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盆景学考试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7741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林业大学盆景学考试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北京林业大学盆景学考试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北京林业大学盆景学考试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北京林业大学盆景学考试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北京林业大学盆景学考试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林业大学盆景学考试提纲.docx

《北京林业大学盆景学考试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林业大学盆景学考试提纲.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林业大学盆景学考试提纲.docx

北京林业大学盆景学考试提纲

盆景学

第一章绪论

一、定义

所谓盆景(Penjing),是在我国盆栽、石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树、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并借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品。

(一)、盆景英文名称:

1、Pottedlandscape——《盆景艺术展览》和《小小汉英词典》;

2、MiniatureLandscape——《上海盆景》;

3、MiniatureLandscapeOrFlowerArrangementinaBasinorBowl ——《当代汉英词典》;

4、MiniatureGardening ——《上海盆景》;

5、Bonsai——《盆栽技艺》;

6、PotScenery——《苏州盆栽》;

7、Penjing——《龙华盆景》

(二)、阐述盆景和盆栽的根本区别:

1.盆景-艺术品(自然植物中抽象出来经过学识和文化底蕴酝酿过的结果)

2.盆栽-栽培方式(在某种程更象自然生长的植物)

二、盆景艺术的特点

(-)盆景艺术的世界性

(二)盆景艺术的边缘性

(三)构图的复杂性

(四)表现技巧的高度概括性

(五)创作的连续性

(六)美感的可变性

(七)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八)浓厚的趣味性

三、盆景的效益

(一)盆景的社会效益:

1、为国争光,增进友谊;

2、歌颂社会主义祖国;

3、陶冶情操,丰富生活;

4、普及科学知识。

(二)盆景的经济效益

(三)盆景的生态效益:

1、作为居室摆设,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2、桩景有降温作用;

3、桩景有改善空气湿度的作用;

4、盆景有减弱噪声的能力。

四、《盆景学》学习内容及方法

(-)为什么要开设盆景课:

1、盆景事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盆景人才,尤其是盆景理论方面的饿人才;

2、盆景教育事业的需要;

3、园林事业的发展,需要园林工作者具备盆景学知识。

(二)盆景学的内容:

盆景概论、盆景的属性、盆景的分类、盆景材料、桩景创作、山水盆景创作、盆景养护、盆景苗圃、盆景发展史以及盆景的包装、运输和盆景园的规划设计等。

(三)怎样学好盆景课

(1)学好盆景课尤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关于盆景学习方法

1、学习传统,提高技能

2、向外国盆栽学习,汲取精华

3、研究大师的作品,学习创新的方法

4、师法自然,胸罗万象

5、谈谈景外功夫

6、甘淡泊,远功利

第二章中国盆景史

一、为什么学习中国盆景史?

1、能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

2、继承、借鉴、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3、历代盆景匠师们的盆景艺术理论;

4、古代盆景艺术理论值得学习和借鉴;

5、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二、关于盆景起源的几种学说

(-)唐代起源说

持这种观点的文献颇多,其论据都是陕西乾陵唐代章怀太子墓壁考古。

——章怀太子墓壁考古

(二)唐代前起源说

耐翁根据乾陵考古,推断“盆景创始唐代以前。

(三)晋代起源说

徐晓白认为:

“六朝《南齐书》曾经载有‘会嵇剡县刻石山,相传为名’,这可以算是盆景假山的滥觞。

(四)东汉起源说

其论据是河北省望都县东汉墓壁画考古

(五)西汉起源说

胡良民认为“……早在西汉就出现了盆栽石榴的记载。

(六)古代园林造景起源说

“中国盆景起源于古代园林造景,如夏有瑶台、商有鹿台、周有灵台……进而缩龙成寸,出现假山盆景与树桩盆景。

(七)夏朝起源说

孔泰初认为“……盆景的起源远远早于唐代,有近四千年的历史。

”论据是《史记》中有记载。

(八)尚待进一步考证

“究竟起源于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

(九)起源新说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彭春生先生研究认为:

“盆景起始于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物证是浙江余姚河姆渡考古,陶片绘有盆栽万年青图案。

