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7557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docx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docx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一、填空题

1.像汽车的方向盘那样,由一个较大的

(1)与一个较小的

(2)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3)。

2.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1)。

3.我知道在高度一样时,斜面越长,斜面的坡度就越小,就越

(1)。

4.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

(1),又能

(2)。

5.在生产中和生活中常使用不同的工具。

不同的工具有着

(1)的用途,科学地运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2)地解决很多问题。

6.杠杆有三个点。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

(1)。

承受重物的点叫

(2)。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3)。

7.使用杠杆时,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1),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2),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3)。

8.使用轮轴时,把力用在轮上,轮越大越

(1)。

9.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

(1),但不能

(2),动滑轮不改变用力的(3),但可以(4)。

10.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

(1)的原理,刹车运用了

(2)的原理。

11.像水龙头这样,由轮和轴固定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

(1)。

12.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1)。

13.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

(1),坡度越大越

(2)。

14.

(1)和

(2)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3)的方向。

15.杠杆都有三个点:

(1)、

(2)和(3)。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4)。

承受重物的点叫(5),起支撑作用的点叫(6)。

16.使用杠杆时,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1),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3)。

17.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

(1),轮越大越

(2)。

18.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

(1),但不能

(2),动滑轮不改变用力的(3),但可以(4)。

19.要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里起出来,可以选择的工具有

(1)和

(2)。

20.杠杆可以分为

(1)杠杆、

(2)杠杆、(3)杠杆。

21.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就

(1);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就

(2);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就(3)。

22.轮轴的轴不变时,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

(1)力。

23.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许多工具来帮我们做一些事情,如打开啤酒瓶可以用

(1),利用的机械原理是(2。

24.像人行天桥的斜坡一样,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叫

(1)。

25.自行车上利用了许多机械的原理,其中脚蹬子运用的是

(1)原理。

26.杠杆都有三个重要位置。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

(1),承受重物的点叫

(2),起支撑作用的点叫(3),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4)。

27.在滑轮组中,定滑轮起到的作用是改变

(1),而动滑轮起到的作用是( 2),滑轮组的作用是(3)。

28.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

(1)。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

(2);承受重物的点叫做(3);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4)。

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5);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6)。

29.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

(1),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

(2)、(3)、(4)、(5)。

30.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

(1),它的作用是

(2);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3),它的作用是(4);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5),它既能(6)又能(7)。

31.

(1)、

(2)、(3)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3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

(1)的原理,刹车运用了

(2)的原理。

33.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滑轮,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滑轮。

如:

旗杆顶部的滑轮是滑轮。

二、判断题。

1.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

()

2.螺丝刀属于轮轴类机械。

()

3.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只使用省力杠杆。

()

4.滑轮组的组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在一起为一组)越多,就越省力。

()

5.自行车只运用了一种机械的原理。

()

6.当支点不在杠杆中心时,施力的大小不等于受力的大小,离支点远的一方省力。

()

7.螺丝刀刀柄上的凹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8.使用简单机械都能够省力。

()

9.我们的手臂一抬就能拿起东西,所以手臂也是杠杆。

()

10.使用杠杆,一定能省力。

()

11.螺丝刀属于轮轴类机械。

()

12.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只使用省力杠杆。

()

13.滑轮组的组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在一起为一组)越多,就越省力。

()

14.自行车只运用了一种机械的原理。

()

15当支点不在杠杆中心时,施力的大小不等于受力的大小,离支点远的一方省力。

()

16.使用简单机械都能够省力。

()

17.我们的手臂一抬就能拿起东西,所以手臂也是杠杆。

()

18.有些杠杆即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起来毫无意义。

……………………(    )

19.利用斜面时,所用的力的大小只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    )

20.使用动滑轮来提起重物,即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

21.不同的机械有不同的用途,选用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情更省力、方便。

(   )

22.剪刀也是一种轮轴………………………………………………………(  )

23.不同的机械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

24.我们用筷子吃饭,是因为筷子能省力。

---------------------------------(  )

25.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  )

