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存在着再生产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并时刻都在努力的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各种影响。

在人类生产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很低的条件下,人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还是有限的,在自然界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不会酿成明显的恶果,不致出现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的改变,所以远古时代人和自然之间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之中。

但是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特别是进人20世纪以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的干涉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在全球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自然界所面临的问题也达到了空前的尖锐程度。

现代人类对自然平衡的干预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上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引出了一系列的“全球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自然灾害问题等。

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始终参与了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变换,这是两者之间和谐可以可能的前提,注重这种转化和变换是实现两者和谐的基础。

从理论方面,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的系统观念,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认识基础;依靠科学技术来合理地调节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直接的有效途径;解决好人类社会问题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保障。

(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案例分析】

【思考题】

【参考书目】

第三讲科学技术观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重点理解工程的内涵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一)科学的本质特征

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活动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人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一项成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的社会化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具有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现代科学通过技术体现等特征。

科学是一般生产力,必须和直接的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贝尔纳曾经指出,“科学”和“科学的”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义,必须在科学发展的一般图景中把它们联系起来。

按照他的看法,科学可以取作若干主要形相,而每一个形相都反映出科学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本质,只有把它们全体综合起来才能抽取到科学的完整定义。

他认为,现代科学所取的主要形相是:

“一种建制”。

科学作为一种建制而有以几十万计的男男女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它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职业。

“一种方法”。

在科学建制中,科学家从事科学职业,采用一整套思维和操作规则,有程序性的,也有引导性的,称之为科学方法,科学家遵循和运用这套方法取得科学成果。

“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

科学作为知识,不论新旧程度如何,都应当随时经受得起用指定的器械按指定的方法对指定的物料来检验,否则就会被科学排除。

这种公认的客观检验标准,在其他知识系统,如宗教、法律、哲学和艺术中,是不存在的。

“一种维持和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

这是当代科学最主要的形相。

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导致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种主要的观念来源”。

科学不仅能供实际应用,而且是构成我们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

科学是当代文化中极其主要的部分。

科学知识必然反映出当时一般非科学的知识背景,受到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或哲学的观念的影响,反过来又为这些现象的变革提供推动力。

现阶段有关科学的各种形相的描述,引发了对科学的一种动态的观点,即把科学看作一种重要的人类活动。

(二)技术的本质特征

技术作为关于技术现象及其本质的抽象的一个特定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含义也在不断变化。

在西文中,技术的词源来自希腊语techne(“艺术”、“技巧”),原意是指技能、技巧和能力等。

在我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

春秋末期齐人所著《考工记》中讲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指出精美器物的形成离不开天时、地利、材料和工巧各种因素的结合。

人类从学会制造工具起,就已开始了改造自然的活动。

但是,一方面这些工具一般来说较为简单,对这些工具的操作和使用直接依赖于人的技能和技巧;另一方面,人们对工具、器物的本质以及它在人类活动中所起的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在整个古代,人们对技术的理解一直侧重于技术的主观表现上,把经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而获得的经验、技能、技巧看作技术,而没有把工具、器械等客观表现包括在技术的涵义之内。

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显著进步,技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应用导致了技术的理论化倾向,产生了技术科学,从而使得在技术的构成要素中,科学、知识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时,“技术”一词也从最初的techne转变成technology,其后缀ology有“学问”、“学说”之意。

在这里,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意指所谓的工艺学,甚至出现了后来的所谓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说法。

除此之外,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人的体力和不需人直接操纵的机器被制造出来。

以前人们单靠经验、技能不能办到的事,现在由于机器的工作而能够容易地办到了。

机器作为一种劳动手段,扩大了人的体力,仿佛延长了人体的四肢器官,补充和强化了人的技能、技巧。

由此,机器,包括它的初级形式—工具,在人类劳动生产活动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此,在近代技术概念的含义中,技术也开始被用来意指那些在功能上能强化或提高人的技能、技巧的各种机器和工具等物质手段,18世纪末狄德罗曾把技术定义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运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体系。

因此,技术是一个历史性范畴,技术概念的含义是随着技术现象本身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技术的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的。

由于技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众多的不同形式,这也使我们很难找出一个适用于一切具体情况的定义。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

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

(一)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

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

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就是科学进化的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规范、框架之内科学理论的推广、局部新规律的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

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就是科学革命形式,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科学新的大综合,原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等。

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

分化是指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变化,或统一的事物变成分裂的事物;综合则是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在高速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当代产生的新兴学科大部分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它们都兼有分化和综合的双重功能。

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包括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之间的矛盾,科学理论本身的逻辑矛盾(即悖论),以及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

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科学成果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理论形态,另一种是实验结果。

当它们表达了同一研究成果的时候,二者是一致的,即理论反映,解释了实验。

但是,就理论来说,它有一种超越性,它从一个具体的科学研究出发得出的结论往往要超越这种具体性,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这时理论与原来的实验就产生了矛盾,理论反思出实验本身的不足或前景。

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实验本身就需要重新展开,或另换思路,最终结果又会出现原有理论涵盖不了的现象,这时实验又走在前面了,理论必须更新内容,这样循环往复的互动过程便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科学理论本身的逻辑矛盾——悖论。

从一定的理论前提出发,同时推导出逻辑上互相矛盾的命题,就是悖论,也译为“佯谬”。

悖论作为一种特殊的逻辑矛盾,是一种重要的证伪手段,在一个理论内部出现逻辑矛盾,就说明该理论是有问题的。

如果经过反复检查、修正,仍然不能排除矛盾,就意味着该理论已经失去意义。

这就是悖论的作用,它指导人们抛弃旧的有逻辑矛盾的理论,寻求逻辑上一致的新的理论。

在科学史上,悖论的解决往往是导致科学的突破性进展,比如,数学领域的三次革命都与出现的悖论及其解决有密切关系。

其中第一次是由于不可通约的发现而引起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a、b不可通约,是无理数,这和该学派另外确认的一切量都可以用有理数来表示的信息相冲突,从而被看作是一个谬论,并因此引发了第二次数学危机,导致了古典逻辑和欧几里德几何学的诞生。

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这里包括一门学科内部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比如物理学中的微粒说与波动说,化学中的燃素说与氧化说等;还包括不同学科的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比如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进化论之间的矛盾,进化论认为世界是朝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信息量少到信息量多,即朝着产生信息,产生有序、减熵的方向发展,而热力学第二定律则认为世界是朝着消灭信息,产生混乱、增熵的方向发展。

上述几种矛盾有的是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的对立,通过争论,其结果是正确的理论取代错误的理论,比如燃素说被氧化说所代替;有的则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事物的本质,通过争论之后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统一,比如微粒说和波动说,从各自特定的角度说都是正确的,而从整体上说它们又各是片面的,只有在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基础上,才能克服片面性,达到辩证的综合。

(二)技术发展模式及动力

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

任何技术,最早都源于人类的需要。

正是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起初模仿自然,进而进行创造,发明了各种技术。

同时,文化对技术发展具有明显的张力作用。

先进的思想文化会推动技术的发展,而落后的思想文化则会制约和阻碍技术的发展,包括影响技术决策、技术研发以及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各方面。

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

技术目的就是在技术实践过程中在观念上预先建立的技术结果的主观形象,是技术实践的内在要求,影响并贯穿于技术实践的全过程。

技术手段即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因素,包括实现技术目的的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形式。

技术目的的提出和实现,必须依赖于与之相匹配的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是实现技术目的的中介和保证,它包括为达到技术功能要求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