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心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68694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报告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术报告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术报告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术报告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术报告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术报告心得.docx

《学术报告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报告心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术报告心得.docx

学术报告心得

 

机电工程学院

研究生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学科专业:

机械工程学号:

0000000研究生姓名:

000

年级:

00000攻读学位级别:

00000导师姓名:

00000

导师审查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分

成绩

 

 

导师签名:

 

年月日

机电工程学院

报告题目1

Researchperspective&challenge研究的智慧:

问题、方法、挑战

时间

09.11.16

报告人

Lihanxiong

地点

心得体会:

今天香港城市大学李涵雄教授应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丁汉教授邀请,为机械学院师生作了题为“研究的智慧:

问题•方法•挑战”的学术报告。

报告会由熊蔡华教授主持,包括我在内的机械学院百余名师生参加了这个报告会。

李涵雄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科研经历,从多方面揭示学术研究和工业研发的区别,提出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

他强调,创新性研究是促进中国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基础性创新研究在应用研究以及企业实际产品开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李涵雄教授分别从研究方法、人才培养、论文写作等方面逐步展开,全方位探讨取得科研成功的基本要素,并从全局的视野来说明在新世纪我们面临的挑战,生成的原因,以及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下我们如何生存。

 李涵雄先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图表阐述:

成功的要素、成功的秘诀是要有野心并且将野心付诸行动。

他鼓励我们在科研过程中,敢于打破常规、大胆思维,用“1万小时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勤奋治学。

此外,他还提到了蓝海策略(开创无人竞争的全新市场),对研究者提出潜力、智力与理论基础三方面的要求,一再强调成功的研究者需要坚强的信念。

最后,李涵雄教授仔细聆听师生们的提问,并一一详尽作答。

李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博得大家阵阵掌声,激发了同学浓厚的兴趣。

 

研究生:

0000

2009年11月16日

报告题目2

机械工程研究生创新分论坛优秀论文 交流会

时间

09.12.03

报告人

地点

新前101

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研究生创新论坛机械工程分论坛在校本部新前101开幕。

我校副校长李桂源、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助理杨君武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举办2009年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论坛机械工程分论坛是积极贯彻国务院和教育部等中央领导部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精神,深化改革,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客观要求。

本次机械工程分论坛以“引领机械工业全面创新、促进机械工程学科发展”为主题,以“交融思想、启迪思维、探索前沿、自强不息”为宗旨,立足湖南,面向全国。

李桂源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他说,此次论坛的举办是对我国自主创新强国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对湖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推进,作为机械工程分论坛的承办单位,中南大学将积极认真工作,为论坛提供良好的服务,努力把此次分论坛举办成为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会。

他表示,通过长期的实践,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对活跃研究生学术交流氛围、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在我校已得到有效体现。

本次论坛可以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高起点、多方向的学术交流平台,较好地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研究生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后,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助理杨君武、我校升华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蒋炳炎教授、研究生代表张翔分别发表了讲话。

就此次机械工程分论坛,我校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委员会,李桂源教授但任本届研究生创新论坛组委会副主任,邬力祥教授任机械工程分论坛执行委员会主任,并建立了专门网站供论坛使用。

论坛还将邀请机械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家与会指导,并就有关学科的发展及前沿问题做特邀报告,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研究生:

000000

2009年12月3日

报告题目3

Newtechnologiesandnetworksofpolymertechnology

时间

10.4.26

报告人

DietBrug

地点

 

心得体会:

  Dietmar_Drummer教授就聚合物的新技术新工艺向大家做了详细汇报:

高分子化合物(又称高聚物)的分子比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大得多。

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0,而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高达104~106倍。

由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所以在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上与低分子化合物有很大差异。

  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很大,但组成并不复杂,它们的分子往往都是由特定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多次重复连接而成。

  同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链所含的链节数并不相同,所以高分子化合物实质上是由许多链节结构相同而聚合度不同的化合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与聚合度都是平均值。

