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6937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7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7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7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7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docx

《7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docx

7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6年秋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

时间:

100分钟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40题,共计80分)

(  )1.据《大唐语林》记载,某人请求玄宗开恩帮女婿王某科举及第,玄宗答应。

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某情况报告宰相。

宰相说:

“科举是为国家取才大典,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就把功名与人?

”玄宗只好取消成命。

这则记载表明

A.礼部与宰相共管科举B.相权对皇权有制约性

C.科举制度具有公平性D.科考不受皇权的干预

(  )2.“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  )3.1902年7月27日上海《中外日报》上刊载《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节选如下:

“今有南清志士某君,北来游学。

此君尚未娶妇,意欲访求天下有志女子,聘定为室。

其主义如下:

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

”材料反映了当时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B.传统的社会习俗受到挑战

C.妇女受教育程度有了明显提高D.白话文已成传媒主体语言

(  )4.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

“敌人说:

‘广东共产’,我们说:

‘请看事实’……敌人说:

‘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

‘请看事实’。

敌人说:

‘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

‘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  )5.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

“为使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商谈早日克竞全功,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

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

”对此函解读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九二共识”的达成                B.体现出求同存异的务实精神

C.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原则                D.推动了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

(  )6.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

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7.议会有意识地把王冠连同早已拟好的文件一起呈献……议会还修改了国王加冕誓词,新誓词删去了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习惯”一段话,改为“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

议会此举的目的是

A.赋予国王立法权B.确保议会行使国家主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D.完全摒弃旧有法规法律

(  )8.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  )9.右图照片名为“ChineseBaby”(中文名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于1937年出现在美国郝斯特报刊上,并迅速传遍世界各地。

这一照片的流传

A.宣传了中国国共合作抗战的事实

B.丑化了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形象

C.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迅速建立

(  )10.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

革的图片。

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都

新军攻占武昌工人赤卫队攻打冬宫

A.推翻了专制王朝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改变了社会性质D.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

(  )11.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

“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C.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D.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  )12.“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

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

”该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  )13.下图是有关亚太局势的一幅政治漫画,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中美两国是维系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②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将打破亚太地区的平稳发展

③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④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4.《管子•海王》记载,“今铁官之数曰:

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

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大锄),若其事立。

行服连轺輂(车)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

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这说明

A.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青铜农具B.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器D.铁器是当时的主要生产工具

(  )15.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208095796

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  )16.《吕氏春秋·孟冬》记载:

“是月也,工师校功。

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这反映了当时

A.民营手工注重质量信誉                        B.官营作坊主要生产祭器

C.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                        D.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  )17.《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

(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道地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B.中国瓷器业不遗余力的开拓海外市场

C.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  )18.汉代京师长安的商业区有九市,“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洛阳的商业市场有三市,“金市在大城西,羊市在大城南,马市在大城东”。

在当代不仅京师,一些名都和郡县也都设有市。

下列关于汉代商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②城市商业活动比较繁荣

③政府开始鼓励商业发展④商品分区排列和出售

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  )19.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

(明)嘉靖四十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

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匠籍的这些变化反映了

A.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C.明清时期手工业走向衰落D.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  )20.下表是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

万两)”。

该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29696

100

A.晚清政府税收逐年提升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C.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动D.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

(  )21.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运抵的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

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B.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C.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 

D.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22.冯天瑜《中华文化史》中载: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

……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

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思想观念的改变是近代化原动力B.国人对西方文明接受的思想过程

C.当时国人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D.电灯、自来水自身存在明显不足

(  )23.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

“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

”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24.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民为士,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旺族之家。

”民国初年,这种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不及。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服饰的西化开始风靡上海                    B.上海社会等级观念已消失

C.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D.政治变革消弭了贫富差距

(  )25.20世纪初,广东中部地区很多女性在织绣厂工作,其中上千名女孩组成了一个协会,专门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和丈夫过新式的生活,有回娘家看望母亲的合法权利。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传统的家庭格局逐渐改变B.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C.工业文明推动了观念进步D.女性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

(  )26.1912年上海《民立报》发表谭人凤《粤汉铁路说贴》:

世界大势,是由水运而趋陆运。

故欧美各邦路线密若蛛网。

近且有横贯欧亚之大计划。

盖国势随路线而扩张,事业因交通而发展。

……我国幅员广阔,为统一计,沿边各路,方亟待第次兴办……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巩固边防。

由此可见

A.作者积极主张推进交通近代化            B.民国政府重视铁路交通事业发展

C.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铁路事业发展

(  )27.从下表(1876~1911年中外糖料贸易表)可以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

进口数量(担)

进口价值(两)

出口数量(担)

出口价值(两)

1876~1881

(平均)

154,148

596,571

1,007,572

2,662,237

1882~1891

(平均)

155,029

748,712

1,000,667

2,617,646

1892~1901

(平均)

1,706,981

8,312,830

722,566

2,403,042

1902~1911

(平均)

4,658,185

22,538,554

307,256

1,200,921

 

A.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日益增强

C.沦为列强资本输出场所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28.1875年10月11日《申报》刊载:

“夫新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

故其谋疏义以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

……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

”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

A.谋求义利兼顾    B.追求商业利益     C.开辟谋利途径    D.关注时局政治

(  )29.1932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

A.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

B.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

D.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 )30.一位英国记者在中国某地参观后说:

