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级职称论文 建筑职称论文下载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7527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 建筑职称论文下载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 建筑职称论文下载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 建筑职称论文下载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 建筑职称论文下载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 建筑职称论文下载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 建筑职称论文下载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docx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 建筑职称论文下载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高级职称论文 建筑职称论文下载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 建筑职称论文下载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docx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建筑职称论文下载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

建筑高级职称论文建筑职称论文下载:

“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

创办于1978年的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占地150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417名,专任教师291名,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85%,在册学生7524名,学生就业率连续6年保持在98%以上,职后培训规模保持在3000人次/年左右。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教育理念先进、实训装备一流、教学质量上乘、办学特色鲜明、职前职后联动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上海市现代化标志性职业技术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2007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以及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2008年,学校被认定为“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和“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特色实验学校”。

实践表明,学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既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相联系,又与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成功实施工学结合教育改革紧密相连。

1 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改革历程的回顾

1.1 学校发展面临社会的转型

我校是原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创办的厂属中职学校。

和其他职业学校一样,当时我校的职业教育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高度的计划性,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体现在学校的办学规模、招生计划由母体企业定,学校经费、毕业生就业等由母体企业包揽下来,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决定权不在学校自身。

二是学校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较低;学校的服务对象是单一的,即仅为母体企业服务,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更不能适应以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是学校教育充分体现出为生产服务的实践性;整个教学内容和过程实施特别是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职业教育针对性。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新型经济组织的出现,区域经济或区域产业带的兴起,改变了企业办校和职业学校仅为主办企业服务的条件,促使职业学校从企业走向社会。

这一变化既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也对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1997年,上海金山撤县建区。

学校与企业剥离,归属地方政府管理。

这一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为学校在新形势的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同时也对学校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的服务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是学校在教学特别是专业教学上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性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经济改革的深入,促使国有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少企业采取了减员增效等措施,对学生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出口”的不顺畅,再加上社会“普高热”的升温,也影响到了招生,一时间,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1999年,学校在调研的基础上冷静分析了中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分析了学校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突破口,深刻地认识到:

学校的出路就在于面向社会和区域经济,在新的条件下走校企合作之路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一选择被我们认定为是学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一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改革,在学校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2 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进入21世纪,我校抓住上海市打造南翼石油化工基地的战略机遇,寻求校企合作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突破口。

2002年6月,经历了18个月的商谈,我校成功地与德国拜耳(中国)有限公司签署了为期10年的合作办学协议,开创了国内化工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办学的先河,将我校“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培养人才”推上了职教发展新的平台。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我校逐步与17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共组建企业冠名班101个,合作的专业也由原来单一的化工扩展到机电、数控及经贸等四个大类。

在合作的企业中,有中石化、中石油、上海赛科(中外合资)、中船三井(中外合资)、拜耳、巴斯夫、德固赛、亨斯迈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伴随着新一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改革,在涉及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了一系列的成功探索。

经过不断实践,我校已逐步形成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及“校企合作项目”等四种主要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999年至2002年校企合作的数量扩张阶段。

学校由企业脱钩前,从专业设置到课程安排,都是与原“母体”石化总厂相配套,学生实习和就业不成问题,一旦失去企业依托,学生的培养目标和需求取向都难以定位,学校的生存也面临问题。

正是为了首先解决学校的生存问题,使学校当时的校企合作主要体现两个较为功利的目标:

一是为学生找实习单位,二是为学生能顺利就业。

起初与我校合作的企业不足10家,而且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也极为简单。

1999年,面对更加严峻的生源和就业形势,学校确立了“以石化行业需求为重点,百家企业需求为基点,第三产业需求为补点;着力打造校企平台,合力培养实用人才”的合作基调。

经过四年的努力,我校先后同一百多家企业建立了联系,成立了校企联合的“办学指导委员会”,开始了较为全面的合作。

在“办学指导委员会”的协调下,行业、企业一方面为学生所学专业的实习、就业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学校教育提供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办学专业设置、人才职业标准等资讯。

