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646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docx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docx

高二生物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2

生物试卷

命题人:

新洲一中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建国以后的一段时间,我国人口数量大幅度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性别比例失调B.计划生育C.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2.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在理想状态下呈“J”型增长

C.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

3.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4.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农田弃耕以后,最早在弃耕的农田上定居的生物是一些多年生杂草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低等

D.任何情况下,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均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

5.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A.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B.人工密植的某种纯乔木林长得细高,利于争光

C.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D.犀牛背上生活着食虫的小鸟

6.A、B两种微藻对磷元素需求较高,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和B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在不同浓度的磷元素下的生长速率曲线。

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为X的环境中,若只考虑磷浓度的影响,那么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能是()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8.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a,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为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为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主要为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能量B.消费者食物中所含的总能量为b

C.分解者的能量可来自于生产者和消费者D.a>b+c

9.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图中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

10.下列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

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B.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家禽、家畜的定时饲喂

C.人工控制粮食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D.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11.以下关于建构人工微型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需要考虑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B.提供的生物应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

C.把人工微型生态系统放在阳光直射环境中即可

D.达到稳定状态的微型生态系统内生物数量也是有变化的

12.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

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13.下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变草原放牧为圈养等,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C.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D.禁止利用生物技术对珍稀动植物进行保护和利用

14.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I而引入捕食者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结果。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蜘蛛引入前,害虫I没有危害作物

B.在A期间,若对害虫I喷洒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C.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食物不足

D.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发生的两个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

15.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16.水田中生活着一种无色草履虫(单细胞动物),以细菌和真菌为食,但常因与绿藻共生而成为绿色草履虫,该草履虫即使没有食物也能依赖共生的绿藻而生存。

现将绿色草履虫和除去绿藻的无色草履虫放在有光而且食物缺乏的条件下培养(实线为绿色草履虫,虚线为无色草履虫),则正确的生长曲线是()

1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实现了物种间的DNA重组B.全过程都在细胞外进行

C.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可能通过对天然基因库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带来不利

18.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DNA序列并进行剪切,不同的限制酶可以对不同的核酸序列进行剪切。

现用E、H、P三种不同的限制酶对一段大小6.2kb的线状DNA进行剪切后,用凝胶电泳分离各核酸片段,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这3种不同的限制酶在此DNA片段上相应切点的位置是        

19.EcoRI和SmaⅠ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但切割后产生的结果不同,其识别序列和切割点(图中箭头处)分别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所有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均由6个核苷酸序列组成

B.SmaⅠ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C.用连接酶连接平末端和黏性末端的连接效率一样

D.细菌细胞内限制酶可以切割外源DNA,防止外源DNA入侵

20.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二、非选择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1.(12分)“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

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方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hm2。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编。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量与田鼠的比例关系为。

(5)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群密度(株/m2)

3

7

15

2

4

9

8

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种群密度为6.5株/m2

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D.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22.(12分)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

请据图分析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

(3)生物甲与已的关系是。

(4)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

(5)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且它们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千克。

23.(16分)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

但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

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据图回答:

 

(1)过程

表示的是采取的方法来获取目的基因。

(2)根据图示分析,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应用限制酶切割质粒,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

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后形成的黏性末端通过原则进行连接。

(3)人的基因之所以能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原因是。

(4)人体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细菌体内成功表达是因为。

写出目的基因导入细菌中表达的过程。

(5)将得到的大肠杆菌B涂布在一个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的,说明已导入了,反之则没有导入。

生物试卷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21(12分)

(1)

(2)

(3)(4)(5)

 

22(12分)

(1)

(2)

(3)

(4)(5)

 

23(12分)

(1)

(2)

(3)

(4)

(5)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子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B

D

B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C

D

B

B

D

D

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21.(12分)

(1)N=Mn/m

(2)144高(3)8/9(32/36)(4)2.5:

1(5)A

22.(12分)

(1)戊甲乙丁(错一个不给分)

(2)丙

(3)捕食和竞争(只写一种关系不给分)

 (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5)3250

23.(16分)

(1)反转录法(人工合成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