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6590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产勘查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矿产勘查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矿产勘查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矿产勘查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矿产勘查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产勘查课程设计.docx

《矿产勘查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勘查课程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产勘查课程设计.docx

矿产勘查课程设计

铜山铅矿区7-8勘探线勘查设计书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2012年5月28日

题目

铜山铅矿区7—8号勘探线勘查设计书

姓名变变变变Zk7-1坑化学取

样技术取样(体重)矿物取样10

CM210-31m

类型3cm×3CM210-4槽CM210-7片CM210-8法

°16085°305CM210-0CM210-3

班级倾向上控制矿体

评语:

计设工程位置工程编号方位角号勘探线之7,8了解210m

YM210矿体下盘标高

中段矿体走向320m

210m间35°—215°上的变化50m

号勘探线210m标CM210-0

00了解号勘探线标高矿体倾向上的125°高

化倾向上控制矿体85°Zk7-2275305°305°Zk7-3倾向上控制矿体395°85Zk8-185°140倾向上控制矿体305°305230倾向上控制矿体85°Zk8-2°

倾向上控制矿体300

zk8-3

85305°°66

CM210-41m

石查明01×3cm矿CM210-7槽中Pb的含CM210-8道量法

钻ZK7-1591m

岩心法10×3cmZK7-2

探ZK7-3

Zk8-1

Zk8-2

Zk8-3

CM210-0体查明矿CM210-3刻槽法坑、模的规15

1m

CM210-4湿度等3cm10×CM210-7道

CM210-3CM210-4

优3号勘探线210m高号勘探线4210mCM210-8

良125标标125

中°°

差25m20m

及格了解标高矿体倾化了解

不及格3号勘探线向4号勘探线

方案设计CM210-7钻探取

高210m号勘探线7高ZK7-1ZK8-1CM210-0

125标1m

°10×

20m103cm

标高矿体倾化了解标高矿体倾

向上的号勘探线7向上的岩心法

图件绘制坑样技术道加工

CM210-3CM210-4CM210-7CM210-8

2m

1.81.8m

×5

化工、选加炼、冶矿等

全巷法

数据计算薄

CM210-0CM210-3CM210-4CM210-7

1m

×3

103cm

石查明岩类型

刻槽

设计编写片光

CM210-8CM210-0

查明矿石

法刻

绪言1

第一章矿区(矿床)地质简介1

一、地层1

二、地质构造2

三、矿床(体)地质特征2

1、矿体的规模、产状2

2、矿石及脉石的种类3

3、围岩蚀变的种类及其分布3

四、远景评价3

第二章勘查方法设计4

一、设计的目的、任务4

二、设计的地段选择的依据5

三、矿床勘查类型及勘查阶段6

1、对已有工作的评述6

2、目前的勘查阶段6

3、确定勘查类型6

四、勘查工程设计7

1、选择勘查手段的依据7

2、工程布置形式8

3、最佳设计方案的确定。

8

五、勘查工程的具体布置9

9

、坑道布置1.

2、钻孔布置9

3、工程编号的说明10

六、其他勘查工作的设计10

1、采样工作10

2、样品加工(一般的加工流程)12

3、化学分析的种类及工程12

4、地质编录工作13

七、资源/储量估算工作13

1、说明估算方法及选择的依据、计算公式、矿块划分和边界线的确定。

13

2、资源/储量估算表格14

八、设计工作量总表15

九、结束语16

十、实习心得16

铜山铅矿区7——8号勘探线勘查设计书

绪言

该次课程设计的资料来源:

勘查设计任务书、铜山矿区地质简介、铜山矿区地形地质图及工程布置图、铜山矿区0号勘探线剖面图及其它有关资料包括7-8勘探线间探槽中矿体厚度及平均品位、0号线ZKO-1、ZKO-2、ZKO—3与ZKO—4中的—号矿脉与二号矿脉的品位分析结果、0号剖面钻孔见矿处的测量资料、矿石平均体重、铅矿或勘查规范、生产定额及综合成本指标以及矿产勘查教材。

根据以上勘查局提供的资料及前人的工作成果,我队将于今年本月到年底前对铜山铅矿区展开详查工作,并提交相应的成果。

本次设计中刘城先老师的亲临指导,长春工程学院地质教研室提供设备和设计场所,在此致以最衷心感谢。

我们将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对铜山铅矿成矿地质条件系统全面分析,减少勘查风险,增加勘查效益。