(2)2002年至2005年重点合作阶段。

2002年德国拜耳(中国)有限公司投资100万欧元的“拜耳(中国)实训基地”在我校举行奠基典礼,开启了我校校企合作办学的崭新阶段,校企合作由数量扩张走向深度合作。

随后,我校与上海赛科石油化工公司合作,组建了8个“赛科班”,惠及学生达319名;与巴斯夫公司合作,组建了“巴斯夫”班;与亨斯迈公司合作,组建了“亨斯迈”班。

与此同时,我校与国内知名企业如上海石化股份公司、上海氯碱化工公司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等的合作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3)2005年以后的内涵发展阶段。

2005年,上海中职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对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力度。

在这一背景下,学校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大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

学校与企业在四个方面加紧了合作。

一是与合作企业共同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调整课程结构,开发企业急需课程,让企业共同参与专业教学。

二是引入企业的实训装备或资金,改善专业实训条件,学校与德固赛公司的合作,由其投入实训设备,共建“德固赛培训基地”;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合作,由其投入900万元,共建了“上海化学工业区化工实训基地”。

三是设立企业用于教育的奖励基金;先后在我校设立“上海化学工业区职业教育奖”、“拜耳职业教育奖”,对优秀的学生和教师给予奖励。

四是由企业参与开展学生技能大赛,如“拜耳学生技能大赛”等。

2 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

2.1 就业型顶岗实习

我校实施的顶岗实习是一种“就业型顶岗实习”。

按照教学计划,作为合作企业“准员工”的学生,专业实习学生有指定与专业匹配的具体生产(或服务)岗位实施顶岗实习。

就业型顶岗注重学生职业意识、综合能力、团队精神等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

实施就业型顶岗实习,是我校推行多年的一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它对企业而言,是将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和招募员工结合起来;它对学校而言,是将专业教学与就业推荐结合起来;它对学生而言,是将专业学习与就业准备结合起来。

这三个“结合”调动了企业、学校和学生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学生在自主选择的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积极性很高;学生以今天是企业的“准员工”,明天是企业的“员工”姿态,珍惜各自的实习岗位;企业选聘了满意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发自企业的内在需求,因此企业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岗位培训和管理。

为顺利开展就业型顶岗实习,学校建立了就业型顶岗实习管理领导小组,组建了就业型顶岗实习管理的工作队伍,下发了《关于加强就业型顶岗实习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型实习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文件,把就业型顶岗实习的思想管理、组织管理、学习管理落到了实处;并建立起“校企信息反馈”、“班主任与学生定期联系”、“教学科室巡视检查”、“顶岗实习考核”等四项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2.2 定向型订单培养

我校实施的“订单培养”是在校企联合基础上,以协议的方式确定的一种人才定向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的签约期限可以长达两年以上,以企业和学生相互选择为前提,组建企业冠名的“定向教育班”。

“订单培养”以校企合作委员会等组织为纽带,以项目为基础,以协议为保障。

这种合作,充分体现了校企间明晰的责、权、利;是互惠互利的一种合作。

合作期间,校企双方通过共同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共同开展专业教学,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资源对学生全面开放,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

(1)组建专业“定向班”。

组建定向班是实施“订单培养”的第一步;根据学校与企业签署的协议,“定向班”的组建一般在每年的12月底前进行,根据企业意向,由校务会议决定《企业定向班组班方案》,确定专业和规模。

“定向班”组建后,通常被冠以合作企业的名称,因而也称为企业“冠名班”。

组班工作在学生了解企业情况的前提下,遵循“学生自愿、学校推荐、企业选拔”的原则进行,具体工作由招生就业办公室负责并协调。

(2)定向型人力资源的管理。

“定向班”的管理,是“订单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实践中,我校对企业“定向班”,尤其是在外企“定向班”的管理上,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从2003年开始,“定向班”开始增多,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学校按照企业的性质和所处地域等关联程度,以某一个或几个名称相同的“定向班”为单位成立管理项目组,选派富有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项目经理,由班主任、骨干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代表组成管理团队,共同实施管理。

