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坊七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7831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三坊七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州三坊七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州三坊七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州三坊七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州三坊七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州三坊七巷.docx

《福州三坊七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三坊七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州三坊七巷.docx

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建城于汉代,距今已有两千两百多年的历史。

修建者是越王勾践的后裔——无诸。

而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

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今八一七北路俗称南街)是一片繁华的商住文化区。

当时闽江的沙洲沉积到那里,那里便出现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的"开发区"。

"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的各界人士很自然地选择了这片平整的土地,开始了为新一轮创业而组建家园。

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民的街区,便在南街附近生成,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三坊七巷街区。

到了唐末,公元十世纪初,福州城已经颇具规模,三坊七巷的坊巷格局在那时初步形成;宋代三坊七巷完善定型,而且一如既往成为高官显贵们的住宅区。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

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居民3678户,人口14000余人。

“三坊”是:

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

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衣锦坊

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衣锦坊”最早的名字叫"通潮巷"。

这让人联想到宋代福州"百货随潮船入市,千家沽酒户垂帘"的盛况,并且记起古城区的内河是通海感潮的。

大海的广博、渊深与外向,时时引人上下求索、奋发有为。

这个巷于是不断有人出人头地,得享锦衣玉食,并赢取外界无数艳羡的目光。

而觥筹交错、掸冠相庆时,最易激发的是雁过留声的雅兴。

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

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

”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陆蕴、陆藻兄弟才华横溢,名重一时,兄官至御史中丞,后任福州知府,弟以列曹侍郎出知泉州,二人相会故乡,命名居地为棣锦坊。

南宋淳熙年间,王益祥任江东提刑,仕归居此,才正式命名为衣锦坊。

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人们几无例外地,将荣宗耀祖的成就感和娇人傲物的心态,直接地广而告之。

所以坊名过去称“通潮巷”,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

坊内有闽山巷、洗银营、柏林坊等。

衣锦坊是最靠近西湖的,大概是沾了帝苑的豪气、通了西湖的灵犀,这个坊才有了后来的鸿毛济美、财丁骏发。

"衣锦还乡"的那份感觉,是古人入世的追求,士大夫也未能免俗。

而湖光山色与春风得意,正可相得益彰。

给这个坊带来负面影响的人也有。

比如从洗银营小巷走上近代政治舞台却不幸丢了国格的那个大书家。

但始建于乾隆年间的郑家宅院至今还在,照样地砖是砖、瓦是瓦,只是朱颜改。

衣锦坊也有大隐隐于市者,竟把舞台歌榭建到自家院子里来,而且是搭在水池之上,成为三坊七巷里的唯一水榭。

如今虽风光不再,正待修复,却仍让人想像当年"台上半癫、台下全癫"的一派自得其乐情景。

最有看头的还是坊内的欧阳氏花厅,好像在这里发生过木工泥匠漆艺雕师的才艺大比拼。

封火墙、泻水檐,马鞍翘、六扇门、漏花窗、覆龟亭、美人靠、楠木格、金鱼缸……,建筑的精细和摆设的经心里,无不透露着主人生活的信心和艺术的用心,同时记载着一些具体年代衣锦坊里富余祥和的升平气象。

王益祥故居在坊末端,今通湖路旁,称为王厝园。

明代都御史林廷玉等故居都在坊内。

闽山巷内有闽山境,是明、清两代灯会,迎神最热闹的地区。

“街头宝炬夜初开,一曲新词怨落梅,怪底佳人为装束,闽山庙里看灯来”。

这是当年吟咏灯会的诗章。

洗银营2—3号是清末民初书法家、汉奸、为满州国总理郑孝胥的故居。

衣锦坊西通馆驿桥,东接南后街,坊长395米,宽4--6.5米不街,原是杂石路面,1968年东段铺三和圭,西段铺规格石,1978年东段改铺沥青路面,1984年在坊东口建地名牌坊,高66.5米,宽4米。

至1990年末,坊内还有保存较好的明、清代故居20多座。

文儒坊

三坊中的第二坊为文儒坊。

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

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

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

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

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

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

清代的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主。

陈寓隔壁是现代著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城市会长大,坊巷也一样。

文儒坊原只是乌山北面的一条巷,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的说法,这个坊在正式命名前俗称"山阴巷"。

