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与感悟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62886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心得与感悟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读书心得与感悟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读书心得与感悟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读书心得与感悟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读书心得与感悟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书心得与感悟范文.docx

《读书心得与感悟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心得与感悟范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书心得与感悟范文.docx

读书心得与感悟范文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_读书心得与感悟范文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

(一)

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光荣与梦想》以历史的角度对美国从1932罢工潮的“补偿金大军”至1972年水及其余波的这40年的国家、社会乃至个人进行了详尽的描写。

从罢工潮到呼拉圈风靡美国、从参与二战到可口可乐在西方世界的兴衰、从冷战到猫王、梦露们的崭露头角,引领风尚,在作者的嬉笑怒骂之间,我们仿佛经历了一次遥远的穿越,在美国探索、改革、前行的路上,感受着星条旗下属于他们的荣光,在与梦想相依相偎。

从1932至1972年,在这短短40年间,我们不得不惊讶,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度走过了多么传奇性的40年。

即便是此时此刻,这40年的喧哗、狂热、幽默、恐惧与彷徨都还余澜未了——即便是此刻,美国依然正准备着水的40周年反思。

同样,今朝此刻,当代人同样普遍认为,当下成为了对罢工潮、朝鲜战争等等大事反思的契机。

在反思了种种国家、社会层面的大事之后,纵览这载着光荣与梦想的40年,我们得以略窥那始终高高飘扬着的漫漫美国梦,以及美国人追梦的身影。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步伐急剧扩大的时代。

而美国梦,也正在此时不断地发芽,生长。

正如作者所说,这个时代,“英国人昂首阔步,仿佛他们就是世界的主人;而美国人自由散漫,似乎毫不在乎地球谁属”。

然而,在看似潇洒的身影背后,却是凤凰涅盘般的不懈的追寻。

而支撑起这高歌猛进的传奇时代的,正是那一如既往的美国梦。

是的,太阳不用证明它明天会升起,可为了表达它对大地的爱,却总在嘴上挂满了星星。

怀着这个梦,美国人将对民主、平等、和平、科学乃至光荣与梦想的渴望内化至心底,化作令世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幕永恒。

从埃莉诺那“总统夫人”光环之下毫不褪色的慈善形象,到默罗站在伦敦电视塔上直面马耳他十字的勇敢背影,再到斯波克即使被侮辱为“流浪汉”也依然坚决反战的执着背影,美国人的特立独行为20世纪的人类历史抹上了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充满未知的年代里,人们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且这只与他自己而不是他的先辈的所为有关。

只要愿意冒险,愿意创新,愿意思考,自己的价值终有被承认的一刻。

而对自由的思考,对真理的渴求,让每个人不惮于口说我心,更无惧于外部世界的种种困难,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尽力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

这一切,都是美国梦的见证。

当然,在火与钢碰撞的火花背后,同样也有不可免的黑暗与阴影。

正如南北战争的双方信仰着同一个上帝,某些人对“美国梦”的歪曲和误解也有可能导致逆流的出现。

就在罢工潮时,面对着“补偿金大军”的麦克阿瑟曾说过:

“如果谁说笔杆子比枪杆子更犀利的话,那他肯定没遭遇过自动武器”,小乔治巴顿在这个时候也曾用剑鞘击伤了救命恩人的头部,矛盾剧烈运动时,像麦卡锡那样的政客们无视了常人的悲欢,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一切,让人们的心中留下了阴影。

更遑论二战后那“猜疑的年代”,冷战时的勾心斗角,不顾常识的力量,执意地阶级斗争,执意地争夺利益,给全人类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然而,我们应当明白,这并不值得后悔,毕竟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经历的曲折。

关键就在于,我们也要清楚,因为美国梦,因为美国梦所倡导的精神,星条旗下的社会具有了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从大萧条时的《社会保障法》、柏林危机时西柏林上空的雄鹰到后来护卫黑人上学上班的军队,这些不和谐的音符被人们一一关注、消除。

于是,岁月流转,时过境迁,美国社会的进步从未停止,美国的国家综合实力也因而从未离开过真正的巅峰。

何为美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也许,这本书就给了我们最佳的答案:

光荣来自于伟大的传统,梦想源于对自由的渴求。

怀着美国梦,他们不仅瞻仰着先贤们竭力维护自由民主的身影,也尊重由内心散发出来的不可遏止的良知和灵感。

在新时代、新天地之下,美国人日益奋发,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可以说:

