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16课必修3综合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70430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416课必修3综合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必修416课必修3综合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必修416课必修3综合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必修416课必修3综合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必修416课必修3综合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416课必修3综合训练.docx

《必修416课必修3综合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416课必修3综合训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416课必修3综合训练.docx

必修416课必修3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一

2013年10月11-14日,澳门第十一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澳门隆重举办。

据此回答1—2题。

1.澳门的旅游文化资丰富:

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百年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

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应主办方邀请,湖南省政府将协助澳门举办了本届妈祖文化旅游节。

协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是弘扬“妈祖”同根文化、促进湖南与港澳台及海外合作交流、展示湖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和湖南人民精神风貌的难得契机。

上述材料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体现了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从个性差异走向共性同一

③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和弟子到卫国,弟子问,人口那么多,怎么发展呢?

孔子回答“富之”。

弟子又问,大家都富裕了,又该怎么办?

孔子说“教之”。

就是说,要教育。

孔子的主张从哲学意义上讲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C.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意识完全依赖于物质而存在

4.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

D.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

5.人生因梦想而高飞,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上大学成为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梦想。

今天有人梦想在城市立足,有人渴望回归田园;有人梦想更好的社会保障与更美丽的生态;有人梦想充分的政治参与------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人们梦想差异的文化原因有

①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

③各地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在国内外受到热捧。

一位网友说:

“《舌尖上的中国》不只能让人看饿了,更能让人看哭了。

”饿是因为美食,哭是因为勾起乡情。

这说明传统文化

A.展现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B.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道德伦理

C.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D.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7.“最美司机”“最美女教师”“最美战士”……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折射出人性的光辉,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感动了全中国。

这启示我们要

A.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B.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C.在实践中创造符合时代的文化D.努力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水平

8.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这就要求政府

①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②发展农村科学事业

③发展农村生产力

④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我们必须顺应阶段变化,遵循发展规律,增强忧患意识,举全党全国之力持之以恒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富裕农民。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自2012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据此回答10—11题。

  

10.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2.在2012年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位居榜首。

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

从哲学的角度看

①正能量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②正能量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③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④正能量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3.2013年6月27日-30日,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访华,并在清年大学发表了“韩中心信之旅,共创新20年”为主题的演讲,在此次演讲的开场和结尾,朴槿惠总统都熟练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现了其“中国通”的汉语实力.汉语成为了拉近两国关系的“秘密武器”这展现出

A.文化的趋同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文化作为软实力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影响

C.语言是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征

14.好文艺节目能满足国人的精神需求,央视创办了一个广受欢迎的综艺栏目——《我要上春晚》,向热爱春晚的各类演艺明星、身怀特殊技能的普通百姓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为

春晚选拔优秀的民间节目。

这一栏目的受欢迎是因为它有利于

①发展多元文化,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特质

②繁荣文化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③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④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据介绍,承担“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技术更新,风险更高,难度更大,责任更重。

中国航天科技人员依靠超常勇气、超常动员、超常措施的“三超”精神,披星戴月,攻坚克难,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为中国深空探测的发展进一步奠定技术基础。

材料说明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们能够认识规律,改造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16.2013年10月31日11时3分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给当地造成重大损失。

地震预测仍是世界性难题。

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发展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

这是因为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是具体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C.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

D.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

17、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这首诗说明了

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8.2013年新年伊始,号称“史上最严交规”正式实施。

“闯黄灯扣6分”的新规是否合法合理,成为舆论争议焦点,有网友运用牛顿力学原理证明无法避免闻黄灯。

1月6日,公安部交管局下发通知,违法黄灯信号将“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

从哲学上看,“黄灯新规”面临尴尬被动局面表明

①制定法律需要尊重客观规律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要依据科学理论制定正确的规则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19.2013年6月21日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我国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①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②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③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在国内外受到热捧。

一位网友说:

“《舌尖上的中国》不只能让人看饿了,更能让人看哭了。

”饿是因为美食,哭是因为勾起乡情。

这说明传统文化

A.展现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B.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道德伦理