按风水学的约定俗成,人们结庐而居一般都愿选在山的南麓。

因为山之南日照时间长,地气比较暖和,适合于万物生长。

但福州地势特殊,城外是群峰环峙,城内是三山鼎立;古城区原在三山这内,后来三山反被包在了城区之内,固有"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说法。

乌山之阴即是屏山之阳,从大的位置上看,整个福州城都处于北岭山系的南麓,所以,坊巷的每一户都可称是"向阳人家"。

而这城内三山又都不足百米高程,太阳的光辉对山南山北一样普照。

以此观之,这个带点霉气的"山阴"巷名,迟早是要改的。

而改名的契机,就在这个坊巷次第走出了好一批大儒。

在《儒林外史》行世之前,"儒林"的名声何等地好。

孔圣人的有教无类,愿将个个弟子都引上入世之旅、出仕之途。

这与佛家普渡众生、愿人人成佛的悲心,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老的山阴巷,早早便是儒风及处,一边是聚居户日见其多,"巷"渐渐地变成"坊"了;一边是士子们不断地走向外部世界,融入主流社会,各各有建树于家国。

因此宋代定坊名时,很自然地就有了"儒林坊"的雅称。

到了主持国家最高学府的国子监祭酒郑穆住进了这个坊巷后,经一番"一字师"的工夫,易其名为现今的"文儒坊"。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所以不陋,坊巷亦然。

也许是这个文气扑面的坊名带来了好彩头,文儒坊更是硕学名士辈出,文经武略骈臻,诸如林瀚、张经、甘国宝、陈承裘、陈衍、何振岱、陈季良等等。

陈承裘大院的六角亭里,还走出一个在紫禁城可以走马出入的末代帝师陈宝琛。

吕祖谦咏福州名句"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的盛况,最有可能典出此坊。

《福建通志》总纂陈衍,很为自己的摇篮地自豪,其诗句"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与闽王辅臣翁承瓒的"过客不须频问姓,读书声里是吾家",一样地朴素感人。

而"三坊七巷"大名第一次被用到诗句里,始于大学者陈衍笔下,这是文儒坊人对整个三坊七巷的一大贡献。

1990年末尚保存古建筑明代13座,清代40多座。

坊内17、18、19号住宅(即尚书里)是最古老的遗址,曾是明代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上司,明嘉靖兵部尚书张经由郊区洪塘迁来福州的衙署。

28号是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武进士出身,历任福建提督、台湾总兵、九门提督等前后任武官40多年的甘国宝古居。

甘故宅共三进,首进三间排,后进“倒朝”和右花厅,于1948年被洪水侵袭全部倒坍,60年代初,改建文儒新村。

61、62号是清沫被誉为五代皆进士的刑部尚书陈若霖之孙、云南布政使陈景亮之子、清咸丰进士陈承裘故居。

61号,迄1990年仍为福州第九塑料厂,是清光绪廿五年(1889年)柏白水烈士的创办的福州蒙学堂,是当时一所具有进步色彩的中小学,房屋侍北朝南,共有三进院落。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除第二进至今仅存木架结构外,其余都被拆除。

文儒坊中有一小弄,名大光里,又称三官堂,《福建通志》的总纂陈衍、协纂何振岱以及陈元凯等人都住这里。

大光里5号是陈衍故居。

17号与陈衍故居斜对面是清举人何振岱故居。

何振岱,工诗词书画,著有《心与诗话》等。

18号是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举人,曾任粤东县令陈元凯的故居。

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福州大资本家尤贤模家族在文儒坊就有6座大院,有的大院大厅可摆100桌酒席,被称为尤半街。

文儒坊西通金斗桥河沿,东接南后街,坊长461米,杂石路面,1965年改为砂包土,1969年加铺沥青,1983年11月在坊东口建地名牌坊,高8米。

文儒坊原是古宅院最多的坊巷,但被大批改造,如福州角梳厂、福州市第九塑料厂、省公安厅,省卫生厅宿舍等都是古宅院改造的。

光禄坊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

光禄坊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

有“光禄吟台”胜迹,故名光禄坊。

光禄坊成名较晚,那时以光禄卿身份任福州太守的程师孟上任尹始为民办实事。

他扩建城池,疏通河道、湖泊、修建搭桥、办教育兴文化还救济灾民,民间口碑甚好。

在扩建的鼓楼城门上添置沙漏计时器,在乌石山上建道山亭邀请大文豪曾巩作记,所作所为都表现出一种对进步文化科技的追求。

当时的坊巷内有一座“闽山保福寺”,程太守常与文人诗友相会在此,寺僧出于对他的尊重,以当时最时尚的手法在悬崖石上镌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

