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修改3医用化学喻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765168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大纲修改3医用化学喻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学大纲修改3医用化学喻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学大纲修改3医用化学喻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学大纲修改3医用化学喻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学大纲修改3医用化学喻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大纲修改3医用化学喻谢.docx

《教学大纲修改3医用化学喻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大纲修改3医用化学喻谢.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大纲修改3医用化学喻谢.docx

教学大纲修改3医用化学喻谢

《医用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医用化学

英文名称:

MedicalChemistry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

72学时;讲课学时:

72学时;实验学时:

0学时

学分:

4

适用对象:

护理专业(本科)、眼视光专业(本科)

医用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为护理及眼视光等专业设立的一门普通基础课,它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课程内容涉及到基础化学及有机化学的有关基础知识。

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使学生掌握医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为学习医学基础课程打下必要的化学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及我院五年制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医用化学总学时为68学时,因此选择其中17个重要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基础化学部分包括:

溶液、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配位化合物,共五章。

有机化学部分包括:

有机化合物概述、烷烃、烯烃和炔烃、环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和取代羧酸、含氮有机化合物、脂类、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共12章。

由于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可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以供同学参考。

第一章溶液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溶液浓度的各种表示法,并能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

2、渗透现象、渗透压、渗透浓度等概念,并能熟练计算渗透浓度;

二、熟悉渗透压在医学中的意义。

学时安排:

理论课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物质的量、基本单元、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浓度、质量分数。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医学与化学的联系,医学院校开设医用化学的意义,医用化学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2、物质的量、溶液组成标度的各种表示法(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质量浓度、体积分数)及其计算。

3、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4.、渗透物质的量浓度;等渗、低渗、高渗溶液;渗透现象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三章酸碱平衡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酸碱质子理论;酸、碱、两性物质及共轭酸碱

2、弱电解质的离解平衡、离解平衡常数,溶液pH的计算(

3、缓冲溶液的概念、组成、pH值的计算,缓冲容量及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

二、熟悉缓冲溶液的作用机制

三、了解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学时安排:

理论课10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共轭酸碱、离解平衡常数、缓冲溶液、缓冲容量。

二、主要教学内容

1、酸碱概念的发展,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碱概念,酸碱反应的本质,共轭酸碱的强弱关系。

2、弱电解质的离解平衡、离解平衡常数。

3、水的质子自递作用。

酸碱溶液及其pH;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溶液中pH的基本计算。

4、缓冲溶液的概念、组成、缓冲作用原理;缓冲溶液pH的简化计算(亨德森—哈塞尔巴赫方程式)。

5、缓冲容量及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原电池的原理、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和电池符号的书写。

2、能斯特方程式在计算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方面的应用:

根据电极电位判断物质氧化还原能力的相对强弱;根据电池电动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二、熟悉

1、电极电势的产生及电极的类型。

2、电位法测定溶液pH的原理和方法。

学时安排:

理论课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原电池、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参比电极、指示电极。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原电池与氧化还原反应:

电池的组成、电极表示和电池符号的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2、电极电势的产生,标准氢电极,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和标准电极电势表,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式,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及其计算。

3、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根据电极电势判断电池的正、负极,计算电池电动势;根据电极电势判断物质氧化还原能力的相对强弱;根据电池电动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4、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六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四个量子数的取值、物理意义以及用四个量子数表示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共价键的类型——σ键和π键、杂化轨道理论

二、熟悉

1、价键理论以及配位键。

2、极性键、极性分子、氢键、电负性等概念

三、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分子间力。

学时安排:

理论课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波函数、原子轨道、电子云,量子数、能级、共价键、配位键、极性键、极性分子、氢键。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电子云,原子轨道。

2、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自旋量子数)。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价键理论,共价键的类型——σ键和π键

5、杂化轨道理论

6、配位键、极性键、极性分子、氢键。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命名。

2、配合物的价健理论(dsp2、sp3d2、d2sp3)杂化轨道,内、外轨型配合物。

二、熟悉

1、配位平衡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运算;

2、螯合物的概念及性质

三、了解配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

学时安排:

理论课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配合物、内、外轨型配合物、螯合物。

二、主要教学内容

1、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配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形成条件。

2、配合物的价健理论(举例说明dsp2、sp3d2、d2sp3杂化轨道的形成,内、外轨型配合物)。

3、配位平衡:

配离子的形成和电离平衡,配离子的形成常数(稳定常数),配位平衡的移动(酸度、其他配位剂和沉淀反应对配位平衡的影响)。

4、螯合物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第八章有机化合物概述

目的要求:

掌握学习有机化学部分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学时安排:

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共价键。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的概念。

2、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点和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

3、共价键的性质,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与有机反应类型。

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九章烷烃

目的要求:

一、掌握烷烃的结构、命名及性质。

二、了解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

学时安排:

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Sp3杂化、卤代反应、自由基取代反应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烷烃碳原子的杂化状态及结构特点。

2、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和普通命名法。

3、烷烃的卤代反应及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

第十章烯烃和炔烃

目的要求:

一、掌握烯烃和炔烃的结构、命名和重要的化学性质。

二、了解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

学时安排:

理论课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Sp杂化和Sp2杂化、诱导效应、共轭效应、亲电加成反应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烯烃:

结构特点、命名、化学性质(亲电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诱导效应。

2、炔烃:

结构特点、命名、化学性质(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端炔烃的特殊性质)。

3、二烯烃:

分类和命名;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及共轭效应。

第十一章环烃

目的要求:

一、掌握脂环烃及芳香烃的结构、命名和化学性质。

二、熟悉苯及其同系物的取代定位法则。

学时安排:

理论课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同系物、同分异构、亲电取代反应

二、主要教学内容

1、脂环烃:

命名、结构和化学性质(环烷烃的加成和取代反应)、稳定性。

2、芳香烃:

苯的结构;苯的同系物的异构现象及命名;苯及其同系物的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及取代定位法则);稠环芳烃;环戊烷并氢化菲的骨架式。

第十二章卤代烃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卤代烃的命名及重要的化学性质。

2、不同类型的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活性。

二、了解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学时安排:

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卤代烃的分类与命名。

2、卤代烃的主要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

3、不同类型的卤代烃的结构特点及亲核取代反应活性。

第十三章醇、酚、醚

目的要求:

一、掌握醇和酚的命名、结构及主要化学性质。

二、解醚的结构和命名。

学时安排:

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醇、酚、羟基、

二、主要教学内容

1、醇:

分类、结构和命名;醇的化学性质(羟基被卤素取代、脱水反应、氧化及脱氢、与碱金属的反应和与无机酸的酯化反应)。

2、酚:

分类、结构和命名;酚的化学性质(弱酸性、显色反应及氧化反应)。

3、醚:

醚的结构和命名。

第十四章醛、酮、醌

目的要求:

一、掌握醛酮的命名、结构特点及重要化学性质

二、了解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学时安排:

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亲核加成反应

二、主要教学内容

1、醛、酮的结构和命名;醛、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羰基的加氢还原反应、醛与碱性弱氧化剂的反应)。

2、醌的结构。

第十五章羧酸和取代羧酸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命名及重要的化学性质。

2、羟基酸和酮酸的结构及重要化学性质。

二、熟悉

1、与医学密切相关的重要羧酸。

2、与医学关系密切的主要羟基酸和酮酸。

学时安排:

理论课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酮体、酯化反应、脱羧反应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羧酸:

羧酸的分类和命名;羧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酸性、酯化反应和脱羧反应)。

2、羧酸衍生物: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及命名;羧酸衍生物的三解反应。

3、羟基酸:

羟基酸的结构和命名;醇酸的化学性质;重要的羟基酸。

4、酮酸:

酮酸的结构及命名、化学性质;酮体的概念;重要的酮酸。

第十七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胺的分类、结构和重要的化学性质。

2、尿素的结构和性质。

3、重要杂环化合物的名称和基本结构。

二、了解重要的生物碱。

学时安排:

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酰化剂、酰化反应

二、主要教学内容

1、胺:

胺的分类、结构和重要的化学性质(碱性与成盐、伯仲叔胺与亚硝酸的反应、酰化反应)。

2、酰胺:

酰胺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酸碱性及与HNO2的反应);尿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3、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及其基本结构。

第十八章脂类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油脂的通式皂化反应。

2、掌握卵磷脂和脑磷脂的结构。

3、掌握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二、了解与医学关系密切的甾族化合物。

学时安排:

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皂化值、碘值、酸值、皂化反应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油脂:

油脂的组成、通式和命名;油脂的化学性质;皂化值、碘值和酸值的概念。

2、类脂:

卵磷脂和脑磷脂的结构。

3、甾族化合物:

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重要的甾族化合物。

第十九章糖类

目的要求:

一、掌握单糖、二糖及多糖重要的化学性质。

二、熟悉单糖、二糖及多糖的结构。

三、了解糖类化合物的分类和概念。

学时安排:

理论课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成苷反应

二、主要教学内容

1、单糖:

单糖的结构;单糖的化学性质(氧化、成苷、成酯反应)。

2、低聚糖:

低聚糖的概念;非还原性二糖及还原性二糖的结构特征及化学性质。

3、多糖:

淀粉、糖元和纤维素的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

第二十章氨基酸和蛋白质

目的要求:

一、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命名及化学性质,为蛋白质的学习打基础。

二、了解氨基酸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

学时安排:

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两性电离、等电点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氨基酸的分类及命名和结构。

2、氨基酸的化学性质(两性电离和等电点、脱水生成肽的反应、与茚三酮的反应)。

3、氨基酸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

《医用化学》教学学时数表

序号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其他

合计

1

第一章溶液

6

6

2

第三章酸碱平衡

10

10

3

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6

6

4

第六章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6

6

5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6

6

6

第八章有机化合物概述

2

2

7

第九章烷烃

2

2

8

第十章烯烃和炔烃

4

4

9

第十一章环烃

4

4

10

第十二章卤代烃

2

2

11

第十三章醇和酚

3

3

12

第十四章醛和酮

2

2

13

第十五章羧酸和取代羧酸

4

4

14

第十七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3

3

15

第十八章脂类

2

2

16

第十九章糖类

4

4

17

第二十章氨基酸

2

2

合计

68

68

执笔人:

喻芳(前五章)谢惠定(后十二章)

教研室主任:

二级学院领导审核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