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6327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版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教版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教版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教版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教版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教版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docx

《高教版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版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教版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docx

高教版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

《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改版)

儒家的政治思想

一、儒家学派的若干特点

1、儒家创始人是孔子

2、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和荀子

3、儒家特点:

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儒家政治思想本质上是伦理政治;以孔子为师。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

仁、礼学说:

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仁,包含下列含义:

(1)爱人为仁,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说平孔子是从伦理学层面上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2)克己复礼为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

“仁”是指一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主要取决于其个人的道德修养。

(3)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

在家庭内部优良品质体现为孝悌,在家庭外部体现为忠恕,即诚实待人和宽容。

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行为规范

(1)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统治者应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

(2)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指周代的社会制度,很多时候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的礼制。

(3)仁与礼是相辅相成的。

仁是道德境界,礼则是实现这种道德境界的唯一途径。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

3、德治主张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治,把道德的良善作为政治的目的。

道德的良善主要是社会大众道德的善化。

统治者以德治国也是引导民众趋于良善的最有效的途径。

德治包含下列内容:

(1)礼治与正名

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为了球的国家的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制,以此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

礼治主要是统治者的责任,应遵循礼的基本精神(以有两的道德品质为基础的礼让)来治理国家。

礼治的关键在于统治者的道德品质。

礼治主张设计的是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所谓正名也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的位置相符,即“君君,臣臣,父父,字字”

(2)举贤才

选择优秀的德才兼备的人来治理国家。

主张从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中间选拔国家官吏(3)实行平均主义政策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以平均主义的经济政策管理国家的人。

他认为财富不均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孔子主张实行平均主义的政策,主观愿望是尽可能地缩小个体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同时主张实行富民政策,平均的目的也就是让民众能够共同富裕。

(4)愚民政策

孔子认为对于专制国家,愚民政策是最好的政策。

其前提是人与人之间存在智力上的差别。

人的四个等级“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这种思想实质就是由圣明的君主对于愚昧民众的政治统治。

4、孔子的人生哲学

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这是基于对仁与礼的理解。

克己忍让是最高尚的道德和具体体现。

内省修身是达到高尚品质的重要途径。

三、孟子的政治思想

1、身世:

孟子名轲,邹人,师从孔子之孙子思。

晚年著有《孟子》一书。

2、性善论

孟子承认人是世界中独特的一类,良知良能在人们不自觉的过程中表现出来。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仁义礼智四种没得最基本的基础和动力来源。

“四端”中恻隐是核心。

3、仁的放大与人本理性思维路向的强化

孟子将礼的内容移植于仁,仁也就变成了至高无上的伦理和政治原则。

孟子强调一切伦理和政治原则都必须以仁为归依,实际上就是要求它们都必须以弘扬人性为目的,以依顺人性为原则。

4、做人成圣与政治等级

孟子对平等的认识:

承认人性最初形态是平等的;实现仁本质的途径大体是一样的;不论政治身份如何,只要努力去做都可以成为圣人。

5、君主权力合法性的理论

孟子将道德品作为划分人群的标准。

他认为天子必须是“天与人归”,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君主的个人品质。

合法性理论从本质上说是对政权存在的道德合理性的认识,属于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

取得政权的合法途径有三:

变置,其行使前提是现任君主有大过又不纳谏;禅让,前提是君主的儿子不消,失去继承祖业的合法性,前任君主将均为传给外姓圣人;圣人革命,当君主变成“残贼仁义”的“一夫”时,圣人必然会愤然而其从外部摧毁暴君的统治。

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系统的王权合法性理论。

6、仁政和王道

王道就是历史上存在过尧舜等圣人治国的一些制度和方法。

仁政的内容包括:

制民之产,让民众生活无忧;取于民有制。

王道世界最终是一种人人均自觉遵守礼仪规范,努力奉行仁义的社会。

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君主实施仁政的内在动力,为王道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四、荀子的政治思想

1、身世: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赵国人。

著有《荀子》

2、性恶论

(1)荀子认为性的本质是各种“情”的集合体,它对外物的反应表现为“欲”。

性、情或欲从其本身来看似乎无所谓善恶,但在构成社会的角度上看,却完全可以称之为“恶”。

(2)礼的两大功能:

“分物以养体”,礼一方面可以让人对外物的使用有一定的节制,另一方面还因对外物的归属有明确的规定而避免人类之间的争夺;“别”,划分社会等级名分并规定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表现在对物质占有的等级化和社会行为的等级化。