第一章矿区(矿床)地质简介

一、地层

为辽河群中厚层白云质大理岩夹有片岩透镜体。

岩脉出露的地方为薄层大理岩。

岩层走向北东30°,倾向南东,倾角60°,产状很少有变化。

二、地质构造

地段内为一倾向南东的单斜层,地层、岩脉和矿脉的产状几乎完全一致。

由闪长斑岩所占据的复合裂隙是本区断裂构造的特征,使地段内主构造线呈明显的北东方向,并控制了矿体位置与分布。

矿床地段尚未发现其他明显的断裂及构造破坏,在ZKO-3号钻孔中有一破碎带,但未产生破坏影响,在此地区的构造对于矿体的影响较小。

三、矿床(体)地质特征

1、矿体的规模、产状

本区矿脉主要有两条,分布在地段内北西部闪长斑岩脉的上盘和下盘,又以岩脉下盘的矿脉(一号脉)为主要,走向延长达300M以上,沿走向尖灭后再行出现。

矿脉的水平宽度达10M,一般在3-5M。

矿脉产状与围岩一致,走向北东30°,倾向南东、倾角60°。

据0号剖面所示,一、二号矿脉的倾角向下稍微变缓。

根据已有工程的揭露,二号矿脉沿走向及倾斜方向均有尖灭再现现象。

三号矿脉是盲矿体,其倾斜延长估计在100M左右,走向上的规模尚未控制。

2、矿石及脉石的种类

金属矿物有方铅矿及少量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以重晶石为主。

其次有萤石及石英。

矿石的氧化产物有白铅矿、孔雀石。

3、围岩蚀变的种类及其分布

在一、二号矿脉附近有下列蚀变现象:

白云岩化:

出现在矿脉两侧三M范围内,呈颗粒状及不规则细脉状,有乳白色及粉红色两种。

矽化:

在矿脉两侧三M以内普遍发育,矽化较强烈。

三M以外矽化轻微。

铁锰碳酸岩化:

菱铁矿呈现细粒状、浸染于围岩中,有时与次生白云岩细脉和石英细脉相互穿插。

煌斑岩的矿化现象:

主矿脉附近的煌斑岩中退色部分碳钙成分增加,有时表现为强烈的黄铁矿化现象。

并有方铅矿、闪锌矿,成细脉或浸染状。

整个热液蚀变现象出现于主矿脉两侧3-5M范围内。

四、远景评价

根据这次的设计,对该地区的地质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该地区的地层为白云质大理岩,后期有闪长斑岩的侵入,区内发生了白云岩化,矽卡岩化等矿化现象,属于热液矿床,根据已有的勘查工.

程可知,此矿区有三条矿脉,分别为一号、二号、三号矿体,其中一号矿体为主矿体,由0号勘探线剖面上可以看出一号矿体深部变厚厚度可达十几M,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一号矿体加大勘查力度,查明矿体的具体形态从而增加矿体储量。

对于二号矿体来说,矿体在地表为透镜状,矿体在地表的厚度及延伸都比较小,根据钻孔资料发现,二号矿体向下延伸一段后歼灭,但是在深部地区继续出现了二号矿体,它的延伸现在还没有控制,其矿体形态不能确定,二号矿体在深部有加厚的趋势,通过对其钻孔取样的样品的品位和厚度的计算表明其均符合要求,可以确定二号深部矿体具有重要的勘探价值。

通过进一步的勘查,查明二号矿体的延伸情况及二号矿体的厚度,这个矿体对于增加矿体的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号矿体是个隐伏矿体,根据已有的资料证实,三号矿体的品位和厚度都是较小的,对于我们来说勘查的实际意义较小,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一号、二号矿体的勘查,尤其是对一号矿体进行进一步的勘查有很大的必要性。

有必要在7—8线间开展详细勘探工作,以满足下一步生产的需要,根据地质上的相似类比理论,也可以为寻找相似类型的矿床作理论和实践指导。

第二章勘查方法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任务

号勘探线之间的地段进行勘8—7根据勘查局指示,在铜山矿区

查工作。

要求在今年年底以前获得332、333类型pb金属储量为35000吨,其中332型占20~30%,333类型占70~80%。

工程布置要求:

展开210M中段的坑道探矿,获得332类型资源量以适应生产需要。

钻探控制深部,其控制深度(垂深)为地下300M左右。

坑探网度按控制的正规要求,坑探工作量不作规定。

本年度岩心钻探工作量有限额。

铜山矿区钻探M数的控制数为1500M。

二、设计的地段选择的依据

根据勘查局的规定选择7—8号勘探线间为勘查地段,在此地段勘查时由于1号体在该地段出露面积最大,且矿化蚀变最强烈,向地下延伸远,还能很好的利用已有的勘查工程,根据已有的探槽取样结果分析,该地段一号矿体地表的平均品位为1.64%,矿体平均厚度5m。

地下深处平均品味达到1.67%,最厚水平厚度达到12.37M。

2号矿体在探槽揭露中少见,但由钻探可知其沿走向和倾向均有尖灭再现现象。

3号在地表未出露,为一个盲矿体其沿倾斜方向延长估计在100m左右。

国家要求对铅的质量要求见下表。

工业指标铅

0.5%边界品位0.8%最低可采品位

1.5M最小可采厚度

3M

最大夹石厚度.

