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游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146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游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心理游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心理游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心理游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心理游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游戏.docx

《心理游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游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游戏.docx

心理游戏

心理游戏(PsychologicalGame)

(一)

 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和别人的互动是在很不舒服的感觉下结束的,然后你对自己说类似这样的话:

  “为什么我老是遇到这一类的事?

  “为什么又发生这种事?

  “我想他(她)应该和别人不一样,可是怎么又…”

  你是否会因为事情演变成这样而惊讶,但同时又发现类似的事情以前也曾发生过?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验,用沟通分析的话来说,你是在玩一种心理游戏。

就如同球类或棋类游戏,心理游戏也有其规则可循。

艾伯恩(EricBerne)是最早注意到“心理游戏的可预测性”的人,他也提出一些方法来分析心理游戏。

以下我们将探讨各种分析心理游戏的方法。

  一、两个心理游戏的例子

  例一:

杰遇到珍,陷入热恋并决定同居,刚开始一却都很美好,但过了几个月,好日子似乎过完了,杰开始忽略珍的需要和感觉,不但对她大吼大叫,还常醉酒晚归,而且花她的钱却老是“忘记”还她。

  虽然他这么恶劣,珍还是和他在一起,而且他的态度越糟,她就越容忍他。

这样子持续了三年,珍忽然在毫无预警的情形下离开,投向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杰回家发现一张纸条写著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他整个人都楞住了,喃喃地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他发狂也似地去找珍,求她回到他身边,他越求她,她就越严峻地拒绝他,他陷入忧郁、被抛弃、无价值的感觉中,他努力地去看是哪里出了差错,另一个男人拥有什么他没有的吗?

  奇怪的是,杰以前曾有过两次同样的经历,每一次他都对自己说:

“再也不要这样了。

”可是又发生了,而每一次杰都觉得警讶、被拒绝。

  杰所玩的游戏叫“踢我”(Kickme)。

  珍以前也有同样的经历,认识杰之前,她曾有过好几个男人,开始时他们都对她很好,可是没多久就变得很恶劣,她都是以“小女人”的态度忍受,但最后她都突然抛弃对方,这么做时,她都觉得自己无可指责,还带著一点得意,她对自己说:

“没错,男人都是这样。

”之后,她再和另一个男人发展同样的故事。

  珍玩的游戏叫“你被我逮著了,狗娘养的。

”(NowI'veGotYou,SonofaBitch简称NIGYSOB)。

  例二:

莫莉是个社会工作者,正和一个沮丧的个案会谈。

  个案:

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我的房东把我赶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莫莉(紧簇双眉):

真是太糟了,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个案(没精打采地):

我不知道。

  莫莉:

为什么不找报纸看看是否能租到别的房子呢?

  个案:

这就是问题所在,我没有钱付房租。

  莫莉:

我想我可以安排你得到一些救济金。

  个案:

你真好,可是我不想接受别人的救济。

  莫莉:

那我安排你暂时借住青年旅社,直到你找到新的居所为止。

  个案:

谢谢,可是我心情这么糟,恐怕无法忍受和许多人一起住。

  莫莉努力想是否有别的办法,可是脑子一片空白。

  个案叹了口气,站起来说:

“谢谢你尽力想帮助我。

”就怏怏不乐地走了。

  莫莉自问:

“倒底是怎么回事?

”她开始时觉得惊讶,随后觉得无力而沮丧,她想自己实在不是个好的助人工作者。

  同时,走在街上的个案也对莫莉很生气,他说:

“她不是说要帮我忙吗?

结果什么忙也帮不了。

  类似的情形,他们两人过去都发生过很多次,莫莉常想帮助案主,并提出许多建议,可是案主却不接受,使她很不舒服;而这位个案不断地拒绝别人的帮助,并对试图帮助他的人生气。

他们两人的游戏常成对出现,莫莉的游戏叫“你为什么不…?

”(WhyDon'tYou…?