——余姚河姆渡考古

综上所述,盆景溯源已从1200年前的唐朝(胡运骅等)追溯到了唐代以前(耐翁)的晋代(徐晓白)、东汉(韦金笙)、西汉(胡良民等)、夏商(孔泰初、宋德钧)直至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彭春生、龚若栋)。

其考证手段一是文物考古,二是文字记载。

盆景溯源(论点、论据、代表人物)

二、新石器时期草本盆栽与夏商石玩

(-)盆景最初形式——草本盆栽

(二)夏商石玩与玉雕

三、汉代木本盆栽与缶景

汉代可谓我国盆景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既完成了草本盆栽向木本盆栽的转化,又实现了原始盆栽向艺术盆栽——真正盆景的转化。

四、北齐山水盆景起源

北齐是中国山水盆景艺术的形成期。

五、唐代盆栽、盆池、小滩及赏石

盆景艺术开始向诗情画意的方向飞跃。

1.唐代桩景——盆栽形式

盆栽在唐代主要有三种形式:

直干式、曲干式和观花盆栽。

2.唐代山水盆景——盆池、假山、小滩及其它

《职贡图》考证:

画中有以山水盆景为贡品进贡的形象。

左边一人双手捧一体量较小的“三峰式”山水盆景,右边一人用右肩扛着一体量较大的“三峰式”山水盆景,盆内山石玲珑剔透、奇形怪状。

——唐代《职贡图》局部

六、宋代盆景、盆玩、盆山

宋人绘画《十八学士图》四轴中,有两轴绘有苍劲古松、老干虬枝、悬根出土的桩景。

这可作为宋代盆景的又一证据。

——宋代十八学士图(局部)

七、元代些子景

元代盆景发展为“体量飞跃”,除新石器时期的上盆飞跃、汉代的盆栽飞跃、唐代的意境飞跃以外,此次飞跃也是中国盆景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八、明清盆景

明清时期我国盆景理论是一个飞跃的时期。

在盆景类别形式上,至清代,更加多样,除山水盆景、旱盆景、水旱盆景外,还有带瀑布的盆景及枯艺盆景。

可说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九、近代盆景史略

盆景事业日趋衰败

十、中国盆景通过日本传向西方

如上所述,日本“唐风化”、“宋风化”,使盆景传向日本。

盆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向西方,当前欧美各国的盆景也逐渐兴起。

在美国一些大学农科中,盆栽艺术常被作为一项正式课程,大学盆景教育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十一、总结

盆景是在盆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新石器时期草本盆栽出现到汉代出现树石盆景缶景,其间经历了漫长的盆栽阶段(盆景的原始阶段)。

原始盆栽发展到今天,至少经过了唐宋的意境飞跃、元代的体量飞跃和明清的理论飞跃几个历史阶段。

唐代、南宋和元代,日本先后派使者来华学习盆栽技艺和盆景技艺。

因而,盆栽一词在日本一直沿用至今,也说明我国古代盆景就叫盆栽,这也是“盆景是在盆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的一个佐证。

盆栽乃盆景之源是无可非议的。

第三章:

中国盆景分类

一、中国盆景分类体系要点:

(1)分类法的关键在于确定各个级次的标准,每一级必须有每一级的标准。

标准绝对不能搞错,不能第一级是类,第二级还是类;

(2)一般说来,分级级次以大管小,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3)“式”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二、彭氏分类系统

“类——亚类——型——亚型——式——号”六级分类系统。

各式简介如下:

(一)、树木盆景类

1、桩景类自然型干变亚型各式

(1)直干式:

树干直立,枝条分生横出,疏密有致,层次分明

(2)斜干式:

树干向一侧倾斜,一般略弯曲,枝条平展于盆外

(3)悬崖式:

树干弯曲下垂于盆外,冠部下垂如瀑布、悬崖

(4)卧干式:

树干横卧于盆面,如卧龙之势

(5)曲干式:

树干弯曲向上,犹如游龙。

常见的形式取三曲式,形如"之"字

(6)单干式:

每盆只种树一株,一个主干

(7)双干式:

树二株或树一株,干为二

(8)三干式:

树一株(或三株),干为三

(9)一本多干式

(10)丛林式:

一盆中有多株丛植,模仿山林风光

2、自然型根变亚型各式

(1)提根式:

