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届中外综合历史试题整理 精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8137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届中外综合历史试题整理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 届中外综合历史试题整理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 届中外综合历史试题整理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 届中外综合历史试题整理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 届中外综合历史试题整理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届中外综合历史试题整理 精品.docx

《最新 届中外综合历史试题整理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届中外综合历史试题整理 精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 届中外综合历史试题整理 精品.docx

最新届中外综合历史试题整理精品

2018届中外综合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我国自古代以来,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回答

1--4题。

1.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

A、与黄河相连B.与长江相连C.与汉水相连D.与淮河相连

2、以下对唐朝兴修水利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首次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②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超过六朝总和③中央政府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④唐太宗曾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3.著书介绍西方水利技术的学者是

A、徐光启B.徐霞客C宋应星D.贾思勰

4.下列项目是按一定标准归类的,按同样标准在各选项中再选一个①大亚湾核电站②京九铁路③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A.包头钢铁公司B.南京长江大桥C.宝山钢铁公司D.武汉钢铁公司

人才是各个时期社会发展都要重视的问题,但不同时期选拔人才的标准不一样。

据此回答5—6题.

5.唐代科举制度的明经科,选拔标准是

A.诗赋的创作能力B.法律的运用能力

C.经义的熟知能力D.赋税的计算能力

6.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他们需要的人才是

A、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B.有科学研究能力

C.懂得西方政治D、熟悉西方思想文化

伴随着列强的炮火、西学的浪潮和传统文化的衰微,中国文化同政治、经济一样,艰难地迈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回答7--9题。

7.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后说:

“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为此,他主张

A、动员民众关心国家大事B、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

C、批判孔孟的愚民政策D.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8.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奠定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C、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兴起和发展

D、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方向

 

9.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个时代的潮流,往往表现在一种新制度的出现。

谁能做到制度的创新,谁就能走到潮流的前面。

回答10--12题。

10.府兵制起源于西魏,隋唐沿袭并加以改革。

下列对唐朝府兵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府兵制“兵农合一”,有利于农业生产②府兵服役期间,免征赋役③府兵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农民负担沉重④武则天时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崩溃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李鸿章说:

“自秦政变法而败亡,后世人君遂以守法为心传。

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

今各国一再变法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兢兢,即败亡灭绝而不悔。

”材料中所反映的李鸿章的思想是

A必须坚持中国的守法传统B.为人臣必须取悦于人君

C.必须学习西方的法律及政治体制D.必须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

12、20世纪50年代,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下列历史事件未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性质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没收官僚资本企业D土地改革运动

对外交往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点。

回答13-—17题

13.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B、丝绸等传播到中亚、欧洲等地区

C、甘英出使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有直接往来

14、有关明清时期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传播了西方科学和艺术知识,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②造成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兴起③企图使中国皈依基督教,促使天主教在中国迅速发展④对于明清的科技发展有一定影响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5、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内涵中的“非攻”“和为贵”等思想。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主张“非攻”的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荀子

16、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经过努力,又使双方关系得到恢复和发展。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双方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B、双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在逐渐趋同

C、美国历届政府对台湾的立场都一致D、中美双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公报的原则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对外开放对我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改变了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B、冲击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D、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在工业化和民主民族运动的历史潮流冲击下,19世纪中叶以后的晚清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其直接原因就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施行的三次新政,即洋务新政、维新新政和清末新政,首尾交错衔接的三次新政,分别代表了近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进的三个历史变革阶段,也反映了晚清政府决策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递进轨迹。

洋务运动(同光新政)、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和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被称为晚清三次“新政”,回答18--24题。

18、关于晚清政府的第一次新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变器不变道”为基本原则

B、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为主旨和根本目的

C、以技术和器物变革为重点

D、主要涉及工业、交通、教育和军事等领域

19、清政府在洋务新政中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是

A、提倡新式教育,培养急需人才

B、在采矿、冶炼和纺织等部门兴办一批民用工业和督练新兵

C、致力于近代交通和邮电设施的建设

D、建立机器工业,其中尤以军事工业为主

20、洋务新政

A、在技术、器物变革的刺激下,引起社会各阶层成员结构的更新

B、从广度看,涉及工业、教育和军事等领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运动

C、洋务派怀着实用主义的功利思想推行新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变革社会体制

D、改革摊子铺得最大的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式学校,从根本上代替了传统教育

21、下列关于百日维新的内容概括,不准确的是

A、政治方面:

改革政治体制,注重内政及吏治的改革,实行君主立宪

B、经济方面:

注重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倡办各种实业

C、军事方面:

兼及编制及操练,着手全盘整顿

D、文教方面:

改革教育制度,推广学科范围

22、戊戌变法是对洋务新政的调整和深化,它把对制度的变革摆上了议事日程,主张全面变革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深层次领域,在文化教育领域的突出表现有①近代教育组织朝系统化方向发展②学校类型更加多样化③解除报禁,允许民间自由办报④取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组织商会、农会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23、1901年,刚刚镇压了戊戌变法的慈禧统治集团双手尚沾满了维新志士鲜血,却又无奈地接过了维新改革的旗帜。

其根本目的是

A、适应帝国主义需要B、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

C、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D、挽救封建统治

 

24、三次新政的共性不包括

A、内容均涉及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方面,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结果归于失败

B、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化,对历史发展进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C、在重大对外民族战争中国失败后出现,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发生

D、兴起的原因都是要解决民族危机问题,抵御外来侵略

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法是学习中外历史的重要方法。

回答25--29题。

25、下列能体现出人文精神的是①文艺复兴运动②新航路的开辟③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④《诗经》⑤中国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

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6、与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相比,16世纪欧洲唯物主义哲学的特点不包括

A、提倡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B、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出现

C、根据自然科学试验的结果来说明世界D、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27、下列现象或事件与新航路的开辟没有重大关系的是

A、葡萄牙租占澳门、荷兰侵占台湾B、明代从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

C、俄国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D、从明代开始,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

28、欧洲人文主义思潮和中国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的相同点不包括

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B、带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

C、成为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D、批判封建社会传统观念

29、涉及到库页岛主权归属问题的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瑷珲条约》、《朴茨茅斯和约》

  C、《爱珲条约》、《北京条约》、《朴茨茅斯和约》

D、《尼布楚条约》、《北京条约》、《朴茨茅斯和约》

30、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一整套自我调节的机制,主要表现在

①推行较为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②改革社会制度

③实行计划经济④政府对经济加强宏观管理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④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5分。

其中31小题21分,32小题13分,33小题12分,34小题9分。

31.(21分)被称为“大革命”的历史事件中,我们所熟悉的有法国大革命、国民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等,但是它们的差别很大。

回答:

(1)法国大革命与中国国民大革命作为一场“大革命”来讲,具有怎样的共同特征?

(2分)

(2)法国大革命能够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因有哪些?

(3分)

 

(3)中国国民大革命的成果和能够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和取得重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2分)

 

(4)中国国民大革命运动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具有哪些开创性的意义?

(2分)

 

(5)法国大革命有它破坏的一面,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带给中国的是灾难。

1968年底毛泽东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的?

(2分)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定性应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认识?

(2分)

 

(6)在世界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法国大革命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和美国内战林肯政府时期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它们的基本主张各是什么?

(4分)这些土地政策分别对两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

 

32、(13分)自17世纪以来,在中西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国以富民强国为基本目的,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尼布楚条约》中俄边界示意图俄国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1)对比材料1,可以看出两百年间中俄力量对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分)这种变化与康熙皇帝和彼得一世的改革有一定关系。

这种变化与康熙皇帝的改革有何关系?

(2分)

材料2:

“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荒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

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

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材料3:

此次藩制改革,有如另纸布告。

兹仅揭示其纲领,至于实施细节,诸藩当体察朕之旨意,斟酌其宜。

务必铲除旧弊,不致有名无实,力求收效显著为要。

――明治天皇

(2)根据材料2、3,分析中日改革结果有何不同?

(2分)原因何在?

(3分)

 

材料4: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邓小平1992年南方讲话

材料5:

事情已沿着另外一条道路发展下去。

主张国家肢解、国家分离的路线占了上风,这是我无法同意的。

……所有局部的改革(已为数不少)均先后以失败告终。

国家没有前途可言。

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

应当从根本上改变一切。

——戈尔巴乔夫

(3)指出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与戈尔巴乔夫领导苏联改革的背景主要的相似之处。

(1分)与戈尔巴乔夫相比,邓小平对改革有何不同理解?

(2分)

 

(4)综合以上所有材料,简评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分)

 

35.(12分)2018年11月,在巴西访问的胡锦涛主席接见了当地的华侨代表。

他表示:

“中国要强盛,中华民族要振兴,第一要发展,第二要统一。

”请以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的史实,和清朝后期经济发展受阻,国家统一遭破坏的史实,印证胡锦涛主席的观点。

谈谈你对胡锦涛主席讲话现实意义的理解。

 

36、(9分)中国外交的变化,映射出了中国社会的变迁。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材料一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以“天朝上国”自居,视外国、异族为“藩属”或“外夷”,同外国向无正常的外交往来,只有藩属国的定期朝贡。

因此,清廷也就一直没有一个专门的外交机构,只有礼部和理藩院,分掌着有关朝贡事务。

材料二此次总理衙门,义取简易,查东堂子胡同旧有铁钱局公所,……惟大门尚系住宅旧式,外国人往来接见,若不改成衙门体制,恐不足壮观,且启轻视。

拟仅将大门酌加改修,其余则稍加整理,不必全行改修。

——奕祈《奏总理衙门未尽事宜拟章程十条》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时期

在京涉外主管机构

对外关系特点

清朝前期

晚清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启示

 

