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ppt.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75975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pp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pp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pp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pp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pp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ppt.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pp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ppt.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ppt.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ppt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做到:

  

(1)学会8个生字、词。

  

(2)能熟练朗读课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8个生字、词。

  难点:

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做到:

  

(1)能使学生会读、写生字、词。

  

(2)能朗读课文

  任务分析

  1、学生的起点能力:

在原有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了阅读该课文的一些基本的字、词。

在技能方面,学生已学过《小猫钓鱼》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形成阅读这类文章的模糊概念。

  2、教学任务分析:

该节课都为陈述性知识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新授阶段

  1、呈现新教学内容

  

(1)呈现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

  

(2)老师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学

  

(1)呈现文中的生字、词

    结jie非常feichang扛kang往wang圆yuan跳tiao追zhui空kong

  

(2)一个学生拼读生字,老师在旁纠正错误;指出注意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老师范读,全体学生跟读。

擦掉拼音后再认读。

  (3)教写生字

    学生先书空8个生字、词。

请两位学生板书。

老师纠正错误之处。

    提供记忆策略:

    结:

由“糹”、“士”“口”组成,注意是“士”而不是“土”

    往:

“住”字再加“丿”

    常:

底下是“巾”字

    跳:

与脚有关,所以是“足”字旁。

  (4)运用生字、词

    非常:

提问:

非常是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

十分、很、极)

    用“非常”这个词造句。

老师提示:

老师奖给我一面红旗,我()高兴。

    学生自己造句。

    扛:

请学生表演扛东西的姿势。

然后造句。

  

(二)巩固与检测

  1、根据课后习题第二题,比较区别形近字。

    先请学生读这些字,然后给3分钟时间答题,请学生回答,并及时反馈。

  2、根据课后习题三,区分不同动词的意义,并会在适当的语言情景下运用。

    读“抱”“扔”“摘”“扛”;

    学生表演这四个动作(有错误之处及时纠正)

    学生做习题,校对。

  作业

    抄写生字,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四。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做到:

  

(1)能流畅朗读课文。

  

(2)能回答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3)能看图复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任务分析

  

(1)在原有知识方面,经过上一次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该文的重要字、词。

学生已经能通读全文。

  

(2)教学任务类型:

关于处事态度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这堂课有关的原因知识

  1、全体学生朗读字词。

  2、请一位学生朗读整篇文章。

  3、提问习题四。

  

(二)开始新授课教学

  (听了某同学的朗读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吗?

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大家讨论一下。

  1、提问:

大家看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发现小猴子摘了什么?

(参考答案:

玉米)

   提问:

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

(参考答案:

桃子)

   提问:

它的玉米呢?

(参考答案:

扔了)

   提问:

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

(参考答案:

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

   提问:

那么第五自然段呢?

(参考答案:

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

   问:

结果呢?

(参考答案:

没追到,所以什么也没有了)

   问:

小猴子这样做好不好?

(参:

不好)

   问:

为什么?

大家讨论一下。

请几位学生回答。

   综合那么多的同学的意见,我们觉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

  2、呈现“小猴子下山”的挂图,请几位用学看着挂图讲一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小猴子下山

上饶市第六小学冯霞

教材简析: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看图学文。

主要讲了小猴子下山后看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它扔了这个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一件事也没有做好的事。

这篇课文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认真去做。

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理解课文内容。

会用“谁看见什么就怎么样”的句式造句。

2.能力目标:

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情感目标:

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课前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预设: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二、整体读文,明确路线

1.接读全文。

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我们先复习下生字,(齐读,开火车读并组词)

2请大家自由的读课文。

看清楚要求。

要标出自然段。

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

边听边想:

小猴子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

(接读课文,正音)

3.排列图片。

师:

听完故事,谁能把老师手上的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给贴起来吗?

3.练说量词。

排图片后,辅助贴图边说: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

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量词,代表物体单位的词语,不同的事物用不同的单位。

抢答题:

谁能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三、以小猴子所见为线索,积累并学会运用“又()又()”的词语

1.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语。

师:

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

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

,故事告诉我们啊,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课文里是怎样形容它们的呢?

赶快到课文里找找吧。

贴:

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2.练读词语。

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哦!

3.拓展运用

(提示要点:

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来连接的)

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又()”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四、以“小猴子所做”为线索,积累并学会精确地使用动词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

掰、扛。

(做动作)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

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

我们赶快一起出发吧!

看,玉米地到了!

(课件出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

是这样的,课文中写小猴子来到玉米这部分没有配插图,我想请小朋友帮我想想,这幅图上该画一只怎样的猴子呢?

别急哦!

还是先读读这部分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2.你会画一只怎么的猴子?

(提示:

表情、动作)随机学习:

掰、扛。

(指导书写:

掰)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它是怎样想的?

又是怎么做的?

(高兴地读第一自然段,可加动作)

谁能用高兴的心情,把小猴子掰玉米的过程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生:

小猴子心里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

示新句型:

(谁)看到(什么)就(怎么样)

3.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

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后,又到了什么地方?

