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75321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绪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绪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绪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绪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绪论.docx

《绪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绪论.docx

绪论

教案

(一)

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题

绪论

课时

教学

目标

通过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要,帮助学生理清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课程主要内容:

四个专题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要

课型

讲授

授课时数

2节

更新、补充、删减内容

补充:

每个文学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介绍

使用教具

课外作业

预习《诗经》

课后体会

上课纪律不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从课堂反映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还很模糊,今后要多加引导。

一、导语:

(一)教学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继承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古为今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

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二)教学内容

由于课时数的有限,我们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专题:

《诗经》专题;唐诗专题;宋词专题;明清小说专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文学内容如此单一。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学概说

一、先秦文学

“先秦”指的是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初期三个阶段。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一)诗歌和辞赋

1、原始诗歌

原始诗歌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它出现于原始社会,是在原始人类为求得生存发展的集体劳动中产生的,如《弹歌》和《伊耆氏蜡辞》,反映了原始人类狩猎生活的情景和战胜自然的愿望。

原始诗歌是集体的口头创作,它以劳动为主题,带有不同程度的原始宗教意识,是歌、乐、舞三者结合为用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

2、《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它内容丰赡,全面地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面貌,其中民歌最富于现实主义精神。

《诗经》句式以整齐的四言为主,多用重章迭句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丰富多采,朴素优美,音节自然谐和,富有艺术感染力。

3、《楚辞》

楚辞的代表作家是屈原。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吸取民间文学营养,利用楚国民歌的传统形式,创造了句式参差灵活的“楚辞”体。

他的作品有《离骚》,《九章》等二十多首光辉诗篇,这些诗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词藻绚丽,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树立了榜样。

《诗经》和《楚辞》,形成了后世诗歌发展的《风》、《骚》传统。

(二)散文

先秦散文从甲骨卜辞、易卦爻辞发展而来,从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又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

1、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以记言、记事为主。

殷周时代,开始以散文的形式记载历史事件,《尚书》是中国第一部古代文献资料汇编的散文总集。

《尚书》之后开始以散文写史,《春秋》即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提纲。

春秋战国之际,产生了《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三部重要的历史散文著作,它们在体例、叙事和文辞上各具鲜明的艺术特色,显示出先秦散文的卓越成就。

2、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一种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哲理性的论辩性散文。

它是伴随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其代表作有《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商君书》、《韩非子》、《墨子》、《吕氏春秋》、《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公孙龙子》等。

诸子散文在思想内容、语言艺术和文体发展上,具有共同的时代特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其中以《庄子》和《孟子》文学成就最高。

(三)寓言和神话传说

1、先秦寓言

寓言是用虚构假托的故事来寄寓某种事理的一种文学体裁。

在先秦散文中保存有大量寓言,这些寓言故事生动,短小精悍,寓说明书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神话传说

远古神话传说是在原始人类解释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中产生的,如《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等。

一些部族间的战争,也在《黄帝杀尤》、《共工与颛顼争帝》等神话传说中生动反映出来。

神话传说和原始诗歌一样,是集体的口头创作。

二、秦汉文学

秦汉文学是指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王朝,到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学。

(一)秦代文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大帝国的建立,实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秦王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又实行了极端严酷的专制主义文化政策,阻碍了文化学术的发展;兼之它统治时间很短,因此,在文学上没有什么成就。

秦代有作品传世并较有成就的作家只有李斯一人。

李斯既是一个政治家,又是一个散文家,《谏逐客书》是其代表作。

这篇劝阻秦王不要驱逐客卿的奏书,雄辩滔滔,议论精辟,富于气势和文采,是一篇著名的政论文章,对后世影响颇大。

(二)汉代文学

汉代文学,上承先秦,下开六朝,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二个发展阶段。

主要文学样式有汉赋、散文、诗歌等。

其中,司马迁《史记》中的传记散文和诗歌中的乐府民歌,代表着汉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汉赋(散体大赋)是汉代最盛行的文体。

它是在宋玉赋的基础上,在汉代。

“盛中含衰”的社会现实的土壤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汉赋体现了汉帝国的声威和气魄,讽喻了帝王政治上的阙失和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一定的政治意义。

再者,汉赋在写作手法、表现技巧、篇章结构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就,对当代和后世的文学产生过较大影响,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司马相如是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的杰出代表。

