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局工作汇报8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6716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广局工作汇报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文广局工作汇报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文广局工作汇报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广局工作汇报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文广局工作汇报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广局工作汇报8篇.docx

《文广局工作汇报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广局工作汇报8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广局工作汇报8篇.docx

文广局工作汇报8篇

文广局工作汇报8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两节期间我县文化市场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我局认真谋划、积极部署、广泛动员、狠抓落实,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

现就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周密部署,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我局为了做好本次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充分认识抓好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逐级落实两节期间的安全生产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形势,贯彻上级精神,周密安排部署,要求全体干职工杜绝麻痹、松懈思想,积极执行有关工作措施,确保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进一步落实了文化娱乐场所、文化馆、图书馆、新闻安全播出、演艺公司及全县文保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

进一步强化业务保安职能,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积极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强化现场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二、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和教育

坚持以防范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宣传,不断提高文化市场及市民的安全素质。

元旦前利用“文化送戏下乡”活动为契机,深入基层进行文艺宣传演出,节目精彩,内容丰富,吸引众多观众,达到宣传效果。

我局进一步积极开展安全防火培训工作。

邀请消防大队的干警来我局开办安全防火知识讲座,讲座围绕火灾发生后应如何逃生、自救及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等,使全体干职工增强消防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同时,我局多次利用召开文化经营业主会议期间,在经营业主中开展《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经营业主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业主防范事故的应急能力。

同时,我局也加大对文物保护单位,特别加强国家级和省级文保单位具体管理人的安全教育,定期开展文物安全检查,排查隐患。

重大节假日期间均组织人员,对文化娱乐场所和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走访和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反馈和汇报。

三、健全日常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工作

1、根据安全生产的统一部署,元旦前期,我局向文化市场及文物保护单位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并发出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情况反馈单,要求有关单位做好自查自纠。

XX年12月下旬我局对文化市场及文物保护单位开展全面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时保证完成整改。

在这次行动中,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出动了60多人次,检查了90多家,发出9份整改通知单,督促这些整改单位限时进行整改,有力促进我县文化市场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

2、春节前夕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我局多次组织安全生产小组成员对我局及二级单位进行了消防安全设备检查等,对个别场所内电线设备、灭火器材、消防通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同时不断健全机关安全防范值班制度。

3、抓好娱乐场所安全生产工作是我局近年来持之以恒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局坚持结合年初各经营年检换证,与全县文化经营户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年年签订率达100%。

我局对网吧等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要求各场所内通道畅通、电线规范、场所内无明火做业、无人货同室、消防设施齐全及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使用消防器材等,对于消防不过关的经营单位责令停业限期整改,同时加强督促各场所及时更换灭火器材及老化电线等,要求各场所晚上结束营业后要指定专人负责加强场内巡视,消除火险隐患。

我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加强文化市场的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健全文物安全保护力度。

文物局坚持与各乡镇通力合作,并多次联合有关部门对全县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安全检查,特别安排检查,尤其加强值班制度,防止发生事故,以确保文物保护点的防火安全,坚持做到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

对于存在问题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局及时发放整改通知书并予以解决,确保了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

5、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效。

我局把网吧及娱乐场所的安全生产整治工作与宣传工作紧密结合,认真探索、总结经验,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监管方式,健全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反弹。

逐步完善文化娱乐场所及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网吧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予以全面规范,克服盲目性、随机性,做到短有计划、长有规划、近有安排、远有部署。

并采取日常检查、突击检查与技术监查相结合的措施,巩固整治成果。

第二篇:

文广局创卫工作汇报

我局创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县“三城同创”办的指导下,根据文件精神要求,认真开展创卫运动,扎实有力的开展各项工作,专题安排布置各项工作。

党员干部做好带头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尽心尽责,搞好创卫工作。

现就我局创卫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各项制度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县“三城同创”办的关心指导下,高度重视创卫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确立了"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分片包干、层层负责,人人动手、消灭死角,总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和下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卫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全系统的创卫工作,开展创卫健康教育,组织灭蚊蝇、蟑螂、老鼠等活动。

同时,实行分片包干、层层落实的办法,将创卫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股)室和下属单位,形成了部门负责、层层落实、人人动手、相互协作的局面,确保了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局明确要求,要把创卫工作抓紧抓好,把卫生工作与文化工作结合起来,突出重点,以“狠抓爱国卫生,树立文化形象”为目标,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确保创建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二、抓好宣传,营造良好环境

