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761842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docx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板块三 专题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docx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板块三专题十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专题限时集训(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限时:

40分钟)

(对应学生用书第143页)

一、选择题

1.(2017·怀化市高三二模)内环境的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

B.组织液中部分物质会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

C.机体严重失水,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增加

D.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D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增加导致其渗透压升高,出现组织水肿,A项正确;组织液可进入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中,B项正确;机体严重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C项正确;葡萄糖只能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不能在内环境中氧化分解,D项错误。

]

2.(2017·南昌一中等三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B.下丘脑对人体水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血糖稳定都有调节作用

C.受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

D.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识别抗原、分裂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D [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受到刺激后分泌淋巴因子,在细胞免疫中受到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识别抗原。

]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组织细胞内的K+浓度与组织液的最接近

B.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而血糖浓度和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C.受到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

D.马拉松运动时,内环境含水量、抗利尿激素和尿液排出量均减少

B [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新陈代谢增强,机体产热增加,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此时血糖浓度也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

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因此组织细胞内K+的浓度大于组织液的K+浓度,A错误;受到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杀灭抗原,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方式,而不是内环境稳态失调,C错误;马拉松运动中,运动员出汗增多,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尿液的排出量减少,D错误。

]

4.反馈调节有助于生物的平衡稳定,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神经调节中不存在反馈调节

B.人体激素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

C.高等动物渗透压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

D.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维持依赖于反馈调节

A [反馈调节普遍存在于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中存在反馈调节,A错误;人体激素调节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和血糖调节中都存在反馈调节,B正确;当高等动物的渗透压发生改变时,机体通过相关调节,使渗透压恢复正常状态,该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C正确;生态系统稳定性调节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正确。

]

5.(2016·江苏高考)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

92624043】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A项错误;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液无法排出,但不影响胰岛素的排出,激素是弥散到体液中的,B项错误;血糖水平的高低能直接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C项正确;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机理可能是抗体把自身的胰岛B细胞当做抗原进行攻击,使胰岛B细胞受损,数量减少,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低,血糖浓度高,D项错误。

]

6.(2017·武汉市高三调研)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不自主颤抖、面色苍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自主颤抖是受大脑皮层调控的结果

B.面色苍白与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有关

C.该过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增加

D.该过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增加

A [不自主颤抖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部位,A项错误;面色苍白是为了减少散热,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导致的,B项正确;遇到寒冷刺激,为促进产热,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增加,从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代谢加快,C项正确;该过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增加,从而促使血糖浓度升高,D项正确。

]

7.寨卡病毒病是通过伊蚊传播的一种疾病。

如图表示寨卡病毒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过程(ⅠⅣ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疾病传播途径为媒介物传播

B.该病毒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

C.Ⅲ为记忆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D.Ⅳ的化学本质是多糖

C [塞卡病毒病是通过伊蚊传播即病媒传播的一种疾病,A项错误;Ⅱ为浆细胞,该病毒不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B项错误;Ⅲ为记忆B细胞,再次遇到塞卡病毒时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项正确;Ⅳ为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项错误。

]

8.(2017·青岛市高三二模)研究发现,人体内一类调节性T细胞能表达出转录调节因子。

其中FOXP3可以调控其他多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OXP3可能在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B.FOXP3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调

C.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导致癌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

D.FOXP3基因只存在于调节性T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中

D [由题干信息可知,FOXP3为一种转录调节因子,因此FOXP3可能在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发挥作用,A项正确;又因为FOXP3可以调控其他多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其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调,B项正确;效应T细胞导致癌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C项正确;FOXP3基因存在于机体的所有细胞中,D项错误。

]

二、非选择题

9.(2017·吉林大学附中高三模拟)航天员进入太空后机体会产生多种失重效应,请分析回答:

(1)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于地面的环境,有利于航天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______。

(2)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现象。

(3)经专业训练的航天员可通过位于________的神经中枢调节,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减轻体位翻转症状。