你们对照提出的几个问题,边看图、边思考,自学下面几段课文。

(二)学习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

小猴子继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地、还看见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去读读写这三部分的课文吧!

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讨论要点:

(1)区别:

捧、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

应该扔了三样东西。

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

在这些词语里,除了“走、看见”这个词语用得多,还有哪个词用的多?

(扔)

巩固新句型:

谁能用刚才我们学习的新句型,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要按顺序

(小猴子)看到(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看到(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

趁机将另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贴图贴上去)

五、体会小猴子当前所感,并能积极展望未来

师:

同学们,这只小猴子下山后看见了许多可爱的东西。

它扔了这个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一件事也没做好。

现在大家想一想,你们平时做事情时,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

生:

我打扫卫生也和小猴子一样,地没扫完,就去抢着擦桌子,桌子没擦完,又去扫院子,结果人家把教室打扫干净了,自己一件事也没做好。

六课后作业

1.师:

所有的好东西都被扔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只好:

只能)看着小猴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想他心里一定装满了后悔和难过。

其实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

经历过一次次的教训,我们才会变得聪明能干起来啊!

同学们联系小猴子的做法,检查自己,这很好。

今后我们小朋友做事可不能像小猴子那样,扔了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做好。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板书)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

2.课件中出示配乐动画:

今天,太阳下山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可太阳下山还会升起,瞧,新的一天又来了!

今天的小猴子下山,又会发生怎么的故事呢?

我们接着往下编一编吧!

(课件定格在: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4.回家编一本题为《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图画书。

板书设计:

小猴子下山

小猴子(高兴的)

玉米

桃做事有始有终,

西瓜才有收获!

小兔子

小猴子(垂头丧气的)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

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

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课前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预设: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2.游戏中复习回顾。

出现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

旨在复习故事中的要点。

     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

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带“子”的轻声。

  二、整体读文,明确路线

   1.接读全文。

     师:

小猴子下山来(板画:

山),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

(板画:

路线)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

(接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师:

听完故事,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吗?

   3.练说量词。

     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三、以小猴子所见为线索,积累并学会运用“又()又()”的词语

   1.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语。

     师:

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

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

,故事告诉我们啊,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贴词卡。

那么其它的呢?

你能说说吗?

     贴:

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2.练读词语。

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哦!

   3.拓展运用

     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画眼睛),就是那么的吸引小猴子了!

像这些好吃的,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话(板画:

嘴巴),也许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道?

选一种说说:

(甜除了品尝到甜,吃起来还有怎样的感觉?

(脆、鲜、嫩、糯、松、爽、软……)如果用鼻子闻一闻呢?

还会觉得?

(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又()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吗?

     如:

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点:

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来连接的)

     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又()”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四、以“小猴子所做”为线索,积累并学会精确地使用动词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

掰、扛。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

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

我们赶快一起出发吧!

看,玉米地到了!

(课件出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

是这样的,课文中写小猴子来到玉米这部分没有配插图,我想请小朋友帮我想想,这幅图上该画一只怎样的猴子呢?

别急哦!

还是先读读这部分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2.你会画一只怎么的猴子?

(提示:

表情、动作)随机学习:

掰、扛。

(指导书写:

掰)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

     小猴子继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还看见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去读读写这三部分的课文吧!

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2.回馈。

教师故意打乱顺序贴动词。

   3.学生评价,并谈理解。

    讨论要点:

    

(1)区别:

捧、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

应该扔了三样东西。

老师把这些动作都贴到了。

(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

趁机将另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贴图贴上去)

  五、体会小猴子当前所感,并能积极展望未来

   1.复述故事。

   2.所有的好东西都被扔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看着小猴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想他心里一定装满了后悔和难过。

其实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

经历过一次次的教训,我们才会变得聪明能干起来啊!

   3.课件中出示配乐动画:

今天,太阳下山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

可太阳下山还会升起,瞧,新的一天又来了!

今天的小猴子下山,又会发生怎么的故事呢?

我们接着往下编一编吧!

(课件定格在: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4.回家编一本题为《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图画书。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的音。

认识“掰、扛、扔、摘、捧、抱、蹦”7个字。

  2.看懂图意,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读通课文,对照插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一、以图导言激趣: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

教师提问:

请大家看图上的这只小猴子要做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

13.小猴子下山。

教师接着说:

“一天小猴子下山找东西吃,在路上它都经过了什么地方,它看见许多好吃的东西,它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2.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和标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

  3.自己把标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4.同桌同学互读生字和会认字。

  5.抽读生字单片,采取领读、指名读、开火车等多种形式巩固字音。

  6.做识字游戏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三、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2.再请同学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四幅插图,请同学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根据插图内容找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自然段。

  5.让学生结合题目小猴子下山”把四幅图按顺序看一看想一想:

小猴子下山都做了些什么事?