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我局一是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册等宣传手段和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等形式,坚持标本兼治,大力宣传创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大众健康教育,向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

二是办公场所要求勤于打扫,不留死角,每个办公室及会议室都粘贴或摆放禁烟标志。

三是以省级卫生城市标准为重点,按有关标准,认真抓好全局包括下属单位公共场所环境整治,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加强环境绿化、美化、亮化工作,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对乱倒垃圾,乱贴广告等现象进行重点政治。

三、狠抓落实,做好各项工作

我局按照“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制为辅”的综合防制方针,认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活动。

以春季灭鼠为重点,开展了各下属单位统一灭鼠活动。

按照县爱卫办的技术要求在各下属单位实施灭鼠活动,采取科学灭鼠投药程序,确保使用安全,大力整治水体,垃圾等卫生死角,认真清理和消除鼠、蚊、蝇、蟑螂孽生地,完善各类防制设施,有效降低和控制四害密度,预防和减少病媒传播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在做好本局和下属单位办公场所创卫工作的基础上,配合全县性创卫工作,着重做好文化市场创卫工作。

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3个执法检查小组,对全县娱乐场所进行创卫“七有”检查:

1、是否有饮水设施;2、是否有消毒设施(消毒剂、量具);3、是否有通风设施;4、是否有卫生间(洗手液);5、是否有设置指示标志;6、是否有禁烟标志;7、是否有专用垃圾箱。

同时,督促辖区内娱乐场所的主要卫生指标要达到国家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卫生状况不良的场所进行摸底调查,责令其限期整改;要求各文化娱乐场所要做好创卫工作的宣传,并在经营场所内张贴悬挂《健康、卫生宣传栏》等,有条件的文化经营场所还要定期制作创卫板报。

至今,共出动车辆232台次,出动人员702人次,检查娱乐场所468家次,下发整改通知书36份,有力地推进了全县文化市场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局在创卫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创卫工作力度,进一步实干,争取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更好地宣传和开展创卫工作,为我县创建卫生城市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出台《中共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大的若干意见》以及《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采茶剧团改革工作方案》、《客家风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等配套文件,积极稳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通过此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有效的文化管理体制。

实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初步构建了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培育了一批较有活力的文化产业主体。

二、主要措施

(一)有序高效运转改革小组。

XX年成立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

XX年5月成立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明确了专项小组成员和职责分工,建立了有序有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专项小组组织起草了《文化改革发展工作推进意见(XX-XX年)》,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对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二)不断优化改革配套文件。

在全面落实XX年《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基础上,结合中央、省、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关要求,XX年3月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作为我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配套文件,进一步细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三)持续理顺文化管理体制。

在XX年实现文化、广电合并(原文化局、广电局合并为现文化和广播电影电视局)。

XX年组建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对全文化(文物)、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版权)市场实行统一执法,实施文化市场行政审批“两集中”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文化行政效率。

在XX年7月初,分别提出了属文化事业单位分类初步意见,已按程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四)圆满完成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在XX年,国有文艺院团(采茶剧团)已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注册成立了企业性质的客家风演艺公司。

XX年公司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激发了新的文化活力,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举办各类文艺演出142场,创作了《测评风波》等一批优秀文艺节目。

(五)利用级媒体扩大宣传影响力。

《报》、《手机报》多次改版,电视台开设《寻找最美人》、《客家老话说家风》、《舌尖上的客家美食》、《悦览》等专栏,更接地气,更具特色。

充分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建设了“客家”公众微信平台,宣传推介客家文化。

三、主要成效以及特色亮点工作

(一)国有文化单位活力显著增强。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我以级国有文艺团体的改制重组为突破口,通过转企改制,使客家风演艺公司成为良性运作的文化产业实体,改制后第二年公司经营收入实现45万元,同比增长26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适应市场能力明显提高。

政府采购文化三下乡“送戏下乡,演艺惠民”的演出任务,XX年已完成142场次,为保证节目的演出质量和水平,精心策划编排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为主题的系列下乡演出活动,节目形式多样,立足编排面向农村、贴近生活、适应本地老百姓口味的综艺节目和采茶戏,把党的好方针、好政策和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工作部署通过艺术表演形式传送到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围绕情发展实际创作编排了《爱莲说、满江红》、《测评风波》、《打鞋底》等节目,都受到了群众的高度好评。

XX年选送了9名人员到省、市进行艺术专业、舞台导演专业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改造、新建了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总投资3.4亿元,集歌剧院、文化馆、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将于XX年底竣工投入使用。