),而个案的游戏叫“对,可是…”(Yes,But…)。

  二、游戏的定义

  关于游戏的定义,在沟通分析师间有一些歧见,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艾伯恩自己在不同的著作中下了不同的定义,我们倾向用艾伯恩较晚期的定义,就是要符合游戏公式的六个阶段。

艾柏恩(EricBerne)的定义,心理游戏是两个人相处时一连串的交流与沟通,但包含著许多双重的、暧昧的讯息,而且它导向一些可预期的结局。

所谓暧昧是指表面是一回事,内在又是另一回事,是双重的;所有的心理游戏都含有操纵性,有意无意的将想表达之本意隐藏起来。

对于不懂游戏公式的人,我们可以这样解释:

  游戏就是做一件事的过程中隐藏了内在的动机,且符合下述几个条件

  1.不在成人自我的觉知之内。

  2.在行为转换前,这个动机一直没有外显化。

  3.结果造成大家觉得混乱、莫明其妙,而且都想去责怪别人。

  三、心理游戏的典型特征

  1.重复性:

游戏是一再重复的。

  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最熟悉的心理游戏一玩再玩,人物和背景会变,但游戏的型态是一样的。

因此,若与人相处时一再重复发生同一情况,就要注意其中是否有Game发生。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

“为什么这种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

”,就很可能是这种情形。

  2.漠视的存在:

游戏是不在成人自我觉察之内的。

  虽然人们一再重复同样的游戏,但自己却不自知,要到游戏结束时,他才会自问:

“为什么这种事又发生在我身上?

”即使这个时候,他也不知道是自己设计了这样的过程和结局。

因此,要知道是否有Game存在,可从彼此关系中,是否有漠视存在可以看出。

因为Game中都含有漠视,漠视自已、别人及现实情况。

在玩Game时可能会得到很多的安抚及注意,但都是负面的。

所以,若发现彼此存在有负面安抚的关系时,即代表有Game的存在。

  3.游戏结束时,主角会经历自己的扭曲感觉。

  4.参与游戏的人之间会有隐藏沟通。

  在表面的沟通下,会有隐藏的讯息在传递,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找到和自己所玩游戏相配的人。

例如当个案寻求帮助,而莫莉提供帮助时,他们都以为这就是他们的目的,可是由结果来看,他们隐藏的动机却是完全不同的,从他们所传递的“隐藏讯息”可以看出他们真正的意图,莫莉想得到的是提供帮助却不被人所接受,而个案想得到的是拒绝别人的帮助。

  5.游戏包括一段惊讶或混乱的过程。

  在这个时候,主角会觉得发生了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有时则是角色的互换,如杰发现珍离开,而珍则是突然地决定离开。

  四、游戏的三种强度

  第一度游戏:

是社会性可接受的程度,通常这是和不太熟识的人所玩的心理游戏。

玩游戏的人会愿意把结果告诉自己社交圈里的人,上面两个例子都属于这种程度,我们可以想象莫莉和同事在休息时间谈到其自我怀疑,她的个案则在酒吧和朋友痛骂社工人员的无能,而一般人也会认为这些事情没什么特别的。

事实上,第一度游戏占了我们一般人际互动里很大的部份。

  第二度游戏:

常和亲戚、朋友、家人、同事等较亲近的人玩,结局比第一度的严重,柏恩认为它会导致生活上或生命的重要改变,例如:

离婚、离职、朋友间不再往来...且不希望让邻居知道这些不好的事。

如果莫莉的个案当面质疑她的能力,她可能会陷入更深的沮丧,较不愿和朋友讨论,甚至难过的辞职。

  第三度游戏:

是最严重的程度,玩此程度游戏的人,将人生舞台当做扮演,心理游戏的场合,导致严重结局的地点,如医院、法庭,甚至殡仪馆。

通常,此种程度的游戏都包含了生理上的伤害,如药瘾、谋杀、强奸...等。

如果杰和珍玩得更凶,杰可能对珍施虐,而珍可能把愤怒累积起来,最后拿起菜刀砍向杰。

  五、游戏公式(FormulaG)