又叫露根式,以欣赏根部为主

(2)连根式:

连根式地上部分多干或丛林,根部裸露相连

(2.1)假连根式,日本叫"筏吹",卧干上形成很多不定根,提根出土,即形成假连根式

(2.2)过桥式:

有两种根枝相连

3、自然型枝变亚型各式

(1)垂枝式:

利用某些树种或品种枝条下垂的生长习性稍微加工而成;

(2)枯梢式:

模拟自然界老树枯梢或受雷击的现象;

(3)风动式。

4、规则型干变亚型各式

(1)六台三托一顶:

苏派传统树型;

(2)掉拐:

主干弯曲是"一弯、二拐、三出、四回、五镇顶;

(3)游龙式:

又称"之''字弯;

(4)疙瘩式;

(5)鞠躬式:

又叫二弯半,通派代表树型。

5、规则型枝变亚型各式

(1)云片:

扬派代表树形;

(2)圆片:

苏派造型特点之一,典型树形如上述六台三托一顶枝片所示。

(二)、山水类各式

(1)孤峰式:

只有一个山峰;

(2)偏重式:

有二峰,分主次、高低、大小;

(3)开合式:

山峰分大、中、小和远、中、近布置;

(4)散置式:

山体随机散落布置,但有大小、远近之分;

(三)、树石盆景类

(1)水畔式:

驳岸岸边景观;

(2)溪涧式:

小溪山林景观;

(3)江湖式:

如江或狭湖;

(4)岛屿式:

海岛景观;

(5)综合式:

江河湖海、森林岛屿皆有;

(6)竹石式。

第四章盆景风格及风格类型——流派

一、概念

所谓盆景流派就是盆景创作和盆景学术理论方面因风格类型之差异而形成的派别,换句话说,盆景的风格类型就是盆景流派。

二、传统类各派系

中国桩景八大流派分别是苏、扬、川、岭、海、浙、徽、通,主要是根据其造型因子划分的,其各派造型特点如下:

1.苏派——a、六台三托一顶式(传统)

——b、圆片式(现代):

粗扎细剪

2.扬派——云片式(台式):

寸枝三弯、精扎细剪

——云片式(多层)

3.川派——掉枴式(传统):

规则型为主、讲究身法(棕丝蟠扎)

——(现代)

4.岭南派——大树型(孔派)

——高耸型(素派)

——大飘枝(陆派)

5.海派——自然型

——微型:

金属丝缠绕

6.浙派高干型合栽式:

针叶树以扎为主,阔叶树以剪为主

7.徽派游龙式:

粗扎粗剪(棕皮树筋)

8.通派鞠躬式(两弯半):

以扎为主(棕丝蟠扎)

三、创新类各派系

1.赵派水旱盆景

2.于派小菊盆景

3.贺派风动式盆景

4.张派果树盆景

5.鲁新派侧柏盆景

6.汪派软石皴法盆景

7.仲派深远式盆景——《我家就在岸边住》

第五章盆景美学

一、盆景艺术活动概观

盆景艺术活动内容概括起来讲包括:

准备——创作——养护——欣赏这样四个有联系的阶段。

认识盆景艺术活动的概观,对于全面把握分析盆景艺术大有好处。

二、盆景艺术美:

盆景艺术美则是包括造型美、意境(诗情画意)和含蓄美。

(一)、盆景自然美:

盆景内自然景物的美即是盆景自然美。

(1)、盆景树木自然美

(2)、山景自然美

(3)、水景自然美

(4)、盆钵自然美

(5)、几架自然美

(6)、动物自然美

(二)、盆景艺术美

1、造型美:

盆景中的自然景物通过人工造型而体现出来的形式美。

造型美分为优美型、壮美型。

2、意境美:

意境是盆景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和生活景象和内含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情画意是盆景艺术的最高境界,它是建立在诗情、画境、生境的基础上的,互相渗透。

(1)诗情:

是指盆景具有诗歌般的深远意境。

(2)画意:

就是指盆景具有绘画般的意境。

(3)含蓄:

中国盆景之美表现出来的美是含蓄美,它不但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表现在内涵上以及技法、题名上。

三、盆景形式美法则(结合流派、材料、盆景布置图面讲解)