这梦想,不休不止。

纵览全书,我们看见了那坎坷途上的心怀漫漫美国梦人儿,也看见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为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以史为鉴,也许我们能在对大洋彼岸国度的反思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光荣之路,书写属于自己的现时梦想与未来荣光。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

(二)

在我几年前读西方人的新闻时,哪怕经历了翻译可能带来的失真,仍觉得它与国内的新闻有很大不同。

国内的新闻总是平铺直叙的叙述一个新闻事件,而西方新闻往往在保持客观性的同时,综合运用各类表现手法使得新闻有趣,充满了可读性,其中如经常的夸张、比喻等手法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新闻表达的内容。

近几年,国内的新闻也变的有趣起来,比如当时我读到《经济观察报》的主笔许知远的文章,特别长篇专题文章时就明显感觉了一种西方新闻的味道。

后来,我知道了,中国新一代新闻人很多都受到了一位美国记者、作家的影响,他叫威廉。

曼彻斯特,而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那本横跨1932年到1972年四十年美国历史的名作《光荣与梦想》。

终于,每天下班回去,翻看一个小时,慢慢的看完了这本大部头,领略了四十年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虽然这部作品很厚实,但是阅读的体验并不艰深或是沉闷,如果真是这样,想必本书的写作方式也不会被这么多记者模仿了。

尽管这部书从多角度表现了整个美国社会那段时期的社会生活,但是也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美国总统,从胡佛直到尼克松,中间有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这几位美国总统也经历着美国历史上一个动荡巨变的时代。

尽管美国政治相对更加大众化一些,但是毕竟站在舞台前端的总是那些风雨人物,所以以美国总统的更迭阐述美国政策的更迭,进而表现社会风气的变化,无疑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成功的写作策略。

本书还有一大特点,便是把美国社会放在当时整个世界的背景下看待,所以,每一章的最后总会有一段同时期世界的局势阐述,与美国历史对比,制造一种“风起云涌”的效果,很有感染力。

而本书最具煽情-色彩,也是被中国记者们吸收的手法便是,在一个时间段上,说说后来的风云人物当时的情况,如还只有N岁,如还在某某学校念书,如还在干着某某显得不那么“风云”的小事。

如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就是本曼彻斯特痕迹浓重的作品,当然,这里不是想抹杀《激荡三十年》的出色之处,毕竟,写这种时代大背景下的作品,《光荣与梦想》确实是很好的参考和框架。

在曼彻斯特笔下的四十年美国史确实可以称得上波澜壮阔,以大萧条时期的惨境和“补偿金大军”事件开始,在那个“山穷水颈的夏天,胡佛成了美国历史上一个不太光彩的总统,而充满传奇色彩的罗斯福着开始了他的时代。

接下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似乎只有珍珠港事件让美国人对这场战争有着刻骨铭心的伤痛,而接下来尽管有大量美国青年战死沙场,但是美国却着实获得了现实的战争红利,而杜鲁门正是幸运的接过了这份红利,但是也“不幸”的接过了罗斯福光辉的时期给他留下的阴影。

在书中描述着杜鲁门刚上台时,人们对他的猜疑和他对人们常常拿他与罗斯福比较的恼火,不过他坚持了下来,还开启了冷战时代,而国内,臭名昭着的麦卡锡也开始了美国内政的黑暗年代,另一名“反供斗士”尼克松似乎是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却显得没麦卡锡那么强硬。

艾森豪威尔结束了民-主党对白宫的长期“占领”,同时带领美国进入一个“全速而稳健地进行”的时期,那段时期,美苏两国在太空的竞争开始,书中对当苏联在初期处于领先地位时,国内各式各样的反应有着生动的描绘。

接下来,美国历史另一位传奇总统,肯尼迪上台,在我看来他的传奇并不在于他后来的被暗杀,而在于他在任的时期确实是段动荡而洋溢激-情的时期。

“猪湾事件”,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给我更深印象的是肯尼迪对黑人运动的坚定支持,那场出动军队护送黑人学生入学的场景足以和马丁。

路德。

金的《我有个梦想》的演讲场景相媲美。

约翰逊在肯尼迪上台后的处境和杜鲁门颇为相象,在这段历史中,约翰逊似乎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总统,似乎也只有在如“肯尼迪遇刺,约翰逊接任总统”这样的叙述中出现他的名字。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对约翰逊有更多的了解。