  一个开启游戏的人,就像钓鱼的饵,吸引一个人来上钩。

只要上钩,游戏便开始。

所以,至少要有两个人才能玩心理游戏。

如果一个人想邀请我开始玩游戏,而我不给他任何反应,游戏便无从发生。

  若是一旦开始一个Game,其中会产生很多可长可短的沟通。

短则可能是两三个来回的沟通,长则也许持续好几个月甚至几年。

有了反应之后,会导致某种转变,带来一些莫明其妙、混乱的感觉,之后结局便出现了。

在这个阶段,有的时候,若能平心静气的回想整个过程,你可能会回想起,当初两个人是为何会开始这样的一个心理游戏的原因。

  艾伯恩把游戏的过程以六个阶段来描述,他称之为游戏公式:

  饵 +  钩    =  反应  → 转换 →  混乱  →结局

  Con+Gimmick=Response→Switch→Crossup→Payoff

  例一我们把莫莉和她个案的游戏放进来看,他告诉莫莉自己被房东赶走时,就隐藏了一个饵,其意为“虽然你试著要帮助我,但我不会接受,哈哈哈。

”这时莫莉就成了钩(艾伯恩用Gimmick这个字是指一个人具备某种弱点容易接受对方的饵),对莫莉来说,她的弱点可能是脑中有个父母讯息“别人不幸的时候,你必须帮助他。

  反应阶段包括一连串互动,可能持续几秒钟,也可能延续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年,在这个例子中,莫莉提出了几个建议,而个案一一列举行不通的原因,表面上只交换了一些信息,但内在却包含了好几次饵加猎物所产生的反应。

转换则发生在莫莉技穷,个案说:

“谢谢你试著帮助我。

”时。

个案离去,莫莉觉得惊讶时,就是所谓混乱的阶段。

两人都以自己习惯的扭曲感觉为代价,莫莉觉得沮丧、能力不足,而个案则觉得愤慨。

  例二一个传统家庭主妇来到辅导者面前,述说她的先生经常发脾气,甚至打她和孩子:

  辅导者:

你为何不告诉他你的感受?

  当事人:

你什么意思,要我告诉他我的感受,说我怕他?

不!

不!

  辅导者:

为何不能呢?

  当事人:

因为他会笑我,再说,我根本无法打开自己的口这样说。

  辅导者:

那你为什么不离婚呢?

  当事人:

不,不,要是我离开他,邻居会怎么说?

  辅导者:

也许你可以请你先生来这里,我们一起谈。

  当事人:

不,我想他不会来的。

  辅导者:

也许你可以请亲戚或朋友跟他谈。

  当事人:

嗯,你这样说也许是不错。

但我想,我先生不会愿意将我们吵架的事告诉任何人的,他一定会很生气的。

  辅导者:

如果他生气,你也对他生气回去嘛!

  当事人:

(很生气的)我认为你一点也不了解台湾。

在台湾,太太是不能够对先生回话的。

(立刻站起来)我想我还是去找别的辅导者好了!

  这是很常见的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在当事人表示"我有麻烦,请你帮助我"的时候,“饵”即出现。

而我是个很好的人又想帮助她,于是便是“上钩”。

当事人叙述很多她的情况,而我充满创意的给她一些建议,这是“反应”。

但每次建议后,她总是说"是的,但是.."表示行不通。

而当她推开椅子并责问"你不是一个好的辅导者"时,便是一个“反转”。

于是,我开始感觉到“混乱”,她到底要我怎么做?

同时也出现了“结局”。

对当事人来说,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因为,她抱著期望到此来要求帮助,却未达成。

她会在内心证明"我是无辜的,世界是无法改变的",这样的谘商过程对当事人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这样的情形可用G公式来分析,也可用交流分析图(见下)来看这情况。

当事人似乎用A和辅导者的A做沟通,但其中隐藏一些非语言性(Non-verbal)的意思,证明"你是无用的,根本无法解决这件事"。

若辅导者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好的辅导者,能解决这一切",则从P发出讯息对当事人的C,当这些内在非语言性的想法互相产生时,就是两人之间的“反应”R。

 

 六、戏剧三角形(DramaTriangle)

  史卡曼(StephenKarpman)设计了一种简单有力的图形来分析心理游戏,就是所谓戏剧三角形(图23-1),他认为只要是玩心理游戏,主角必定属于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三种角色之一。

  迫害者眨抑别人,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

  拯救者也是把别人看得较低下、不好,但他的方式是从较高的位置提供别人帮助,他相信“我必须帮助别人,因为他们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

  受害者则自认自己较低下、不好,有时受害者会寻求迫害者来眨抑自己,或是寻找拯救者提供帮助,而肯定自己“我无法靠自己来处理”的信念。

  图戏剧三角形

  我举一例来说明:

  有一位家庭主妇忙了一整天,情绪不太好,加上孩子又生病、吵闹...所以没有时间去准备晚餐。

而先生回来了,这位先生今天的工作也不十分的顺利,一进门就问太太晚餐准备好了没!