目前还拥有1个国家一级文化馆和1个国家二级图书馆,13个乡镇均建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综合文化站,105个农家书屋、9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

每年定期举办“龙翔风”广场周末文艺演出、“全民阅读月”系列活动、“百姓大舞台.大家一起来”公益文化活动、“新农民周”等不同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了处处有看头、长年不断线的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进一步丰富了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振了精气神。

(三)域文化产业实力快速提升。

大力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了一核(客家文化生态旅游核心区)、两线(“龙关线”、“横黄线”两条精品围屋文化旅游线路)、三园(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印刷包装产业园、客家围屋文化旅游城),积极培育文化旅游业、印刷包装复制业、文化创意业等文化产业业态,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

帮助文化企业争取上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近95万元,培育了勤业工业、广兴科技、劲德科技等3个过亿元的龙头文化企业和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

XX年全文化产业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亿元,比上年增长4.99%,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08%,约占全GDP比重5.21%。

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前列。

(四)文化市场管理更科学更有效。

整合原文化(文物)、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执法队伍,组建了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进一步提高了文化行政效率。

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实施了“四抓”:

抓学习,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抓管理,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抓机制,构建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格局;抓服务,树立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通过这些过硬的措施,使全文化市场环境得到了有效净化,全网吧100%实现连锁化经营,网吧接待未成人上网现象明显减少,黑网吧基本消除踪迹,文化市场步入了一条经营合法、管理规范、秩序稳定的健康发展轨道。

(五)客家文化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我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围屋之乡”称号,为提升文化旅游知名度又增添了一张崭新“名片”。

积极推进了客家文化展示工作,建成了太平堡龙传会传习所。

编撰完成了客家文化系列丛书和《围屋故事集锦》,为围屋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会同委宣传部建设了“客家文化旅游网”、“客家”微信公众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围屋之乡”品牌,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客家文化事业发展、支持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执法经费落实不到位。

财政没有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二)公益性文化单位基本上没有进行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内部活力不强,干与不干一个样现象普遍。

(三)文艺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缺乏,人员普遍老化,创作和辅导力量不足,影响了群众文艺水平的提高。

自身造血功能与文化事业发展要求有一定差距,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的后劲需要加强。

五、XX年工作打算和有关建议

XX年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有关部署要求,把抓落实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努力完成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各项目标任务。

(一)健全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协调推进机制,加强统筹调度,明确目标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明确进度要求,推动各项文化体制改革任务能落地、见实效。

(二)认真贯彻落实《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XX年工作要点》。

组织学习《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谋划好文化体制改革领域的改革事项和近期工作,起草我的贯彻意见。

(三)不断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

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组建理事会,争取列入全省试点,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继续实行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客家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

发现和培育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扶持类型多样、活动乡间的民间文艺团体。

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积极承接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从以事前审批为主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管放并重。

规划建设印刷包装产业园,梳理有利于促进我印刷包装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和优惠政策,纳入全招商项目库进行招商推介,引进一批规模以上包装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

促进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完善文化创意科技产业园规划,力争列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推动文化“走出去”,扶持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鼓励勤业工业、广兴科技等内重点文化企业扩大文化产品出口。

第四篇:

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XX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大发展战略,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历史机遇,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制定扶持政策,培育文化骨干企业,着力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全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推动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XX年,我文化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1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4.55亿元,占全GDP(104.5亿元)比重4.35%,增加值总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据预测,XX年全文化产业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8亿元,文化产业将实现增加值5.23亿元元。

目前,全规上文化企业18个,占全规上企业的21.95%。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5位的企业分别是劲德科技、工业、格林庭园、广兴科技、华翔塑胶,XX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35,109、32,818、19,585、18,417、8,931万元。

二、我文化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健全发展机制,出台政策措施。

成立了由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

编制了《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大的若干意见》、《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本级财政安排文化产业专项资金200余万元,在财政、税收、投融资、土地、人才等方面为加快推进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加大设施投入,夯实发展平台。

近两年来,加大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6个多亿元高标准建设文化艺术中心、桃川书院和金鸡寨公园等一大批文化工程,超过了过去10年文化基础设施投入的总和,为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XX年,省新闻出版局批复同意规划建设“印刷包装产业基地”,并列为省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

XX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设立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为次基地。