汉代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政论、记事、抒情议理和史传等几种类型。

政论散文以西汉初期最为发达,且成就最高。

贾谊和晁错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

他们的政论散文,能够抓住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议论风发,直抒己见,不仅有的放矢,感情充沛,且又笔锋犀利,遒劲畅达,富于气势和文采,对后世散文的创作影响很大。

记事和抒情议理散文,在汉代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作家、作品的典型代表;分别是刘向的《说苑》、《新序》、《列女传》和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史传文学的巨著。

它不仅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历史学,同时又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着全面而深远的影响。

乐府民歌是汉代诗歌的佼佼者,代表着汉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它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朴素自然的语言,真实而深刻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的现实生活,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在我囱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也开始兴起,并取得了较大成就。

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

这组文人五言诗,调子低沉,有的还充满感伤情绪,这是东汉后期动乱现实的曲折反映。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较之乐府民歌有很大的提高。

它语言精炼,描写细致,结构精巧,又不失朴素自然,艺术成就相当突出。

它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开始走向成熟阶段,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指从东汉建安至隋文帝杨坚灭陈为止(196—589),共393年的文学发展现象。

这一时期历史情况复杂,文学发展也有许多变化。

由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错综复杂,因而形成了长期大动乱、大分裂、南北对峙的局面: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结果,出现了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三个地区统一政权;它们都注意恢复和发展经济,出现了不少政治、军事、文化和科技人才。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史称西晋。

由于门阀大族专政,西晋政治极其腐败,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利用各族人民的反晋情绪,建立了许多割据政权。

与东晋(317—420)对峙的“十六国”(304--439),就是先后在我国北方存在过的一些封建政权。

在南方,刘裕代晋称帝后,经历了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在北方,北魏(386—534)统一了北部中国后,又分裂为东魏(534—550)一北齐(550—577)和西魏(535—556)一北周(557—581)(东魏、西魏分别为北齐、北周所代替),史称北朝。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不断遭到破坏,发展缓慢而又不平衡。

豪门贵族垄断政权,寒土被压抑、受屈辱,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十分艰苦。

在思想领域和社会风气方面,玄学、清谈兴起,佛教、道教盛行。

这些,在各个时期的作品里都有所反映,对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文人五言诗尤为卓越。

建安诗歌的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和蔡琰,他们的作品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充满积极进取精神,情调慷慨悲凉。

正始诗人阮籍、嵇康揭露司马氏的残暴统治,反对虚伪礼教,诗风隐晦。

西晋太康诗人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和傅玄。

其诗歌创作有脱离社会生活和走向形式主义两种不良倾向。

只有左思能继承建安优良传统。

永嘉时期,内容抽象、枯燥的玄言诗充斥诗坛。

但刘琨能继承建安传统,抒写家国之痛。

东晋士庶界限更严,玄言诗人占统治地位。

直到最杰。

出的诗人陶渊明出现,才一扫玄风,使诗歌重新回到清新自然的境地。

他开辟了田园诗苑,创作了许多优秀诗文,代表了这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南朝的宋、齐时期,山水诗代替了玄言诗。

谢灵运、谢跳开拓了诗歌新领域。

鲍照抨·击门阀制度,多写怀才不遇情怀,与建安精神一脉相承。

沈约等人创立了“永明体”,追求形式,但为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梁、陈时期,产生了以艳飞词句表现色情内容的宫体诗,影响不好。

但徐陵、庾信精审声律,也为后世提供了艺术借鉴。

北朝在北魏、北齐时,有温子异、邢劭、魏收等诗人,但成就都不高。

后来,庾信到了北方,写出一些思想艺术都较好的作品,为北朝诗坛开拓了新的局面。

南北朝乐府民歌继承并发扬了《诗经》和汉乐府的优良传统,表现了广大人民的思想感情。

南歌多写爱情,风格清丽婉转;北曲反映生活面广,粗犷刚健。

《西洲曲》和《木兰诗》是南北民歌的代表作品。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同汉赋相比,题材、内容有所扩大和充实,思想、艺术有所提高和发展。

王粲、曹植、陶渊明、鲍照,江淹和庾信等著名的赋作家,都写出了一些优秀的赋篇。

这期的散文虽然逐渐被骈文所代替,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曹操、诸葛亮、曹植、嵇康、陶渊明以及陈寿、范哗、郦道元、杨衙之等,都有一些优秀的散文传世。