太太便哭诉:

“除了晚餐,你一点也不关心我!

”这时先生开始生气,认为下班回家吃饭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太太却不断的抱怨、伤心。

以此状况分析:

先生是P的角色、太太是V。

不久孩子回来对父母说:

“我不喜欢看你们这样吵架,你们吓到我了,不要再吵了!

”此时儿子是R。

而母亲可能从V转为P,对儿子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回,你回房间去。

”父亲又说:

“看看你,这是管教孩子的态度吗?

”...也许一家人整晚都在玩P.R.V的心理游戏,且随时转换个人的角色,最后会产生一个“结局”──也许太太“砰”的一声将自己关在卧室内,哭上二个小时。

而先生会说:

“这那像个人住的地方!

”然后,便离家到朋友处喝得大醉。

不论它的结局如何,夫妻两人都会感觉不舒服。

因为借著这些沟通,在其内心深处更进一步的验证了他们对自己及对对方的看法。

  再以刚才传统家庭主妇的例子来分析:

当事人一直处于V,辅导者为R。

但在当事人生气的离去时,则从V转为P。

而辅导者则从R转为V。

每当此戏剧角色转换时,亦即G公式中的Switch反转。

每个游戏中至少有一个“反转”。

辅导者也有可能对当事人说:

“我看你根本就不想要我帮助你,你走好了,我不想和你做协谈。

”此时辅导者为P,而当事人为V。

  戏剧三角形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漠视,迫害者和拯救者都是漠视别人,迫害者漠视别人的价值和尊严,甚至漠视别人健康生存的权利,拯救者漠视别人为自己思考、行动的能力。

受害者漠视的是自己,如果他寻找的是迫害者,他会视自己不重要、没有价值,如果他寻找的是拯救者,他会依赖别人,不去思考、行动、做决定。

  这三种角色都不是出于真我的(inauthentic),当一个人在这种角色中时,他们是在对过去做反应,而不是活在此时此刻中,他们是在用小时惯用的方法、或是从父母学到的方法来处理事情,为了标明这三种角色的非真我性质,其第一个字母均用大写,若以小写则表示是真实生活中的迫害者、拯救者、受害者。

你是否能想出一个真实生活中,迫害的人却不是一个迫害者?

举个例子来说明真实拯救的人和拯救者的不同。

有没有可能一个受害的人却不是一个受害者?

  通常在心理游戏中,一个人开始时是一种角色,后来会转换成另一种角色,这种角色的转换就相当于游戏公式中转换的阶段。

如杰在玩“踢我”游戏的过程中,开始时是在迫害者的位置,珍离开时,杰则转换成受害者的位置。

  例二中莫莉和她的个案,在他们的游戏中各是如何转换?

在你自己的例子中,又是如何转换的?

  七、为什么要玩游戏

  1.加强自己原有的人生剧本,收集点卷,以兑换预期的结果。

  2.用自己过时、但已习惯的方法来生活。

  3.加强自己人生剧本中对自己、别人、和世界的想法。

  4.再次肯定自己原有的生命位置

  5.游戏源于小时未解决的共生关系,可能是想继续维持不健康的共生关系,也可能是对其反抗的结果,可以维护既有的参考架构,并把责任转移至别人身上。

  6.获得强烈安抚(不管是正面或负面的)的可靠方法。

  为何人要玩心理游戏

  7.艾伯恩所说的六种好处:

  1.InternalPsychologicalAdvantage(维持自己人生剧本的信念)

  2.ExternalPsychologicalAdvantage(避免接受对自己参考架构的挑战)

  3.InternalSocialAdvantage(提供与人亲近的假象)

  4.ExternalSocialAdvantage(和人闲聊的话题)

  5.BiologicalAdvantage(满足对安抚的需要)

  6.ExistentialAdvantage(肯定自己的生命位置)

  八、游戏有哪些种?