(4)失重会引起T淋巴细胞减少,导致由它增殖分化产生的_______减少;同时,由于淋巴因子的产生减少,导致________分泌的抗体也减少,人体免疫力下降。

【解析】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长期失重状态下,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最终导致其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现象,这说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弱,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从而引起多尿。

(3)小脑内有维持躯体平衡的中枢。

(4)T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在体液免疫中,浆细胞具有分泌抗体的作用。

【答案】 

(1)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抑制 (3)小脑 (4)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 浆细胞

10.(2017·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三模)处于生长活跃期的人,当血糖降低时会刺激下丘脑释放生长激素释放激素,使垂体释放生长激素(hGH),hGH作用于肝细胞使血糖升高,为快速生长的细胞提供糖分;血糖过高时会反馈给下丘脑,使垂体减少hGH分泌。

请回答:

(1)hGH通过肝细胞中__________过程使血糖升高,而快速生长的细胞主要通过____________过程使血糖被利用。

(2)hGH与胰岛素有________(填“拮抗”或“协同”)作用;两者发挥作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3)若现有处于生长活跃期的甲(正常)、乙(胰岛B细胞受损)、丙(胰岛素瘤性低血糖,因胰岛素分泌过多)三人,在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者hGH分泌量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hGH作用于肝细胞使血糖升高,由此可推得,hGH在调节血糖方面的生理功能是促进糖原的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血糖的一个重要去向是通过细胞呼吸被氧化分解,被组织细胞利用。

(2)hGH有升高血糖作用,而胰岛素降低血糖,因此二者在调节血糖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激素发挥作用的特点有①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②作用途径为需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④微量和高效。

(3)丙为胰岛素瘤性低血糖,即胰岛素分泌过多,乙的胰岛B细胞受损,即胰岛素分泌不足,甲的胰岛素分泌正常,结合hGH具有升血糖的作用可知,三人在一次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者hGH分泌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丙>甲>乙。

【答案】 

(1)糖原的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氧化分解(细胞呼吸) 

(2)拮抗 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微量和高效\需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丙>甲>乙

11.下图是长期高盐饮食诱发严重高血压的免疫机制图解,分析回答:

(1)高盐饮食,会引起________感受器兴奋,经①、②、③过程引起血压升高。

此过程中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2)血压持续升高,导致血管、肾脏产生内源抗原,经⑤、⑥形成的丙细胞攻击血管细胞,引起血管炎症反应。

细胞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丙是________细胞。

炎症反应会引起血管硬化,从而会使高血压症状加重,这种机制属于________反馈。

(3)正常人在紧张、气愤、剧烈运动时血压会升高,有利于________,这是人体应急保护措施。

但医生建议高血压患者尽量不参加惊险、刺激和强度过大的运动,写出两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食盐摄入过多,会引起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血压调节中枢位于脑干。

(2)细胞甲为吞噬细胞,作用是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细胞丙发挥免疫效应攻击血管细胞,应是效应T细胞。

炎症反应引起血管硬化,从而使血压升高,高血压症状加重,这种机制属于正反馈。

(3)正常人在紧张、气愤、剧烈运动时血压会升高,有利于相应组织器官氧气和养料的供应,这是人体应急保护措施。

在强刺激下,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一方面可能导致血管破裂,诱发脑溢血等;另一方面,引起免疫反应,加速血管硬化,因此高血压患者尽量不参加惊险、刺激和强度过大的运动。

【答案】 

(1)渗透压 脑干 

(2)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效应T 正 (3)相应组织器官氧气和养料的供应 在强刺激下,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一方面可能导致血管破裂,诱发脑溢血等;另一方面,引起免疫反应,加速血管硬化

12.(2017·曲阜师大附中高三期末)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密切相关,下图中甲和乙为人体的不同细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为人体缺水时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分泌的信号分子X是____________,该信号分子能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另外,该调节过程中,甲还能分泌另一种信号分子,作用于乙进而产生渴感,则乙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示为人体血糖升高后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且甲为胰岛B细胞,信号分子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示为某种抗原侵入人体引发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且信号分子X是淋巴因子时,甲为________细胞,乙可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

