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7974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ocx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docx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

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作品原文

水龙吟·登建康⑴赏心亭⑵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⑶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⑷。

落日楼头,断鸿⑸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⑹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⑺?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⑻。

可惜流年⑼,忧愁风雨⑽,树犹如此⑾!

倩⑿何人唤取,红巾翠袖⒀,揾⒁英雄泪!

 [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建康:

今江苏南京。

⑵赏心亭:

《景定建康志》:

“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⑶遥岑(cén):

远山。

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

⑷玉簪(zān)螺髻(jì):

玉簪、螺髻:

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⑸断鸿:

失群的孤雁。

⑹吴钩:

唐李贺《南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

这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

⑺“鲈鱼堪脍”三句:

用西晋张翰典,见《晋书·张翰传》。

另外,《世说新语·识鉴篇》: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遂命驾便归。

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

”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

季鹰:

张翰,字季鹰。

⑻“求田问舍”三句:

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

后许汜与刘备共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

“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备谓表曰:

“许君论是非?

”表曰:

“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

”备问汜:

“君言豪,宁有事邪?

”汜曰:

“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

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备曰:

“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求田问舍:

置地买房。

刘郎:

刘备。

才气:

胸怀、气魄。

⑼流年:

流逝的时光。

⑽忧愁风雨:

风雨,比喻飘摇的国势。

化用宋苏轼《满庭芳》: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⑾树犹如此:

出自北周诗人庾信《枯树赋》: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又典出《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此处以“树”代“木”,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

⑿倩(qìng):

请托。

⒀红巾翠袖:

女子装饰,代指女子。

⒁揾(wèn):

擦拭。

 [2] 

白话译文

楚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秋色,长江水随天流去秋色无边际。

极目眺望北国崇山峻岭的风景,他们仿佛都在传送忧怨仇恨,就好似碧玉发簪和螺形发髻。

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吴钩把玩不已拍遍九曲栏杆,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

别提家乡的鲈鱼肉精细味美,尽管秋风吹不会像季鹰不归?

更不想许汜只顾谋私利。

那将羞于见雄才大气的刘备。

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

就让那红巾翠袖多情歌女,为我擦去英雄失志时的热泪。

 [3] 

创作背景

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

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

一说此词为孝宗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年—1170年)辛弃疾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

 [4]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词上片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

“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

下片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

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上片大段写景:

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皮日休《缥缈峰》诗: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篇因此而生动。

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

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

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

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

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

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

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

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

“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

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

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杆。

曾经作诗说:

“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

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

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出来。

另外,“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

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引用了一个关于晋朝张翰典故,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不必说他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了。

然而他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他想回到故乡,谈何容易。

“尽西风、季鹰归未?

”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也是用了一个典故。

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

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都有思乡之情。

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和他一样的又何止一人。

作者于此是说:

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

作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

”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

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表明了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

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

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

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

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

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

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

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4-5] 

咏怀古迹五首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

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作品名称咏怀古迹五首作品别名咏怀古迹创作年代盛唐作品出处《全唐诗》文学体裁七言律诗作者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1,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2,五溪衣服共云山3。

羯胡事主终无赖4,词客哀时且未还5。

庾信平生最萧瑟6,暮年诗赋动江关7。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8,风流儒雅亦吾师9。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10。

江山故宅空文藻11,云雨荒台岂梦思12。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13。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14,生长明妃尚有村15。

一去紫台连朔漠16,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17,环佩空归夜月魂18。

千载琵琶作胡语19,分明怨恨曲中论20。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21,崩年亦在永安宫22。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23。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24。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25,宗臣遗像肃清高26。

三分割据纡筹策27,万古云霄一羽毛28。

伯仲之间见伊吕29,指挥若定失萧曹30。

运移汉祚终难复31,志决身歼军务劳32。

[1]

注释译文编辑

词句注释

支离:

流离。

风尘:

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楼台:

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

滞留。

日月:

岁月,时光。

五溪:

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

共居处。

羯(jié)胡: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词客:

诗人自谓。

未还:

未能还朝回乡。

庾(yǔ)信:

南北朝诗人。

动江关:

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摇落:

凋残,零落。

风流儒雅:

指宋玉文采华丽潇洒,学养深厚渊博。

“萧条”句:

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故宅:

江陵和归州(秭归)均有宋玉宅,此指秭归之宅。

空文藻:

斯人已去,只有诗赋留传下来。

云雨荒台:

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之“先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阳台,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最是”两句:

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楚宫:

楚王宫。

荆门:

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明妃:

指王昭君。

去:

离开。

紫台:

汉宫,紫宫,宫廷。

朔漠:

北方大沙漠。

省识:

略识。

一说“省”意为曾经。

春风面:

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环佩:

妇女戴的装饰物。

佩:

通“佩”。

胡语:

胡音。

怨恨曲中论(lún):

乐曲中诉说着昭君的怨恨。

蜀主:

指刘备。

永安宫:

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野寺:

原注今为卧龙寺,庙在宫东。

伏腊:

伏天腊月。

指每逢节气村民皆前往祭祀。

垂:

流传。

宇宙:

兼指天下古今。

宗臣:

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

肃清高:

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三分割据:

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

纡(yū):

屈,指不得施展。

筹策:

谋略。

云霄一羽毛:

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伊吕:

指伊尹、吕尚。

萧曹:

指萧何、曹参。

运:

运数。

祚(zuò):

帝位。

复:

恢复,挽回。

志决:

志向坚定,指诸葛亮《出师表》所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身歼:

身死。

[2][3][4]

白话译文

其一

战乱时颠沛流离在东北方,如今我又漂泊到西南地区。

滞留在三峡一带已有多年,和服饰不同的异族共生活。

可恨不讲信义的胡虏之人,这混乱的年代有家不能回。

庾信的一生最为坎坷悲凉,但晚年的诗赋震撼了江关。

其二

草木凋零是因知宋玉的悲伤,文采洒脱学问渊博可当我师。

遥想千秋往事不禁泪洒衣襟,我们虽不同世却是同样失意。

故居里你枉然留下斐然文采,巫山去雨旧事难道只是说梦。

可叹的是楚宫已经完全消失,有船夫指点遗迹却令人怀疑。

其三

穿过千山万壑一直奔向荆门,这是美丽的昭君生长的村庄。

她离开汉宫踏入渺远的荒漠,只留下青冢空向凄凉的黄昏。

糊涂的君王依据画像辨美丑,昭君的灵魂能在月夜中归来。

千百年来琵琶声回荡在空中,那是昭君无穷的怨恨和诉说。

其四

刘备出兵伐吴就驻扎在三峡,无奈战败归来去世在永安宫。

昔日翠旗飘扬空山浩浩荡荡,永安宫湮灭在这荒郊野庙中。

古庙里杉松树上水鹤做了巢,每逢节令仍举行隆重的祭祀。

丞相的祠庙就在先王庙临近,君臣共同享受着礼仪和祭礼。

其五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

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

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3]

创作背景编辑

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

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2][5]

作品鉴赏编辑

文学赏析

其一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

“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

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

当时战争激烈,故曰风尘际。

入蜀后,先后居留成都约五年,流寓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间”。

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

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

山区百姓大多是古时五溪蛮的后裔,他们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一起共居同住。

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

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

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

正由于是双管齐下,所以这两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时也起下文。

尾联承接上联,说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处。

接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

再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

最后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其二

第二首是推崇楚国著名辞赋作家宋玉的诗。

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

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

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诗人瞻仰宋玉旧宅怀念宋玉,从而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宋玉的崇拜,并为宋玉死后被人曲解而鸣不平。

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

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

这种说法自有见地。

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写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故事,因而传为巫山佳话。

又相传在江陵有宋玉故宅。

所以杜甫暮年出蜀,过巫峡,至江陵,不禁怀念楚国这位作家,勾起身世遭遇的同情和悲慨。

在杜甫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

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则遭误解,至于曲解。

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也是杜甫自己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

这诗便是诗人瞩目江山,怅望古迹,吊宋玉,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体验深切;于精警议论见山光天色,艺术独到。

杜甫到江陵的时候是秋天。

宋玉名篇《九辩》正以悲秋发端: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杜甫当时正是产生悲秋之情,因而便借以兴起本诗,简洁而深切地表示对宋玉的了解、同情和尊敬,同时又点出了时节天气。