  自从艾伯恩写出畅销书“人间游戏”后,大家都津津乐道于各式各样的心理游戏,这里则著重于游戏的过程,不去强调各种游戏的名称,所以我们从角色的转换来分类。

  1、迫害者转换成受害者

  1.KickMe(踢我,自作自受,讨打,找骂挨)

  并非真正的用脚踢,是心理层面(Psychologicallevel)上的。

将自己陷入某种情况,引起别人轻看、谩骂等等。

例如,故意破坏既定之规则,做出冒犯的行为...。

  2.Cops&Robbers(挑战规定或公权力,结果被处罚或被抓)

  3.Blemish(一再挑剔、找碴,结果被别人排斥)

  例如老挑别人的小毛病、缺点、错误...。

  4.IfItWeren'tForYou(如果不是你的话…)

  2.受害者转换成迫害者

  1.NIGYSOB(NowI'veGotYou,SonofaBitch现在我逮到你了,你这个狗养的!

  例如,某人曾请一位水电工到家中修理水电。

事前言明修理费约500元,事后收到的账单上却写著550元。

他非常的生气,破口大骂水电工不讲信用、不诚实...事实上他可以冷静的告诉对方,事情前后的价格不一,是一项错误。

玩此游戏的人,找机会、借口来臭骂别人,对付别人。

  2.Yes,But…(你说的很对,可是…)

  面对别人给予的帮助,总用"是的,但是"来回答,表示行不通。

  3.Rapo(打带跑,sexualversionofNIGYSOB)

  4.Stupid(ICan'tThink我很笨),Poorme(ICan'tHelpMyself可怜可怜我吧)

  与智商无关。

玩者常在行为、动作上表现得很愚笨。

例如,我和我先生在一栋房子里住了八年,对于家中的一切都很熟悉。

但他却常问我:

“剪刀在哪里?

”第一次我告诉他了,但两分钟之后他又来问:

“你知不知道胶带在那?

”我也说了。

过了一会,他又问:

“你知道××人他家的电话吗。

”这时,我开始不耐烦了。

在这个时候,我很可能转变为P.迫害者。

因为,他一直在玩"笨蛋"的角色。

事实上,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些东西放在何处,他却

  三番两次的来找我。

他真正的需要,可能是要我多给他一些关心和注意。

  5.WoodenLeg(木头腿,variationofPoorme)

  玩此游戏的人抱著一种心理“我有一个木头腿,不良于行,你还能期待我怎么样?

”当面对别人的要求时,以此为借口而拒绝。

  6.DoMeSomething(又叫SeeWhatYouMadeMeDo,谴责帮忙的人在帮倒忙)

  3.拯救者转换成受害者

  1.I'mOnlyTryingtoHelpYou(我只是想帮你)

  例如,一个工作忙碌,从不休假的先生,答应家人周末要他带他们去渡假三天。

但在周四时,一个朋友对他说:

“嗨!

你答应过我,周末要替我修理屋顶,你忘了吗?

”于是他答应他,星期六去修。

但他忘记他也答应带家人去渡周末。

由此,可看出他将自己陷进一种情境,使周围的人都感到失望,而他还认为"不管我费了多大的精神去帮助别人,别人从来不会感激我"。

他不了解之所以有这种结果,是因为他自己的行为造成这种局面的。

  2.WhyDon'tYou…(你为什么不…)

  4.拯救者转换成迫害者

  SeeHowHardI'mTried(你看我已经这么努力了)

  以上这些游戏的名称是人为加上去的,主要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游戏发生时的一些典型特征。

大多数人与人之间所玩的Game并没有特定的名称。

所以当别人没有要求你的帮助,而你却想帮助别人时,就是在扮演拯救者的角色。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

帮助别人是件好事,但去帮助一个实际需要帮助的人,和做一个拯救者的角色是不同的。

当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时,你是在漠视别人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面对游戏时怎么办

  1、Option选择权:

这个技巧加上你对心理游戏的了解,可以有效地帮你处理,使你避免掉入游戏,也可以从游戏的任一阶段中跳出来,也能用来“邀请”别人从游戏中出来,但是无法不准别人玩,也无法不让别人下饵。

可以用完全出于成人自我的对话来阻断游戏,如莫莉面对要求帮助的个案,她可以说:

“听起来你有一个困难,你希望我怎么做?