  高分子化合物几乎无挥发性,常温下常以固态或液态存在。

固态高聚物按其结构形态可分为晶态和非晶态。

前者分子排列规整有序;而后者分子排列无规则。

同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兼具晶态和非晶态两种结构。

大多数的合成树脂都是非晶态结构。

  组成高分子链的原子之间是以共价键相结合的,高分子链一般具有链型和体型两种不同的形状。

  当今世界上作为材料使用的大量高分子化合物,是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为起始原料制得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再经聚合反应而制成的。

这些低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由它们经聚合反应而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又称为高聚物。

通常将聚合反应分为加成聚合和缩合聚合两类,简称加聚和缩聚。

  由一种或多种单体相互加成,结合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聚反应。

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产生其他副产物,生成的聚合物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基本相同。

缩聚反应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单体互相缩合生成高聚物,同时析出其他低分子化合物(如水、氨、醇、卤化氢等)的反应。

缩聚反应生成的高聚物的化学组成与单体的不同。

高分子从相对分子质量到组成,从结构到性能,从合成到应用,都有其自身的规律。

为了合成它、利用它,需先建立一些必要的基本概念。

 

研究生:

000000

2010年4月26日

报告题目4

Addedvalueformingthroughinnovativetoolingandprocessing

时间

10.5.31

报告人

T.A.Dean

地点

 

心得体会:

国外学者T.A.Dean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名为“Addedvalueformingthroughinnovativetoolingandprocessing”的关于模具加工方面的学术报告。

他介绍了模具发展趋势向模具加工设备提出了特殊要求,以及国外新型模具加工方法的原理,意义。

并指出了当下中国模具加工的状况。

T.A.Dean指出,模具成型零件的日渐大型化和零件的高生产率要求一模多腔,致使模具日趋大型化,模具加工的模具钢材料硬度高,要求模具加工设备具有热稳定性、高可靠性,对复杂型腔和多功能复合模具,随着制件形状的复杂化,必须要提高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多种沟槽、多种材质在一套模具中成形或组装成组件的多功能复合模具,就要求加工编程程序量大,具有高深孔腔综合切削能力和高稳定性,这提高了加工难度。

模具是零件成形过程的重要工艺装备,是汽车摩托车、电机电器、IT电子、OA办公设备、交通设施、建材卫浴、医疗器械等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

由于用模具成形的产品精度高、一致性好、外形美观,因此,越来越多地用于飞机、船舶和高速列车等设备的结构和内饰件制造中。

加之生产过程可实现高效、大批量并节材、节能,所以模具也常被人们誉为现代工业生产之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保持这些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T.A.Dean还谈到,中国政府对模具工业和模具技术发展非常重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充分肯定了模具工业和技术在制造业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模具产业发展给予了政策方面的优惠支持,促使我国模具工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模具工业从基本上是以企业内部自产自配为主的、附属于产品生产的工装行业,发展成了有相当规模的、具有高技术行业特征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装备制造产业;模具的生产从主要以传统的、钳工师傅为主导的技艺型手工生产方式,进入到了普遍采用数字化、信息化设计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时代;我国模具行业已从单一的公有制企业形式,发展成为以民营企业为主、多种所有制企业形式共存的新格局。

模具制造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也引起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

国家采取了扶持政策。

一些地方政府也从各方面大力扶持。

模具加工工业的发展,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作为机械学科的我们,也应了解模具加工的基本知识,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

 

研究生:

000000

2010年5月31日

 

报告题目5

RecentResearchandDeveplopmentAdvancesforPrecisionAutomationMechatronicsandmanufacturing

时间

10.5.31

报告人

地点

心得体会:

今天的学术报告主要讲述了机电一体化和制造业最近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

初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指采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和完善机械产品中的一部分,以提高产品的性能;而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是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使机械产品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使产品性能实现质的飞跃。

目前机电一体化的研究和开发主要包括计算机数控系统、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

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特点是产品和系统功能的实现是机构中所有部分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与传统机电设备中机械与电子系统相对独立、可以分别工作具有本质的区别。

制造业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

从发达工业国到新兴工业化国家,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在世界制造业领域,全球化、高技术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虚拟化、敏捷化、集成化、集群化和绿色化等,各种生产模式的创新层出不穷,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变化。