“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

”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无意间为程师孟也为寺庙留下了一方文化遗产,还为这条小坊取了一个动听又有文采的美名。

在光禄坊西侧有一小巷,叫早题巷。

辛亥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殉难广州之后,他家从南后街迁出,曾避难栖身于巷内。

 9号,今鼓楼第三中心小学,原是宋代理学家杨龟山的纪念祠——道南祠。

10、11号,是清初著名画家许友的住宅——米友堂。

12、13号,面积5000平方米。

是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钦赐进士,官内阁中书林拮的住宅,后数易其主。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举人、曾任福建盐运使的刘鸿寿进行修建。

特别是13号大院,前后五进,有100多根盈抱大木柱,300多块宽2-3尺、长3-9尺的青石板。

院内有门房、正房、粮库、闺阁、亭台楼谢、假山鱼池等,是市区最完好、最典型的清代古建筑,惜于1986年被拆毁改建新式楼房。

杨桥巷

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

杨桥巷古名登俊坊苍,《闽都记》谓巷西通雅俗桥,俗呼杨桥,因而得名。

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你谢銮恩。

冰心小时候新加坡在这里住过,好居《我的故乡》中,亦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

巷道扩大为道路后,林觉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有相当部份被保存下来。

福州古城,坐北朝南。

历史上能五度为都,自有其宏规气象。

而城市的扩展是与时俱进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福州城"长大"的证据,一是护城河的不断外拓,纵横成网,二是南城门的数度前移,直迫江渚。

曾经的"南门兜",就在现在的东街口。

昔日往西舒展的右通衢,因众宅趋之若鹜而日渐逼仄,原有的一条"登俊坊"也缩成了"杨桥巷"。

才俊云蒸,惟贤是登--"登俊"二字,透露出坊巷人家对功名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但也许,"登俊坊"的名字雅得有点拗口,人们因坊巷往西通过一小桥叫杨桥,而喜欢直呼其为杨桥巷。

这就像当地人将"理发"说成"剃头"、"痛快"说成"透脚"一样,有大巧若拙的味道在里头。

历史上杨桥巷的巷门曾开在南后街。

顾名思义,这条巷还真跟"桥"结了铁缘。

杨桥路南的那座"双抛桥",规模不大传奇多。

一是此桥所处内河沟道,是东西两水"合潮"的地方,"万里潮来一呼吸"的内河奇观,在此感受得最为真切。

二是双抛桥边两岸相向而长的一对榕树,在空中竟枝叶连理,相拥成阴,于是就有个青年男女殉爱的凄美故事,传之久远,以至后人已说不清先有爱后有树、先有树后有桥,还是相反。

近闻有海外作家将之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绝唱相提并论,更添了几分悲情。

与杨桥巷相联系的另外一座"桥",似乎无形,却绝对真实;同为绝唱,却无比壮烈。

它是七尺男儿林觉民用鲜血和生命从帝制铺向共和的七彩虹桥!

而舍小家、为大家,弃身家、为国家的人生跨越本身,又是一种何等豪迈而可贵的心灵之渡。

这位铁血汉子在广州赴义前和泪写就的《禀父书》和《与妻书》,足以跨越阴阳界,让天地感荡、草木轩昂!

他是两岸青年的骄傲,也是杨桥巷人的光荣!

林觉民故居里走出的另一位伟大女性,则以"爱的哲学"为桥,引领全国千千万万小读者,拎着小橘灯,在生命路的两旁,分清"爱在右,同情在左",共享"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心灵盛宴。

这位爱的使者,被誉为中国文坛祖母、世纪人瑞。

她的名字叫冰心,全国人民都以"先生"称她。

杨桥巷有幸,同一片屋檐下,走出如此出色的两位男女英杰:

一个为国家而壮烈,一个为人民而长生,都因了一个"爱"字,而殊途同归。

与之相比,双抛桥的悲情故事又算得了什么!