26.用镊子夹棉球是运用了杠杆不省力的原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工作方便。

27.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机械原理,它不再是简单的机械了。

三、选择题。

1.下列工具中,使用费力的是()。

A.钳子B.剪刀C.镊子

2.下列简单机械中,不能省力的是()。

A.定滑轮B.动滑轮C.轮轴

3.下列机械属于轮轴的是()。

A.羊角锤B.门锁手柄C.螺丝钉

4.旗杆顶部、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

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

5.使用简单机械,为了使用的方便,应该是()。

A.汽车方向盘B.螺丝刀C.铁皮铲子

6.盘山公路,利用了()的原理。

A.轮轴B.斜面C.杠杆

7.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

A.变慢B.变快C.不变

8.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

A.剪刀B.螺丝刀C.方向盘

9.“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翘起来。

”这句话是()说的。

A.牛顿B.亚里士多德C.阿基米得

10.以下工具利用了斜面原理的是()。

A.钳子B.小刀C.钓鱼杆

1.下列工具中,使用费力的是()。

A.钳子 B.剪刀 C.镊子

2.下列简单机械中,不能省力的是------------------------------------------()。

A 定滑轮  B 动滑轮  C 轮轴

3.下列机械不属于轮轴的是-----------------------------------------------()。

A 羊角锤B 门锁手柄C 螺丝刀

4.旗杆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

A 定滑轮B 动滑轮C 滑轮组

5.盘山公路,利用了以下机械原理中的-------------------------------------()

 A 轮轴B 斜面C 杠杆

6.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

 A 变慢 B 变快  C 不变

7.下列机械中属于杠杆的是-----------------------------------------------()。

 A 剪刀B 螺丝刀C 方向盘

8.“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翘起来。

”这句话是()说的。

 A 牛顿B 亚里士多德  C 阿基米得

 9.下列有关杠杆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长越省力   B.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长越省力

C.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短越省力   D.杠杆越长越省力

11.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了一起。

这说明了--------------------------------------------------------------------(    )

A.滑轮组可以省力     B.滑轮组费力

12.旗杆上的滑轮是(   ),起重机上的滑轮是(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13.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   )

A.省力       B.不省力也不费力       C.费力

14.下列杠杆省力的是(      ),不省力的是(       )。

 A老虎钳        B镊子       C老虎钳和筷子

15.下列有关螺丝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刀柄越粗越省力   B刀柄越细越省力   C刀柄粗细都不能省力

16.自行车上的刹车是属于( )一类的工具,扳手拧螺丝运用了( )原理。

A.滑轮   B.轮轴   C.杠杆   D.斜面

18.盘山公路的原因之一是利用了()的原理。

A.轮轴B.斜面C.杠杆

19.力点离支点近,重点离支点远,是----------------------------------------------()

A.省力杠杆B.不省力杠杆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20.把相同的重物提到同一高度,下面斜面最省力是(),最不省力的是()。

 

A.B.C.

21.提起相同质量(1200克)的重物,下面中滑轮最省力的是(),最不省力的是()。

 

 

ABC

22.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ABC

四、连线题 

1.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原理用线连起来。

   

                         

                           

2.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原理用线连起来。

汽车方向盘         斜面

   螺丝钉            省力杠杆

羊角锤            费力杠杆

   镊子             轮轴

五、图题:

1.画出下面用力点、阻力点、支点。

(9分)

2.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写出它们的作用。

(8分)

 

(        )      (         )

3.请在下图中连线,把它组装成一个滑轮组,并填空。

(8分)

这个滑轮组是由一个___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__组成,它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你2个钩码,怎样才能使下面的杠杆达到平衡呢?

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9分)

 

五、名词解释: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轮轴:

六、问答题

1、盘山公路为什么修成S形状?

2、要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里起出来,选择什么工具会更加方便省力?