(一)统一与变化

1、盆景艺术应用统一变化的原则是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辩证法则。

盆景中创造统一感的方法如下:

(1)、形式的统一;

(2)、用料的统一;

(3)、线条的统一;

(4)、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5)、意境的统一;

(6)、技法的统一。

2、与统一相对立的是变化,变化是指统一中求变化。

以《八骏图》为例,其中所用树种虽说都是六月雪,但有高低、直斜、粗细、大小、疏密等变化,石料也有大小、位置的变化,八匹马的姿态也不是一样的,有站、有行、有仰头、有卧等姿态的变化,因而整个画面又显得生机盎然、生动活泼。

倘若不然,就一定会显得呆板、单调、无味。

(二)均衡与动势

1、均衡中求动势,动势中求均衡,即所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在盆景设计中构成均衡的一些常用手法有:

(1)、用配件构成均衡,如在树木或山石的另一边放一件动物或人物配件;

(2)、用盆钵与景物构成均衡;

(3)、用树木姿态形成均衡;

(4)、综合均衡法。

2、盆景也很讲究动律,以求得“画面”的生动、活泼。

求得动势感的方法有:

(1)、对称物双方体量强烈对比;

(2)、用树姿求得动律;

(3)、配以水面;

(4)、从山石走向、纹理求得;

(5)、配以动物、人物的行动等。

中国画论中说:

“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讲的就是静中求动的道理。

(三)对比与谐调

对比谐调也是盆景中常用的法则之一。

盆景艺术中可以从许多方面形成对比,如聚与散、高与低、大与小、重与轻、主与宾、虚与实、明与暗、疏与密、曲与直、正与斜、藏与露、巧与拙、粗与细、起与伏、动与静、刚与柔、开与合。

(四)比例与夸张

所谓比例是指盆景中的景以及景物与盆钵、几架在体形上具有适当美好的关系。

盆景中“缩龙成寸”、“小中见大”主要是靠比例关系来实现的。

(五)尺度与变形

盆景尺度是一种表现盆景正确尺寸或者表现所追求的尺寸效果的一种能力。

有关盆景比例与尺度的设计要点:

(1)、牢记人的尺度要求;

(2)、盆景材料决定了比例、尺度;

(3)、功能和目的决定了比例尺度;

(4)、植物或配件点缀影响比例、尺度关系;

(5)、景、盆、架的比例关系。

(六)韵律与交错

一件盆景的主要艺术效果是靠协调、简洁以及这些韵律的作用而获得的,而且盆景中这种自然式中表现的韵律,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体会,受到艺术感染。

(七)个体与序列

山水盆景布局中的序列设计是显而易见的,“起——承——收”就是一例。

盆景园中的序列设计亦然。

“一景二盆三几架”也是序列。

(八)规则与非规则

川派掉拐中的“一弯二拐三出四回五镇顶”、苏派的“六台三托一顶”等都是典型的规则的序列设计,而岭南派、海派的自然式则是非规则的序列设计。

盆景园中也存在着这两种情况。

(九)似与非似

盆景造型也同中国画一样讲究似与非似。

白石老人说: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十).透视与色彩

l.透视:

物体给人的感觉总是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清远迷。

画论曰:

“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就是这个道理。

盆景造型、布局尤其应该讲究透视关系,这是因为盆景容器面积有限的缘故。

透视有焦点透视(静透视)和散点透视(动透视)。

焦点透视可分为俯透视(鸟瞰)、仰透视和平透视三种。

散点透视的视点和视线经常移动,因此步移景异,视域广,《万里长江图》就是散点透视。

2.色彩:

色彩是人的视觉最敏感的部分。

一景二盆三几架都存在色彩协调的问题。

盆景色彩同中国山水画一样,基调宜淡不宜浓,宜素不宜艳(观花盆景例外)。

用明暗色阶和对比色表现山石与植被的韵律和丰富的层次,能为盆景景色增添生机。

四、盆景与画论

(一)盆景与画论的关系

盆景是立体的画,更确切地讲,它是立体的中国画,而不是西洋画。

因此,中国盆景与中国绘画关系至关密切,一脉相承。

自古以来,中国盆景就讲究画意,新石器时期的万年青盆栽,汉代的缶景,唐代的树石盆景,画意都是很浓的。

宋代,绘画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应用画理于盆景,使盆景有了提高,宋代《十八学士图》中的松树盆景就是证明。