清代巷西一段房屋多是前店后宅,是个商业区。

福州最著名的“马总铺”皮箱店就在此巷。

民国时期曾一度称为银行区,福建省银行等多家银行在此营业,又称“财神街”。

著名的“台湾林”财力的主干林尔康、林文坊等曾在此居住。

巷靠东一段多为明、清年代的深宅大院。

68号,是辛亥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和夫人陈意映的故居,著名女作家谢冰心也在此住过。

巷南端的雅道巷55号,是福州早期共青团员翁良毓烈士故居。

巷西端的又抛桥12号,是中国独特的美术工艺——脱胎漆器发明者沈绍安的世居。

巷尾钟山,有大中寺,是明隆庆时户部尚书马森的住宅。

古时南后街灯市,以杨桥巷尾最盛大,诗:

“黄楼月色杨桥水,照遍钟山万点春”。

1973年杨桥路向西延伸至西郊凤凰山与工业路相交,成为城区东西走向的综合性干道,1989年又进行拓建,由13--16米拓建为32米宽,中间14米机动车道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两边3.8--4.3米的非机动车道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原来巷貌与名人故居多已面貌全非,有的不复存在。

郎官巷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

据清《榕城考古略》载:

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称郎官巷。

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

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

“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 宋代名士陈烈居此,《榕城景物录》云:

“陈烈宅在会城西南郎官巷内。

烈字季悬,侯官人。

”《晁氏客语》云:

“蔡君谟,守福州,上元日令民间一家门前点灯七盏。

陈烈作大灯长丈余,大书云:

《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

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

’君谟见之。

还舆,罢灯。

”巷内有孝子坊,为清何履旭立。

清代道光年问,福州爱国诗人张际亮以及近代著名思想家、向西方寻求真理翻译过赫胥黎《天演论》的严复的晚年,也在此巷度过。

戊戌政变六君子之一林旭曾居此巷。

其妻鹊应为沈葆祯孙女。

光绪戊戌,与杨锐、谭嗣同、刘光第及军机大臣章京专参与新政,日夜谋变。

死难时年仅24岁,死后林纾著《京华碧血录》纪其事甚详。

其妻沈鹊应哀毁逾年亦卒。

生前有挽旭一联:

“伊何人?

我何人?

只凭六礼传成,惹得今朝烦恼!

生不见,死不见。

但愿三生有幸,再蛄来世姻缘!

”此联当时传诵颇广20年代,福州医学巨擘方树洞亦居此巷。

汉语中不少普通的词,一旦被官场援用,便顿时贵气起来。

比如"行走"一词,竟因摊上个不小的官衔而让人须仰视才是。

能在御前、殿前"行走",简直就是皇帝贴身近臣,谁敢怠慢?

于是供他们出入的路线大都修了廊道,覆以庑檐,好生伺候着。

在廊上行走的侍从、执勤的侍卫等辈,因与廊有关,干脆以"侍廊"相称,再雅一点就叫"侍郎"了。

郎中、员外郎之属,大概也因缘同类罢。

处江湖之远者,常怀忧君之心,更多的却只望得天子垂顾宣为郎官,而出人头地,荣耀乡里。

宋代的郎官巷不是现在这般模样,但出过郎官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一出就是数代相沿,像世袭一般。

有道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倘有机缘,巷里的人们谁不想谋个"郎官"当当?

于是这个今天看来有点俗气的巷名,从来未曾更改过,真成了千年一贯制的永远的"郎官巷"。

带讽剌意味的是,这个巷子出的大人物,未必稀罕什么"御前行走"一类美差,而是一个比一个绝决地,走上变法维新之路。

那个终老于郎官巷的"中国西学第一人"严复,少时不走科举取士之路,而进福建船政学堂,早早接触西方先进文化,并有机会作为国内首批公派留学生,零距离问津外部世界。

他秉承"格物致知"、"师夷制夷"的经世哲学,以《天演论》等译著为薪矩,引取西方进化论的"天火",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唤醒国人的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而被尊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这位"中国的普罗米修斯",思想比行动走得远。

严复无缘于科甲,其"进士出身"的名份是55岁时清廷赐的,但这不影响他继续走新学之路。

帝制寿终正寝后,他欣然应聘为北京大学前身--燕京学堂的首任校长。

另一位是17岁从郎官巷呼啸出门,24岁就在北京菜市口英勇就义的林旭。

这位被尊为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少年才俊,其鸿志同样不在为腐朽帝制"行走",反倒以万死不辞的勇决,参与康有为发动的"公车上书",成为中国近代杰出的维新志士。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郎官巷的林旭和杨桥巷的林觉民,因有同样高蹈的人生追求、独立的人格坐标和刚烈的青春血性,双双成为国中翘楚、左海伟男!