三、矿床勘查类型及勘查阶段

1、对已有工作的评述

2地形地质填图,地表本区已投入了一定量的地质工作。

0.25KM布控了31个TC,在地表已基本控制了矿体的规模及其分布范围;在280—285m等高线间打了一个竖井,井深约70m,在0线上打了4个钻孔(已获取资料),已基本控制了深部矿体的规模和产状及其延深情况,已有的勘探程度已获取了地表及地下矿体的水平厚度及矿石品位,已获得一定储量,为下一步进行详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目前的勘查阶段

目前已进入了详勘阶段,主要应用ZK、坑道、对矿体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揭露,进一步研究矿体的变化规律,详细查明其规模、形态、产状、空间分布、数量、质量、加工开采技术条件没,对矿条作出工业评价,提供矿山设计所需的全部地质资料。

3、确定勘查类型

根据铅矿床勘查类型划分标准来确定类型系数来确定勘查类型。

(1)矿体的规模:

矿体走向上延伸大于300M,属于中型矿体,赋类型系数0.4;

(2)矿体的形态复杂程度:

矿体的形态可以看作是透镜体,其中内部有夹石,有分支复合,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系数.

为0.4;

(3)构造影响程度区内断裂构造虽控制了矿体的位置及分布,但对矿体的影响并不大,构造影响程度较小,赋类型系数0.2;

(4)矿体厚度稳定程度根据一号矿体地表探槽中矿体的厚度可以计算出一号脉的厚度变化系数为0.57,故矿体厚度稳定程度为较稳定的,赋类型系数0.4;

(5)矿体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

用地表探槽一号脉的工程平均品位可以计算品位变化系数为28.8%,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赋类型系数0.6;

计算类型系数之和为2.0,应属于第Ⅱ勘查类型。

铅锌矿床各勘查类型工程间距表

矿种勘查类型勘查工程间距(m)

探明的控制的

沿走向沿倾向沿倾向沿走向100-200Ⅰ80-10050-100,160-200PbZn

60-10080-10040-5030-100

30-50

Ⅲ40-50

四、勘查工程设计

1、选择勘查手段的依据

在接下的勘探过程中主要采用探槽、钻探工程、石门、穿脉、沿脉等。

利用槽探工程进一步揭露矿体在地表的详细情况。

用钻探工程可以方便,快速获取矿体的地下地质情况以及沿走向和倾向的.

延伸情况。

利用石门,穿脉,沿脉可以了解矿体在某个中段上的分布矿石的质量以及矿石厚度变化情况而且穿脉还可以作为后期矿山开采的运输、通风通道。

2、工程布置形式

从已有工程可知矿体沿两个方向延伸,产状中等。

故采用勘探线来布置工程。

已经确定了为第Ⅱ勘查类型,根据勘查经验得:

对332资源量采用80m×50m的工程间距,对333资源量采用160m×100m的工程间距。

3、最佳设计方案的确定。

围绕1号矿脉布置工程,设计工程间距为80×50m(控制的)、160×100m(推断的),在7号8号勘探线布置钻探工程ZK7-1、2、3,ZK8-1、2、3,沿脉在标高210m布设中段沿脉和穿脉,在8,7,4,3,0号勘探线上布设穿脉。

210m以上为控制的资源量(332储量为8497.7t),占总体的22.6%。

210m以下为推断的资源量(333储量为29139t),工程间距比探明的稀一倍,占总体的。

300m,控制垂深为37636.7t。

总体储量为77.4%.

五、勘查工程的具体布置

1、坑道布置

设计目的M数设计

210210上210210m20m

标号勘探线210m号勘探线了解8210mCM210-8125°8标高矿体倾变高向上的化75m

开拓巷道°125SM210

210m标高竖井至沿脉M530m

数合计:

坑道设计、钻孔布置2

设计设计M数设计目的工程编号设计倾角)m(方位角.

3、工程编号的说明勘探线号的形式。

如:

中段深度+工程编号采用:

工程代号+CM210-0。

六、其他勘查工作的设计、采样工作1

各种取样工作量表

取样位置样品长度断面规样品个取样的目注备内的数格取容样种类

2、样品加工(一般的加工流程)

破碎——过筛——拌匀——缩减

基本加工方法是:

将样品烘干后,经粗碎-中碎-细碎,使样2制样。

=k×d品粒度达到要求。

前一道工序结束后,严格按Q式中:

Q-缩分时取得的最小可靠重量(Kg)

k-缩分系数(采用0.3-0.5)

d-样品碾碎后最大颗粒的直径(mm)