【解析】 

(1)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内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传至下丘脑的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将信息整合后,使下丘脑的某一区域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下丘脑神经细胞还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继而产生渴觉。

(2)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3)图中某种抗原侵入人体引发体液免疫时,X为淋巴因子,则甲为T淋巴细胞,淋巴因子可刺激乙,即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答案】 

(1)抗利尿激素 大脑皮层 

(2)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3)T(淋巴) 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专题限时集训(十)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教师备选卷)

(限时:

4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液中Cl-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B.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

C.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D.血浆、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理化性质相近

B [组织液中无机盐离子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A项正确;血浆中不含有蛋白酶,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B项错误;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可以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C项正确;血浆、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理化性质相近,D项正确。

]

2.如图表示人体肝脏组织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③的表面只存在胰岛素受体

B.当①②④的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C.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④会使其pH明显降低

D.②与③成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③是肝细胞,胰岛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合成、胰高血糖素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故肝细胞的表面可能存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受体,A项错误;当①②④的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B项错误;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④,会和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统排出,其pH不会明显降低,C项错误;②组织液与③细胞内液成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

3.已知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

现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分别静脉注射20mL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响)(  )

A.甲组小鼠的尿量增加

B.乙组小鼠的体温升高

C.乙组小鼠血浆pH减小

D.甲组小鼠组织液中Na+增多

D [甲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短时间内尿量不会增加,但血浆中Na+增多,会有部分进入组织液中,导致组织液中Na+增多,A项错误,D项正确;小鼠为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体温不会升高,乙组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对血浆pH无影响,B、C项错误。

]

4.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c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B [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是等渗溶液,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没有明显变化,曲线为b;由于人体排出增多的钠盐,排尿量略为增多,应为曲线d,A、C项错误;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生理盐水进入血浆,导致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项正确;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D项错误。

]

5.(2017·湖北省高三模拟)下列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饥饿条件下肝脏细胞中糖原的合成速率会加快

B.进食会引起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值降低

C.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提高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降低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速率

C [饥饿条件下肝脏细胞中糖原的分解速率会加快,使得血糖维持相对稳定,A项错误;进食后,由于消化和吸收作用,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所以胰岛素含量增多,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下降,则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值升高,B项错误;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的速率,C项正确;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会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D项错误。

]

6.(2017·潍坊市上学期高三期末)汗蒸是一种全新的养生方式,人进入温度在38~42℃的汗蒸房后,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皮肤红润

B.汗液增多

C.垂体释放激素增多

D.尿液增多

D [温度升高,皮肤血流量增加,面色红润,A项正确;炎热环境中通过大量排汗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以利于体温稳定,B项正确;汗液蒸发过多可以引起由下丘脑合成通过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项正确;汗蒸时温度过高水分主要通过排汗散失,同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尿液减少,D项错误。

]

7.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下图是它们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Ⅰ具有促进细胞D增殖、分化的作用

B.细胞A迁移到胸腺中成熟后才能处理病菌

C.物质Ⅰ和物质Ⅱ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细胞B和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C [细胞D为浆细胞,浆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增殖能力,A项错误;细胞A为吞噬细胞,不需要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项错误;物质Ⅰ为淋巴因子,物质Ⅱ为抗体,两者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项正确;细胞B为T淋巴细胞,细胞C为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而B淋巴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D项错误。

]

8.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其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

B.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

C.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

D.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B细胞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A [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的区域为下丘脑,呼吸中枢是脑干,运动平衡中枢是小脑,A项错误;对某反射弧仅破坏传入神经,兴奋不能传递到神经中枢,故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B项正确;切除胸腺后,不能产生T细胞,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降低C项正确;注射乙肝疫苗后,就可以促使B细胞分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进一步产生抗体,完成体液免疫,D项正确。

]

二、非选择题

9.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主要由肾脏合成,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兴奋剂。