塔巷

塔巷,在福建省福州市郎官巷以南,东临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通南后街。

旧名修文巷,据《榕城考古略》载:

“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

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

”有五代时闽王王审知部属琅玡安远使募缘建造的木塔,称育王塔,主“文运兴盛”,因此宋时知县陈肃改巷名为“兴文”,不久又改为“文兴”,称为文兴里。

据说五代时吴越王钱泓俶仿印度阿育王建造八万四千塔的故事,制作了八万四千座小塔,作为藏经之用。

因其形状像宝箧,内藏印经,故称宝箧印经塔,俗称阿育王塔。

原育王塔院废于明季,后人于巷尾建一小塔,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

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

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

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

旧有旌孝坊,为明孝子高均立,修撰。

罗伦有赠高孝子惟一诗云:

“三年蔬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熙,不知甘露洒幽人。

”至今仍传为美谈。

宋庆历进士陈襄、陆军前辈王麒、海军前辈叶伯鉴均住此巷,福州电灯公司也在巷内。

民国初年在巷口犹见有塔,贴墙而筑,只露半塔。

但其只是象征性而已。

南宋后塔毁,至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爿的小塔,作为纪念。

巷因有过育王塔,宋康定二年重建,遂改名“塔巷”。

黄巷

中国福州黄巷源自晋代黄元方(又名黄允字彦丰)为晋安郡守,为八姓衣冠入闽始祖之一,闽中有“陈林半天下”之说,三坊七巷里却只有"黄巷",而不见"陈巷"或"林巷"。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嘛。

两晋时中原衣冠士族南迁入闽,其中部分黄姓的后裔聚居于此地。

偏安日子宜于定心耕读,就有硕儒黄璞等辈,修学守道,深居简出,令人肃然生敬。

连唐末起义军首领黄巢攻城拨寨,经过此巷,竟也熄炬噤声而过,秋毫无犯,传为佳话。

黄巷因"双黄交臂"、"文武相安"的故事而名声在外,这个巷也因此被认为运交华盖,宜室宜家,居者日众,声名日隆,硕彦间出,名宦咸集,单有清一代,就有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梁章钜、郭伯荫,进士陈寿祺等辈。

黄巷里姓黄的名人未见其多,倒也符合"此一时、彼一时"的社会哲学,不必有过多的太息。

君不见这个巷里还曾羁留过北方游牧部落的毛、萨、葛氏移民,以及东南亚岛国的番客。

福州方言将"毛、萨、葛"三字连读,是"做事没结果"的意思。

但这不影响三坊七巷人善待兄弟族群的兼容胸怀。

这让人联想到福州的老榕树,三分雍容,七分自信,一种与生俱来的海涵气度。

黄巷的标志性建筑是"小黄楼"。

相传黄璞少时攻读的祖居旧屋,就在小黄楼附近。

林则徐师兄、官至江苏巡抚的梁章钜,于清道光年间对黄璞旧居进行全面修葺,并建了西花厅小小黄楼,以及与之配套的旧居东侧园林小筑"东园"。

梁是中国联学的开山人,修楼的一大目的,是作为不时延请当地吟友唱和之所。

因此建筑群中有藏书房、假山、水池、拱桥、半边亭等,古意盎然,文气扑面。

连梁的老师、鳌峰书院山长陈寿祺也曾挡不住透惑,搬过来挨着小黄楼住下,分享弟子的馆藏资源。

因一道"雪洞"而神秘兮兮的小黄楼里,福州方言所特有的行吟之声于今已沓,有福之州的文化遗产里,则添了梁章钜汇编的十卷《三山唱和集》。

小池石拱桥护栏上所刻的"知鱼乐处"四字,其奥妙也许正在于此。

闽中有材,左海为盛。

旗鼓相揖,科甲联芳。

单进士及第人数,就多达4000余众。

小黄巷的东头,曾因郭家"五子登科"而被昵称文曲星的窝。

郭家故居的牌子,虽以进士出身官至湖广总督的老二郭柏荫为名,举人出身的老四郭柏苍,则犹以布衣高才而更具文名。

有行者笑道:

古人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羡,在福州黄巷里,倘不太计较平仄的话,可以对上一句:

"为父应作郭阶三"。

黄巷在塔巷之南,居七巷之中,西与衣锦坊相对,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

据志载。

晋永嘉年间(307-312的)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在此,故称黄巷。

唐代崇文馆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建有黄楼。

“以璞儒者戒无毁,灭炬而过。

”传说黄巢经过福州,尊重黄璞是名儒,命令士卒勿扰其家,部队灭了火炬夜过黄巷。

宋代崔大夫及第,一度更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

明代侍郎萨琦亦居此巷。

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

黄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黄楼”,属于文物保护单位。

黄巷5——6号,曾是清中叶有“五子登科”之称的郭阶三住宅。

该宅的大院及花厅尚在,而黄楼已拆毁改建新村。

唯楼旁的花厅小楼(小黄楼)内假山、雪洞、鱼池、亭阁尚保存完好。

现在黄巷还有毛、萨、葛三家大院,都是明、清时代建筑,在全市颇为出名。

黄巷长306米,原系杂石路面,1965年改建为沥青路面。

安民巷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后改名为“安民巷。

据郭柏苍《竹间十日话》载:

“明太祖命汤和由海道下福建,自南门入至安民巷,遂出榜发民,故名安民巷”。

但梁克家《三山志》说:

“民间传说唐末黄巢入闽,直至巷口,出示安民,故名安民巷”。

以及据《福州地方志》载:

“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宋代名儒刘藻、太宰余深等均在巷内居住。

47、48号周家大院,28、29号前后三进,都是明、清年代建筑。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派范式人、王助在巷内53号设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驻福州办事处。

日军占领福州期间,日本军妓院曾设在这里。

1988年建成鼓楼区文化中心大楼,使这里成为鼓楼区文化活动的中心。

“安”者,宝盖头下一女字。

风雨不动,处之泰然,足以假斗室乾坤,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论自然、社会、人生,没有什么比"安"字更重要、更吉祥的了。

至今恭贺乔迁的书赠美言,仍以"居之安"或"安居乐业"最为达意可人。

唐末黄巢起义军势如卷席,在福州城殃及无辜的事已然无考,熄炬噤声过黄巷的故事却传颂至今。

再就是当年义军过巷陌时遍贴"安民告示",时人为纪念有惊无险而引"安民"为巷名,成了千古美谈。

后一点的五代十国时期,自中原入主闽都的雄才王审知,以"宁为开门节度,不为闭门天子"而得君心,以"轻徭薄赋、保境安民"而得民心,从而奠定了闽国的基业。

到朱明王朝时,大将军汤和奉命自海路直取闽中,从南门攻入福州城时,为申明改朝换代与百姓无涉,特在安民巷张贴告示以安抚民心。

民间甚至有从"不留一人"到"不杀一人"的易字救城的玄妙说法。

无论有否考据,在台江三保街区,纪念解难人神的庙宇至今犹在。

发生于同地而不同时的几个故事,都说明一个共同的道理:

人民渴望过安平日子,人民也最记惦安平日子的缔造者。

"安民巷"巷名的千古不易,是民心对国祚的祈求,是注定于三坊七巷的民本的座标。

有福之州,自古有逢兵不乱、遇灾不荒的称誉。

这恐与城内三山鼎足、城外旗鼓垂拱有关。

三坊七巷之有安民巷,似乎也颇具定心的功力。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二度携手,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成立,办公地点就选在安民巷。

虽只是几间坐南朝北的简易民房,但因所肩负的特殊时期的特别使命,使这条原本不太起眼的巷子,充满了国家意识,流淌着民族正气。

铁血男儿进进出出的脚步声,使巷陌的每块青石,都赋得刚烈而坚韧的性格,让人感觉与于山戚公祠的醉石,魂魄相连。

"六军一醉海天月,山中草木皆轩昂"。

为大文学家郁达夫所称颂的福州的"民魂之碑",不仅在于山,安民巷也应该是!

宫巷

宫巷,福建福州“三坊七巷”中“七巷”之一,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与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

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载:

“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

”,是当今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