这种管理形式,可以按照相应企业的要求进行细而全的管理,并在管理中不断汲取不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调整管理内容,即使管理到位、管理到人,又能体现企业对人的管理的一般特点,帮助学生加快适应企业化管理。

(3)以订单需求为导向组织教学。

以一般职业能力和特定企业岗位需求为本位,选择和实施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实用性和专门化。

如学校的“赛科班”直接引进了赛科公司提供的13本专业培训教材,这些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同样,拜耳和巴斯夫公司也提供了相应的教学资料和国外培训教材。

这些“职业化”教学资料的共同特点是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行为规范,使专业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更加贴近企业需要。

以“赛科班”入门等级培训为例,共由49个模块构成培训体系,这些模块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如工艺、机械设备、电气与仪表、过程控制、HSE等模块外,还有公司的组织架构、目标策略、规章制度、业绩考核等,以及对员工适应企业与社会能力的培训,如团队精神、企业文化的交融、个人发展、情绪控制、人际交流等。

这些教学和培训内容既实用,又有针对性,可供教师根据需要灵活选用。

另外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打破了原有课程体系的束缚,打破了学科界限,使课程的内容高度综合化。

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巴斯夫班”所开设了《食醋生产》这门课程,由来自巴斯夫总部的专业培训师施慕德博士组织教学,他一改传统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

结果使该课程从市场调研到原料路线选择,从产品分离方法到反应器类型选择,从反应与分离的影响因素到操作条件优化,从反应与分离操作条件的控制到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从产品质量标准到质量控制,从生产的HSE知识到生产装置的三废处理,从车间操作人员的确定到生产管理等,几乎涉及了化工生产的全过程。

这种专业教学,将化工生产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生产管理能力高度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得到培养和提高。

同样,“拜耳班”《的化工生产》课程,由来自拜耳总部的培训专家舒特讲授,采用了与《食醋生产》雷同的内容编排和教学组织,效果非常理想。

校企双方不但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内容,共同设计教学方案,还共同进行教学实施。

有不少企业长期派遣企业培训师常驻我校,与我校专业教师合作共同实施教学。

如,“拜耳”公司从总部派遣了一名培训专家常驻我校,参与“拜耳班”整个教学活动,又如,“赛科”公司专门为“赛科班”成立了培训部,先后有六、七位企业专职培训师参与教学和管理,其中有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外籍培训专家。

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我校“订单培养”的教学实施通常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研制、教学内容确定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组织和过程实施、教学反馈和总结。

其中,第一阶段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研制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过程中,校企双方要进行不断的交流、磨合、协调,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个操作性环节。

我们对做好这个环节的经验是:

学校和参与合作教学的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调整角色、摆正位置,同时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树立“一切教学活动必须适应生产的实际需要”等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该阶段任务,并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通常,不同企业“定向班”的教学方案是不同的。

例如,当“拜耳(中国)实训基地”在我校建成后,“拜耳班”的教学及时引入德国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并使其“本土化”;采用了“三分制”的教学,即1/3学生在学校新建成的实训基地,1/3学生在“拜耳”企业的相关岗位,1/3学生在教室或仿真中心;定期轮流。

这种模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训和实习机会,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岗位的需要。

又如,“赛科班”最后三学期的教学是采取了“四段式”教学组织形式。

第一段为期一个学期,仍执行学校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接着的第二段为期约2/3个学期,专门学习由“赛科”公司提供的入门等级培训模块教材,常用混班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三段为期约1/3个学期,在第二段学习合格的基础上,打破原行政班级,将学生分配到各个生产装置,以生产装置为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这是一种定向性的教学,针对性非常强;第四段为期一个学期,将学生派遣到国内相关企业的对口装置上进行岗位实习。

我校实施“订单培养”的成效归结如下:

丰富了学校办学思想和办校内涵;加快了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质量评价标准的更新;全面推动了课程教材的改革;学校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注重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行为教育渗透其中,把QHSE(质量、健康、安全、环保)理念融入专业教学。

对我校“定向班”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有约89.3%的毕业生认为目前从事的工作与就业前所学的专业或工种对口,这是实施“订单培养”培养的主要原因。