C.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D.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2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013开年神话剧《妈祖》,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火爆荧屏,创出该类剧种收视新高。

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D.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22.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同样过元宵节,福州民间有送灯习俗,对出嫁之女,娘家例必送灯;莆田涵江镇前有坐刀轿、铁球甩打脊背的习俗;闽南漳浦有“穿灯脚”向祖宗及乡亲介绍新媳妇的习俗等。

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④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3.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

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④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目前,就各地纷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一事众说纷纭:

有的人说,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人们发自内心地想保护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有的人认为,这是跟风赶潮,盲目行动。

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文化的自我觉醒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纯正性②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

③优秀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④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要封存或改造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2013年8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向全国青少年推荐《青年邓小平》等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

这一做法是基于

①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培育“四有”公民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导向④优秀文化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6.“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雨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

台湾诗人蓉子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7.亚洲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但现代人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他们又是如何进化的,科学界对此还知之甚少,因此,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2012年3月,中澳科学家在云南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马鹿洞人”。

专家认为,“马鹿洞人”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未知的已灭绝的古代人群,目前正在进行确认。

这说明

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④实践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全球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

据此回答28—30题。

  

28.“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的文化意义是:

  

①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9.“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这表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科技工作者  

30.在嫦娥三号任务发射过程中,中国航天科工的技术产品再次发挥突出作用。

这表明: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③  

自2012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据此回答31—32题。

  

31.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2.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3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游客背诵《岳阳楼记》可免费领取门票。

一时间,景区内书声琅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景区回响。

这个创意的意义在于

①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②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④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材料:

2013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纪委下发通知,要求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新年贺卡或日历,这是继去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打击奢侈浪费和贪污腐败的最新举措。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倡导在全国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的理论依据。

(10分)

 

2.材料一:

《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已“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2亿,约占总人口的14%。

老年人口基数大、增加快、“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多,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和老年人产品的需求旺盛,但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养老基础设施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等严重不足。

不同单位、行业、地区的养老差距较大,养老方式单一。

养老这一系统工程,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严重的挑战。

材料二:

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

“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

(1)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

(13分)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依据。

  

 

  

4材料二:

第27届全国荷花展览会于2013年6月28日至7月15日在东莞桥头镇举行,因此该镇也成为全国第一个承办国家级荷花展的镇级单位。

据悉,在第27届全国荷花展举办期间,东莞市举办东莞首届“民俗文化节”,将进行“荷风莲韵”民俗风情大展演,吸引广大市民前往观看,国内外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宣传了东莞的民俗风情,让世界了解东莞。

结合材料二,请你从实践特点的角度为发挥东莞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12分)

 

5.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廉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7分)

 

6.材料一:

“微博——改变生活的力量”。

微博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方面,微博已成为加快传播.拓展文化空间的极好工具;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微博——改变生活的力量”的认识。

(10分)

 

综合训练一答案

1-5BCCAA6-10DBBDB11-15CCBBB16-20DBACD21-25ABCDD

26-30DDCAC31-33BCB

1.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文化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树立勤俭节约意识,有利于推动经济、政治的发展。

(3分)②文化塑造人生。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3分)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勤劳勇敢的有机组成部分,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4分)

2.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养儿防老”体现的“家”“孝”传统思想是维系家庭及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3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养儿防老”体现的“家”“孝”观念作为中华民族美德在世代相传中能长期保留着基本特征,对今天的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3分)

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养儿防老”观念只有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人和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分)

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养儿防老”观念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应该继承和发扬“养儿防老”中“家”“孝”的中华民族美德观念。

同时改造和剔除“养儿防老”中愚昧封建思想。

开辟多种养老途径,不断推陈出新,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4分)

3

(1)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能否提升和强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

加强文化建设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4

 

5.①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

(1分)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3分)

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

(3分)

6.

(1)①微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超越时空局限,汇集各方面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对人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3分)②政府对微博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4分)③公民应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