(三)浓厚文化氛围,打造文化品牌。

自XX年以来,每年开展客家文化年活动,一年一个台阶推进客家文化建设。

开展“龙翔凤”周末文艺演出、“打造阅读之城”活动、“桃川讲坛”、名人诗文音乐朗诵会等特色文化活动。

启动了创编一台大型客家风情音诗画歌舞戏,编纂出版一套客家文化系列丛书,打造了一批文艺精品。

近年来,成功申报“客家山歌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关西村)”,目前正积极推进申报“中国围屋之乡”和小武当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赣南围屋成功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打造了一批世界级、国字号文化品牌。

(四)立足客家资源,做大文化旅游。

依托深厚的客家文化资源,开发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围屋精品,如集客家围屋、江南水乡、客家文化、农耕体验为一体的栗园围,已成功入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省十大和谐村庄;渔仔潭围成为了以赏酒、品酒、藏酒为主题的“客家酒堡”。

实施以为主体的赣南客家围屋申遗、小武当风景名胜区升格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工作,力争将太平堡龙船盛会、赣南围屋营造技艺申报为国家级非遗名录。

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山水文化,打造“龙关线”、“横黄线”精品旅游线路。

XX年前11月,共接待游客17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48亿元,旅游创汇1953.8万美元。

(五)大力招商引资,助推产业崛起。

近年来,我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的广兴科技发展公司已成长为省最大的可记录光盘生产基地,玩具公司成长为全省最大的玩具制造出口企业。

去年,洽谈引进了总投资34亿元的客家围屋文化旅游城项目,已正式列入省发改委重点调度项目。

XX年,文广局引进制品有限公司在我投资柯式印刷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该项目为外资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注册资本500万美元,主要从事包装彩印及彩盒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六)推动文化走出去,加强产业交流。

XX年,我积极组织内文化企业申报全省第五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组织企业。

组织参加第十届中国(深圳)国家文博会和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周展览,积极宣传我文化产业政策和客家文化。

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组团到等地开展了招商引资,邀请了、东莞印刷行业组织负责人到实地考察投资环境。

三、我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一是新兴文化产业有待于扩大。

在我文化产业的企业中,玩具、塑胶、彩印等传统相关文化服务行业占绝大多数,而新兴的文化服务产业较少。

二是文化产业行业集中度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表现在文化产业的总体技术含量不高,技术力量薄弱,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明显不足,创意设计产品处于低端,原创作品数量不多。

三是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匮乏,企业整体效益不高。

我现有的文化人才,尤其是文化经营人才整体呈现稀缺状态,人才匮乏的直接后果造成我文化产业附加值小,企业运行质量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

四、XX年度工作计划和发展举措

(一)编制规划,以规划引领发展。

围绕打造国内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基地、省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边际休闲娱乐基地、南部文体消费基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制定完善全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我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具体措施。

(二)深化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

结合我实际,按照上级有关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部署,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运行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形成更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体系。

(三)制定政策,以政策激励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奖励激励、降低市场准入等手段,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拓展投融资渠道,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四)狠抓项目,以项目带动发展。

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历史机遇,争取省市有关部门对文化产业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充分发挥“省级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的品牌效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延长印刷包装产业链,提高我包装印刷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

(五)优化服务,以服务保障发展。

通过靠前服务、主动服务、个性化服务,积极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项目的发展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

根据《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力引进和聚集一批文化领域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

第五篇:

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工作汇报

我局结合工作职能和工作实际,采取了有力措施,切实加强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就我局对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1、配齐配强文化站长。

我县通过选送培训一批、本地挖掘一批、引进吸收一批的模式,启用了一批具有文艺特长的专职文化站长。

由县文化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加强业务指导,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规范了相关人员职称、待遇标准、奖励表彰制度,通过组织人事制度稳定人才。

确保专职专岗,努力把文化站长从乡镇繁杂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提高文化工作的主动性。

2、发挥好村干部作用。

鉴于来自于农民中间的村干部最了解村情民意,处于落实政策的最基层,我们充分发挥了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担负起村级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选用一批村干部和本村残疾人参加农家书屋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并给予适当补助。

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并在村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一定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资奖励。

3、培育挖掘文化能人。

我们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新老衔接不足的问题,搞好调查摸底,加大了对农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培养力度,积极开展文化活动的文化能人给予政策与资金扶持,举办全县文化各界人士中秋茶话会,表彰一批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乡土艺术人才。

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文化能人和业余文化团体,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激活起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

4、扶持民间文艺团体。

增加对送戏下乡和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以更好地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