到了明代则以仿照古代名画家马远、郭熙、刘松年、盛子昭等人笔下古树作成的盆景作品为上品,并特别强调盆景的画意要深远,使人如同身临其境或产生遐想。

到了现代,盆景八大流派也都是根据中国画论或当地“画派”理论来创作的。

比如苏派盆景,是在世代“吴门画派”的影响下产生发展起来的;扬派是根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创作的。

造型原理同中国的山水画论是一致的,许多画论几乎都适用于盆景艺术或不少原理可作为“立体的画”的借鉴。

(二)盆景画论辑录

——根在下者为主树,树主,近树也,主树敬,客树立,则客树不得反款矣,……主树多歌者,所以让客树之直也。

——山之体,石为骨,土为肉,林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脉,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

——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

——山有三远: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山欲其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销其腰则高;水欲其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

——松在山,柳近水。

孤松宜奇,成林不宜太奇。

松桧桩竹湖石用巧法布置者,宜作

亭园景致,不可移于大山大水。

—一画树之法,须以转折为主。

叶不可密,枝不可繁。

树头要敛不可放,树梢宜放不可紧。

——二株一丛,必一俯一仰,一斜一直,一呼一应。

头一平一锐,根一露一藏。

——山石树木楼阁亭台,可以人为尺。

——枝无寸直。

一波三折。

——近大远小,近浓远淡,近清晰,远模糊。

远人无目,远树无枝。

远山无石。

——外师造化,内得心源。

第六章盆景科学理论基础

一、盆景植物分类

国内盆景树木的分类法有两种,一是系统分类法,一是混合分类法。

所谓混合分类法,就是按盆景树木性状和观赏特性结合起来的综合分类法,它把盆景树木分为五大类:

1、松柏类;

2、杂木类(性状);

3、观花类;

4、观果类;

二、盆景树木选择标准

盆景树木选择标准应该是:

树蔸怪异,悬根露爪,枝干耐剪宜扎,枝细叶小节间短,抗逆性强,病虫害少,耐移栽,最好有花有果。

1.耐剪宜扎

2.节间短

3.枝细叶小

4.抗逆性强

5.花艳果美

6.观叶类(观赏特性)。

三、盆景地理学知识

山水盆景是自然山水景观的缩影,要搞山水盆景创作,首先应该弄清山水形貌的概念及其特征。

否则是不能做到“胸有丘壑,笔参造化”的。

山水盆景中常用的地形地貌术语如下:

1.山

2.山脉

3.峰

4.峦

5.岭

6.岗

7.山脊线

8.巅

9.崖

10.岩

11.壑

12.谷

13.峡

14.矶

15.坡

16.麓

17.岛

18.山口

19.峰林

20.石林

21.天然雕像

22.溶洞

23.江河

24.湖

25.海

26.溪

27.潭

28.塘

29.瀑布

第七章盆景材料与工具

一、盆景植物材料

常用盆树按照观赏特性可分为:

1、松柏类2、杂木类3、观花类4、观果类5、观叶类共五大类别。

现从科、属、拉丁文、识别特点、产地、盆景用途诸方面简介如下:

(一)松柏类

1.五针松2.赤松3.黑松4.锦松(黑松变种)

5.山松(马尾松)6.金钱松7.黄山松8.桧柏

9.真柏(桧柏品种)10.铺地柏11.侧柏12.杜松

13.雪松14.刺柏15.罗汉松16.小叶罗汉松

17.水杉18.云杉

(二)杂木类

1.朴树(冬态)2.朴树3.白榆4.对节白蜡

5.银杏6.黄杨7.珍珠黄杨8.柽柳

9.鹅耳枥10.六月雪11.榕树12.黄荆

13.福建茶14.小叶女贞15.九里香16.九里香(冬态)