2.3 “联姻”式工学交替

根据教育部有关开展“半工半读、工学交替”试点的指示精神,我校从2006年上半年开始,确定以我校05级“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两个班为试点班级,在上海市旅委和上海市旅游人才服务中心的牵头下实施“工学交替”办学试点。

“工学交替”的具体做法,一是以行政班级为单位组织教学,有专任教师和班主任共同管理,专任教师负责业务管理,班主任负责学生总体管理和培育学生自主管理;二是实施周期性交替,周期一般为两个月,一年分为六个周期。

其基本特点如下:

(1)“工学交替”周期设计合理,便于操作。

总量为一班学生到企业(饭店)实习二个月,这些固定的企业能接受,岗位安排也容易实现,两个月的周期便于学习和实习内容的连续性实施。

(2)真正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做学结合”,使“学”中有“工”、“工”中有“学”,“工”与“学”相互结合,融为一体。

(3)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和管理机制,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一方面企业派有经验的师傅指导学生实习,另一方学校安排教师对学生定期进行教学辅导(教师每周一次下到企业),使学生在实习中也不间断专业知识学习。

同时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每天填写实习日志,就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及岗位能力胜任的情况作自我评价,记录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学校教学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专业教师按照企业岗位需求及实习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突出实践的主导地位。

(4)使教学内容“所用即所学”,学校和企业合作,根据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所涉及的各种知识技能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同时在专业教学和实习中融入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行为、饭店管理、服务文化等要素,来全面培养学生适应饭店服务岗位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

(5)按工作过程和饭店情景组织教学,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校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学校要求教师在“工学交替”的在校教学也要按照饭店中岗位上的工作过程、工作情景组织教学,在课堂和岗位教学中都采用了任务教学、项目教学和探究性教学等方法。

实施“工学交替”的成效:

一是有效推进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教师通过定期下企业,把学生在工学交替中遇到的各种信息和问题及时反馈到教学中来,有利于教学方案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是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有利学生的就业观念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例如051旅游

(1)班的王思佳同学,在兴国宾馆的“工学交替”中虚心主动向师傅学习,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经过几轮实习周期,她被安排为VIP贵宾服务,接待重要的领导人和贵宾,2007年10月12日在兴国宾馆《每日焦点》上,王思佳同学被评为兴国宾馆“仪容仪表之星”。

三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例如一名学生在兴国宾馆餐饮部实习期间,因听不懂外籍客人的英语询问,造成工作出错;当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后,也就有了动力,两个月后英语水平明显提高,基本能进行日常服务的对话和交流。

2.4实施政府搭台的校企合作项目

从2005年起,有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委代表政府,为上海的部分职业院校和企业就如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了项目合作平台。

所谓“校企合作项目”是在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直接支持、协调和管理下,校企双方就认定专业在合作培养期内,实施的针对特定学生(学生名单要在市劳动部门专网上注册)的专门性培养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校企双方共同研制的培养方案须经市劳动部门预先认定并在其处备案,校企双方和政府的各自责任以一种协议的方式给予约定,项目的实施严格按市劳动部门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参与项目培养的学生必须在培养期内实施专业对应的技能鉴定。

2007年5月,我校向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教委提出了《化学工艺》、《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和《饭店服务与管理》等4个专业的“校企合作项目”申请;同年6月,经专家论证获得成功,并被批准立项实施。

首期校企合作项目计划培养学生总数为195人,分布于我校上述4个专业的各个行政班级,涉及到的合作企业达17家,主要分布于上海市内和金山、松江、闵行等行政区,合作企业所涉及的生产和服务领域主要是上海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学生的合作培养期限为一年。

在实施上述4专业的校企合作项目过程中,我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和从事程序性的工作;学生的教学管理由专业科负责,学生的事务管理由校企合作项目工作机构负责,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有专职班主任负责。

为便于学生管理和各类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按项目需要在学生中组成临时小组。

在原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部门、金山区劳动局、金山区职业介绍所等部门的领导和协调下,经过为期近一年的项目实践,我校的校企合作项目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成功。