“这里草草建成了4个奇形怪状的鼓风炉……人们有的用筐抬矿石,有的给炉子添火……不过在我看来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原料一模一样,没有变化。

”他描述的是

A.一五计划的成果B.大跃进运动的表现

C.人民公社的特征D.手工业合作化产物

(  )31.1962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农村十六条”指出:

“人民公社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

它附属于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它们的助手。

”这表明中央

A.承认家庭副业公有属性                        B.开始改变人民公社体制  

C.着力纠正“左”倾错误                       D.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32.下图反映了中国市场化指数的变化情况。

图中1992—1997年我国市场化指数迅速提高,这主要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公有制主体地位得到改变

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D.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  )33.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

被切开的血管》。

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  )34.14世纪末,欧洲市场利息为20%到30%,而到了16世纪中期,利息率已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

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以下。

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美洲新航路开辟                                    B.金银大量流入

C.货币购买力下降                                    D.世界市场形成

(  )38.(美)彭慕兰在《大分流》中写道:

“为了给英国早期粗糙的蒸汽机提供燃料,需要大量的木材,这就需要种足够多的树……人口拥挤的西欧地区是无法提供这么大的空间的。

但就在这时,幸运又降临了:

英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便于开采的煤矿储备,以及快速实现机械化的工业。

到了1840年,英国人将以燃煤为动力的机器普及到了各行各业。

”材料说明,英国快速普及机器生产主要得益于

A.便于开采的能源储备B.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D.完善了机器动力装置

(  )36.“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象箭一样快,……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能在一瞬间传遍世界,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而我们仍象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

”这是19世纪晚期一位克罗地亚农民发出的感叹,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A.社会矛盾的基本缓和B.工业革命成果的应用

C.生产工具的重大革新D.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

(  )37.“小孩走路自然需要父母的帮扶,当他成年的时候,父母的帮扶已经成为他赛场夺冠的羁绊,因为他体格健壮,需要的是无拘无束的赛场驰骋。

”如果这个比喻用来形容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比较贴切的是

A.倡导重商主义经济思想B.实行凯恩斯主义

C.主张自由主义经济思想D.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 )38.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债务危机是指在国际借贷领域中大量负债,超过了借款者自身的清偿能力,造成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的现象)希腊目前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高达12%,远远超过欧元区设定的3%上限。

下列与希腊债务危机的发生有关的是

A.政府自由放任政策B.高福利政策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企业国有化

(  )39.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从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

由此可知

A.罗斯福新政具有社会主义色彩

B.社会环境得到改善,利于国家长远发展

C.资本家的自由生产受到限制

D.美国以总统为中心的现代总统制建立

(  )40.“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C.导致了经济“滞胀”问题的出现

D.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二、非选择题(40分)

41、(13分)美欧关系错综复杂,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1年北约组织的最高军事领导人艾森豪威尔宣称:

“只要欧洲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国居民便无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应有的成就……然而满足于目前而对未来的美好前景毫无向往的人们,是无法确保他们自己的安全权的。

只有以联邦的形式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获得欧洲的安全,才能继续对西方的文明与进步作出贡献。

——[法]让·莫内《让·莫内回忆录》

材料二朋友,是的;盟国,是的。

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说明美国支持欧洲联合的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美国实现其意图的措施。

(4分)

 

⑵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美国的外交政策因此作出了哪些调整?

并指出美欧关系的走向。

(7分)

 

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2分)

 

42、(13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构建、发展和改革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

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材料二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1962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

……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覆盖的范围中,农村是计划较薄弱的环节,在“大集体”下存在着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

……当我国开始启动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时,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必定成为改革的先导。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自由市场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陈云指出,“必须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大、各地情况不一样这个事实”,要求中央对地方、地方对工商企业的权力“集中不能过分”,“中央不可能包揽全国的事情,所以应当有适当的分权”,“扩大地方的职权是完全必要的”“有些企业的管理权要下放,财务要下放,利润也要下放”。

他的这些主张,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的肯定,委托他主持制定改进经营管理体制的具体实施方案。

他亲自代国务院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等三个文件,在全国实施。

这些措施的提出和实行,对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人民网《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卓越贡献》

材料四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人为构建起来的一种体制。

政府是这一体制的构建者,也是计划者,因此,政府是整个体制的主体。

……一方面,政府必然又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者,政府为了确保自身意志得以实现,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另一方面,政府必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者,只有政府的自觉革命,才可能推动这一体制的改革。

——赵凌云《1949—2008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

(4分)

 

⑵有人提出以下观点:

“正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1979年以来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

”运用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9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20字左右)

 

43、(14分)20世纪的美国,经过一系列改良逐渐完成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当年走出大萧条靠的是罗斯福新政,而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就是中国的白银危机和严重的经济危机。

……新政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

——摘编自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材料二从世界历史的实践看,几乎每一次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都在进行自我调整。

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罗斯福总统一上台便立即实施“新政”,采取扩大政府开支、在一定程度上顾及民生等调节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罗斯福采取的政策遭到大资产阶级的反对。

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孟庆龙《从世界历史看当前金融危机的重大影响》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引发“大萧条”的标志性事件,以及新政中“导致世界白银市场价格大涨”的措施及当时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5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中“顾及民生”的措施及罗斯福被指责为“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的根本原因。

(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政府的政策调整的特点、成效及其经济背景。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20世纪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中汲取的智慧。

(5分)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