17.博兰18.水杨梅19.雀梅20.榔榆

21.水腊22.棕榈23.木麻黄

(三)观花类

1.垂丝海棠2.迎春3.金雀儿4.金银花

5.紫藤6.山茶7.三角梅8.小菊

9.檵木10.紫薇11.木棉12.胡颓子

13.石榴(花)14.桃花15.贴梗海棠16.杜鹃

17.梅花

(四)观果类

1.木瓜(果)2.木瓜(花)3.石榴(果)4.金弹子

5.南天竹6.苹果7.梨8.火棘

9.枸骨10.枸杞

(五)观叶类

1.三角枫2.红枫3.元宝枫4.苏铁

5.佛肚竹6.凤尾竹7.黄栌

二、盆景山石材料

(一)软石类

1.沙积石2.芦管石3.海母石

4.江浮石5.鸡骨石

(二)硬石类

1.燕山石2.雪浪石3.紫袍玉带石4.斧劈石

5.钟乳石6.砂片石7.太湖石8.木化石

9.石笋石10.卵石11.戈壁石12.千层石

13.锰矿石14.菊花石15.龟纹石16.英石

17.墨石18.宣石

(三)代用品

1.木炭2.枯木3.加气块

三、盆器

盆器又叫盆盎,是盆景的容器,主要有桩景盆(又叫盆栽盆)和山水盆(又叫水底盆)两大类。

桩景盆底部有排水孔,山水盆无排水孔。

就制作材料分又有紫砂盆、釉陶盆、瓷盆、凿石盆、云盆、水泥盆、瓦盆、竹木盆、塑料盆等,其形状各异。

1.长方和圆形古盆

2.广东石湾轮花圆形古盆

3.各式微型盆景用盆

4.盆景用盆-方斗

5.盆景用盆-宜兴紫砂盆

6.盆景用盆-黑泥绘

7.盆景用盆-黑泥绘

8.盆景用盆-青花勾莲

9.盆景用盆-齐兰留白

10.盆景用盆-微型宜兴紫砂盆

11.豆豆盆

12.各式花盆

13.未上釉的花盆

14.椭圆形釉盆

15.长方形釉盆

16.半瀑布盆

四、几架

几架又叫几座,是用来陈设盆景的架子,它与景、盆三者构成统一的艺术整体,有“一景、二盆、三几架”之说。

按构成材料分类可分为木质几架、竹质几架、陶瓷几架、水泥几架、焊铁几架、塑料几架等。

五、配件

盆景配件指盆景中植物以外的点缀品,包括人物、动物、园林建筑物等。

它在突出主题、创造意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盆景创作中可以丰富思想内容、增添生活气息,有助于渲染环境,表明时代和季节等,还可起到比例尺的作用。

盆景配件有陶质、瓷质、石质、金属制品,也有玻璃、塑料、木材、砖雕等制作的(图7-11-01)。

六、工具

1.软石山水制作工具

2.修剪工具

3.布线工具

4.盆栽工具

5.制作舍利干的工具

撬丝刀三种型号

用食指压住木梢往上拉拉丝刀三种型号

右手将刀扎进多余木质部0.5cm

用左拇指压住木梢往下拉,左拇指胶布保护

平凿刀与圆凿刀:

上面两把为平凿刀,下面三把为圆凿刀

圆凿刀三种型号圆凿刀用法

圆钩刀——圆钩刀用法:

在多余树枝上向下削去树皮和木质部

平钩刀——平钩刀用法:

在多余树枝上向下拉削树干

括刀:

清除加工前树干杂屑

斜口刀——斜口刀用法:

削树皮及多余木质部

第八章盆景苗圃

一、杜绝山采

从长远的观点和科学的角度来看,山采有如下三大危害:

1.破坏生态环境2.毁灭种质资源3.山采是违法行为

发展盆景苗圃有以下三大好处:

1发展盆景苗圃是发展盆景事业的正确措施。

2它符合全国人民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利于环保、利于大环境美化,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它有利于森林法、环保法的贯彻执行,有利于培养国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二、苗木培育

制作盆景提倡人工培育苗木,杜绝上山挖野桩。

尤其在强调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的大形势下,对于保护森林及野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作用。

采用人工培育苗木可以做到有计划和大批量生产,根据盆景制作的具体需要,在苗木的种类、苗龄及形态等方面进行定向培养,掌握盆景用苗的主动性。

不同的植物种类其繁殖方法有差异。

但归结起来苗木的繁殖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