3、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4.举例说明自行车的哪些部位应用了轮轴、杠杆等简单机械。

(每种机械至少写出1个应用部位)。

应用机械的类型应用部位

轮轴:

杠杆:

七、实践操作题

1、请分别标出下图中这些“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

 

 (4页上图)

  

  

2、请在下图中连线,把它组装成一个滑轮组,并填空。

 

(14页右下图)

 

这个滑轮组是由一个

(1)和一个

(2)组成,它所起的作用是(3)。

1.选择运用(10分)

如右图:

小宣家里的工具箱有许多的工具,如:

老虎钳、镊子、羊角锤、螺丝刀、小刀、开瓶器、锉刀、剪刀等。

请为小宣选择正确的工具,完成以下任务。

(1)手工剪纸               

(2)拧紧松掉的螺丝               

(3)撬开水果罐头瓶盖

(4)打开啤酒瓶盖

(5)拔出木板上的铁钉

八、观察与实验

要证明斜面不同坡度的省力情况,你会怎样设计实验呢?

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实验过程。

 。

实验材料:

看到的现象:

得到的结论:

观察与实验(2+2+6+5+5分)

斜面的倾斜角度是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

我的猜想:

需要改变的条件:

不改变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根据你的实验设计,研究得到如下数据:

斜面的状况

A

B

C

D

使用力的大小

1.7N

1.35N

1.25N

1.0N

请你仔细分析实验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BA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轮,轴,轮轴。

2.省力。

3.省力。

4.改变力的方向,省力。

5.不同,省力、方便。

6.用力点,阻力点,支点。

7.省力,费力,

不省力也不费力。

8.省力。

9.方向,省力,方向,省力。

二、判断题。

1.×√×√×√√×√

三、选择题。

CABACBBACB

四、

   

                         

五、名词解释:

定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动滑轮: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滑轮组: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够成了滑轮组。

轮轴:

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六、1答:

“S”形盘山公路由于路程的延长而使坡度变小,比较省力。

这是利用了斜面原理。

2、答:

用羊角锤起铁钉方便省力。

用螺丝刀起螺丝钉方便省力。

3、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答:

塔式起重机上有由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的一个滑轮组,滑轮组中的滑轮数量越多越省力,所以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4.轮轴:

车把或脚蹬子。

杠杆:

刹车。

七、实践操作题

 答案略

这个滑轮组是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它所起的作用是改变用力方向且省力。

八、观察与实验

实验过程:

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分别沿着这些斜面将一个重物拉上去,用测力计测量用了多大的力,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大小 。

实验材料:

两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一块长平面板状材料,一盒钩码,一个测力计。

看到的现象:

坡度越小用力越小,坡度越大用力越大。

得到的结论;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答案

一、填空:

(1).轮,轴,轮轴。

(2).斜面。

(3).省力费力。

(4).定滑轮,

动滑轮,改变力的方向,省力。

(5).用力点,阻力点,支点。

(6).用力点,阻力点,支点。

(7).省力,省力。

(8).方向,省力,方向,省力。

二、判断题。

(1).×

(2).√(3).×(4).√(5).×(6).√(7).×(8).√

三、选择题。

(1).C

(2).A(3).A(4).A(5).B(6).B(7).A(8).B

四、

   

                         

五、名词解释:

定滑轮:

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动滑轮:

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滑轮组: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够成了滑轮组。

轮轴:

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六、问答题

(1).答:

“S”形盘山公路由于路程的延长而使坡度变小,比较省力。

这是利用了斜面原理。

(2).答:

用羊角锤起铁钉方便省力。

用螺丝刀起螺丝钉方便省力。

(3).为什么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答:

塔式起重机上有由多个定滑轮和多个动滑轮组装的一个滑轮组,滑轮组中的滑轮数量越多越省力,所以塔式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4).轮轴:

车把或脚蹬子。

杠杆:

刹车。

七、实践操作题

 答案略

这个滑轮组是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它所起的作用是改变用力方向且省力。

八、观察与实验

实验过程:

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分别沿着这些斜面将一个重物拉上去,用测力计测量用了多大的力,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大小 。

实验材料:

两个不同高度的小物品,一块长平面板状材料,一盒钩码,一个测力计。

看到的现象:

坡度越小用力越小,坡度越大用力越大。

得到的结论;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