萌芽于先秦、两汉的小说,到了六朝开始兴盛。

以《搜神记》和《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怪与志人小说的大量涌现,为后世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学理论的兴盛和文学批评的发展,是这期文学重大建树之一。

主要著作有: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等。

四、隋唐五代文学

唐代文学得到了全面的繁荣。

除唐诗获得高度繁荣之外,唐代散文由于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而得到长足的发展,扭转了骈文泛滥的局面,发展了秦汉古文,推进了中国散文的发展,对后代散文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在唐代还出现了传奇、词这两种新兴文学样式。

传奇成为我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小说创作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词是—种新诗体,在唐代产生、发展、成熟定型,为宋词繁荣奠定了基础。

此外,变文等讲唱文学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后代讲唱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唐代文学特别是唐诗得以空前繁荣,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一)经济的发展,为唐代文学特别是唐诗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它不但为唐代作家诗人的创作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更重要的是,它大大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舞人们的创造精神。

政局的稳定又大大活跃了人们的思想,激发出作家诗人们的激情,创作出丰富多采的作品。

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破坏了政治经济的稳定与繁荣,但它在另一方面也促使作家面向现实,深入思考,进而反对战争,抨击黑暗,批判现实,立志革新。

这样也促进了中,晚唐时期韵文学发展。

(二)文化繁荣,思想活跃、开放,形成一个蓬勃向上无所拘束的文化大背景,这就为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提供了多方面条件,如使各种文学样式相互吸收营养,共同繁荣。

这样的文化背景,也为作家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

(三)唐代不少作家诗人,具有思想敏锐、抱负宏大、憎恨黑暗、追求理想等特点,他们四出游历,视野广阔。

因而,唐代的作家诗人不但数量较前代有较大增加,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素质也大大提高。

这也为唐代文学特别是唐诗的繁荣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四)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还因为有前代文学的丰厚积累。

如《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各种诗体的发展,声律的探索与应用,文学理论的开掘,民歌的营养,音乐的影响,志人志怪小说的发展,秦汉散文的传统等等,都是唐代文学特别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基础。

(五)还有一些因素也影响着唐代文学的发展。

如最高统治者的爱好提倡,广大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也推动着唐诗的发展。

市民阶层的需要,温卷风气的盛行,则又影响着传奇的发展。

五、宋辽金文学

宋代分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两个时期,两宋三百多年间,还同时存在着辽(907—1125)、金(1115—1234)、西夏(1032—1227)等几个少数民族政权。

宋辽金文学就是指两宋与辽金政权时期发生的文学现象。

(一)宋代文学,词的成就最高。

它在题材、风格、手法的扩大演变上,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北宋初期的词是沿袭晚唐五代绮丽婉约的词风发展起来的。

但晏殊、欧阳修的小令已开始摆脱花间词人猥俗和浮艳的习气,表现出清丽的词风。

范仲淹的词较有气魄,别具一格。

柳永、苏轼使词走上革新道路。

柳永的贡献在于创造了慢词和与之相适合的铺叙手法,善用俚俗语。

苏轼冲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内容上,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题材,也采用词表达。

形式上革新了词的语言,不拘音律,将词变成一种不再依附于音乐的新诗体。

特别是在风格上,他在婉约派外别开豪放与旷达词风,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北宋后期的词,中断了苏轼开辟助道路。

周邦彦注重格律,他以典雅工丽之词为没落王朝点缀升平,使词又回到脱离现实的道路上去。

南宋民族矛盾激化,在人民爱国热情普遍高涨的情况下,爱国主义文学出现了繁荣。

著名词人张元干、张孝祥、刘克庄等都唱出了悲愤之音。

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抒写国破家亡之痛,成为她这一时期词作的中心内容。

辛弃疾是最杰出的代表,他用词表现抗金救国的意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当时最高水平。

南宋中叶以后,格律派词人姜夔等逃避现实,追求形式技巧,词的创作又走上狭窄道路。

光辉的宋词遂逐渐衰落。

(二)宋诗重气骨,重理趣。

有众多诗体、流派,更替涌现。

如:

北宋初王禹隅等继承白居易现实主义的“白体”,林逋等写隐居闲适生活的“晚唐体”,杨亿等雕章琢句的“西岜体”等。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卿等要求诗歌“叙人情、状物态”,提倡清丽平淡,开始表现出宋诗的独特面目。