终于,尼克松登场,据说很多人都想不到中美建交会在这个昔日的“反供斗士”任上实现,而这也正反映了政治的多变性和现实性。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三)

《光荣与梦想》是一套四部组成,描写美国1932年-1972年四十年间社会最动荡时期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纵览这四十年间,经历了二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民权运动等历史性重大事件,随着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一位位政坛风云人物闪亮登场又嫣然远去,历史仿佛一个巨大的滚轮,不断向前飞速前进。

时代的节奏如此之快,每一代美国公民,每一位政坛领袖,每一次游行与运动,都包含着弱小个体的心中怀揣的小小梦想。

他们或许偏激,狭隘,自私;或许过于理想化,或许茫目摇摆,但小小的梦想与光荣的使命感让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大浪潮下翻腾,这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年代。

惨烈的太平洋战争奠定了美国在世界的主导地位,以血和泪交织的黑人民权运动改变了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泥潭中越陷越深的越南战争牺牲了上万的美国大兵,从原子弹的诞生到氢弹的诞生,核武器的不断升级在预示着国力强盛的同时又为无辜的平民带来了残忍的核污染核辐射以及无穷的后患。

如果说历史是场轮回,那么我们就是这无数轮回中最微不足道的渺小个体。

但个体的思想,愿望,行动的力量不断汇聚爆发,又带来了历史的新篇章。

和平共处或许是人类的永恒话题,因为只要有国界种族的划分,有资源能源的争夺,有人性的贪婪就永远有战争存在。

然而每一次战争,又会被一股更强大的渴望和平的力量湮没,在这充满梦想与渴望荣光的时代,正义和平是永远的主旋律!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四)

初次听到《光荣与梦想》这本书,是在罗振宇的节目"罗辑思维"中听到的。

拿罗振宇的话说,这本书就是他们的镇店之宝。

最近闲来无事,看了这本书,颇感有趣。

这次调了其中几个片段,来谈一下我的收获。

众所周知,在战争期间物资供应紧张,所以美国人在这段时间里也实行了配给制。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小故事,让我来看一下吧。

人们在实行配给制的过程中对糖、黄油、肉、香烟这些东西短缺尚可以忍受,毕竟战场上的部队和大量的人民需要这些东西。

但是假发、割草机、纸张、尿杯、龙虾叉这些东西短缺却是大惑不解,这难道也是前线需要的战略物资吗?

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的人民对这种奇怪的现象大惑不解,以为其中可能是存在大量内部交易、腐败等行为。

好来才知道真实的原因——原来是平时生产这些小东西的工厂多数情况下都在为战争机器服务,所以战时不会生产像游船、龙虾叉一类的东西。

这里插一句,从这个细微之处我们就能感受到当时美国国力的雄厚、科技的发达。

一些平时生产边角料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竟可以满足军队苛刻的要求这是多么的令人不可思议。

从这也可看出美国民间技术力量储备的雄厚。

不知那些动辄就说中国赶超美国的人怎么看这个现象?

不要忘了这还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

一个国家的国力无时无刻不在细微之处中体现。

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国来说,宏大叙事已经够多的了,我们也需要一些精致的小玩意儿来展示我们自己。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

"那些小东西的库存呢?

库存也应该会被清理的啊。

其实这里真正的原因则是全国性的大动员必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

例如当时全美91%的人口,也就是1.22亿,都需要发放"糖配给证",不能指望发放过程中不出任何的纰漏,错误是难免会发生的。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洛杉矶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当地记者菲尔顿立刻赶到案发现场,确定受害者已经死亡,他就立刻前往受害者的住处。

不过,他可不是为了去查找真相的。

他一到地方,气喘吁吁地问房东:

"能不能把死者的房间租给我?

"房东摇摇头说:

"我已经租给刚才过来的警察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物资调配有多混乱。

从上面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计划经济是多么的不靠谱。

一个系统越复杂,越不能依靠简单的计划行事。

所以中国目前进行的经济市场化改革是绝对不会倒退的,市场化是一条必然的道路。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五)

关于历史,我们能说的实在是太多了。

就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历史?