中外综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D3、A4、C5、C6、A7、B8、C9、C10、B

11、D12、D13、D14、C15、C16、A17、C18、A19、D

20、A21、A22、B23、D24、D25、D26、D27、C28、C

29、C30、D

二、非选择题

31、

(1)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革命激荡全国,形势发展迅猛。

(2)①革命前,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激化,革命基础条件和形势较成熟;②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思想起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作用;③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的推动;④资产阶级各阶层的积极领导与推动;⑤巴黎是革命中心,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⑥英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经验以及教训,给法国提供了借鉴;⑦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⑧反抗外国干涉的成功。

(3)最主要的成果: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最重要原因:

国共合作,共同领导,建立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广泛参与的革命统一战线,革命力量实现联合。

(5分)(4)①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及其他革命阶级、阶层,组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开创了建立革命联合战线的先例;②中国共产党首次置身于国民大革命的洪流,积累了初步的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③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为以后革命斗争奠定了宝贵的军事基础;④广大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工农运动,尤其是农民运动的发展,为以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5)背景: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商业和服务行业也不发展,城市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学,也无法分配工作,城市就业困难。

定性: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运动,被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建国后最严重的挫折与损失。

党和人民最终战胜了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

(6)主张:

雅各宾派宣布把逃亡贵族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分期付款;农村公有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

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交付少量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大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就成为私有财产。

影响:

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土地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赢得了农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在当时起到了摧毁封建制度、挽救革命和解放农业生产力的作用;但造成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制约阻碍了工业革命的进展和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

林肯政府的土地政策,用民主的方式解决了西部的土地问题,鼓舞了北方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北方军队的战斗力,推动了战场形势很快扭转,对北方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人口从东部向西部迁移,加速了西进运动,推进西部开发,为工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原料和更广大的市场,19世纪末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

 

32、

(1)变化:

《尼布楚条约》签订时,中国在与俄国两次雅克萨之战中取胜,中国在综合国力上略胜一筹;而19世纪后半期,俄国已经强于中国。

关系:

康熙设在政治上设南书房,把中枢权力一分为三,加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关卡林立,直接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继续推行八股取上,在思想上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政策,加强思想控制,强化中央集权,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康熙皇帝的改革只局限于传统领域,虽然增强了国力,可也加强了封建专制,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中国落后埋下了隐患。

(2)结果:

光绪帝的改革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以失败而告终。

明治天皇的改革改变了日本封建落后状况,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收回国家主权,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和西方殖民侵略,成为亚洲强国;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开始了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原因: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非常有限;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以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拥有较大的实力,推翻腐朽的幕府统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具有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勇气,脱离广大人民群众,把希望寄托在皇帝和袁世凯及外国侵略者身上,在封建顽固势力的进攻镇压下很快失败;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大刀阔斧地实施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而没有任何实权的光绪帝的诏书基本上是一纸空文;日本改革是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而中国改革时,没有这么好的外部国际环境。

(3)相似: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束缚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不同:

邓小平认为改革应该是变革不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戈尔巴乔夫则认为改革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一切”。

(4)历史人物是对历史影响较大的人物,历史人物的产生和所作所为均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而其个人的决策、胆识、谋略和外部环境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的历史影响或历史结局;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体现社会发展规律,顺应社会和时代潮流,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反映时代进步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加速作用和进步作用,反之,逆历史潮流的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延缓作用;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作用,但它不能决定历史发展进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方向和总的发展趋势,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着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活动。

对历史人物所起的作用要进行具体的、历史的、阶级的分析。

33.

(1)清朝前期:

经济发展:

(1)农业:

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种植出现专业生产区域。

(2)手工业:

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3)商业:

商贸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延伸到农村。

国家统一:

(1)完善全国各级行政管理机构;

(2)平定地方分裂势力;(3)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4)反击外来侵略。

结论:

经济发展、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强盛的基本条件。

(2)清朝后期:

经济:

(1)自然经济遭到破坏,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

(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但发展艰难。

国家统一遭破坏:

国家主权遭到破坏(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论:

经济落后、国家不独立,导致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衰落。

(2)现实意义:

①以经济发展促进祖国统一②以祖国统一发展强盛中华民族。

34.中国对外交往情况简表

时期

在京涉外主管机构

对外关系特点

清朝前期

礼部

闭关

理藩院

晚清时期

总理衙门

屈辱外交(被动开放)

1901年,改名为外务部

新中国成立初期

外交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主动外交)

启示

弱国无外交或一部中国涉外史就是从封闭到被迫开放,再到主动开放的历史等方面,只要有道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