”如果个案一再尝试钩她进入游戏,她就继续以成人自我的方式来对谈,直到个案也以成人自我来回答,个案也可能放弃而离开,在这种情形,个案仍然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但莫莉可以避免之。

也可以用夸张的父母或儿童自我来阻断游戏,例如莫莉听了个案的抱怨后,从椅子滑到地上说:

“亲爱的,你又遇到了一件惨剧,对不对?

”以这种方式来阻断游戏,在心理层面意谓著“我已经看穿你在玩什么游戏,我们换点有趣的好了。

  2.注意是否有漠视存在:

包括饵在内,游戏的每一个阶段都隐含著漠视,所以注意是否有漠视可帮助发现心理游戏,一旦你接受饵所包含的漠视,就表示你成了猎物,游戏于焉开始。

  3.抓到一开始饵(Catchthe'openingcon'):

如果能在游戏一开始就警觉到,最有利于停止玩心理游戏,要能抓到一开始饵中所含的隐藏讯息,需要对心理游戏很了解及“像外星人一样的思考(thinkingMartian)”。

  4.我们常错失在游戏一开始就能察觉,通常在转换的阶段才比较容易发现,这还不算晚,你仍然能拒绝接受以不舒服的感觉为代价的结局,甚至你还可以用好的感觉来取代,比如我参加一个知名学者的演讲,讨论时,我忽然有一个灵感足以抨击他的论点,这时我没注意到自己已经站在迫害者的立场,演讲者妙语如珠,一句话就粉碎了我的批评,听众大笑,这时我可能掉入自己人生剧本中“我真是没用,且老是被人拒绝”的结论,但我也可以告诉自己“真有趣,我发现自己又在玩老套的心理游戏,我真聪明,竟能发现这一点。

”我为自己的觉察力高兴,留下的是好的感觉。

如果你持续地用这个技巧,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少玩心理游戏。

  5.还有一个技巧是当发现自己常玩什么心理游戏后,去注意自己这么做是为了满足什么内在的需要,自己真实的需要(authenticChildneed)是什么,然后找出更好的方法来满足它,而不必再借著心理游戏。

比如说我玩“踢我”的游戏其实是希望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我就利用每天早晨独处十分钟,或是独自去散步,我以直接的方法来满足内在的需要,就不需要玩游戏来引起别人排斥我了。

  6.当你去注意心理游戏时,你会发现“转换”的部份是最容易被发觉的,可以看出参与的人互换角色,同时也能感受到转换时所带来的混乱,这个时候主角会认为自己无可选择地必然会有什么感觉、会如何去做(亦即走向游戏的代价---得到扭曲的感觉),这时你可以运用成人自我的分辨力,选择向别人表露自己真实的感觉与需要(authenticfeelingsandwants),同时也邀请别人真诚以对。

比如我和朋友玩踢我游戏,当发现面临转换时,我告诉他:

“我忽然了解到自己所做的是要把你推开,直到你离我而去。

其实我很害怕你真的离开我,我希望还能和你一如以往地亲近。

”这样坦诚并不保证对方不会弃我而去,但能“邀请”别人也以真实的自己来相待,不论结果如何,都可以不带著加强的扭曲感觉。

  7.Replacinggamestroke:

玩心理游戏是儿童自我藉以获取安抚的有效方法,那么一个人不玩游戏后会如何呢?

他的儿童自我会落入惊慌之中,因为安抚的大量减少,对他而言不啻是对生存的威胁。

这时很容易另寻方法来玩游戏,也许是玩别种游戏,也许是“忘记”去注意漠视。

所以要停止玩游戏,必须有好方法来取代原有的安抚,值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