“风流儒雅”是庾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语,这里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

“亦吾师”用的是王逸的说法:

“宋玉者,屈原弟子也。

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

”这里借以表示杜甫自己也可算作师承宋玉,同时表明这首诗旨意也在闵惜宋玉,“以述其志”。

所以次联接着就说明诗人自己虽与宋玉相距久远,不同朝代,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

因而望其遗迹,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泪。

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后半则为其身后不平。

这片大好江山里,还保存着宋玉故宅,世人总算没有遗忘他。

但人们只欣赏他的文采辞藻,并不了解他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

这不符宋玉本心,也无补于后世,令人惘然,所以用了“空”字。

就像眼前这巫山巫峡,使诗人想起宋玉的两篇赋文。

赋文的故事题材虽属荒诞梦想,但作家的用意却在讽谏君主淫惑。

然而世人只把它看作荒诞梦想,欣赏风流艳事。

这更从误解而曲解,使有益作品阉割成荒诞故事,把有志之士歪曲为无谓词人。

这一切,使宋玉含屈,令杜甫伤心。

而最为叫人痛心的是,随着历史变迁,岁月消逝,楚国早已荡然无存,人们不再关心它的兴亡,也更不了解宋玉的志向抱负和创作精神,以至将曲解当史实,以讹传讹,以讹为是。

到如今,江船经过巫山巫峡,船夫们津津有味,指指点点,谈论着哪个山峰荒台是楚王神女欢会处,哪片云雨是神女来临时。

词人宋玉不灭,志士宋玉不存,生前不获际遇,身后为人曲解。

宋玉悲在此,杜甫悲为此。

前人说“言古人不可复作,而文采终能传也”,恰好与杜甫的原意相违背。

体验深切,议论精警,耐人寻味,是这诗的突出特点和成就。

但这是一首咏怀古迹诗,诗人亲临实地,亲自凭吊古迹,因而山水风光自然在诗中显露出来。

杜甫沿江出蜀,飘泊水上,旅居舟中,年老多病,生计窘迫,境况萧条,情绪悲怆,本来无心欣赏风景,只为宋玉遗迹触发了满怀悲慨,才洒泪赋诗。

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以及舟人指点的情景,都从感慨议论中出来,蒙着历史的迷雾,充满诗人的哀伤,诗人仿佛是泪眼看风景,隐约可见,其实是虚写。

从诗歌艺术上看,这样的表现手法富有独创性。

它紧密围绕主题,显出古迹特征,却不独立予以描写,而使其溶于议论,化为情境,渲染着这首诗的抒情气氛,增强了咏古的特色。

这是一首七律,要求谐声律,工对仗。

但也由于诗人重在议论,深于思,精于义,伤心为宋玉写照,悲慨抒壮志不酬,因而通篇用赋,在用词和用典上精警切实,不被格律所拘束。

它的韵律和谐,对仗工整,写的是律诗这种近体诗,却有古体诗的风味,同时又不失清丽。

前人认为这首诗“首二句失粘”,只从形式上进行批评,未必中肯。

其三

第三首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

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

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这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

“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

”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

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

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

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

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此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

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

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

这可说是一个有趣的对照。

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

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就说:

“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

”意思是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

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则又是另一种看法。

他说:

“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

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

”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杨伦《杜诗镜铨》说:

“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

”亦与此意相接近。

究竟谁是谁非,如何体会诗人的构思,须要结合全诗的主题和中心才能说明白,所以留到后面再说。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

诗人只用这样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从这两句诗的构思和词语说,杜甫大概是借用了南朝江淹《恨赋》里的话:

“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

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但是,仔细地对照一下之后,杜甫这两句诗所概括的思想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大大超过了江淹。

清人朱瀚《杜诗解意》说:

“‘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说得很对。

但是,有神的并不止这两个字。

只看上句的紫台和朔漠,自然就会想到离别汉宫、远嫁匈奴的昭君在万里之外,在异国殊俗的环境中,一辈子所过的生活。

而下句写昭君死葬塞外,用青冢、黄昏这两个最简单而现成的词汇,尤其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