此后、王安石、苏轼用诗歌抒发个人生活感受,表达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文艺见解,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

北宋后期黄庭坚提倡“点石成金”,形成“江西诗派”。

到南宋,杨万里、范成大的诗篇,多描绘祖国江山风物。

这—时期成就最突出的诗人,是富于爱国主义精神的陆游。

“四灵派”、“江湖派”多抒发山水田园的情趣,社会意义不大。

在南宋亡国之际还有一批爱国诗人,杰出代表是文天祥。

(三)宋代散文作品丰富,名家辈出。

作家们师承韩愈“文道合一”的主张,而又有新的发展:

以文章反映现实,指陈时弊。

唐末八大家中的欧、王、三苏、曾等六家,其散文各有特点,都能表现出时代特色:

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有汪洋恣肆的议论。

文风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还有许多作家,在散文创作上也取得了很高成就。

欧阳修,苏轼,他们的许多名作,对明清两代的散文都有深远的影响。

(四)由于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宋代还产生了新的文学形式话本。

它是民间艺人“说话”的底本,内容大多反映市民阶层反封建压迫的斗争,最大的特点是它完全采用白话。

宋代话本是我国白话小说的发端,对后来的小说、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辽在与汉人交往中受到汉民族文化的影响,君臣后妃不少人都能用汉文写诗,但作品流传极少。

金继承了北宋文学的成就,出现了一批诗人。

金元之际的元好问最为著名,他的诗以反映国破家亡的现实之作成就最高。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写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文字优美生动,是为人民所喜爱的一部现实主义杰作。

六、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曲。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两者均以曲辞为主,因而总称为曲。

元曲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崇高地位。

其次,南戏和话本小说也有新的发展。

而诗文创作由于种种原因成就不高,呈现衰落状态。

(一)元杂剧是一种新的戏曲形式,它是在北曲的基础上;把唱、念、歌舞和做工结合起来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

它以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崭新的艺术形式标志着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现存剧目约600种,作品162种。

元杂剧的发展,以成宗大德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杂剧中心在大都,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一大批杰出的作家秘嘲多优秀作品,这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

后期杂剧中心南移杭州杂剧创作渐呈衰微趋势,但仍然出现了一些优秀作家和作品。

杂剧以它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戏剧史上竖起了第一座丰碑。

(二)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

它主要来源于民间小曲和北方少数民族乐曲,一部分则从词调演化而来。

散曲的形式自由活泼,语言通俗明快,风格爽朗,显示出强大的艺术活力。

元代散曲作品现存小令3800余首,套数400余套。

散曲作家成分复杂,因而内容有良有莠,风格各异。

不少作品愤世嫉俗,揭露社会黑暗,抨击丑恶现实,但许多作品也宣扬乐天安命、避世归隐、及时行乐等消极的思想情绪。

前期散曲注重本色,风格质朴;后期散曲偏重词藻音律,风格趋于典雅。

(三)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

它是北宋末南宋初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民间戏曲。

它的规模结构比北杂剧宏大复杂,而形式比较自由,曲调柔婉悠扬,尤为南方民众所喜爱。

元灭南宋之后,南戏曾二度衰落,但元代后期,南戏又重新兴盛起来。

现存南戏剧本,成就最高的是高明的《琵琶记》,较著名的还有被称为元末“四大传奇”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

南戏发展到元末已经定型并臻于成熟,到明清演变而为长篇传奇。

(四)宋元“说话”伎艺盛行,元代话本小说虽然不少,但因资料缺乏,哪些属元人作品尚难确指,故一般统称“宋元话本”。

(五)元代诗文创作成就不高。

诗文作家多为从政文人,脱离现实,题材比较狭窄,又多模仿前人,缺乏创新,因而成就远不如戏剧散曲;较著名的有刘因、赵盂颊、萨都刺、王冕、杨维桢等。

七、明代文学

明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和戏曲。

明代小说创作无论是长篇或短篇都呈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

历史题材的章回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它和英雄传奇小说《水浒传》共同拉开了我国小说世界的帷幕。

明中叶以后,小说创作步入了新的天地,我国第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神魔小说《西游记》、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世情小说《金瓶梅》相继问世,为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