统计结果显示,我校此次校企合作项目除了学生自身原因中途退出校企合作企业4人、参加市“星光计划”技能大赛不能转入校企合作项目进行技能鉴定4人外,所有学生都按期参加了整个技能鉴定和考核工作。

技能鉴定和考核结果除了14人未通过,其余的173人都达到了校企合作项目的考核要求;既享受到了上海市社保基金的补贴,又为企业输送了一批高技能人才。

3 校企合作的体会

实施校企合作,目的不是为了“推销”毕业生,而是通过工学结合,借鉴企业培训经验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通过以项目构建教学单元、以任务驱动学生思考、以案例教学创新理念、以团队合作提升综合素质。

3.1 传统教师思维模式的改变

学校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中,对来自不同企业的教育与培训要求都进行了认真的研讨,而这种研讨使企业的要求在第一时间就强烈地冲击了教师头脑中已固化了的中职学生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同时也为直接重构教学内容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冠名班的教学中,我们对任何企业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都是开放的,特别对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学校还专门组织教师观摩,并进行推广。

其中除了让教师借鉴经验外,更重要的是让现实的教学活动来触动和影响教师思想,从而,引起教师的深度思考,导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打好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3.2 传统教学组织形态的改变

中职学校由于发展经历不同,都有自成体系的教学组织形态;而且不同专业、不同学习时段的教学组织形态基本是固定的。

我校在校企合作教学中,曾沿袭多年的传统的教学组织形态往往被突破,引入和尝试了很多新的教学组织形态;如对“拜耳”企业冠名的班级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同时在一个行政教学班中分组实施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三种教学组织形式,我们称之为“分组流转”教学组织形态,而且,上述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学习场所相距很远。

这种“分组流转”教学组织形态,给予教师很大的启发,认为只要教学内容需要,改变教学组织形态是完全可行的,然而,这一教学组织形态在实施新一轮校企合作办学之前是不会去思考和探索的。

目前,分组教学、“分组流转”教学、分组复式教学、分层递进教学等教学组织形态已被教师广泛运用。

新的教学组织形态配以合适的教学“项目”,采用任务引领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组织形态改变的实践一般需要有三个前提条件。

一是教师的传统思维模式要遭到现实的冲击;二是教师有创新教育的意识、愿望和能力;第三,要有外部事件的影响,如成功经验的启发和借鉴、改革的压力等等。

3.3 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

创新人格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主要由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两部分构成,它是创新人才形成的基础动力。

在校企合作教育实践中,我们把就业的部分压力有限地传导给学生,同时通过校企合作较早地向学生进行职业引导,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思考,以此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当学生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出一个“项目”,分配一项“工作任务”后;学生们就会在小组交流中积极思考、广开言路、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力求使自己的习作创出新意、造出亮点、显出特色。

学生通过对自己习作的自我评价、优化改进,很想被大家认可。

这就是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通过特定的教学活动被激活,如果学生能长期在不同教学组织形态中进行学习,经常接触来自各方的新鲜素材和信息,并通过合适途径和条件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想法、成果,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十分有利;校企合作为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搭建一个宽广的孵化平台,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3.4 “联姻”是校企合作的基石

要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校企合作双方必须实现真正的“联姻”,要做到“联姻”,学校必须真诚地对待企业。

我们认为,学校的“诚意”至关校企合作的内涵和质量,合作的方法和手段是次要的。

要做到“诚意”,以下几点可加以关注:

第一,不能把企业看成是“推销”学生的场所,“有事有人,无事无人”,而要把与企业的合作看成是在实践职业教育的服务承诺和存在价值,把企业看成是帮助和推进学校发展的伙伴和动力;第二,应把与企业的合作看成是一种职业教育资源的合作和职业教育的成果共享,因此对学校来说,最大的收获一是企业人才培养标准对你学校课程改革的影响,二是合作的企业对你学校毕业生的认可;第三,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任何一位教师都是学校的代表,教师的观念、意识、进取心、敬业精神、适应能力等都很重要,是学校“整体素质”的客观反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