内生矿床K值一般采用0.2。

样品加工全过程总损失率不得大于5%,样品的缩分误差不得大于3%。

为了防止样品间和批次间交叉污染,样品加工过程中采用了无污染的玛瑙罐,每次换样时都要用毛刷精细清理,换批次时则要用水洗烘干。

样品加工质量要求

化学样品加工全部达到粒径1~0.83mm(16~20目)后,缩分为正、副样两部分,进一步磨细至规定粒度送化验室进行分析,用于分析的正样最大粒径为0.097mm(160目),最小重量为50g。

副样保存最小为200g。

3、化学分析的种类及工程

化学分析的种类及工程表

化验工作化验化验工样

内(元素目个元素或种)品Pb

P的含基本分125分125

伴生元组合分Ag1010分析PCZ的含Pb

P的矿物合理分10分10

全部元全面了解矿石的组5全分5

Pb12保证结果的可靠内12

Pb外6

6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地质编录工作4地质编录工作表

图纸种类比例尺平均品位(%)平均水平厚度(M)

工程号矿块号工程平均矿块平均矿块平均工程平均

作图方法及要求

50~1:

探槽素描图1:

100坡度展开法

始穿脉素描图:

1:

50~1

压平法100

录1:

沿脉素描图压平法50~1:

100

钻孔图:

150~1:

100钻孔法线投影图解法

中图剖探线面勘综合

11000

根据已有设计的资料绘制段平面图编录垂直纵投影图

/储量估算工作七、资源、说明估算方法及选择的依据、计算公式、矿块划分和边界线的确1定。

储量估算时,一般要求分矿体或分块段估计。

而勘查矿产资源/过程中测定的参数值数量较多,因而要计算出单个工程中、整个块段或矿体乃至整个矿床该参数的平均值。

加权平均法:

当矿体参数变化较大,且测点分布不均匀或该参数与某一因素有相关关系,则应以这因素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来确

定参数平均值,即每一个测点所起的作用不能等同看待。

本次设计的取样结果与品位和厚度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且厚度变化大,应以厚度为权,加权平均计算平均品位。

其计算公式为:

n?

mciim?

c?

?

?

mcm?

c?

?

?

?

12?

in1n12?

c?

nm?

?

?

?

?

m?

?

?

?

m?

mcn21ii1i?

式中:

C为矿石平均品位(﹪);C为各个样品的品位值(﹪);nm为各样品所代表的矿石厚度(m)nP=C×Q×G×V×M

式中:

P为金属资源量(吨);C为平均品位(﹪);Q矿石资源量3);M为矿体水平厚度(m)。

(吨);V为矿体体积(m2、资源/储量估算表格

(1)各矿脉及矿块的平均品位与水平厚度计算

水平厚度水平厚度品位品位

5.2探槽1.64332-I5.54ZK0-11.45.681.465.931.4ZK0-2

332-Ⅱ探槽1.3753.04.411.355.81ZK0-21.3

5.931.4

ZK0-333-I10.15

1.66

1.832ZK0-312.3712.15ZK0-41.81

333-Ⅱ0.55.380.55.38ZK0-4

333-Ⅲ1.63

0.9

ZK0-3

0.9

1.63

储量估算表/按地质块段法今年预计资源

(2).

平均品位

矿脉及矿块号

投影面水平厚度积S(M)m(M)

体积V3(m)

体重矿石资源量3(吨/M)

Q吨

金属资源量(%)P(吨)

12345678

332-I66265.544538371418241.463.225600

332-Ⅱ18671382974.413.2432181.349800

332-Ⅲ4.75220.93.20.990100

333-I284683.21.6610.15535920528001714944

Ⅱ333-275172165.380.532003.255091

333-Ⅲ1640.957051.6335003.218256

232

3.21.35

4.41

333-Ⅳ1220

53802

17216

332占22.6%37636.7

)类型比例估算量合计(吨333占77.4%

八、设计工作量总表

顺序工作工程工作总量合计费用单位成本工作量)单位(元指标1穿脉600m13581000

45000石门m600752

192000320600沿脉m3

8250005501500钻孔m4

25001255个采样20

62506125个50基本分析

200个合理分析20107

200组合分析81020个5009全分析5100个

2000/片块100薄片加工1020/光2500511个500全巷法加工4375

125

采样加工12

35

个合计的总费116152

九、结束语

在铜山矿区按《铜山矿区铜山铅矿区7—8号勘探线勘查设计书》在7号至8号勘探线之间的地段,进行详查-勘探工作。

获得了332、333类型pb金属储量为37636.7吨。

其中332型占22.6%,333类型占77.4%。

、实习心得十开始实习时,我遇到了许多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和刘老师的帮助,我渐渐掌握并熟悉了设计的方法、思路,最后我确定了自己认为较合理的方案,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且加强了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受益匪浅。

在这里再次感谢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也祝同学们以后的事业蒸蒸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