概括起来,其发展趋势主要有由一国制造向全球制造转变;由实体制造向虚拟制造转变;由完全制造向总装制造转变;由单纯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

最后,主讲人还提及了机电一体化与制造业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讲述了几个机电一体化的实例,并展示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科技成果,让我们看到了知识和技术的力量。

 

研究生:

000000

2010年5月31日

 

报告题目6

roleofmechanismdesigninmechatronics

时间

10.12.18

报告人

地点

心得体会:

由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械结构要求有较小的摩擦、较高的精度和刚性,因此,在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机械设计的同时,应尽量采用现代的精密机械设计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本学术报告介绍一些目前应用较多的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的方法及机械设计的重要性。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机械系统包括机身、框架、机械传动和联接、执行机构等机械部分。

这部分是实现产品功能的基础,因此对机械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在结构、材料、工艺加工及几何尺寸等方面满足机电一体化产品高效、多功能、可靠、节能和小型轻量等要求。

除一般性的机械强度、刚度、精度、体积和重量等指标外,机械系统技术开发的重点是模块化、标准化和系列化,以便于机械系统的快速组合和更换。

由于执行机构的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执行机构一般是运动部件,常采用机械、电液、气动等机构。

执行机构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和作业对象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执行机构是实现产品目的功能的直接执行者,其性能好坏决定着整个产品的性能,因而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机械设计是产品设计的基础,我们应该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

 

研究生:

000000

2010年12月18日

 

报告题目7

现代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时间

11.01.05

报告人

地点

 

心得体会:

今天的学术报告系统地介绍了现代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内容主要包括设计问题的描述与解决、设计过程的信息处理、功能需求获取与建模、概念设计与方案设计、产品设计的冲突解决、产品变型与进化设计、产品性能设计与优化、产品仿真与数字样机、产品配置建模与求解、设计知识演化与重用和产品质量分析与控制。

报告以现代产品设计过程为主线,以信息化和数字化为工具,以机械产品特别是装备产品为应用对象,以现代产品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为体系结构,内容丰富详实,深入浅出,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反映了当前机械工程学科设计方法学的最新成果。

最后,就现代制造业面临的竞争和挑战、数字化设计的发展阶段和模式、复杂装备数字样机的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数字化设计典型工程产品应用等方面阐述现代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让我们见识到了前沿技术的魅力。

 

研究生:

000000

2011年1月5日

 

报告题目8

机电一体化系统嵌入式智能

时间

11.01.06

报告人

地点

心得体会: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向智能化方向迈进.20世纪90年代后期,各主要发达国家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

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也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为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系统级的方案,它通过使用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原型以及设计工具集成,减少了产品开发时间与风险。

机电一体化技术使设计者能够在设计过程的早期,准确模拟一台机器的性能,以确保该机器能满足要求和客户的期望。

与传统机电系统开发不同,机电一体化工具的虚拟仿真目标为机械、电子与软件单元的同步开发提供了可能性。

即将出现的自动化工具有望可以扩展各种控制系统的设计,从大部分的试设计直到通过仿真作优化。

机电一体化确实需要一个可观的学习曲线以及在系统建模上的时间投入,而大多数嵌入式运动控制项目可能并不需要这些。

工程师可以对复杂的设计采用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这些设计中,要协调多台电机或传动装置,控制精密运动。

但是,基本的运动控制原理仍保持不变。

例如,直流电机广泛用于需要转速或转矩伺服控制的应用中。

这里有两个基本关系:

电机速

度与施加的电压成正比,而输出转矩与电流成正比。

设计者的任务是提取运行速度,然后提供足够的驱动电流,以匹配所需的负载转矩。

如果必须在运行期间控制直流电机速度,那么控制问题就成为一个更大的挑战。

提高直流电机工作效率的最常用方法

是采用一个PWM(脉宽调制)方波,其开关时间比与所需速度相对应。

电机作为

一个低通滤波器,将PWM信号转换为一个等效直流电平。

PWM驱动信号很常见,

因为采用微处理器的控制器可以很容易地生成这些信号。

步进电机也是常见的嵌入运动控制设备,因为它们以分立的步长动作,能提供精准的角度位置信息,并且相对易于控制。

步进电机的转子用永磁磁铁制造,磁铁被排列成一串磁极,这些磁极就决定了步长的大小。

定子有多个绕组,它们产生一个与转子永磁磁铁相互作用的磁场。

随着控制电路的一串脉冲对定子绕组的通、断,电机就正向或反向旋转。

 

研究生:

000000

2011年1月6日

报告题目9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系列国家标准

时间

09.11.16

报告人

马岳麟

地点

000000C503

心得体会: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简称GPS)是一套关于产品几何参数的完整技术标准体系,包括尺寸公差、几何(形状、方向、位置)公差以及表面结构等方面的标准。

GPS标准体系不仅是为了达到产品功能要求所必须遵守的技术依据和产品信息传递与交换的基础标准,而且是进行产品合格评定和技术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签订生产合约、承诺质量保证的重要基础。

今天马岳麟先生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关于GPS的一些基本情况。

他指出,GPS总体规划以标准框架结构确定了各标准在GPS标准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其中的GPS通用标准的框架结构,是由许多基本的GPS几何特征的标准链组成的矩阵形式。

各标准链按其规范要求分成多个链环,每个链环至少包括一个标准,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并与其他链环形成有机的联系。

缺少任一链环的标准,都将影响该几何特征功能的实现。

GPS通用标准矩阵共有6X18=1O8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应至少包含一个标准。

研究和制定这些单元中的相应标准是ISO/TC213今后几年内的工作任务之一。

为了说明单个标准在整个体系中的作用和与其他标准的联系,ISO/TC21要求制定的每个标准都要在附录里将标准中提出的和涉及其他标准的相关概念绘制成概念图,以明确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在体系的总框架和标准链的矩阵中标明其所属的GPS标准类别和在标准链中影响的链环。

马岳麟先生还用一个实例给我们详细地解释了GPS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一些几何的新标准,同时强调了GPS在机械行业的重要性,这对我们培养良好的绘图习惯和看图识图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研究生:

000000

2011年11月16日

报告题目10

高水平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时间

11.09.21

报告人

陈灿华

地点

000000B214

心得体会:

科技论文在情报学中又称为原始论文或一次文献,它是科学技术人员或其他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研究和阐述,进一步的进行一些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总结和创新另外一些结果和结论,并按照各个科技期刊的要求进行电子和书面的表达。

科技论文的特点:

  一是学术性:

学术性是科技论文的主要特征,它以学术成果为表述对象,以学术见解为论文核心,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前提下阐述学术成果和学术见解,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探索科技领域中的客观真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术性是否强是衡量科技论文价值的标准。

  二是创新性:

科技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研究的,并在科学理论、方法或实践上获得的新的进展或突破,应体现与前人不同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以提高国内外学术同行的引文率。

  三是科学性:

论文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定性和定量准确,不允许丝毫虚假,要经得起他人的重复和实践检验;论文的表达形式也要具有科学性,论述应清楚明白,不能模棱两可,语言准确、规范。

科技论文文本结构由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等部分组成

关于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想写好科技论文,就不能坐“井底之蛙”,目光不能只放在中文领域,广大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在工作同时,增加外文学习和认识的时间,进一步明确科技论文科学而严谨的写作规律,善于利用国外的数据库,比如SCI数据库等。

  1.论文内容要具有创新性,论文中要有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或新工艺、新方法。

科技论文的论点是作者首先提出、发现的,或者有新的认识的。

  2.写作科技论文时要精选材料,论文结构完整、逻辑严密、层次清晰,数据准确、描述客观,论据要充分,论证要严谨,合乎逻辑。

3.论文力求简短,要用最少文字,最短篇幅,精确地表达科研成果。

同时,文字要简练、流畅,力避空泛的描述,要使用学术或专业用语来规范。

 

研究生:

000000

2011年9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