“礼”是人跟动物的根本区别。

3、“化性起伪”---做人与外在权威

(1)孟子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一个人想要成为“人”就必须对自己的先天本性进行改造,这就是“化性起伪”。

“伪“是一种后天学习和磨练而形成的德性。

化性起伪必须依赖礼仪和君师。

(2)“礼”是人跟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决定人类社会存在、构成人的本质内容的基本精神。

“礼“的主要功能就是改造人性。

礼仪和君师都至关重要,创造礼仪和君师的圣人就应该处于社会的中枢地位。

4、君主专制的合理性论述

(1)荀子认为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有两个:

肉体生命的延续;精神对肉体的超越,即做人。

在这两个问题上君主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为了让君主顺利地完成责任,就必须赋予他更尊崇的社会地位和更大的政治权力。

(2)虽然须知所强调的外在权威包括礼法,但对礼法的强调最终仍归结为对君主权力的尊崇上,其理解有如下三点:

从礼法功能上看,礼仪没有主动性,只有在君主运用它的时候,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礼法与君主的关系上看,圣人创造礼法,是礼法的化身;尊君师是礼的核心内容。

(3)一切外在权威最终都要以君主为中枢,君主当然就成为政治和道德的权威,理应“富有天下“而且成为意识形态领袖,充当思想和道德导师。

(4)与孟子一样,荀子认为圣人理所应当具有成王的合法性。

其特点在于为了仁的原则可以对君臣伦理进行不得已的“权”。

孟子强调成王的现实可能性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合法性理论本应具有的道德判断意义,荀子强调从最终能否成王的结果来判断,就将孟子的“得人心者得天下”转化为“得天下者必得人心”,从而使价值判断彻底服从现实政治运作的铁律。

5、人治主义和道义至上论

(1)法的概念在荀子思想中大多数时候指圣王的制度和政策,相当于礼的具体规定和精神体现。

法义指立法的精神和原则。

(2)在化性起伪的过程中教化起决定作用,其前提是君主以身作则,因此荀子是一个人治主义者。

(3)政治问题最终都要被意识形态化,归结为宗教人伦问题。

荀子在政治上坚持道义至上论。

道家的政治思想

一、道家学派的若干特点

1、道家创始人是老子

2、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

道是宇宙的本质,道家把道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通过无为达到无不为的境界。

其基本主张: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3、代表人物:

老子,庄子

二、老子的政治思想

1、身世:

老子,战国人,人称老聃。

著有《老子》一书。

2、老子的道论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明”道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并且独立于物质世界,常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老子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是物质世界产生于精神世界,世界不是统一于物质的,而是统一于精神。

2)道是价值判断的标准。

道可以用于品分自然界万物的良否,也可以用于判断善恶,只有与道的基本精神相符合的状态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3)由道衍生出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却忽略了条件的作用。

3、小国寡民的思想

a)老子的政治思想可以一言概之为“小国寡民”。

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具有下列特征:

国家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器具;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生活十分满足;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b)老子认为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规范、礼仪制度都没有价值。

他之所以把小国寡民作为理想中的社会,根本上取决于他的社会认知意向。

c)老子运用倒退的观念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他认为人类社会不是进化的而是倒退的;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无法避免,仁义道德等伦理原则的产生是人与人之间日趋关系紧张的结果。

老子的思想具有浓重的复古倾向

4、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1)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无为是最高境界,是达到道的境界最直接的途径。

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

他认为无为可以使民众保持质朴良善的品质。

法令则是盗贼产生的原因,利器是国家滋昏的原因。

2)无为政治的内容: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慎征伐。

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反对战争,反对专制国家的横征暴敛。

其实质是通过统治者的无为使民众变得无知无欲,从而有利于专制国家的政治统治。

本质上无为是以扼杀民智为目的,无不为是以牺牲民众的利益为代价。

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归根结底是为了专制主义统治而服务的。

三、庄子的政治思想

1、身世: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

著有《庄子》一书。

其人生哲学的重要特点是消极遁世。

政治上继承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同时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2、庄子的政治理想

a)庄子理想中的社会是“致德之世”。

致德的根本特征是自然。

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也是以自然为原则的,整个世界原初的混沌状态才是至善至美的境界。

b)他认为在理想社会中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否定人类社会生活的群体特征,伦理原则和价值准则也不重要,人无知无欲。

总的来说把原始、蒙昧、与自然为以的状态作为社会理想。

3、庄子政治哲学中的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的突出特点。

主要内容如下:

物无贵贱,庄子认为事物的大小贵贱都是相对的,并不存在判断事物贵贱的绝对标准;无是无非,在社会生活中所谓的是非也是相对的,根本不存在判断是非的绝对标准。

庄子认为人类社会的治与乱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4、庄子的人生观

1)关于人与自然的认识。

庄子把原始的自然状态当作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

自然是其认识人生问题的出发点。

庄子认为人应该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

2)关于人与社会的认识。

否认人类群体生活的价值。

3)关于生与死的认识。

人的生与死是一个自然过程,反对商周以来的厚葬习俗。

4)消极遁世的人生哲学。

把自然作为人的尺度,庄子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十分消极。

庄子认为人处于纷乱的世道最重要的是保全自己的真性,人的天性和物欲尽可能保持和谐的状态。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超脱于世俗的生活之外。

5、庄子的社会批判精神

庄子也是用倒退的观点解释人类社会的历史。

他批判圣人和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

庄子认为圣人乱天下,现实生活中的君主与盗贼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

儒家与墨家所常道的礼仪,兼爱事实上只能是专制国家的政治统治工具。

对于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历史经验庄子同样持否定态度。

墨家的政治思想

一、墨家学派的若干特点

墨家的创始人与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墨子名翟,战国初期鲁国人。

著有《墨子》一书。

墨子的学说注重实用性,政治思想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经济政策上节用、节葬。

墨子的学说很受下层人民的信从。

二、兼爱主张

墨子将战国时期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看作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

墨子认为兼爱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制止社会动乱的根本办法。

这里的兼爱是抽象的爱。

与儒家常道的仁者爱人有许多相同点,但儒家认为爱要有差等,而墨子的兼爱是无差等的,而且墨子的兼爱思想没有真实的社会基础。

三、尚贤主张

墨子特别主张赏贤使能,认为不尚贤是国家失败的根本原因。

赏贤使能思想是其政治学说的精华。

墨子的尚贤主张对于否定旧的世卿世禄制度有一定积极意义。

墨子主张任人唯贤,任人唯能,对于国家官僚队伍也应该优胜劣汰,选用人才应不拘出身,不论贵贱。

四、尚同主张

墨子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的意见不统一。

他主张强权就是真理,专制君主的言行不仅是善恶是非的标准,民众不得保留自己的意见,应以君主为榜样。

墨子主张剥夺人们的行动自由和思想自由。

墨子的尚同思想根源于其相对主义的真理观。

五、非攻主张

从兼爱思想出发,墨子强烈反对战争。

原因如下:

亏人而自利,战争都是以亏人自利为目的的,与偷盗行为一样属不义;战争双方都会杀人;战争影响民众生活,妨碍社会生产发展。

六、节用主张

墨子主张节用,通过节用来解决国家财政用度的不足,从而消灭贫困。

他认为节用是国家积累财富的根本途径。

事实上墨子显然过分夸大了节用的作用。

法家的政治思想

一、法家思想的若干特点

1、法家的含义:

著书定律为法家---章太炎

2、思想特点:

重视法律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3、代表人物:

前期,商鞅、慎到、申不害;后期,韩非。

商鞅重法治,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

韩非是集大成者,创立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

二、慎到的政治理论

1、身世:

慎到,战国时期赵国人。

著有《慎子》《汉书艺文志》。

2、关于权势的作用

慎到认为对于君主专制统治来说权势最为重要。

君主掌握权力才能成为君主。

君主专制统治是必须的,而国家权力也必须是一元的。

君臣关系本质是一种权衡关系,关键在于谁手中有更大的权力。

3、关于君主巩固权势的要领

不尊贤;君主应该通过获得民众的支持以此要挟臣下;君主无为以治臣下,君主必须善用权术驾驭臣下。

三、申不害的术治理论

(1)身世:

申不害,战国初期郑国人。

(2)术的本意是权术。

申不害认为专制君主要用权术来驾驭臣下,因为对君主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群臣。

(3)运用术的要领:

正名责实,君主应该明确群臣各自的职分,只有这样群臣才能勤恳地为君主做事。

正名责实的目的是控制臣下的行为,使臣下恪守自己的职分,不得违背君主的意志,不得有任何主观能动性;示天下以无为,聪明的君主应该任何时候都不露声色,统观全局,洞悉一切。

(4)申不害的术治理论是站在君主的立场上提出的,为君主专制政治服务的政治理论,其主观目的是维护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一切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

四、商鞅的法治理论

1、身世:

商鞅又名公孙鞅、卫鞅,战国时期魏国人。

战国时期第一个从经济方面认识人性的思想家。

2、商鞅变法主要内容:

奖励告奸,奖励耕战,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废除井田制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

3、商鞅的历史观:

(1)商鞅认识到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内部,每个时代的社会制度都有其内在矛盾;

(2)商鞅正确认识到历史上的每个时代都具有其政治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决定于当时的历史条件;(3)历史是不断进化的过程,商鞅充分认识到现实社会的出路不在于法古,而在于变法更礼。

4、商鞅的人性论:

商鞅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的,表现在人的生存欲望和生存需求。

因此每一个人在利弊之间都要趋利避害;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形成的;人性好利政治上追求爵禄,经济上追求田宅。

5、商鞅的法治理论

商鞅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主张实行法治。

A.法治的原因:

法律能够定分;法律能够胜民,即起到约束民众行为的作用;法律是实行富国强兵政策的保证,商鞅认为专制国家设法立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民众服从于专制国家的需要。

B.法治的原则:

刑无等级,就是在执行法律过程中除君主之外任何人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法律必须为全体臣民所共守;明法利民,即公布法律条文,使法律为全体臣民知晓;轻罪重罚,以使民众对法律产生畏惧。

C.法治理论的局限:

商鞅的法治理论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专制君主在法律制裁范围之外;商鞅片面强调法胜民则国治;刑于将过,刑于未然导致法治过程带有很大随意性。

6、商鞅的耕战思想

A.法家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商鞅认为国家的强盛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而耕战则是综合国力的象征。

处理好耕战,国家即可富强。

B.耕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耕可养战,农业生产的发展可以使国家富强,为战争提供物质条件,培养战士;农业生产与战争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统治者应运用法律工具把农民驱使道耕战的轨道上来。

五、韩非的政治思想

1、身世:

战国末期韩国人,著有《说难》《孤愤》《韩非子》

2、非道德主义政治思想及其来源

来源:

商鞅(国家之间是实力的竞争,道德是当权者意志的体现)→申不害(讲究权术,对道德嗤之以鼻)→韩非(非道德主义政治思想)

内容:

韩非的这一思想是基于对人性的现实主义思考,人们行为最根本的驱动力是利益,而不是道德。

人类的需求和物质供给之间的矛盾是造成人类历史运动的基本原因。

政治就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活动,必须服从于现实需要,而不能以道德原则为出发点。

3、君利中心论

韩非认为君主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必须从根本上剥夺臣民的利益,把他们作为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

聪明的君主应该明确自己利益所在,明确获得利益的可靠保证是权力和实力。

4、“利出一孔”与势治

a)所谓“利出一孔”源自《商君书》中率先主张君主应该实现对社会的一元化控制,最终造成臣民如想满足其好利本性,除为君主服务之外别无他途。

韩非认为好利是人的本性,君主掌握天下财富并控制国家机器,完全可以以财富为诱饵利用臣民追逐利益的本性使之为己所用。

b)韩非认为国家体制早就了臣民臣服于君主的时势。

君主掌握国家财富的支配权和国家机器,具有自然之势加上人为之势才是真正的势治

5、法治与术治

a)韩非主张尚法不尚贤,制定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才是治国之根本。

早就绝对有利于君主的人为之势是韩非法治的根本目的。

应法治与术治结合。

法强调的是制度,要让臣民一丝不苟地遵守;术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运用中的技巧,决不能让别人摸到痕迹。

b)术的内容:

神秘之术、决策之术、御臣之术、抑制重臣之术(控制分封;大臣不能掌握兵权;禁止大臣结党营私;赏罚权不能让大臣掌握;人权不能给大臣;财权不能给大臣;暗杀德高望重的大臣)

c)法治和术治的实施目的都是为了造成臣子对君主的绝对依附关系,并由此维护君主利益。

李斯的政治思想

一、废分封、置郡县的政治主张

秦统一中国后,当时社会存在两种政治体制:

分封制与郡县制。

A.以博士淳于越为代表主张分封制,理由如下:

分封制度有利于中央政府对边远地区的统治;事不师古不能长久;分封子弟以为枝辅。

B.李斯进行尖锐反驳:

理论上,李斯认为每个时代的政治制度都是每个时代社会政治条件决定的,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分封制是三代旧法,认为“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事实上,分封同姓子弟不足以恃为屏藩;制度上,李斯认为对于维护中央集权来说郡县制远较分封制优越。

二、“别黑白而定一尊”的文化专制主张

李斯是个专制主义者,主张以法治国,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制度,一切于君主专制不利的思想、言论都该取缔。