就足够写无数本皇皇巨著,发表无数篇大小论文。

即便如此,这个问题至今还是很难说有任何的定论。

就我本人而言,对历史的喜爱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可惜的是,我没有接受过历史学的专业训练,在历史理论方面几乎就是一片空白。

最近一两年里,通过读书,我从钱穆、黄仁宇、余英时还有赫伯特·巴特菲尔德等人的著作中了解到这方面的一些只言片语。

因此,对于这篇读书笔记,心里一直都忐忑不安、不敢下笔。

可是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读《光荣与梦想》时的一些想法渐渐开始淡忘了、模糊了。

心里终于着急起来,不管是思想还是谬论,还是赶紧写下来吧,反正也不拿去发表。

对于《光荣与梦想》这本书,套用一句俗话,可谓"如雷贯耳、闻名已久"了。

我看书一向比较挑剔(主要是怕浪费时间),往往只读那些评价普遍很高、或已得到时间证明的书。

读之前也一直担心《光荣与梦想》会不会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直到自己辗转买到这本厚达1000页的大部头,开始认认真真读的时候,才发现这是一本多么出色、多么精彩的历史著作。

作者威廉·曼切斯特用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广博的涉历,通过引证各种原始材料――谈话、评论、报道、甚至流言蜚语等等,展示了从1932年至1972年这40年期间美国社会各阶层、各方面演变的历史长卷。

《光荣与梦想》带给读者的不是乏味的流水帐、也不是片面的褒贬、更不是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说教。

《光荣与梦想》尽管拥有一个冠冕堂皇的书名,但是它的内容却大都关乎芸芸众生的普通生活。

尽管政治和政治人物不可避免地成为无数史书的主要部分,但是我始终认为社会本身才是本书关注的焦点。

《光荣与梦想》通过对这40年间美国社会起起落落的描述,包括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相当忠实地把一个"原生态"的美国展现在我们面前。

由于所处教育环境的影响,一直以来我们或被动或主动地读过很多批判美国和资本主义的书和文章。

这些书大都叙述简单粗暴、结论武断、批判色彩过于明显,等我们慢慢从多个渠道了解到"真象"后,立即就会对这种教育和书籍产生极大的反感。

我自己就发誓再也不读这种书,坚决不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些垃圾上面。

现在想来,我们的历史教育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在时间面前,没有任何金科玉律是可以保证万世不变的。

与其用那些预设目的的片面材料,还不如读读这本美国人的现身说法,效果反而会更好。

《光荣与梦想》主要讲的也是美国的失败和问题,而不是美国的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优越,这也是符合美国记者的一贯风格。

《光荣与梦想》依靠大量原始历史资料、通过平实的叙述来讲述某个特定时代的美国及其社会。

通过读这本书,我想我们对美国及美国人的看法将更趋于理性和平实。

我们至少可以感觉到:

美国既不是天堂更不是地狱,美国其实跟我们自己国家一样,有丑陋的一面,也有可爱的一面;美国人不是天使更不是魔鬼,他们中有坏人也有好人,大部分人和我们一样,为了能够生活得更好而努力拼搏。

我们从许多研究型的书籍里也能够读到对美国及其民族性格的剖析和归纳。

那些抽象的概括虽然不能说错,但也很难百分之一百正确,介乎一种"似是而非"的层面。

读过本书,我们可以以一种平视的角度,从我们自身的生活和情感出发,来看待美国和美国人。

当然,《光荣与梦想》也不可能穷尽那段时期美国的所有事情,以及美国社会的每个角落。

所谓的全面,在书写历史时永远都是相对而言的,特别是一部国家史和社会史,它往往只能选取期间典型的,能够从中看出历史演变、社会变迁脉络或趋势的那些事件。

同样,所谓的客观,对于历史来说也永远是个相对的概念。

任何一个历史学家、或者写历史的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带上自己的爱憎。

同时,记述历史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讲述一件事,它必然包含许多其他的目的在里面,比如我们经常说的"以史为鉴".《光荣与梦想》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作品,但是对于我国现在陷入低潮的历史学来说,这本书至少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可供借鉴"的机会。

我国历史学的衰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其实衰微的不仅仅是历史学,包括文学、美学、哲学、政治学等社会学科都遭到前所未有的冷遇。

只有经济学一枝独秀,但近年来也饱受诟病。

其中的关键原因是在国家和社会急速转型的大背景下,这些本身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学科一时间跟不上社会变迁的步伐,满足不了人们已经改变的胃口和社会大众的需要。