EPO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但会抑制自身EPO的产生。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EPO合成过程中肽链和糖基的结合发生于细胞的________内。

红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的形态会由圆球形变成中央微凹的圆饼状,这样可以通过增加细胞的________来提高细胞与外界的物质运输效率。

(2)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并没有引起血浆pH大幅下降,这是________物质的作用结果。

诱导肾脏加快产生EPO的刺激可能是低浓度O2或高浓度乳酸,请简要设计一个实验思路探究高浓度乳酸可诱导肾脏加快产生EP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动员违禁使用EPO时,EPO进入体内后的靶细胞为_____________,长期使用超生理所需剂量EPO的运动员在停用后更容易出现贫血症状,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EPO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在EPO合成过程中,肽链和糖基的结合发生在内质网上。

红细胞会由圆球形变成中间微凹的圆饼状,这样可以通过增加细胞的相对表面积来提高细胞与外界的物质运输效率。

(2)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其反应,从而调节血浆pH保持基本不变。

诱导肾脏加快产生EPO的因素有低浓度O2或高浓度乳酸。

若要探究诱导因素为低浓度O2,则应让实验对象做剧烈运动,造成一个低氧环境。

若要探究诱导因素是高浓度的乳酸,则应在安静状态注射一定量的乳酸,然后测定EPO的含量是否增加;若EPO的含量增加,则说明假设成立。

(3)由题干信息知,EPO由肾脏产生,但又会抑制自身EPO的产生,说明EPO进入体内后的靶细胞有肾脏细胞。

EPO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由此说明EPO作用的靶细胞也可以是造血干细胞。

由于EPO的产生存在负反馈调节,长期使用超生理所需剂量EPO,会导致肾脏产生EPO机能下降。

【答案】 

(1)内质网 相对表面积 

(2)缓冲 安静状态注射一定量的乳酸,测定并比较注射前后EPO的含量是否增加 (3)肾脏细胞和造血干细胞 长期使用EPO导致肾脏产生EPO机能下降

10.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培养大鼠离体胰岛组织,实验组加入适量的药物A(一种咪唑啉类药物,作用于胰岛),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

一段时间后,测定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结果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葡萄糖浓度

胰岛素相对含量

(mmol·L-1)

对照组

实验组

0

0.38

0.40

2.8

0.57

0.61

8.3

1.09

1.66

11.1

1.71

2.91

(1)胰岛素是由胰岛组织中的________细胞分泌的。

在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

胰岛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细胞中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即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本实验是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培养大鼠离体胰岛组织,实验组加入适量的药物A(一种咪唑啉类药物,作用于胰岛),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

一段时间后,测定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可推测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在不同葡萄糖浓度条件下,药物A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3)药物A是一种咪唑啉类药物,作用于胰岛。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相同的血糖浓度下,实验组中胰岛素比对照组较多,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胰岛素的含量逐渐增加。

可推测:

药物A对大鼠分泌胰岛素有促进作用;一定范围内,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增强。

【答案】 

(1)胰岛B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在不同葡萄糖浓度条件下,药物A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3)药物A对大鼠分泌胰岛素有促进作用;一定范围内,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促进作用增强

11.(2017·泰安市高三一模)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某人感染HIV后,体内先后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

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感染初期,体温持续38℃,此时患者的体内产热量________(填“>”“=”或“<”)散热量,此过程中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2)感染一段时间后,HIV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原因是患者体内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了囊膜蛋白(Gp120,Gp41)等多种抗体,将大部分HIV消灭。

一般情况下,B细胞所受抗原刺激来自两个方面:

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后,被传递给T细胞,________________,然后作用于B细胞;少数抗原________B细胞。

(3)2016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

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其主要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__三种,因此拒绝毒品、洁身自爱对预防艾滋病十分重要。

【解析】 艾滋病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病。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RNA→DNA的逆转录过程以及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经逆转录形成的病毒DNA要整合到人体细胞染色体DNA上,然后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和场所,合成子代RNA和蛋白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