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图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中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2.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知道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像小猴子那样看见一样好东西就丢掉原有的东西,最后会一无所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电脑出示小猴子下山图:

自己画出)

  师: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小猴子下山都来到哪些地方呢?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演示文稿图。

  点击鼠标:

(1)玉米地图

  点击鼠标:

(2)桃树底下

  点击鼠标:

(3)瓜地里

  点击鼠标:

(4)树林图(有小兔子)

  点击鼠标:

(5)电脑出示上述四幅图。

  提问: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小猴子下山都来到了哪些地方?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分句读读课文,请同学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根据学生理解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出:

  电脑出示:

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它看见了什么?

  ③它是怎样做的?

  4.电脑出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

他看见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教师引读,以问促读。

  5.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多”这一词语。

  “又大又多”从图上看不仅仅玉米的个头大,而且这样大的玉米到处都是。

  6.师:

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非常高兴”就是(生:

特别高兴)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特别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7.结合插图理解“掰”、“扛”表示动作的词语。

①可让学生带头饰用动作表演一下。

其他同学当评选说说他们哪表演得好哪表演得还不够。

②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有“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8.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学:

(电脑出示思考题)

  

(1)自己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标出有几句话,想想每句话的意思什么?

  

(2)完成填空: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他看见__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3)结合插图理解:

“又大又红、扔、摘”这几个词,可结合动作表演理解“扔、摘”两个词的意思。

  (4)正确、流利、有语气朗读这一段。

  2.结合上述思考题小组进行讨论。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

  4.提问:

小猴子为什么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使学生体会到小猴子看见了桃子,就喜欢桃子,于是就扔了玉米,去摘玉米。

结合观察图画,如猴子的神态、心情,让学生体会猴子非常高兴的心理,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课文内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结合上面的四个思考题独立学习这段内容。

  2.教师检查独立学习的效果。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说出每句话的意思。

  

(2)出示填空请同学说一说。

  小猴子_____________几个桃子,走到_____________,看见_____________,非常高兴,就_____________。

  提问: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为什么课文中用“捧着”这个词。

  (3)结合图理解“又大又圆”、“扔、摘”这几个词语。

小猴子为什么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呢?

  (4)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这段。

  (5)请学生带上小猴子的头饰表演这段内容,表演出小猴子的动作神态、心情及心里活动。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1.自己轻轻读四、五两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电脑出示:

课文中P54页2幅图

  2.教师抓住“只好”一词,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请学生带头饰进行表演小猴子的动作、神态。

  4.组织学生讨论: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小猴子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猴好好会对他说些什么吗?

  五、进入情境、读说结合。

  1.配乐朗读课文,也可以教师提示课文,如:

“小猴子看见……就……”怎么读呢?

“只好……”怎么读呢?

  2.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话:

  

(1)看图讲故事。

  

(2)戴头饰表演。

  (3)采取想像说话:

假如你是小猴子会怎么办?

  (4)读编故事: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5)通过学习《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8个生字的字形,通过组词了解汉字的意思。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及词语。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及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和词语。

  教学难点:

  1.“非”字的笔顺。

  2.“看”和“着”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二、学习生字。

  

(一)巩固生字、词语的读音。

  

(1)自己认读生字及生字单片上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小伙伴互读。

  (3)电脑出示生字和词语,巩固练习。

  ①先出示生字:

“看非着棵瓜圆回可”这8个生字分别用8种颜色,教师说颜色,学生抢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

  ②再出示词语:

“看着非常西瓜回头可爱一棵桃树又大又圆”这7个词语字号相同,颜色不同,认读方法同上。

  

(二)巧记字形,了解字义。

  

(1)让学生自己动脑,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忆方法记忆字形。

  

(2)同桌小伙伴相互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的。

  (3)请小组进行学习汇报。

  “看”:

kàn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记忆:

在阳光当头照的时候,伸出左手放在眼睛上边,再用眼睛往远处盾,“看”字的“”就是手,“目”就是眼睛。

用这样的动作来记忆“看”字。

组词:

看书看电视

  “非”:

fēi学生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非。

也可以用儿歌帮助记忆:

两根旗杆六面旗,中间拉开小距离。

  组词:

非常是非

  “着”:

zhe可以刚才学习的“看”字比较记忆,“看”字的第一笔改成“横”,上面再加上“倒八部”就是“着”字。

也可以用儿歌记忆:

歪尾巴羊,不象样,眼睛长在尾巴上。

组词:

看着说着

  “棵”:

kē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苹果的“果”字,加上“木”字旁就是棵。

儿歌记忆:

一个果,落树旁,只能看,不能尝,这个字就是棵。

  组词:

一棵树

  “瓜”:

guā很多学生都认识“爪”字,“爪”的第三笔“竖”改写成“竖提、点”就是“瓜”字。

儿歌记忆:

一蔓生三叉,当中结个歪把子瓜。

也可以汉字表义的方法记:

“”表示瓜藤和叶子,中间的“厶”表示藤上结的瓜。

  组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