由于国家教育体制、科研体制的惯性、以及我们国家本身问题的复杂性,要解决这些"滞后"问题绝非一日之功。

然而危机的另一面其实就是机遇,有了"大落"方有"大起".就历史学来说,今天我们至少已经看到一丝曙光的出现。

这一缕光明来自于我们从西方学者(包括华裔历史学者)那里借来的火种,重新点燃了那堆余烬,让它重新焕发千年的辉煌和骄傲。

要说我们的历史学,本不该是这样的,更不能摊上"先天失调"毛病。

全世界各大文明体系中,中国人的历史观念最强。

中国的历史资料也最丰富。

除了人所共知的《二十五史》外,还有其他汗牛充栋般的史籍、野史、传记、笔记等等。

甚至祖先祭祀时使用的那些骨骼、龟甲都雕刻着一个遥远时代的历史。

这些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是我们追溯史迹、缅怀先人的精神寄托,更是我们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想想可怜的印度人吧!

他们虽然名列"四大文明"之一,却因为不重视文字相传,现在只有靠《大唐西域记》这样的中国典籍了解自己的历史。

相比之下,中国人简直是太幸福太幸运了。

近现代中国史学的衰微缘于"五四"以来对中国传统的极端反动。

这些盲目否定历史和传统的运动最终摧毁了传统史学(包括其精神和文本)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也割断了它流传的脉络,使那些优秀的传统由于被抛弃的时间过长而逐渐被人遗忘。

近代以来,我们的历史学一概以西方为标准、以西方比附东方、言必称希腊,完全忽视了中西方大相径庭的发展路径和特色。

建国以后,更是一切唯马列主义为马首是瞻。

马克思列宁主义中那些缘于西方(俄国)历史的原则、标准、判断,成为裁断我们历史"剪刀":

这一段是原始社会,这一段是封建社会;这是进步的农民起义,这是反动的封建统治;这是先进的生产力,这是腐朽的封建上层建筑,如此等等。

这种变相"全盘西化"的结果就是割断了我们的历史传统、肢解了我们历史的整体、混淆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将史学片面化和意识形态化,从而使我国史学走入一条死胡同,深陷困境而难以自拔。

我国传统史学并非没有缺陷可言。

建国以来的史学研究也并非一无所成。

但是,当我们把眼光放长远来看,以官修史学为主轴、以儒家思想为基本治史原则的传统史学确实面临着一个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转型的大问题。

遗憾的是,建国后的"马克思化"并没有为史学转型带来多少积极的成就和经验。

传统史学一向被人贬为"王朝的家谱",而马克思化的史学也没有走向大众、反而成为宣传的工具和政治的玩物。

其结果是导致史学在改革时代急速边缘化和国民历史素质的降低。

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玩笑――世界上历史材料最丰富、历史传统最悠久、历史关切最深厚的民族竟然陷入无史可读、无史可治的境况。

我国史学的转机始于新世纪。

掀起这次史学革新帷幕的是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为代表的海外华裔史学著作在国内的流行。

《万历十五年》在国内的成功是空前的、带来的影响也是开天辟地式的。

随后,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一大批相似的作品、掀起了新一波的史学热。

到后来,就有了易中天的"超男"现象。

《万历十五年》之所以流行,学者们可以得出无数条原因。

但是作为普通的读者,《万历十五年》给我们的感觉就像一阵清风吹来,让我们体会到一种不同的阅读享受。

原来历史是可以这么写的?

这是我读完《万历十五年》后最大的感慨。

有了《万历十五年》的铺垫,再去读《光荣与梦想》,那种强烈的冲击感已经削弱了很多。

和《万历十五年》一样,《光荣与梦想》对于我们中国读者和治史者而言也是一种崭新体验和可能选择。

目前国内繁荣的史学热背后,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西方史学著作的影响。

这也许暗示着一个新的方向。

不过表面的繁荣无法掩盖内心的苍白和空虚,仅仅靠西方的影响是不够,必须把这种影响内化为我们自己精神的一部分,和自己的传统融合在一起,以西方唤醒东方,以东方整合西方,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坚实的、长久的道路来。

中国史学的未来必须构建更加坚实的理论和心理基础,必须融合传统史学和西方史学的精华,从而开辟一条新路。

这条路需要许许多多人的努力,包括学者乃至我们这些普通读者;这条路还需要时间和试验,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但是,只有走上这条路才能够让史学真正回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