这四部小说被称为“四大奇书”。

在它们以后。

又出现了一系列长篇巨制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和世情小说,对后来的小说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明中叶的短篇小说,也十分兴旺发达。

以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为代表。

其中大部分是摹拟宋元话本写成的,无论在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艺术成就上,都比前人有很大进步。

明代还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文言短篇小说。

明代小说创作的特点,从发展过程来说,是由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到文人的加工整理,再发展为作家的个人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是无数的无名群众的集体智慧和作家个人的艺术才能相熔合的结晶、《西游记》、已充分显示出作家个人创作成分比重的增加,《金瓶梅》则是作家的个人创造。

短篇小说从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逐渐产生了文人的拟话本,成为作家的个人创作。

从思想内容来说。

明代小说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理想、愿望,具有强烈的人民性;从艺术形式来说,它开始了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从创作方法来说,大多是现实主义的,有的作品也达到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度。

明代小说的这些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风格。

明代戏剧是沿着杂剧、传奇两条线发展的。

杂剧是元杂剧的余波,已趋衰落,在南戏影响下,创作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奇是戏剧的主要成就。

成化以后,由南戏演变而来的传奇十戮盛行。

明初由于统治者对戏剧的控制和利用,作家作品虽多,而有价值的很少。

中叶以后,剧坛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首先出现了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和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剧作《牡丹亭》,此外,还涌现了大批有成就的戏曲作家,形成了各具特的艺术流派。

主要是以汤显祖为代表的强调内容、注重文采“临川派”和以沈璟为代表的讲究音律的“吴江派”,这两个流派影响很大。

还有以梁辰鱼为代表的着力词藻的“昆山派”。

其次,是剧作题材的广泛:

有的取自本朝的现实题材,如《鸣凤记》:

有的采自历史或民间故事,如《浣纱记》;还有用寓言题材写成的,如《中山狼》。

其三为戏曲形式的演进和表现手法丰富。

唱腔不断革新与多样化,各种戏曲形式同时涌现。

其四戏曲理论的发展和戏曲作品的大量刊行。

明代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相比,成就较差,它们是在拟与反拟古的反复斗争中曲折前进的。

明初的诗文作家宋濂,刘基高启等,都亲历过元末的大动乱,写出了一些反映现实的作品永乐时期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为文歌功颂德,形成一股不良文风,统治文坛数十年。

只有民族英雄于谦的诗文突出地反映了现实生活。

到明中叶,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力求以文学的复古来反对“台阁体”文风,但他们侧重形式,成就不高。

弘治中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嘉靖中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先后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以“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和实践,取代了“台阁馅在文坛的统治地位。

但他们一味摹拟抄袭,盲目复古仿古,仍是形式主义。

王慎中、归有光等,提倡唐宋古文,肯定唐宋古文八大家的历史地位,被称为“唐宋派”。

对前后七子都持批判态度,但也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前人的束缚。

“公安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反对贵古贱今,主张文学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但其作品只注重形式革新,较少反映现实。

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对前后七子及“公安派”都想纠正,但脱离现实生活,只注重雕琢词句,忽视内容的倾向更突出。

明末复社张溥的诗文,表现了真实感情。

为抗清而慷慨捐躯的陈子龙、夏完淳的作品,表现了民族气节,充满了爱国热情。

明代的词,在词史上处于低潮时期,但在词学理论研究、词作批评、词章的编选、整理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创作方面,以刘基,高启、杨慎、陈子龙、夏完淳等人为代表。

正是由于明代词人不绝如缕的创作,才酝酿了清代词的中兴。

明代散曲,只有少数作家保有元曲遗韵,但它开拓了题材领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在形式上进一步吸收了民歌俗曲的艺术营养,表现了浓郎的时代生活气息,王磐、陈铎、冯惟敏、薛论道等,是明代有成就的散曲作家。

民歌,是明代文学的“一绝”,它充分反映了社会与时代的面貌。

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歌遗产。

八、清代文学

清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又孕育着二十世纪新文学的萌芽。

无论是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还是新兴的小说,戏曲和民间讲唱文学,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清代文学以小说创作的成就最为突出。

就短篇小说而言,虽然白话小说创作成就比明代逊色,但文言短篇小说取得了巨大成功。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集志怪、传奇之大成,又有新的创造,它代表了我国文言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