其文化专制思想的理由:

诸生学古而非今,不利于统治,容易惑乱百姓;李斯认为禁私学是“别黑白而定一尊”的需要;李斯认为私学的存在有碍于法令的贯彻执行。

除此之外李斯还提出禁绝私学的具体措施(焚书坑儒),主张用严峻的刑罚去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

三、尊君抑臣的督责之术

督责之术主张君主用权术统治臣民。

督责就是先秦法家之“术”的实际运用。

能否督责是贤主与昏君的差别所在。

其要点如下:

君主要放纵,为所欲为;严刑苛法(先秦法家轻罪重刑的翻版,但前者试图以此达到富国强兵,李斯的目的是使君主安逸);独断,督责之术的前提是善用权势,善用权势的关键就在于独断。

评价:

极端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君主为中心,强调御臣之术,必将演化为残暴的统治。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

董仲舒,广川人,汉景帝时为博士。

著有《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所处时代正值西汉王朝正值、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全盛时期。

一、以“大一统”为核心的专制主义理论

A.大一统是春秋时期公羊家的思想范畴,董仲舒对该理论进行深入阐发,认为一是万物的本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

此处的一并非对立中的统一,而是绝对的统一。

B.大一统思想的表现:

在政治上,实现绝对的君主专制统治,臣下以一为原则效忠君主,一切以君主为重,一切服从君主;在思想文化领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运用专制主义的政治权力来统一、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和意志。

政治上的专制需要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专制为辅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是用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统一人们的思想和意志,使统治者能够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保持一统,呗统治者也能在思想上有所遵从。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自秦依赖思想文化领域的专制主义统治发展道了新的阶段,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儒家思想确立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地位。

但其消极作用更大:

根本上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长期停留在解释传统儒家的思想学说水平上,其结果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没有发生过质的变革,中国古代社会也相应缺少了社会变革的文化动力。

二、以“天人合一”论证天子受命于天

A.董仲舒继承了孟子的思想,认为天和人是一体的,即“天人一也”。

B.天人合一,逻辑顺序上天为一,人是第二性的,人只是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是天的附属物。

董仲舒将先秦时期的君权神授的政治观念发展为系统的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

C.天子受命于天,君权来自天意。

董仲舒阐发此种观点目的如下:

说明君权的至上性。

名义尊天,实则尊君。

其核心是强调人民无条件滴服从君主意志;限制君主权力,君主必须尊天,君主敬天和臣民敬父同出一理。

这一理论本质上适应了西汉中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

D.董仲舒进一步阐发灾异遣告之说的目的是好的,试图通过对灾异的推论,促使专制君主能够修明政治,但限制现实的政治权力寄托于一种虚幻、不存在的超自然力量在现实上是行不通的。

三、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学说

儒家思想对伦理道德关系非常重视。

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修正,进而提出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学说。

1)董仲舒讨论了伦理道德的起源问题。

他认为人类社会需要伦理道德准则是源于天意。

2)对“三纲五常”的解释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指人在处理人伦关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准则,包括:

仁、义、礼、智、信。

“仁、义”是关键,是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其他三常的基础。

仁、义的本质上仍是人的修身问题。

“仁”的侧重点是人们逆来顺受,无心无欲做一个专制制度下的顺民,这充分体现了其思想学说服务于君主专制制度的特征。

“智”即智慧,是人由以达到仁的境界的前提和条件。

四、重教化、正法度的德治主张

在治理国家方面,董仲舒承袭了孔子的德治主张。

坚决反对以法治国。

并且董仲舒认为德治不仅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根本原则,而且出于天意。

德治包含教化和刑罚两部分.教化就是防止人民犯罪,其作用是防患于未然;法度和威严的作用在于稳定社会政治等级制度,抵制民众的欲望。

五、限民名田、栽抑兼并的经济主张

在经济方面,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栽抑兼并的经济主张。

其主导思想是效法古代井田制的做法,限制豪民占有土地的数量,限制土地兼并的发展从而使广大农民都能生活在一样的生活水平上。

其主观愿望是希望通过这些策略达到巩固专制统治的目的,但却忽略了私有制条件下,个体农民贫富分化的历史趋向。

其结果极大影响了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展变化的速度。

韩愈的政治思想

一、排佛树儒的道统学说

1、前朝排佛的主张:

裁抑佛教以维护正统的儒学礼教;毁寺院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2、韩愈的排佛主张:

认为基于传统的华夷之别,佛教不合于中国习俗和先王传统;通过对历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